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零售,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我国商朝。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自19世纪中叶开始,零售业先后爆发了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无店铺销售“四次革命”,但这四次革命都是先在西方国家兴起。
零售业第一次革命:百货商店
1852年,一个名叫阿里斯蒂德·布西科(Aristide Boucicaut)的年轻人,在法国巴黎开办了一家名叫“Bon Marché”(博马尔谢)的百货商店,此举被誉为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
“Bon Marché”一词在法文中的含义是:廉价市场。可见百货商店的原意是“廉价商店”。博马尔谢百货商店有十大创新,最基本的是:价格固定与薄利多销,从此改变了传统的“作坊式”零售模式。
但百货业的发展并没有传承“廉价逻辑”。这是因为其后出现了超市等大众化业态,百货业不得不面向中高档消费群,商品档次也相应提升。
百货商店在我国犹如零售业的汪洋大海,是传统零售业的主导业态。秋林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百货公司,于1900年由俄国人在哈尔滨开设,至今仍在营业中。上海南京路上的“西施公司”、“永安百货”、“新新百货”、“大新公司”是我国近代百货公司的典型代表。建国以后,大新公司改为市百一店,永安百货曾改为上海十百,1988年改为华联商厦,2005年又恢复了永安百货”的老店名。
我国于1990年代初掀起“商厦热”,5年后就出现了诸多经营困难,其后经过10年探索,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实现了日用型传统百货向时尚型现代百货的转型,日用消费品逐步退出百货公司,中高档的服饰、化妆品、珠宝、钟表、床上用品等成为主要的经营品类。
零售业第二次革命:连锁商店
在百货商店出现不久,美国人首先发明了一种可以快速复制零售店铺的经营模式,这就是“连锁商店”。1859年,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简称A&P)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连锁商店。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引入连锁机制,当时主要应用于超级市场,后来发展到其他零售业态。
我国零售业在长达3600年的发展史上,用最后20年的时间,浓缩了西方国家160年的发展历程。从票证年代的“三尺柜台”到开架自选的“超级市场”,从百货主导的传统零售到17种业态全面开花结果。中国零售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但也应该看到:自1992年起我国内陆零售业向外资开放,2004年4月商务部颁布《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以后,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不再受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2006年开始,连锁百强的销售额增幅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出现了外资“由慢变快”,内资“由快变慢”的发展格局。近年来,由于网络零售的发展,电商与店商的博弈导致两线融合的全渠道零售的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快速复制与应用,我国零售业有呈现出了复苏与新的繁荣景象。
零售业第三次革命: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是美国人的一大发明,1930年,一个名叫迈克尔·卡伦(Michael Cullen)的美国人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超市——金·库仑(King Kullen)。
当时,美国已是一个汽车社会,家中有大容量冰箱,这就为一次性购买食品提供了条件。自助购物的方式给顾客带来了便利,迎合了顾客的消费心理,增强顾客的购买欲望。“薄利多销”的促销策略从经济利益上诱导顾客大量购物。卡伦在报纸上所做的广告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价格突破者”。因此,超市的出现被誉为“零售业的革命”。
在超市的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综合超市、社区超市、便利商店、折扣商店等多种零售业态。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超市业态,1991年上海内外联综合商社创办“联华超市”,标志着我国零售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上世纪90年代初以标准超市为主导,90年代中后期以综合超市为主导,1997年以后大型超市连锁公司开始关注生鲜食品经营,以后出现了生鲜超市、高端超市、折扣超市、社区超市等多种业态。超市业态已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然而,面临社会环境、消费环境与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无论小超市还是大超市,无论外资超市还是本土超市,都面临着转型与突围的重大挑战。
零售业第四次革命:无店铺销售
无店铺销售是一种不经过门店而直接向顾客推销商品或由顾客自动选购商品的销售方式。这种销售方式并不是近代才兴起的。如邮购零售自有邮政以来就有商人采用;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有商人在火车站设置自动销售口香糖的机器;而流动商贩走街串巷、沿门叫卖更是一种十分古老的零售方式。早在1929年,美国就将无店铺销售分为通讯销售、自动售货机销售和访问销售。
通讯销售:这是一种起源较早的无店铺销售方式。最早的通讯销售是由美国的蒙特马利百货公司于1872年开始经营的,以后大型的百货公司都陆续开展了此项业务。通讯销售的实质是从商品广告、订货、配送到收款都利用邮政通讯来完成。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通讯销售后来在邮政通讯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三种形式:电话销售、电视销售、电子化销售,电子化销售后来发展成为如今的网络销售。
访问销售:这是无店铺销售的最早形式。它是通过推销员访问顾客,给顾客看样品和商品目录,并口头介绍各种商品的性能,从而达到推销目的的一种销售方式。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层次销售,即由销售人员从厂方直接进货后卖给消费者,商品由厂商到消费者只经过一个层次。这是一种传统的访问销售法。另一种是多层次销售,即“多层次传销”。这种销售方式是以销售人员的逐级推广为基础,并使推销员呈几何级数倍增,以达到迅速扩散销售网和扩大销售额的目的。多层次销售其实就是在我国已经被禁止“传销”。
自动售货机销售:十六世纪的英国已出现了利用自动售货机销售商品的方式。最初是出售口香糖、香烟或罐装清凉饮料和含酒精的饮料。由于自动售货机生产技术的改进,现在出售的商品已扩展到面条、现煮咖啡、冰淇淋、汉堡包、速食品、日用杂货等。自动售货机一般设置于无商店的办公处所、剧场、车站、娱乐场所、旅游景点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它具有购买简便、迅速、24小时全天候营业、以最小空间在消费者可能产生需求的任何地方设置等特点。
现代无店铺销售:一般认为起源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有比较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传统的单层次访销、邮购等无店铺销售方式由来已久。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打破了外商不能经营零售业的禁区,于是,外资不断涌入我国的零售业,现代的无店铺销售方式也很快引进,先后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兴起了一股无店铺销售热。经营者主要是外商,采用的方式大多是“多层次传销”。1996年夏季,上海的主要商业街:淮海路、四川路首次出现了出售饮料的自动售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