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859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1905年10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等人将社会革命理解为民生主义,其目的在于促进民生以均贫富。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看来,地主垄断土地,“为造成贫富不均及社会革命之一大根源”。1925年,毛泽东在《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中,回答“对于目前内忧外患交迫的中国究抱何种主义”时,就明确表示:“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1937年,他在《矛盾论》中写道:“共产党人必须揭露反动派所谓社会革命是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等等欺骗的宣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革命论,使人民懂得,这不但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摘编自《毛泽东文集第1卷》
红色记忆
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历程中,具有革命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革命价值的遗址、遗迹及纪念建筑物。图1、图2、图3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文物的空间分布。
材料一 《湘报》创刊于1898年3月,是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刊物。下表为《湘报》部分歌谣的相关信息。
——摘编自冯仰操《歌谣仿作与地方启蒙——以<湘报>为对象》
材料二 “红色歌谣万万千,一人唱过万人传”。民主革命时期,红色歌谣广泛传唱,如川陕苏区的《快快建立苏维埃》唱道:“要吃米,把秧栽,要过河,把船摆。穷人要想得自在,快快建立苏维埃。”山西武乡的《送子参军李改花》唱到:“人民江山人民保,咱不参军谁参军,只有壮大八路军,国家才能享太平。”大别山的《解放四季调》唱道:“秋季里秋风阵阵凉,刘邓的大军进山乡……冬季里雪花朵朵飘,刘邓的大军出发了,队伍多英豪,参加了,淮海战,捷报似雪飘。”研究红色歌谣历史行程,挖掘其成功经验,揭示其基本规律,对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培育新时代的革命精神和动员社会正能量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改编自周利生、王钰鑫《充分发挥红色文艺培育社会正能量的功能》等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摘编自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符号的话语
材料一 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全国人民除汉奸外),皆有抗日救国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及武装抗敌之自由。废除一切束缚人民爱国运动的旧法令,颁布革命的新法令。释放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开放党禁。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一切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
四、改革政治机构。
五、抗日的外交政策。
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
七、改良人民生活。
八、抗日的教育政策。
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
十、抗日的民族团结。
——摘自《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7年8月)
材料二 甲、总则,确定三民主义为一般抗战行动及建国之最高准绳。
乙、外交,主张独立自主,联合世界上同情于我之国家及民族。
丙、军事,要求加紧军队之政治训练,一致为国效命,充实民众武力,补充抗战部队,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
丁、政治,许诺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健全民众自卫组织,改善各级政治机构。
戊、经济,明确经济建设应以军事为中心,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己、民众运动(在抗战期间,于不违反三民主义最高原则及法令范围内,对于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当与以合法之充分保障。救济战区难民及失业民众,施以组织及训练,以加强抗战力量。加强民众之国家意识,使能辅助政府肃清反动,对于汉奸严行惩办,并依法没收其财产)
庚、教育,强调训练青年与妇女,增强抗战力量。
——摘自《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1938年3月)
材料 外国友人关于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报道
——摘编自蒋少洁等《刍议“他者”镜像下的淮北抗日根据地》
材料 徐光耀,河北雄县人,1925年出生,13岁参加革命,历经大小100余场战斗。以下是他在革命时期所写日记的摘编:
材料 徐光耀,河北雄县人,1925年出生,13岁参加革命,历经大小100余场战斗。以下是他在革命时期所写日记的摘编:
材料 1940年2月,《中国文化》创刊号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论》。其后,该文历经多次修改,收入1952年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毛泽东再次做了修改。对比上述两个版本,现摘录几处修改文字,如表所示:
1940年版 1952年版
材料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哀公》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
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原君》
材料三: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 第二条
材料四:美国学者……在分析了国共两党的农村政策后讲:“国民党在农村的失败——当局无能力保证农民的土地、安全和食物——极大地削弱了农民对政府的尊敬。这就意味着政府正失去合法性。沉重而频繁征收的苛捐杂税、腐败、绝大部分官员所显示出来的倾向地主阶级反对佃农的偏见,所有这些都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和主张合法行动的传统的社会价值。结果,农民们不是非难,就是躲避征税和征兵官员。”
……
解放战争期间流行于解放区的民谣:“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材料五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讲话(2025年)
材料一 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纺织工家庭。自14岁起,他就开始航海,曾经远航至冰岛。1477年,他旅居里斯本,沉迷于研究制图学,认为西班牙的末端和印度的东端相距并不太远。之后,哥伦布相继游说葡萄牙、西班牙王室支持其西行,并于1492年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而成行。
材料二 1732年,阿克莱特出生于兰开夏的贫困家庭。他曾是理发师和假发经销商,后来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1769年获得专利。1771年,他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除女工、童工外,还专门招聘了技术工人。他获得大量投资,陆续兴建十多个纺纱厂,创制了统一的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1790年,他引进了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许多企业家向他购买生产纺纱机的许可权或机器,借鉴其成功经验。阿克莱特还曾受封为爵士,当选过德比郡郡长。
材料三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他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 19世纪中期西方主要社会治理理论的比较
——摘自丁建定、陈湘《19世纪中期西方社会治理理论的多样化》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以土地贵族和乡绅为主导。工业革命以来,工厂主、商人、银行家通过资本积累迅速崛起,取代了贵族的经济和政治主导地位。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涌入城市。工人通过罢工、工会和政治组织争取缩短工时、提高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
——刘益东等《科技革命与英国现代化》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事年表
——摘编自李兴耕等《共产党宣言与当代》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