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至今,余年的中国手枪发展历程勃朗宁毛瑟

清末至今已经有了160多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经历过了多次战争和改革,军队所使用的武器也是从弱到强,在手枪方面先是从引进到缴获、再从缴获到仿制和自主研发,大大小小的不同型号不下三十个种类,在正文中为大家整理出了四个阶段,方便读者们阅读,下面就一起来看详细的内容吧!

(1)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

在19世纪60年代期间,正处于洋务运动阶段,当时的清政府引进了众多西方先进武器,可谓是小到手枪,大到火炮,当时所装备的任何武器,都是那个时代最突出的型号。

最早引进的手枪型号是美国生产的柯尔特M1860型转轮手枪,这也算是第一种引进并成为制式武器的手枪。

柯尔特M1860型

柯尔特M1860型在当时的美国被称为“陆军手枪”,在1858年开始研制,1860年定型并装备使用,发射0.44英寸黑火药子弹,虽然威力很大,但是枪身整体重量高,光是空枪重量就达到2.06千克。

这种手枪在清朝时代虽然有引进,但数量并不多,通常作为官员的佩枪。

后期也引进了其他型号的美制转轮手枪,不过数量少,影响力并不大。

(2)20世纪初期

到了20世纪初期,清政府组建了“北洋新军”,同时又引进了不少西方武器,其中手枪就包括德制毛瑟C96系列。

毛瑟C96是当时世界上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军用手枪,最初并非是应要求而设计,只是在毛瑟工厂工作的菲德勒三兄弟,在业余时间闲着没事设计出来的产物,但没想到意外获得成功。

毛瑟C96系列

该枪的可靠性强,坚固耐用,发射7.63x25毫米手枪弹,弹仓容量10发,并且采用双排供弹方式,先后被世界多个国家采购成为制式手枪,并衍生出多款变形枪,如紧凑型、9毫米型和全自动型等。

由于毛瑟C96的外形独特,还曾被我们起了很多个外号,比如“匣子枪”、“盒子炮”和“驳壳枪”等。

并且在引进不久后,国内的各大兵工厂都开始纷纷进行仿制,无论是在军阀混战、抗战、解放还是朝战当中,毛瑟C96的原装版及仿制版一直都在充当着主力手枪。

(3)1910年代~1920年代期间

上世纪10年代到20年代的国内,除了毛瑟C96手枪最常见外,当然也少不了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这六款手枪。

一枪:是指勃朗宁FN M1900型手枪,也有着“枪牌撸子”的绰号。

勃朗宁FN M1900型手枪

该枪由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由比利时FN旗下生产,也作为勃朗宁系列最早的手枪之一,FN M1900发射7.65x17毫米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弹匣容量7发,有效射程30米,全枪构造也较为简单,整体不超过40个零件。

因为握把护片上带有一把枪的标志,所以当时被称为“枪牌撸子”,曾在国内主要作为军官或者警官的佩枪。

二马:是指美国生产的柯尔特M1903型手枪,同样也有着“马牌撸子”的绰号。

柯尔特M1903型手枪

该枪同样由勃朗宁设计,是在比利时版FN M1903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由美国柯尔特厂商生产,定型后在西方也成为军警武器,还有部分在民间用来防身。

柯尔特M1903有着与FN M1903相同的外观,但是口径不同,发射9x20毫米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弹匣容量7发,同样也有着勃朗宁No.2的称呼。

该枪当年在我国也成为将军、指挥官和警察的佩枪,还因为握把护片上有一个马的标志,因此被称为“马牌撸子”。

三花口:也就是“花口撸子”,实际上就是比利时FN生产的勃朗宁FN M1910型手枪。

FN M1910手枪是在前者M1903的基础上改进而开来,枪身整体造型变得更加简洁,枪管前端显得较为圆润。

FN M1910手枪

弹药方面仍是7.65x17毫米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弹匣容量7发,除此之外,后期还出现一款能够发射9x17毫米勃朗宁短弹的型号。

枪口带有一圈花纹

该枪在当年也被国内装备,与M1903型一样,都作为高级军官或者将领的随身佩枪,由于枪口前端带有一圈花纹,因此也被称为“花口撸子”。

勃朗宁M1922

在进入20年代后,基于FN M1910的基础,设计出了一款变形枪,为勃朗宁M1922型,枪身尺寸更大,枪管更长,同样分为9毫米和7.65毫米两种口径,弹匣容量8~9发。

四蛇:代表“蛇牌撸子”,实际上就是德国生产的绍尔M1913型手枪。

该型号由德国在20世纪10年代生产,进入一战后有少量装备德国高级军官使用,不过最初的绍尔M1913手枪并不完美,操作繁琐,没有独立照门,保险系统还存在缺陷,经过三代改进后才推出了完美型号。

上绍尔M1913,下绍尔M1919

绍尔M1913手枪发射7.65x17毫米手枪弹,弹匣容量7发,在一战结束后又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一款能发射6.35毫米小口径弹药的绍尔M1919变形版本,这个型号尺寸更小,更便于携带,因此通常装备给特工人员使用。

绍尔M1913型手枪当年在国内也作为高级将领的佩枪,尤其是在军阀混战时期,深受各路将领的喜爱,因为握把护片上带有两个“S”的字样,因此被称为“蛇牌撸子”。

五狗:是指西班牙生产的“快速牌”袖珍型手枪,自然也有着“狗牌撸子”的绰号。

原版勃朗宁M1906型

也被称作Express型袖珍手枪,模仿勃朗宁M1906型袖珍手枪设计,全枪长度仅114毫米,全枪重量367千克,小巧灵活的特点在西方通常被女性用来防身,在军事当中主要配发给特工人员使用。

“快速牌”袖珍型手枪

弹药方面发射6.35x15.5毫米小口径手枪弹,弹匣容量6发,有效射程30米。

“快速牌”袖珍型手枪当年也是我国高级将领及特工人员的主要佩枪,也因为握把护片上带有一条狗的标志,因此有着“狗牌撸子”的绰号。

张嘴蹬:就是德国毛瑟生产的M1934型手枪,由于枪管裸露在外面,再加上枪口前端也是开放式设计,从正面看就像是张着嘴,所以有着“张嘴登”的绰号。

上M1910,下M1914

实际上在M1934的前面,还有过毛瑟M1910和毛瑟M1914两款过渡型号,从表面上看三个型号的外表没有什么不同,但M1910型是初代型号,并不是特别完善,而M1914型的尺寸较大,口径为7.65毫米。

毛瑟M1934型

最后面的M1934继承了M1910的特点,发射6.35毫米弹药,也算是一种袖珍手枪,而且这个型号的生产工艺更好,枪身外表还进行了发蓝处理。

在上世纪30年代期间,毛瑟M1934手枪曾与其他德式装备进入国内,配发给了德械师的指挥官使用。

(4)1920年代~1930年代期间

在20~30年代期间又引进了不少西方其他手枪,如俄制纳甘M1895转轮手枪、德制毛瑟M1932冲锋手枪、以及美制史密森·韦森系列转轮手枪。

1、纳甘M1895转轮手枪:

20年代左右,还曾引进过一部分俄国生产的纳甘M1895转轮手枪。

这个型号也算是俄国的第一种国产手枪,发射7.62x38毫米R弹,弹巢容量7发,虽然子弹尺寸长,但有效射程不足50米。

纳甘M1895型

这种转轮手枪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装备俄国军队,在军事方面一直使用到40年代初期才开始被托卡列夫TT33手枪取代,而在警用方面更是使用到八九十年代。

在20年代期间有少量的纳甘M1895转轮手枪被引进到国内,但是由于子弹特殊,基本上都作为警用枪械。

2、毛瑟M1932冲锋手枪:

鉴于毛瑟C96系列手枪的成功,进入30年代毛瑟再一次对其改进,推出了一款采用可拆卸式弹匣,并具备全自动开火模式的毛瑟M1932型冲锋手枪,另外也叫做毛瑟M712速射型手枪。

毛瑟M1932型

该型号还增粗了枪管,修改了一些不必要的设计,整体变得更成熟更可靠,但这也是毛瑟C96系列最后一个衍生型。

枪盒可作为枪托

毛瑟M1932发射7.63毫米弹药,可使用10发和20发弹匣供弹,全自动开火每分钟理论射速可以达到1000发,在握把尾部也能安装硬壳式枪盒作为枪托使用。

毛瑟M1932当年被德械师引进,一般装备给炮兵、通讯兵等使用,同时也有着“快慢机”、“20向”和“自来得盒子炮”等绰号。

3、史密森·韦森系列转轮手枪:

同样在30年代期间,针对军警方面引进过一部分史密森·韦森系列转轮手枪。

史密森·韦森M1917型

种类较多,但常见的有史密森·韦森M1917型、史密森·韦森“胜利”型等等,其他具体的就不过多介绍了。

(5)40年代期间

进入40年代,正处于抗战阶段,尤其是远征军方面,接收到了英美及盟军的援助。

先后装备了柯尔特M1917型转轮手枪、柯尔特M1911A1型手枪和勃朗宁M1935手枪。

1、柯尔特M1917转轮手枪:

其中的M1917型在一战期间作为美军的制式手枪,发射0.45英寸ACP手枪弹,弹巢容量6发,但后来发现M1911A1手枪更符合未来作战需求,因此美军选择换装,这就使得一些老旧的柯尔特M1917面临淘汰。

柯尔特M1917

而这些淘汰的产物开始向外出口,成为其他国家的军警用枪,在40年代的缅甸战线中,也有一部分淘汰的柯尔特M1917型转轮手枪援助给了远征军使用。

2、柯尔特M1911A1手枪:

而柯尔特M1911A1型作为M1911的改良款,问世后就取代了美军以往的转轮手枪,M1911A1的生产工艺更好,还优化了重量,同样发射0.45英寸ACP弹药,弹匣容量7发,有效射程50米。

左M1911A1,右M1911

该枪的性能优秀,动作可靠,在二战期间成为美军以及同盟军队的主要武器,在美军当中更是服役到80年代中期才被其他型号取代。

柯尔特M1911A1

M1911A1的构造也很简单,生产也很低,在40年代也有一部分援助给了远征军使用,一般配发给军官和前线指挥人员使用,也因为M1911A1口径大的特点,在当时还被称为“大眼撸子”。

3、勃朗宁M1935手枪:

除了以上两款,远征军还接收到了一部分加拿大生产的勃朗宁M1935型手枪。

这个型号是勃朗宁生前设计的最后一款手枪,最初由比利时FN生产,但是二战爆发后被德占领,M1935型就不再生产,不过后来加拿大得到了该枪的生产技术和图纸,随后又重启了对M1935手枪的生产。

勃朗宁M1935

勃朗宁M1935发射9x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采用13发双排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0米,当时在西方这种手枪还有着“勃朗宁大威力”和“GP35”的额外称呼。

当年还被国内称为“加拿大撸子”,在远征军方面一般配发给军官或者警卫人员使用。

如今加拿大军队的M1935

而如今的M1935还在进行生产,但经过了现代改进,依旧在英军、加拿大军和澳军当中服役。

(1)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

进入抗战时期,尤其是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很简陋,虽然也自行制造过一些土枪,比如“撅把子”,但无论是做工,还是实用性都远不如真正的制式武器,所以主要装备来源只能依靠缴获。

自制的“撅把子”手枪

当年在战场上,曾在日军手中缴获过南部14式手枪,部分地区还缴获过少量的南部94式手枪和26式转轮手枪。

1、南部14式手枪:

其中的南部14式手枪是二战期间日军的主力,不仅装备给军官和指挥人员使用,还有的装备给机枪副射手、炮兵和汽车驾驶员等。

早期的过渡型号南部甲型

该枪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定型,在它的前面还有南部甲型、南部乙型以及南部陆式等过渡型号,本质上模仿德国鲁格P08型,但枪机部分参照其他枪型设计。

南部14式发射8x22毫米南部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50米,虽然该型手枪是二战日军的主力,但是性能不足,杀伤性弱,故障率也很高。

南部14式

曾在战场上这种手枪被我军缴获后,对于部分品相较好的重新装备使用,也因为该枪的形状很独特,在国内还被称为“鸡腿撸子”或者“王八盒子”。

2、南部94式手枪:

南部94式是二战日军装备的第二种手枪,这个型号在30年代中期定型,有少量装备给小队长和指挥人员使用,但其中大部分都装备给坦克兵和飞行员使用。

日军手中的南部94式

该枪同样发射8x22毫米南部手枪弹,别看枪身尺寸挺大,但是弹匣容量仅有6发,在性能方面上也表现得也比较差。

南部94式

这种手枪在战场上也被缴获过,但是数量较少,一般都被武工队或者游击队重新装备利用。

3、26式转轮手枪:

第三种就是26式转轮手枪,此型号作为日本的第一种国产制式手枪,也叫做26式“无槌式”转轮手枪,或者二十六年式拳铳。

26式转轮手枪

该枪在19世纪末期问世,在基本构造上还模仿了美制史密森·韦森3号转轮手枪,最初发射9x22毫米黑火药子弹,进入20世纪改为无烟火药子弹,弹巢容量6发。

日军的26式转轮手枪

在抗战之前26式转轮手枪一直都作为日军的主力,直到南部14式手枪问世才开始被逐渐取代,但并没有完全淘汰,甚至进入40年代仍有一小部分26式装备宪兵使用。

当年这种手枪也曾被我军缴获,有的被民兵和游击队重新装备使用。

(2)40年代中期~50年代初期

40年代中期进入了“解放战争”阶段,曾缴获过国军的勃朗宁系列、毛瑟系列以及其他国外型号手枪,具体就不用再多介绍了,文章上半部分基本上都有。

英军的伟伯利转轮手枪

到了50年代,在“朝鲜战争”中缴获了联合军很多的武器,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美制柯尔特M1911手枪,其次有少量的英国及英联邦军队装备的伟伯利系列转轮和勃朗宁M1935手枪。

当中的伟伯利系列转轮手枪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型号,该枪早在19世纪末期就开始装备英国及英联邦军队,发射0.455英寸弹药,弹巢容量6发,相比同一时期的手枪威力都要大。

伟伯利转轮手枪

而且自身构造简单,坚固耐用,在英联邦军队中一直装备到50年代中期才被勃朗宁M1935手枪取代,在50年代还经历了朝战,有少量被我军缴获使用。

在新中国成立后,接受了苏联的武器援助,得到了很多苏式战车、苏式火炮和苏式枪械等。

1、51式手枪:

但依靠别人给,还不如自己学会造,在掌握苏式枪械技术后,模仿的第一种手枪就是前苏联在30年代设计的托卡列夫TT-33型,我国成功仿制后称其为51式手枪,随即开始装备部队。

51式手枪

这个型号有着与TT-33相同的构造和外形,也同样发射7.62x25毫米弹药,弹匣容量8发,在此弹药被仿制后叫做51式手枪弹。

2、52式手枪:

接近着仿制了第二种手枪,被命名为52式,但这个型号的原型并不是苏式手枪,而是德国在30年代定型的瓦尔特PPK型手枪。

52式手枪

这个型号也是发射7.65x17毫米SR弹药,弹匣容量7发,枪身尺寸也比较紧凑,全长154毫米,枪管长86.5毫米。

52式手枪仿制成功后并没有大量装备部队,而主要作为警用枪械。

3、54式手枪:

54式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在人机功效上都进一步增强,同样发射7.62x25毫米51式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50米。

54式手枪

54式手枪问世后一直列装部队服役,因为握把护柄上带有五角星,所以还有着“54大黑星”的绰号,直到90年代92式手枪问世才被逐渐取代。

54式9毫米外贸版

虽然在部队退役了,不过如今的54式仍有部分作为警用枪械,同时还衍生出9毫米外贸版本,已走向海外民间。

4、59式手枪:

进入50年代末期,又仿制了前苏联在50年代初期定型的马卡洛夫手枪,仿制成功后被命名为59式手枪。

59式手枪的构造和马卡洛夫基本相似,同样采用9x18毫米弹药,弹匣容量8发,但在国内这种弹药仿制后叫做59式手枪弹。

59式手枪问世后同样作为警用和保卫人员的枪械,并没有大量装备部队。

到了60年代,国产手枪进入了自主研发阶段,开始慢慢的脱离仿制,后面设计的手枪以及兵器都渐渐的有了自己的特色。

1、64式手枪:

第一款国产自主研发的手枪为64式,还为其研制了一款新型弹药,该枪在1964年定型,但进入80年代才开始投产。

64式

64式也相当于一款小型手枪,发射全新的7.62x17毫米64式手枪弹,弹匣容量7发,有效射程50米,问世后有的作为高级军官的佩枪,其大部分还是警用枪械,而且至今仍在装备。

64式工艺枪

64式手枪全长155毫米,重量0.56千克,因此还有着“小砸炮”的绰号,还有的64式被制作成了工艺手枪,作为一种荣誉品奖励给有功勋的将军,所以也有着“将军手枪”的美称。

2、64式微声手枪:

第二种国产自主研发的是64式微声手枪,也是国产第一种微声手枪,最大特点就是自带消音器,设计初衷是为了装备侦察兵和特种部队。

64式微声手枪同样是60年代的产物,其构造比较特殊,在非战斗的情况下不可像正常手枪那样将消音器拆卸,而枪管及消音组件为一体式设计,只有维护时能拆卸,而且是一整个组件。

64式微声手枪

该枪发射7.62x17毫米手枪弹,弹容量9发,虽然有效射程仅有30米,但是消音效果很好,可将开火噪音降低到75分贝以下。

64式微声手枪问世后被侦察部队试用,但由于重量较高,还有构造较为复杂的问题,最终被新型号取代。

3、67式微声手枪:

由于64式微声手枪的不足,进入60年代中期又在此基础上定型了67式微声手枪。

67式微声手枪

67式有着更加简易的造型,去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设计,发射7.62毫米手枪弹,弹匣容量9发,有效射程30米。

侦察兵手中的67式微声手枪

该枪同样采用集成式消音器,操作和动作更可靠,也很便于维护保养,67式微声手枪在60年代末期装备了特战和侦察部队使用。

4、77式手枪:

进入70年代,又研制出了77式手枪,除了上面的微声手枪外,那么77式就是国产第二种正常的半自动手枪。

可以单手上膛的77式

77式手枪的设计参考了德制利格诺斯3A型袖珍手枪,77式也继承了前者通过扳机护圈可单手快速上膛的特点,这种设计考虑到了隐藏性,便于侦察人员或者安全保卫人员使用。

77式手枪

77式手枪发射7.62x17毫米64式手枪弹,弹匣容量7发,有效射程50米,该枪在80年代初期才开始生产,主要也是作为警用枪械。

出口版77式的出口版,NP22和NP24

随着国产兵器开始走向出口化,在77式的基础上还推出了77B、77B2、NP20和NP24四种出口型号。

5、80式冲锋手枪:

进入了80年代,又设计了一款可全自动开火的战斗手枪,为80式冲锋手枪。

此型号参考了毛瑟M1932冲锋手枪的框架,80式的弹匣也放置在扳机前部,整体布局就像是微型冲锋枪,而不像是手枪,但整体尺寸又很接近正常的战斗手枪。

80式冲锋手枪

80式冲锋手枪发射7.62x25毫米51式手枪弹,可以使用10发或者20发弹匣,除了能全自动开火外,也能调节单发开火,实际战斗射速每分钟60发,有效射程100米,在枪身后部还能加装简易枪托以便增强控制性,而且简易枪托拔出就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80式冲锋手枪在生产后通常装备给车辆驾驶员、坦克兵和后勤人员等使用。

6、84式袖珍手枪:

同样是在80年代,针对安全人员和特殊部门又设计出了一款便于隐藏携带的袖珍型手枪,被命名为84式。

84式袖珍手枪

84式手枪的尺寸很小,全长仅121毫米,重量0.38千克,发射7.62x17毫米64式手枪弹,弹匣容量6发。

这种手枪问世后主要配发给特殊部门使用,所以在军用和警用领域当中比较罕见。

7、92式手枪:

进入90年代,国内轻武器技术已经成熟,设计出了一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92式手枪。

上92式9毫米版,下92式5.8毫米版

90年代末期先是有一款9毫米版本问世,进入2000年又诞生了5.8毫米版本,这个版本从此装备部队使用,而9毫米版本部分作为警用枪械,但大部分针对出口。

军用版92式发射5.8x21毫米手枪弹,弹匣容量20发,虽然口径小,但有着很强的穿透力,而且初速高,后坐力小,至今依旧作为最主要的军用手枪。

92式出口型之一,CF98型

在92式手枪诞生后,也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改进升级,并根据此基础研发出现了众多变形枪,包括消音型、紧凑型、9毫米出口型、警用型和袖珍型等等。

8、05式转轮手枪:

进入21世纪,为警用方面研发了一款转轮手枪,被命名为05式,也叫NRP9型。

05式转轮手枪

该枪有着和传统转轮手枪一贯的特征,可以单发装填,也可以使用装弹器装填,发射9x19毫米手枪弹,弹巢容量6发。

但是最初的05式转轮手枪杀伤性很弱,经过改进和优化,推出了新型号才解决这些问题,但在警用方面常用的枪械还是半自动手枪,而05式转轮手枪比较少见。

9、11式手枪:

同样是在21世纪,针对高级军、警卫和单兵自卫,开发出了一款11式紧凑型手枪。

11式手枪

11式也采用5.8x21毫米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50米,全枪长度153毫米,重量0.6千克,握把部分通常使用木质护片,这种风格比常规的战斗手枪更显沉稳。

军官胸前的11式手枪

11式手枪通常配发给团级以上军官使用,除此之外还有的配发给了宇航员、战斗机飞行员、以及特殊部门等使用。

10、QSZ-193手枪:

在11式的后面,还开发了一款有着西方化造型的QSZ-193型手枪。

这个型号具备模块化设计,套筒底座下面带有导轨,可以安装激光指示器或者战术枪灯,枪口前端还可安装专用消音器,枪身多处也采用聚合物材料,整体有着很强的西方化风格。

QSZ-193手枪

QSZ-193手枪还分为标准版、紧凑版和袖珍版三种型号,发射9毫米弹药,目前该枪正处于试用阶段。

如今的国产手枪也不仅仅只有这些。

出口的NP22型

在针对海外出口方面,还有NP系列、CS/LP系列、CF系列等等,在这些当中就有几十种型号,在海外也涉及到军、警、民三大领域,具体的就不为大家详细介绍了。

以上这四个阶段,从引进、缴获、仿制再到自主研发,所提到的这些手枪就已经超过了30个种类,而实际上还有很多未记载的型号,如果全加起来会比这些还要多。

THE END
0.一名黑奴的14个疯狂故事!甚至把自己装箱子里,邮寄给了“自由”|亨利19世纪60年代,他成为了一名魔术师,自称为“非洲王子” 亨利·布朗最后的职业是魔术师,并称自己为“非洲王子”,有时甚至突然出现在舞台上,就在他把自己寄给“自由”的那个箱子里。废奴主义者批评他穿着花哨,也批评他不再公开反对奴隶制(尽管内战仍在进行,奴隶们也即将获得自由),但他想以自己的方式赚钱,早已把过去抛在身后。 在别人的帮助下,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OMQP6YQ2769I:?<0jvsm
1.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1、春秋诸侯争霸——①原因:生产力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②目的:各诸侯国。③性质:为取得更多的。④代表事件:齐桓公称霸(城濮之战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国大败楚国,晋文公称霸中原)“晋楚争霸”、“吴越争霸”。 2、战国兼并战争——①性质:由争夺土地和人民的争霸战争到封建兼并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1586:14;:6@;a32:36?956;4tj}rn
2.改变世界的发明新闻中心早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已经在使用手摇驱动的笨重吸尘器。1901年,第一个自带动力真空吸尘器出现,但是,赫伯特?布斯发明的这个庞大装置依靠一个5马力引擎。1908年,美国清洁工詹姆斯?斯班格勒给吸尘器加上了一个收集灰尘的枕头套。他把专利权卖给了一家马鞍皮革公司。 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9
3.【中国近代现代史】9、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列强侵华的时代特征分析 特征:主要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手段;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封建国家沙皇俄国。其中,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是以商品输出为主。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212;3686;1688:>;a4;923=720unuou
4.《柳暗花明》电影剧本(柳暗花明)影评22.外景,休伦湖岸,20世纪60年代,11月格兰特的回忆:格兰特和菲奥娜才二十出头。他们手牵手在湖岸散步。脚下不时出现分道石。两侧都是安着阶梯的钢铁墙壁。他们在阶梯走上走下。偶尔在阶梯之间会有空隙,她不得不努力在狭窄的分道石上保持平衡,直到抵达下一段阶梯。格兰特帮助菲奥娜穿越这些空隙。在她保持平衡时携着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89837:91
5.19世纪的“卫生”:个人保健与道德教化|医学|科学|传染病|傅兰雅|翻译从韩雅各的立场可以看到,及至19世纪60年代,大部分欧洲医生对因微小物质而导致接触性传染的观点—细菌学说—还处于观望的状态。因此,亦有学者研究认为,那个时期,医学科学对最致命的流行病没有任何影响。 四、 在上海健康生活的准则 寄寓在上海租界的外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造出一个与欧洲世界相仿的小城市。在这里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U:I:VAT2747EIJS0jvsm
6.如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指哪几年该怎么算解答一 举报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指1850年-1860年五六十年代=50-60年19世纪=(19-1)*100=1800年19世纪+五六十年代=1850年-1860年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20世纪60年代是几年啊 19世纪80年代呢?要怎样才能分清楚啊… “19世纪初”和“19世纪末”分别是指19世纪的哪几年呢? 19 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5d77h;g659::2kk6387c:B93f:6c2oj:0jznn
7.【四史教育一】党史四十问31.20世纪60年代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谁? 焦裕禄同志。 32.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3.什么时间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战略目标? 党的十二大。 34.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jvzquC41yy}/:980eqs/ew4424803;4281?:3;658:;/j}rn
8.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巧40.人们把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称为第三代计算机时代,其硬件为:( )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集成电路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计算机系统由( )组成 A.硬件系统 B.软件系统 C.存储设备 D.管理设备 2.控制幻灯片外观的方法有( ) A.母版 B.配色方案和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76:?848ftvkimg8igvcomu8639;=36;=
9.什么是生命起源Abiogenesis|集智百科|集智俱乐部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有实验证明,简单的碳源与丰富的无机催化剂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生物相关的分子。 福克斯类蛋白 在试图发现Bernal提到的非生物发生的中间阶段时,西德尼·福克斯Sidney Fox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研究了在地球历史早期可能存在的条件下自发形成的肽结构(小的氨基酸链)。在他的一个实验中,他让氨基酸在前生jvzquC41uygsoj3qti5@rF7985:
10.地方高校何处去——基于校地关系的长时段历史考察2.现代民族国家之后(17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1)社会局势 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为界,世界各国开始强化民族国家意识并将高等教育纳入民族国家教育体系,大学逐渐丧失了其跨国的、国际的特征而越来越多地生活在一个对它抱有企图的世界。⑪大学除了要为政府培训公务员,还要行使塑造民族性格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jvzquC41gri/u€z0gf{/ew4kphu039=:13>1:7mvo
11.书札(经济人类学)书评19世纪60年代,现代文化人类学诞生古典进化论学派:在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的影响下形成——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和进化论的观点,分析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 摩尔根——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齐名的古典进化论学派代表人物——美国人类学之父。 1875年,在他的倡议下,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人类学部 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55:7:@51
12.“玫瑰没有牙齿:20世纪60年代的布鲁斯·瑙曼”展览之反思中央当然如果有人觉得这样做能有所收获,他们也可以针对展览的副标题“20 世纪60年代的布鲁斯·瑙曼”大做文章。范·佩还批评了本展览巡展“有限的行程安排”,认为这体现了一种反地区性的高傲自大,却忽视了另外两处巡展本身的意义,以及巡展三地实际上已经是一些脆弱易碎展品能够承受的极限这样一个事实——任何超过一年的jvzquC41yy}/ejkcowyfwv3qti5fzqndkv5og€xfgvgjn8762;
13.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考试题单选题19.全科医学概念引入中国是在 A 20世纪60年代后期 B 20世纪80年代后期 C 20世纪90年代后期 D 19世纪80年代后期 E 19世纪60年代后期 20.促使全科医学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 人口的迅速增长与老龄化 B 人群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 C 医疗费用的高涨 D 健康观的变化 jvzquC41o0ui3950eqs0mjtujk5qgr}wp1753@>50jznn
14.左大培不保护本国产业的失败者:十九世纪的拉丁美洲即使是秘鲁,19世纪60年代前有些纺织品的从价税率下降,但其19世纪60年代的平均关税率也还大约为20%,而它的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鸟粪收入(Bulmer-Thomas,第五章,167—168页,175页)。 19世纪最后25年,进口价格渐渐回落,拉美主要国家的保护主义又重新上升。这一状况的实现是通过让从量税不变而提高内在平均关税率(jvzquC41yy}/y‚zym4dqv4Ctvodnn4iwqpj1;5431631=82929/j}rn
15.带来的思考和转机?(上世纪30凯恩斯主义的失效(30~60年代辉煌,70年代失效) 二战之后(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美国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和英法德在战争中耗尽所有力量所不同的是,美国不但没有在二战中受损,反而国力大进,一举超过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全球第一,黄金储备量达到了全球储量的80%,美元成为了世界货币。 jvzquC41zwkrk~3eqo52;<>;55=858688585:?;
16.“选择权”与“生命权”孰轻孰重,堕胎为何是美国争议最大的议题虽然19世纪中叶以后,自由主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在那时堕胎还只是一个医疗方面的问题,并不涉及宗教、人权及伦理道德。而关注堕胎问题的人士也只限于少数医学界的精英,因为他们是堕胎法下最容易被起诉的一群。 (三)堕胎法改革时期(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堕胎法的改革时期。一方面是由于60年代jvzquC41yy}/oniuek4dp8ftvkimg8xjqyebt}neng4eqHnf?2>c9n8275?47
17.河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近现代史河南事业单位考试网7.内容(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军事工业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局(崇厚)。 (2)民用工业代表: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张之洞,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jvzquC41jc4iwjyw0eun1;5451662>4749<16;3jvor
18.从美国钢铁行业兴衰看美国制造业回流的阻力|钢铁|钢铁行业|美国(1)19世纪60年代:起步发展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展开,美国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激增,导致美国粗钢产量从1860年的1.3万吨飞速增长,于1900年首次打破1000万吨年产量,并于1920年达到4700万吨。彼时美国成为了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达2/3的钢铁大国。(见图三、四)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3<49;7a:;6b9=9c24=13?}io0nuou
19.综合第三次重大转折: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是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的规律,运用它可以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党宣言》正是这样做的。为了真正达到对资本主义的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开始致力于从经济上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于是就有了马克思的《1957—1958年的经济学手jvzquC41yy}/yqg0ep5{j~jcp5kv|142792@7814668@7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