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世纪风帆战舰上的“新技术”(六)

题图:彰显19世纪50年代英国钢铁、蒸汽和造船工业实力的“大东方”号明轮-螺旋桨船,蒸汽朋克般的魔幻现实造型,排水量3万多吨,相当于5艘120+炮的一等战列舰,长210多米,相当于三艘战列舰首尾相接。

首先对于裴克桑炮来一点补遗——爆破弹加农炮和传统实心弹加农炮相比到底有多烂?

32磅炮发射实心弹、炮管在仰角一度时的“直射距离”(炮弹首次落到水面时);

长32磅炮,近八百米;

中32磅炮,六百米冒头;

短32磅炮,接近六百米;

而炮弹击中水面还“打水漂”——长炮弹丸可以在水上跳5次,打到2000米外,而中型可跳弹五次达1700多米,短炮也能跳弹两次打到1000米。

可见当时32磅炮水平射击,有效距离可达1000到2000米。

反观英国最初的55英担(不大到三吨)8英寸爆破弹加农炮,也是炮管仰角一度,直射距离跟短32磅一样,也只有五百八十多米,能够跳弹两次打到1000米——即8英寸爆破弹加农炮的弹道性能=战列舰露天甲板上的轻型短32磅炮,只相当于战列舰搭载的最小号实弹的性能,全靠弹丸爆炸威力。

裴克桑原计划利用这样的火炮搭配小型铁造蒸汽船组成未来舰队,击杀、取代英国的巨大木头船。但在裴克桑宣传他宏论的19世纪30、40年代,这种条件基本上不具备。而等到19世纪50年代这些条件已经具备了的时候,人们发现,火炮、装甲、蒸汽动力装置都是如此沉重,只有大型铁甲舰才能兼顾攻防机动三方面属性,小型铁甲舰总要牺牲三者中某一项才能造成,结果成了省钱但是存在重要缺陷的“鸡肋”设计。于是裴克桑元帅设想的又经济、火力又猛、机动性又高的“小铁船”就化为泡影。

但更大的限制因素是蒸汽动力的不成熟,简单概括,铁甲舰(1860)时代之前的19世纪上半叶,船舶蒸汽推进的发展是这样的:

1820年代前,纯工程技术摸索,不具有军事实用性。

1820~1840年,明轮的时代,但明轮生存力差,没法当战舰用,从一开始军事上就把她们当作拖船、通报舰(当时还没无线电、海底电缆)、登陆滩头的运输船等辅助船。进入1830年代,明轮“战舰”开始搭载火炮,但终归不能和一线战舰对抗。

1830年代后期到1840年代后期,螺旋桨历经10年发展成熟,1850年代英法建立了一只“蒸汽风帆舰队”。

螺旋桨的高效运用需要船体和桨叶水动力学研究、试验,这要等到1860年代以后,结果当时速度最快的蒸汽船都是明轮推进。

让我们看看这50年蒸汽船舶发展史,不过首先简单瞧瞧蒸汽机。

蒸汽机不是平地一声雷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突然诞生。蒸汽机是一种古老的机械,西欧对它的探索研究始于清康熙年间——在17世纪后期,随着牛顿现代力学体系等近代科学的萌芽,欧陆各国的贵族,以法国为代表,附庸风雅。日常生活上追求华丽、奇幻的洛可可风尚,而在精神上,新诞生的“科学”就成了最好的消遣品,比如做实验测量万有引力常数的英国贵族卡文迪什。这些人自己研究,或者赞助研究,其中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控制蒸汽、压缩空气、火药爆炸燃气做机械功。在17世纪70年代以来,英法很多贵族都初步试验成功了“蒸汽泵”——将管道里的蒸汽冷凝造成负压来抽水。在此基础上,英国的纽可门(Newcommon)在17世纪末发明了第一种实用蒸汽机——纽可门人力蒸汽机,如下图所示。

通过炉子做水产生玫红色的蒸汽喷进汽缸里,再通过向汽缸里喷凉水让蒸汽冷凝。冷凝负压就能让巨大杠杆往复摆动。这蒸汽机喷蒸汽、喷水的两个阀门全要人力控制开关。这蒸汽机在1712年正式申请专利,作用是在全英国各地矿井里抽水——上图左边吊个水桶就能提水了,整个18世纪卖出去近200套。

天才的工程师瓦特,当然还有他在爱丁堡大学的热力学教授“顾问”,还有他的合伙人,从18世纪中叶开始,陆续改进这个简陋的装置,终于在18世纪后期将蒸汽机的效率提高了一倍——煤耗下降50%。于是瓦特最开始的生意就是到处改装纽可门蒸汽机,按照省煤量收取一定差额作为收益。

上图就是瓦特蒸汽机,相当于纽可门蒸汽机的那部分用红色标注,可见没啥变化,还是气缸拉着一根大杠杆摆动。

瓦特最重要的、提高蒸汽机效率的两个发明在图上不显眼。首先是“冷凝器”(Condenser)。原本的纽可门蒸汽机是朝气缸里面喷水,造成气缸温度下降,于是新喷入气缸的蒸汽不仅仅膨胀做功,还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加热气缸——于是瓦特想到将膨胀做功结束的蒸汽疏导到气缸外的地方,与对流的冷水交换热量,这就是冷凝器。但这样气缸还是变温工作的——向大气散热,那么蒸汽就还要加热气缸、浪费能量,于是图上黄色标注的就是气缸被包裹在蒸汽包(Steam Pack)里面,被蒸汽保持恒高温的气缸,蒸汽就在里面“等温膨胀”,传热损失的能量就小了。这两样是瓦特蒸汽机“实用”的根本原因。

纽可门蒸汽机需要人力开关气阀,在瓦特之前就已经有人设计出了初步的自反馈(Feed back)控制阀,瓦特只是设计得特别灵巧,如图中粉蓝色标注。这在刘慈欣老师的《三体·死神永生》中仔细描述过。这个阀门被蒸汽动力驱动,转得太快了,上面的球体就腾空,牵动阀门、减少供气。

纽可门蒸汽机还只能驱动杠杆往复摆动,要变往复(Reciprocating)为旋转(Rotating)才能驱动更广泛的机械,如水泵、机床等等,于是瓦特利用“曲轴”(Crank shaft)让杠杆再驱动上图棕红色的飞轮(Gear Wheel),虽然效率低,但是实用简单。

除此之外瓦特还发明了蒸汽机功率计算装置等等各种灵巧精妙的蒸汽机配件,他是让蒸汽机实用化、当之无愧的“蒸汽机之父”;然而他出于安全考虑坚持采用低压蒸汽,可能也延迟了19世纪上半叶蒸汽动力系统的进步。

18世纪末,乾隆末年,这种装置一旦开发成功,全欧美的发明家就跃跃欲试,怎么用它代替以往的动力源——人力、水力、畜力。比如当时港口疏浚航道使用的挖泥船,就是马拉绞盘。

而当时把内陆的煤运到港口进行长途转运,也是靠铁轨,不过没有火车,当时的“车头”也是马。所以蒸汽机一出,它们的力量有多强大?都是跟马比较,所以叫“马力”(Horse power),后人为了纪念瓦特才把这功率单位重定义为“瓦特”。

在上图这样的挖泥船上,海军最先用上了蒸汽机,当时还是1805年,海上的特拉法尔加大战还依然依赖着人力操作的风帆战舰。这挖泥船一出,立竿见影,英国海军取消了建造军港的计划——18世纪以来砍光木头造船、铸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泰晤士河和梅德韦河的河口,淤泥日盛一日,老港已然承载不了日益庞大、吃水越来越深的战舰。

随后船坞抽水等作业也就顺理成章——这时候蒸汽机的“功率密度”还是太低,几十吨的大机器只有上百马力。把它们自己装到船上,船吃水被压得更深了、阻力增加了,需要更大的功率才能开得更快,那就要更重的蒸汽机,船吃水又深了。。。这种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循环是早期蒸汽动力船舶最大的困难。

早期船舶使用的推进装置是明轮(Paddle wheel),什么呢?下图一目了然

上图,英国格林威治博物馆藏明轮蒸汽机模型:活塞气缸带动杠杆(Side level,侧面底部的绿色大件),杠杆带动曲轴(Crank shaft,明轮那根大贯通轴上的突出物),曲轴带动明轮。这就是瓦特的“间接驱动”(Indirect drive)。

船用明轮蒸汽机就是瓦特蒸汽机飞轮换成了推进明轮——最简单直接的应用。从1805年开始明轮船的“概念船”就开始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小学就被当时的材料津津乐道的美国富尔顿(Fulton)【插话:经过胖达我讲解可见,什么瓦特研究蒸汽水壶、富尔顿泛舟湖上脚踩水面受启发等等,统统是“轶闻”,这些简单的道理在人类历史上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脑袋都思考过,这两位工程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将其化为技术和成本上的可行方案。】,他致力于当时美国五大湖和大河上的内陆明轮航运。在军事方面也有建树,并且独树一帜:

富尔顿的海上“动力炮台”——太肥大了,航速只有5~6节。

这炮台的突出特点就是明轮被“三明治夹心”到船体中央,一侧船体布置蒸汽机,另一半布置锅炉。为什么要这样呢?

为了规避明轮的致命缺点:明轮推进器占据舷侧宝贵的、布置火炮的位置,这大轮子目标大,敌舰一轮齐射可以完全摧毁。

工程师就是带着镣铐跳舞——在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富尔顿这个设计非常巧妙,但是这样的“大扁船”只适合内河风浪不大情况下使用,到了海上因为稳定性太好,导致摇晃过于迅速,而让乘员呕吐、无法操作。

所以当时英国海军部的大员们冰雪聪明:

2】明轮从根本上就不适合当做作战舰艇,那时候还没有铁甲舰时代可以“壹发入魂”的少量主炮,战舰还是要靠多层炮甲板上大量小炮。要明轮就没有炮甲板。另外,瓦特蒸汽机靠大杠杆(Side level)“间接驱动”明轮(如前图),这套传动大架子十分高大,从底舱突出到甲板,生存力也十分值得怀疑,更别提明轮本身就十分脆弱、抵挡海水拍击已经不容易了。那么明轮船与风帆战舰相比只有一个优点——机动性。所以英国海军从一开始就把明轮船视为动力船舶,而不是动力辅助帆船。

所以在1820年代初以前,已经能在近海动力航行的明轮仍然不让海军满意,这种船马力还是“不足”,不能作为拖船拖带战列舰逆潮而行。1823年,英国海军终于采购了第一艘蒸汽动力船,如下图,作为拖船(Tug)使用,可以拖带战列舰达到8节航速。不仅仅是航道和港口内拖带,也可以伴随战列舰出航,在海上拖带——从此战列舰进出港口再也不看老天眼色。

闪电号,英国海军第一艘蒸汽船,纯拖船,最开始服役时甲板上并没有小炮。

土耳其战列舰在自家门口(君士坦丁堡)操作失误搁浅后,明轮拖船帮助脱离的场景。

这时候明轮可以达到10节航速,载煤量一般也就20天上下,并不够远涉重洋,但是从英国本土到地中海的明轮动力航渡基本可以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时刻表”的航线,虽然这时刻表是精确到天而不是时分秒。过去帆船无论商船还是战舰,什么时候到达什么地方,全看老天爷开不开眼,顺风顺水才成。这“通报舰”(Packet boat)就在本土和地中海舰队之间实现了每个月一次、规则的通信联络。拖船、战斗拖船,这是利用了明轮的战术机动性,通报舰就是她们的战略机动性。

到了1830年,明轮蒸汽机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终于可以有富裕的重量搭载几门象征性的火炮,如下图,第一艘搭载火炮的英国明轮“Rhadamanthus”号。

该船舷侧基本没有空间,所以在首尾中线炮位搭载少量主炮。所有明轮都基本如此,首尾搭载少量重炮,如当时的大杀器,前文的爆破弹加农炮。

从1830到1850年,明轮炮艇、巡航舰作为辅助快船以速度见长,一般帆装都是上面两个模型这样的“简装”,在那个时代可以认为是基本依靠动力航行的船舶。

火力最强大的明轮巡航舰是1845年的“Terrible”号,每舷侧搭载了当时最重型的68磅、56磅加农炮4门,露天也有4门,共计12门。但是排水量高达三千吨——当时排水量6000吨的三层甲板战列舰搭载120门火炮。。。相应的,这艘搭载重炮的巡航舰还能跑出10节以上的高速。

这些明轮海船的例子都可以看出来,她们的明轮全装在船体中部稍稍靠前。有什么流体力学讲究么?并没有。参照前文明轮蒸汽机的结构,明轮只能布置在蒸汽机两侧,蒸汽机本体重达数十吨,加上锅炉和厚重的木头底座等等,必须放在船体最肥硕、浮力最足的部分,也就是船体舯部。

排水量1000~2000吨,航速8~11节,时人看来“主要”依靠动力航行,这就是蒸汽时代第一种动力船舶,明轮。显然只有螺旋桨才能让蒸汽船真正成为战舰,且看下回。

【后话:康雍乾三代“盛世”,实乃“三百年来伤国步”(这么责备他们也挺冤);英国人搞出了蒸汽机,虽然1840年蒸汽机还上不了战列舰,但小小的明轮炮艇已经让时人感叹“船坚炮利”,并且——

1841南京下关签署《江宁条约》,即现代历史课本上写的“南京条约”的“皋华丽”号(HMS Conwallis)74炮战列舰,是印度孟买柚木造战舰,前文一系列统一主炮、爆破弹、船体大型化等19世纪“新发展”,统统都没有。从技术上讲这艘船跟半个世纪前18世纪末的74炮三等战列舰毫无提高,然而就是这样,虐当时天朝海防已经戳戳有余,登舰参观的天朝士人惊叹“云帆垂天”。】

THE END
0.工业革命历史探寻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时间中期(大概是1760年至1850年) 特点: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从而开创了以机器代替人工的工业浪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用的机器都是以蒸汽或者水力作为动力驱动,首次用机器代替人工,具有非常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织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jvzquC41yy}/onnrkct/ew45hrp33~s
1.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代表的第一瓦特改良蒸汽机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爱迪生的众多发明,如电灯,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步入“电气时代”。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电力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的应用成为主流。 【答案】 ①瓦特。完成了对蒸汽机的改良,把蒸汽机与工作机连接在一起,使工作机获得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4;69:78ftvkimg8igvcomu863:9:199:
2.蒸汽机的发展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在1765年发明了设有气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如分离式冷凝器、气缸外设置绝热层等,使蒸汽机的效率大大提高。 在19世纪,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蒸汽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的巨大变革,引发了工业革命。‌ jvzquC41yy}/onnrkct/ew477wgjsqn
3.浅析19世纪日本海军“技术19世纪80年代后,后装线膛炮逐步取代了前装滑膛炮,风帆-蒸汽混合动力也开始向多级膨胀式蒸汽机转变,而战舰型制也开始逐步迈入前无畏舰时期。 在黄海海战所发生的19世纪90年代,铁甲舰在型制与舰炮系统方面都与利萨海战时期有很大不同(图3): 铁甲舰型制及主武器演进概况 在型制上。意大利于1873年前后建造了中央炮台舰“杜伊里奥(Duilio)”号,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9TKV39T277<45O;0jvsm
4.李约瑟难题是个伪命题:一切从蒸汽机和科技发展脉络的历史说起该书第一集中的《热论》一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蒸汽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还最早载有电镀内容…… 华夏的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脉络。 华夏一直是世界上发明和利用机械最早的国家,在机械原理、结构设计和动力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春秋后期,鲁班曾经制造过一只能在空中自由飞行的木鸟,"三日不下”。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K;;OROT2779OFL=0jvsm
5.最新世界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1)瓦特与蒸汽机发明: ★背景:工业革命后,传统的畜力、风力、水力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工业革命纵深发展,生产力发展呼唤新的动力。 ★过程:改良纽可门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电气技术的应用 ★有关电气的重要发明: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爱迪生发明了改进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nkyik8h375?62;3jvor
6.2020丨公元18世纪的“黑科技”:蒸汽机诞生记木材新浪财经从水车到蒸汽机 为了解决排水问题,人们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17世纪早期,人们把原先浇灌农田用的工具——链式水车拿来给矿坑排水,使得采煤作业的深度能够超过地下1000多米,于是开始大规模应用。但问题是:使用成本太高。使用人力驱动水车,需要支付的工资将是一笔天文数字,使用畜力进行驱动同样花费不菲。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squq14281/:6/355eql2kk|tf|x38;:29;3ujvsm
7.工科荐读机械乃工业之根基,中国机械发展史首先是动力的变革推动了机械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1765年,瓦特(Watt)发明了蒸汽机。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蒸汽机给人类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各种由动力驱动的产业机械 — 纺织机、车床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蒸汽时代的纺织工厂) 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动机和内燃机发明 jvzquC41yy}/lrxjwnoom7hqo1vpu}43:9=:39
8.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18 世纪 60 年代 - 19 世纪 40 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英国,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纺织业方面,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等一系列发明提高了纺织生产效率。 动力方面,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工厂制的建立。例如,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工jvzquC41zwkrk~3eqo53;96562;6487;:4=:7;;
9.九上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实录(精选3篇)2.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3.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pjwwncplomk|mklkgpcw49:5;197mvon
10.南岭:三次产业革命的创新逻辑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在20世纪,以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三次产业革命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科学发展和技术应用为动力的。但发生的背景不同,具体条件不同,创新元素及组合方式不同。jvzq<84u|0vfqyqg0eun0ls1p4532;6134711l724::7/<:266>127mvon
11.先进制造技术方向(精选5篇)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与机械化技术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19世纪70年代内燃机与电力技术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引发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电子与信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形成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目前,云制造、物联网、服务网等先进技术推动生产方式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754970qyon
12.人类利用机械的历程发电站初期应用蒸汽机为原动力。20世纪初期,出现了高效率、高转速、世纪初期,出现了高效率、高转速、大功率的汽轮机,也出现了适应各种大功率的汽轮机,也出现了适应各种水利资源的水轮机,促进了电力供应水利资源的水轮机,促进了电力供应系统的蓬勃发展。系 9、统的蓬勃发展。 19世纪后期发明的内燃机经过逐年改世纪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38962?>750nuou
13.第三单元工业社会的来临(精选3篇)第三阶段•新能源和新材料:煤炭和钢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它解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19世纪初,英国煤产量的增长和钢铁冶炼工艺的改进为机器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交通运输业:进入19世纪后,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开始了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mbqnwnkunjlrfqcp599@8:70nuou
14.工业革命对英国绘画的影响从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初,英国发生了有名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使机器大生产代替原来的手工生产。此次革命带来了社会结构、阶级关系的变化,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美术也不例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文艺从宫廷走向社会,因而在美术上,出现了英国近现代绘画的繁荣。 工业革命在欧洲各国先后进行,其影响在各国的绘 jvzquC41o0gjtvg0eqs0uqzjwc5zj87238517<5158>547mvon
15.关于软件定义汽车的一些思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19世纪最伟大发明是汽车,汽车的概念及其文化的发展是从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开始的,回到汽车诞生的那个年代,在1879年卡尔.奔驰(K.Benz)试验成功一套二冲程发动机,并在1885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至此第一台汽车诞生。 汽车的出现不仅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缩小了世界的版图,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巨大jvzquC41enuvf7ygpekov7hqo1jfxnqqrgx0c{ykenk03B=6::;
16.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1)瓦特与蒸汽机发明: ★背景:工业革命后,传统的畜力、风力、水力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工业革命纵深发展,生产力发展呼唤新的动力。 ★过程:改良纽可门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电气技术的应用 ★有关电气的重要发明: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爱迪生发明了改进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 jvzquC41yy}/z~jzkng/exr1nkyik8}wgmk0ijt|jqth1<6:384ivvq
17.中考历史试卷复习资料兴起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A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B (1)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表3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2分) jvzquC41yy}/z~jzkng/exr1mcutjr4|jqthmjtnkunj1<760jznn
18.冯天瑜:长江与中国近代文化的推进线路长江上海市香港其中,俄商的实力最为雄厚,1873年,俄商将原设在汉口附近产茶区的两座茶叶加工厂移至汉口,建成使用蒸汽机的新式机制砖茶厂。19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蛋品加工成为外商在长江口岸的新的工业投资热点。至1893年,汉口已有德、法、比等国投资的6家外商蛋品加工厂,1895年以后,德、英、日商又在汉口增设蛋厂,在19世纪末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664>25:5a34ib;Bkfg2812:vkk: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