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被正式提出!公私合营手工业

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化三改”又是怎样轰轰烈烈开展的?最终又是如何超前完成目标的呢?

01.恢复经济

▲新中国成立

10月15日,一场巨大的经济风暴来袭,华北以粮食带头、上海以纱布带头,物价像脱缰的野马般飞涨,在50天内上涨约3.3倍,范围遍及全国,人心开始浮动。党中央把平抑物价作为稳定经济社会和人心的重要环节,果断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粮食、棉纱和煤炭的调动与集中。11月25日,物价上涨最凶猛时,全国各大城市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敞开抛售,使物价迅速下跌,同时又收紧银行使投机商资金周转失灵、纷纷破产。12月10日,“米棉之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平稳向下浮动,持续多年的通货膨胀被消除。

▲建国之初的米棉之战

1950年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这次会议,把经济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它标志着全党工作重心已由革命战争转到经济建设。大批军人脱下军装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围绕土地改革和调整工商业等方面全面展开。就在同一个月,朝鲜内战爆发,同年10月,中国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此同时,国内坚持“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各种建设蓬勃发展,工农业主要产品超过建国前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合影

1952年底,抗美援朝战争有望结束;土地革命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前实现预定目标。但中国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形势和新问题,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

02.一五计划

经抗美援朝战争同世界强国美国的正面较量,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了改变工业落后现状的重要性。为此,党中央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求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建设。

1953年新年伊始,《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宣告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为实现工业化而积极奋斗。1953年发行的新版人民币,其票面图样以汽车、飞机、轮船、拖拉机、火车、水坝为构成主体,充分表达了新中国对工业化的向往。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通俗图解本》

▲鞍钢三大工程炼铁厂七号高炉开工典礼

“一五”计划期间,在苏联帮助下,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在神州大地上平均每天都有一个项目开工或竣工。中国工业建设史上的无数个第一也不断产生:鞍钢成功轧出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长春汽车制造厂生产了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沈阳机床厂制造了中国第一张大型机床,洛阳拖拉机厂诞生了中国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北京电子管厂第一次大批量生产电子管,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鞍钢无缝钢管厂投入生产

▲中国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

▲第一个五年计划下的喷气式歼击机和解放牌卡车

如果将工业化比作鸟的主体,那么想要飞上天还需要一对翅膀。这对翅膀是指什么呢?它又将怎样为中国带来一场影响至深的社会变革?

03.三大改造

▲土地改革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位列三大改造的首位,农村的“合作化”对个体农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农业生产合作社

为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毛泽东编辑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在按语中写道“难道六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由于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1956年1月此书出版,当时全国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80%,到了年底这一数据已超过96%,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采取“和平赎买和平改造”的方针,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经过改造,当时的永安百货、全聚德、北京同仁堂、东来顺、稻香村等一批批老店陆续实现了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118个大中城市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商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建立起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合作社商业为助手、个体商业为补充的社会主义流通体系。

▲永安百货公私合营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样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1956年底,全国手工业合作社高达9.91万个,社员达到509.1万人,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基本完成了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北京崇文区手工业者在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登记站里递交申请入社登记表

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占据绝对优势,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基本建立。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超额完成,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

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多精彩尽在贵州卫视视频号↓↓↓

责编:袁臻 | 编审:王晓海 | 终审:唐朝华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涨知识!新中国第一辆轿车原来不是红旗轿车?苏联汽车拖拉机工业部 派遣工厂设计专家组来到北京 协助中国建设汽车制造厂 造汽车 瞬间成为全国上下的大事 1953年7月15日 当六名年轻的共产党员 将刻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 “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 汉白玉石碑 竖立在工地上的那一刻起 建设中国第一座汽车制造厂的列车 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fxDkf?:9;;83
1.折得东风第一枝——“新中国第一”礼赞−时政评论−宣讲家网从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到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再到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些响亮的名字,不仅具有深刻寓意,反映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也大大激励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干劲。 每个“新中国第一”,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都涌现出英雄模范,都有无数无名英雄在默默奉献。1970年4月jvzq<84yyy4837hp1462;85;52522?62:74tj}rn
2.信物百年|一元钱人民币上的拖拉机,拉开中国农业机械化大幕今天,让我们跟随信物讲述人张晓仑,一起了解第一辆拖拉机诞生背后的故事。 中国人自己的“东方红”拖拉机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央政府咬紧牙关拿出了4亿多元,从苏联进口了近3万台拖拉机,首先供给东北等地的国营农场使用。 但是,这对于新中国80多万个农村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刚刚当家作主的农jvzquC41yy}/fjmgewhf0lto1cxuklqg0jznnHftvkj>;B:94
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很快有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自行研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jvzquC41yy}/fqz0gf{/ew4fuz~04973129368h39568c;786:70rjlg0jzn
4.吴向东: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精神殿堂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嫦娥五号模拟舱、深海探测采样样品、超级计算机……一件件展品,标志着我们一步步走向国家富强;多种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上使用的指挥刀……一个个实物,记载着我们一步步走向民族复兴。要让干部群众深切感受jvzq<84yyy4tzmxy0qxh0ls1fuk1ƒm{l1G[LOSl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