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播报》记者 青卉 裴爱国)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柳州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道浓墨重彩的记忆。今天咱们就走进工业博物馆,看看那些辉煌的工业企业之最。
走进工业历史馆,无论是墙上的照片,还是展台上摆放的一件件展品,都在述说着悠久的故事。柳州工业博物馆讲解员杨莉说,这台绿色的机器是在柳州机械厂生产的,是中国第一台汽油机,也就是现在的发电机。
杨莉说,新中国成立不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工业技术进行了封锁,这时我国的建设急需可移动便携式发电机,柳州机械厂接到了国家研制汽油机的指令,迅速抽调了三分之一的技术力量,没有图纸自己画,没有车床自己造,终于在1953年研制出了这样一台1101型四马力小型汽油机。
这台汽油机的试制成功,填补了我国生产内燃汽油机的空白,柳州机械厂正式步入高生产技术含量内燃机企业的行列,登上了国际大舞台。柳州机械厂在之后的30年里,共生产了十万台汽油机,其中有7700多台出口国外。
杨莉说,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北京举行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这台1101型汽油机与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台黑白电视共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150个第一,这也是广西唯一一件赴京参展的文物。
沿着历史的长河,讲解员带着记者走向一辆熟悉的庞然大物,中国装载机的鼻祖——Z435轮式装载机。
杨莉说,这台Z435轮式装载机是柳州工程机械厂在1966年国庆前夕试制成功的,我国第一代轮式装载机,它于1968年通过国家鉴定,是我国首台通过鉴定的装载机,于1969年正式开始批量生产,于1982年停产,共生产了3000多台。
眼前陈列的这台装载机是2011年柳州工程机械厂在徐州的一座矿山里找到的,当时它还在工作。杨莉说,柳工就与车主商议,以新机换旧机的形式将它换了回来,经过全面的修复后,捐赠给了工业博物馆。
而这辆青蓝色的货车是LZ1010p微型货车,生产的过程可以说是用“皮尺”一点一点量出来,按比例缩小制造的。
杨莉说,现在看到的这台柳州第一代也是广西第一代微型汽车——万家牌汽车,是由柳州拖拉机厂在1982年的时候生产的。柳州拖拉机厂于1984年更名为柳州微型汽车厂,开始批量生产微型汽车,后来他们从日本的三菱引进了一条生产线,经过改进后将产品定名为五菱,也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五菱汽车了。有人曾经测算,将生产销售的五菱汽车首尾相连,可以绕地球两圈。
现如今,微型汽车早已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新能源汽车登上了舞台。讲解员带我们参观了宝骏E200新能源汽车,这是全球首款使用集成式电桥的量产车型,而它的升级版E300也在去年问世了。采用分体式设计,达到低能耗大空间的目的,具有较强的科技感,车身小巧灵活,成为大部分人移动出行的选择。
杨莉说,以上为介绍的这些只是柳州工业历史长河中的冰山一角,从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从传统制造到先进制造,从工业重镇到工业名城,柳州工业从小到大成长为祖国西南的工业娇子,在党的领导下,相信柳州未来可期,柳州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