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诞生记

以上出自毛泽东主席语录!新中国成立初,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由于重工业基础薄弱,加上处于冷战,还有各方面政治因素,“老大哥”苏联政府给予新中国3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技术帮助,同时上马了156个基础工业项目。

这就是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为1953-1957“一五计划”。

消息一出,哈尔滨、石家庄、西安、上海、武汉、广州等老牌工业城市纷纷响应,都希望中国第一座拖拉机厂落户自己的城市。

结果呢,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洛阳居然拔得头筹,第一拖拉机厂正式落户这个“九朝古都”。

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中国成立初期,连年战争导致大量耕地被破坏。加上工业基础薄弱,许多地方还在使用原始落后的方法种植农作物。

为此,中央政府从国外进口了3万台拖拉机。这3万台拖拉机只能缓解当时的燃眉之急,想要彻底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粮食产量,新中国必须拥有自主生产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械的能力。

所以,建造第一拖拉机厂成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头戏。

确定好了方向,接下来便是选定第一拖拉机厂的厂址。当时中央政府有两种想法,第一种倾向于将这些重要项目放在沿海和东北的大城市。

这些城市重工业基础好,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造拖拉机厂的效率。

另一种想法就是考虑到新中国整体工业布局和战略安全,想将厂址放在中西部地区。

最后还是毛主席亲自拍板:“在全国各地适当地分布工业的生产力,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区和消费产区,适合于巩固国防的条件,来逐步地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态,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

按照毛主席的指导意见,上海、江苏、河北、广东等城市已经不是第一拖拉机厂的候选厂址,安徽与河南这两个中部省份开始竞争。

经过中苏两国专家的多番讨论,1953年底,洛阳击败郑州、合肥、安庆,成为第一拖拉机厂的正式厂址。

当时,洛阳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但主城区仅有9万常住人口,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城市利用率为7%,连个螺丝钉都买不到,晚上路灯也不亮。

1954年1月,国务院工作人员向毛主席进行情况汇报,有意暗示他老人家是否将第一拖拉机厂厂址选在别处?

毛主席笑着幽默地说道:“洛阳九个朝代的皇帝都住下了,难道还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

后来又经过专家们详细地研判、讨论,将第一拖拉机厂厂址直接选在了洛阳涧河西边。

敲定具体地点,接下来就是破土动工。没想到,刚确定好具体地点,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洛阳与郑州、西安、咸阳同为“多朝古都”,城市中心区域埋藏着许多古墓,工厂肯定不能直接建在古墓上,这样不仅会破坏珍贵的历史文物,同时地层中的空洞还会造成地基不牢。

之所以第一拖拉机厂会选择在涧河西边,就是因为这里地势较为平坦,不像白马寺附近有很多古墓。

但等到实际动工时,才发现原定厂区地下埋藏着很多朝代的古墓。眼看开工日期即将延误,工人们和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同时用“洛阳铲”进行钻探。

抢救性发掘后,由苏联专家绘制了详细的工厂设计图,绕开地下空洞,这才开始正式破土动工。

第一拖拉机厂的建设还算顺利,当然也离不开全国上下的鼎力支持。比如,作为中国老牌工业城市之一的武汉,承担了为第一拖拉机厂生产钢筋的任务。

1954年,长江发生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大量钢筋滞留在武汉货场。经过武汉货运段等其他工厂和单位的协调,火车行驶在被水淹没的铁轨上,及时将钢筋和其他重要物资运到洛阳。

1955年,河南新乡县黄河堤坝打夯队派出800名经验丰富的工人,来到洛阳,免费为第一拖拉机厂提供劳动力。

就连曾在抗美援朝前线的志愿军们都向上级请愿,希望来到洛阳支持第一拖拉机厂生产建设。

从1954年6月直到1956年底,3万多平方米的辅助工程基本建成。眼看工厂即将竣工交付,却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大家眼前:建成后的第一拖拉机厂需要15000名正式职工。

说白了,正式职工都是熟练工,能立马投入生产。当年洛阳市区总人口还不到10万人,从哪里找这么多技术丰富的成熟工人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政府采取了“定点支援”的办法。先是从洛阳当地招聘年轻人,把他们送到武汉、上海等地工厂进行紧急培训。作为生产主力的技术工人,则是来自全国30个省份。

因此,第一拖拉机厂的职工大部分是来自外地的技术员和工人。截至1957年,第一拖拉机厂已经有9748名正式职工,工人们大多来自外省。

随着这些外省工人来到洛阳生活,国家计委还特地从上海、广州等城市,搬迁来了餐厅、理发店、照相馆,努力让工人们在洛阳找到家的感觉。

到了1958年,第一拖拉机厂已经有18404名正式员工。1964年全国人口普查,洛阳市城市人口达到322500人,是刚建国时的四倍之多,第一拖拉机厂正式职工已达到22108人。

围绕第一拖拉机厂,洛阳相继开工建设了耐火厂、柴油机厂、玻璃厂、棉纺织厂。涧河工业区热闹非凡,洛阳一举成为中国重要的中部工业城市。

第一拖拉机厂引进的第一台拖拉机为苏联的DT-54型履带式拖拉机。这是一台大型履带式拖拉机,重5.1吨,每天可耕地8公顷。

第一拖拉机厂原本打算沿用“DT-54”型号,命名中国自主生产的拖拉机。但是毛主席在关于选型的批示中特别要求:拖拉机型号名称不可用洋字。

这时有人提出以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洛阳的标志性景点为拖拉机命名。不过这些旅游景点的名称有些小众,听上去有些拗口,不响亮。

当大家一筹莫展时,第一拖拉机厂职工合唱团曾演唱的歌曲《东方红》启发了厂办主任安道平,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最终得名:东方红。

据统计,从1958年至1964年,第一拖拉机厂年产量在6000-8000台左右。到了70年代,第一拖拉机厂每年能产1.5万台东方红履带型拖拉机,中国70%以上的农业耕种任务就是由东方红拖拉机完成的。

80后90后很多人可能没怎么见过东方红拖拉机,但我们的父辈或祖辈一定见过它。

在长辈的印象中,东方红拖拉机车头比较庞大,颜色呈黄色或灰色,轮毂则是红色,外形很有辨识度。

另外,1960年版壹元人民币上,有一名正在劳作的女拖拉机手。这位正在驾驶拖拉机的女性,就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她开的正是东方红拖拉机。

进入新世纪,东方红拖拉机似乎有些销声匿迹。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外资品牌。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于2008年向国机集团无偿转让67%的股权进行重组。2016年,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发布中国首台无人驾驶拖拉机。

截至2021年,第一拖拉机厂累计生产355万台拖拉机和270万台动力机械。在国内大中型拖拉机市场,击败美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外国品牌,占有率保持第一,足以证明第一拖拉机厂的重组改革带来的正面效果。

总的来说,第一拖拉机厂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取代了传统劳动力,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还有一个冷知识,建造拖拉机和坦克的技术工艺一脉相传,第一拖拉机厂能在紧急时刻随时随地进行军民转换。

作为共和国农机的长子,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它不仅是时代的印记,更见证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年代。

THE END
0.逆袭!这个省会,正在强势“翻盘”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都诞生于此。 有深厚工业基础的城市不在少数,但部分城市最终陷入资源枯竭或产业衰退的尴尬,能够跟随科技革命、产业转型和国家战略而不断迭代升级的并不多,南昌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222628B4424:1:;816969;>;50jznn
1.我国第一台拖拉机来自“洛阳造”!曾被印在一元纸币上|农机|河南|【我国第一台拖拉机来自“洛阳造”!曾被印在一元纸币上】10月28日,河南洛阳,“农机引领 耕植未来”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首站走进东方红农耕博物馆。#洛阳是中国农机装备发源地#和重要产业集聚地,也是我国农机装备领域科研密度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目前,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关联企业300余家,产值600亿元,形成了以中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MEX6P2N:277<9Y9F0jvsm
2.【名家专栏】邵钦邦:第一版人民币鉴赏(四十六)—壹仟圆三台拖拉机壹仟圆三台拖拉机 制版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印刷局 印制单位:上海人民印刷厂(上海印钞厂)及数个特约印刷厂共同承印 印制时间:1949.8.27-1950.3.29 发行时间:1949.11.15 票幅规格:140*75mm,本券系一版人民币几种壹千元票券中,票幅最大的一种。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371686:1664;A<69a712;<836790|mvon
3.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拖公司2025年新增一台大幅面智能打印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拖公司 招标代理 东虹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开标时间 详见内容 开标时间倒计时 详见内容 1、招标条件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拖公司2025年新增一台大幅面智能打印设备项目已获准实施,项目业主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拖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项目出资比例为100%。项目已具备jvzquC41yy}/eqnpcdoefrsi0et0r~gnke5ckmfigpiz1rshqFkucrquAhoe?:>5;9655B;99393;
4.第一章招标公告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拖公司2025年新增一台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拖公司2025年新增一台大幅面智能打印设备项目已获准实施,项目业主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拖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项目出资比例为100%。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名称: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拖公司2025年新增一台大幅面智能jvzquC41yy}/|qfqdkgp|r~wcp4dqv4fgvgjn8;;2fi3d==cf27b63jvor
5.人民币上曾经有一台拖拉机你知道它的来历吗?相比围观群众的好奇,工人们则显得更加激动和自豪,他们手舞红旗,欢天喜地跟在“大个子”身后,还有人不时抹把眼泪:他们的“孩子”——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终于诞生了! 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开出厂房时的盛况(网易汽车)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还有人记得当时的盛况。人们的激动和自豪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这个“大个子”jvzquC41pg}t0v~ftk|ft|3eqo521>9317:27B70jvs
6.1969年,安徽出产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省农机三厂、合肥手扶拖拉机厂、合肥动力机械总厂……虽然厂名不断变化,但无法改变这里是生产我省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的地方,更无法改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她为合肥经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虽然老厂已不复存在,但她留给这座城市的依然是一份传奇。 从农机三厂到手扶拖拉机厂 jvzquC41nu4bpqzkpg}t0lto1nyt{qr142832@4v42832@64a8777:59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