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泰国前总理英拉抵达刑事法庭,将出席听证会。她早前因大米案涉及渎职行为而遭到刑事指控。法庭外聚集着数百名支持者,包括多名泰党成员,也有些人手持鲜花,高喊英拉加油。英拉与支持者一一握手,并接过支持者给她送上红色玫瑰花。
原标题:泰国大米换高铁收购案 英拉或面临910亿人民币罚款
据外媒19日报道,泰国财政部最迟将在本月30日就大米收购计划,向前首相英拉及其任内部分内阁成员和涉案官员追讨高达5100亿泰铢(约合910亿元人民币)的赔偿。
泰国《民族报》报道,首相巴育18日对媒体说,英拉因其任内推行的大米收购计划而面对的罚款额,可能超出5000亿泰铢。
他强调,这只是个“初步估计”,最终数额将取决于政府的库存大米的质量,“如果大米卖不掉,索偿额将比较高。如果能卖出多一点,损失会比较少。”
将面对索偿的除了英拉之外,还包括同时被国家反贪委员会指控涉及大米收购计划的前商务部长汶松、前副商务部长普穆以及外贸厅前处长玛纳斯。
《曼谷邮报》报道,副首相威沙努表示,商务部与财政部属下的两个调查委员会将在本月底完成对大米收购案的调查工作,并向巴育提交报告书;随后,巴育将指示由总审计长领导的民事责任委员会确定每个被告的罚款额,向他们展开索偿。
威沙努说:“到时被告人若要推翻赔偿令,可在30天内向行政法庭提出反诉讼。如果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们就可以着手没收他们的资产。”
英拉为兑现2011年的竞选承诺,上台后推行以高于市价四五成的价格向农民收购大米的计划。该计划使泰国米价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导致滞销;政府也因此没钱支付给农民,农民为此对政府不满,这最终成了英拉去年被迫下台的原因之一。
泰国国会今年1月就英拉在大米收购计划涉及渎职一案通过对她的弹劾,使她五年内不得踏足政坛。之后,检方宣布决定对英拉提出贪污刑事指控,如果罪名成立,她可能面临长达10年的监禁。
聚焦英拉“大米案”
焦点1:“大米案”到底是咋回事?
大米收购项目是英拉上台之初开始实施的一项政策,就是政府以高于市场的固定价格收购农民的大米,每吨白米的政府收购价为1.5万泰铢,每吨香米的收购价为2万泰铢。这一价格远远高于过去的政府收购价,甚至高于市场价。以白米为例,泰国白米的出口离岸价这些年一直稳定在1.3万泰铢左右,这意味着即便不考虑中间环节成本,政府从收购到出口每吨白米亏损2000泰铢。
2012年收购项目高峰期时,泰国库存米达到1400万吨,远远高于泰国每年的出口量。而越南和印度借机加大出口,导致泰国在2012年沦为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全年出口650万吨。
大米收购项目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导致数十亿美元损失。据泰国上议院估算,这一项目在2012年所导致的公共财政债务已达到当年泰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是名副其实的“赔钱买卖”。而在英拉的反对派看来,她执意推动这一项目的目的无非是,“用政府的钱为自己收买人心”。另外,有人指控英拉纵容腐败,因为一些人在大米收购项目中做小动作,如掺入次品。
焦点2:英拉会因此获罪吗?
英拉5月15日在自己的“脸谱”社交账户上说,大米收购项目的出台符合法律程序,经过论证和表决,即便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也绝非“个人犯罪”。“这是泰国历史上第一次发生政府经济政策被告上法庭的情形……这一案件不仅牵连经济和政治,更会影响未来政府在为国人福祉制定政策时的心态。”
泰国一些法律界人士也认为,政府经济政策被诟病并不罕见,但成为指控政府领导人的依据有些牵强,因为没有法律规定政府经济政策必须旱涝保收。
英拉的支持者和学者专家都认为,军政府选择对英拉提出弹劾,进行渎职、贪污等刑事控诉,主要目的是削弱英拉的兄长、前总理他信和为泰党的影响力。
焦点3:如罪名成立,英拉会入狱吗?
今年1月,军政府指派的议会通过表决,正式弹劾了英拉的总理职位,并禁止她5年参政。这一决定,实际上已经中止了英拉的政治生涯。但是即便如此,英拉和他信一样,其政治影响力还在,仍拥有大批支持者,特别是正翘首观望的“红衫军”。
从案件本身看,如果法院认定英拉在大米收购项目中渎职,认定她存在纵容腐败的行为,顶着上限判个10年并非不可能。
但如果回顾泰国近20年的政治史和司法判例,虽然有不少政客被判各种罪名和不同年限的监禁,但几乎没有人真正入狱服刑。
这主要缘于泰国的司法制度和特赦机制。就政治相关案件,通常而言,法院会在宣判时考虑“法院的仁慈”这一条款,只要罪犯不是“惯犯”,法院通常会附加缓期执行的决定。在缓刑期,罪犯并不必真正入狱,只需定期向司法机关报到即可。而且,大多数案件并不明确缓期多长时间执行,只要法院不再明显下令执行监禁,罪犯可一直处于缓刑状态。
政府、军队、法院三足鼎立的政治生态
英拉,以及她的兄长他信,代表的是他信集团,他们的背后,是泰国北部和东北部大批社会底层支持者,有民间组织“红衫军”力顶。
与他信集团背道而驰的是民主党,其代表是前总理阿披实等人,他们受泰国精英阶层及财阀支持,走精英路线。
由于草根选民远多于中产阶层和社会精英,自2001年以来,他信集团赢得了每一次选举。这也激怒了一些“政坛外的政治势力”。
军方分别于2006年和2014年发动政变,分别推翻他信和英拉政府。
他信集团的另外三位总理沙马、颂猜和尼瓦塔隆则先后被法院体系用司法判决的方式逐出政界。
政府、军队、法院三足鼎立的态势日趋明显。这一次,法院再次扮演角色,审理英拉所涉大米案,政治味道浓重。
对军方来说,不判或比判了强
分析人士认为,在泰国,这些年来司法案件往往是绝好的政治把柄,判决不是目的,悬而不决恐怕才是最有力的杠杆。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专家提提南判断,就英拉一案,军方不求速判。与其把她投入监狱,不如让案件拖延一段时间,借此稳住“红衫军”的情绪。清迈东南亚事务研究所研究员保罗·钱伯斯也判断,现在立即判英拉入狱不符合军方的利益。虽然这一判决可把英拉永远隔离在政治之外,但“把这样一位以友善姿态示人的女总理关入监狱,只会更让人觉得她是政治的牺牲者”,只会为她获得更多的同情分。
对军方和军方支持的现政府而言,当前第一要务,是如何让军人在明年选举后继续延续他们的政治声音。就在听证会后几个小时,泰国现任政府宣布,同意就新宪法举行公投。新宪法的核心,是修改政党法和选举法,避免他信集团卷土重来。(综合自新华社、新文化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