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生产队时期,农村人用过的物件,段难忘的历史记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七十年代每个公社都有农机站,大队也有拖拉机,七十年代,生产队难忘的岁月,给我国社会发展作了物质上的铺垫。那个时候虽然生活条件差,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充满阳光,回想起来真怀念!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是当时的农村组织体系,七十年代,一个公社如果要是有两台大型拖拉机,就如同现在国家有两艘航空舰一样牛逼神气,六十岁以上的农村老人都是经过这个时代的。

第一个物件:东方红54.60T.75.802T链轨拖拉机

在六七十年代,一拖东方红54.60T.75.802T链轨拖拉机,满满的回忆!我的老父亲就是在公社农机站开东方红拖拉机,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农机站的拖拉机能有十来台车,齐刷的一排,红红的颜色,就像是一个大车队似的,到什么季节就往各大队分派出去翻地耙地带着一串子农机具,种地时,带着悬挂播种机一起能种好几垅,等秋收打玉米时,后面带着一个动力输出轮子挂上皮带连着脱粒机就能打玉米了,回想起来都是美好的回忆!

第二个物件:手扶拖拉机

我们生产队75年就有北京牌手扶拖拉机了,10马力的,那时候挺骄傲的!当时其他村子还有红卫-一12型手扶拖拉机,12马力的;

第三个物件:东方红一个55一个28

78年我们村有两台拖拉机一个55一个28。55耕地28播种。单干后什么都没有了,大拖拉机闲置最后卖废铁了。

第四个物件: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

79年村里买了电视天津产北京牌电子管12吋。每天晚上看电视很不错的。我看的第一部电视剧是《大侠霍元甲》,每天晚上播两集。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放电视那人真是多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京华春梦》、《霍元甲》、《射雕英雄传》、《血疑》、《万水千山总是情》、《马永贞》、《一代枭雄》。

我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学校门口有台变压器。那时候好停电,先跑到变压器跟前听听有电吗?如果有电就飞快地往家里跑看(《射雕英雄传》)当时都迷上了。有了电再打开电视正好播放演员表,真是惊怒交加,急火攻心,暴躁难熬,脑补连连等等的情绪,全面爆发。

直到现在,老公常常和我聊起他家是村里第二家买电视的人家,第一家是村长家,好像人缘不太好,没什么人去他家,而老公家就不同了,每天,不等吃完晚饭,就开始陆续来人了,屋里炕上,地下,窗台上,甚至外面窗户底下都站满了人。当年最热衷的霍元甲,再上虎山行,射雕英雄传。人们嗑着瓜子,喝着茶水,看着电视。别提多热闹了。

第五个物件:收音机

从收音机到黑白电视机,只用了短短的几年光景,而全村人聚集在队部门口看一台彩色电视机的场景,也很快成为美好记忆。它曾经给几代人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帮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更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

第六个有线广播:七八十年代的记忆-农村有线广播

有线广播,深深的记忆!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当时太小,其他人不记得了只记得喇叭如果声音小了,我就会舀一瓢水,倒在喇叭的接地线上。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那时候的广播是一根线的,家里要配根地线,就响了。当年我们上小学时,都是踏着东方红开始曲的有线广播的歌声去上学的。现在一回想起来,仍然倍感亲切。

早晨开始曲是《东方红》,夜间结束曲是《国际歌》,也百听不厌!过去家家有, 现在我们村里依然在线杆上装有三只,老人最喜欢的就是本地的天气预报。常常依据广播来决定起床、做饭、休息。那个年代买不起收音机,只能听有线广播,特别爱听,想想真有趣,好想回到那个年代!

第七个物件:合成麻绳的工具

在七十年代这个物件比较常用,是用来合成绳子的工具,在生产队时期,我父辈会手工打麻绳的技艺,就开始召集村里集体打绳子。

这个照片是在纺绳子,在合成绳子之前,先要把麻线纺好绳子,然后再用合绳工具,合成粗绳子。

第八个物件:双轮双铧犁

听老辈人讲,双铧犁功能比较强大,比如:有犁底平、翻土转等优点,1954就可以推广双铧犁,当时双铧犁最先应用于北方的旱田的耕作,后来推广到南方种水田。由于双铧犁是用双铧耕田劳作,所以当时的牲畜拉不动犁,最后双铧犁就停止了使用。

第九个物件:看露天电影

洪湖赤卫队是1977上映,那年代我五年级,我最怀念那个年代,人也好,水也田,白天年青人在一起有说有笑,晚上还跑几里路去看电影,有说有笑的,真好玩。回味无穷,真想回到从前。建议多放以前电影给我们看,从前真好,无忧无虑,大家天天在一起搞生产,真热闹,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看电影有时候放了一半发电机坏了,还要等看能不能修好才放心回去.难忘的岁月,真实的回忆,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苦中有乐的年代,抹不去的记忆,怀念曾经的小伙伴,是那样纯真美好,回不去的岁月。

第十个物件:石磙

看到了石磙,就是想起童年打场的场景,从地理收回来的粮食,放在稻谷场晾晒,然后用石磙,牛马拉着石磙一遍遍碾压粮食,脱粒。碾压之后的脱粒的粮食,就进行到“扬场”,“扬场”是个技术活。

第十一个物件:独轮车

独轮车是六七十年代农村人比较重要的运输工具,用独轮车运送粮食,推土,运送粪。我这个同龄人孩提时代的记忆。虽然艰难,生存环境没法跟现在美好幸福比,但童年是不知大人愁的年纪,是无忧无虑的,是快乐的!我在母亲节忆母亲里,也折射了那个年代生产队的状况

生产队记忆:六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劳动,那段难忘的历史记忆!已成为历史的一个片段了!过来的人就多着呢!有记忆,有激情,还有辛酸!没有当时人们无私地奉献和打下的坚实基础,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THE END
0.忆童年,老家东方红农场是我的出生地,位于哈尔滨香坊区,走长江路过华南城下道不远就到了,它仍然还是郊区。当年它和松花江奶牛场是省城近郊的省委机关的两个副食基地,后来国际形势紧张,省委在庆安县柳河,成立省委机关柳河农场,做为国际形式紧张时期的战略后方和省委机关副食的主要供应地。1968年省委在省委机关柳河农场成立柳河jvzquC41yy}/onnrkct/ew44m9
1.北大荒的机械(一)如今的农场再也找不见五.六十年代引以为豪的东方红链轨拖拉机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功率的液压悬挂式胶轮拖拉机。此等拖拉机双桥驱动,速度快,不打滑。田间地头农机具升降迅速,节约很多时间。社会在进步,农业机械也在不断的改进,农业革命正在飞跃前进。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1886717=:6@59a364:A8258>/uqyon
2.2204拖拉机改装防陷半链轨泥地不陷车不打滑视频东方红-1002、1202型拖拉机驱动轮为12个齿的大链轮,安装在与终传动从动齿轮花键连接的驱动轮轴上,驱动轮轮齿与履带节销相啮合。驱动轮轮齿的磨损常发生在轮齿的根部、前后侧面、左右侧面和轮齿顶部。当拖拉机正常行驶时,驱动轮轮齿与履带销套之间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当履带太松时,产生履带偏斜,轮齿冲击链轨节jvzquC41fg€iq~3336<80lto1ktgq86668?55: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