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涪陵榨菜,用涪陵话讲涪陵以前的地方故事和趣事,今天讲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中期涪陵农村的手扶式拖拉机。
手扶式拖拉机以一台12马力工农牌手摇起动柴油机作动力(后有15马力的),前轮驱动,方向把中间有工字型三速前进档位和一个倒档位,一根排档杆,方向把左边有一手拉离合,油门在方向把右边,用右手拇指推动(和现在的微耕机油门一样),无前刹,脚刹后轮,挂接式车斗,在农村空车时速20至30公里左右,载重量约一吨,转向不灵活,上坡转向时车头容易横着跑,刹车皮软,爬坡力差,易打滑,抖动强,噪音大,上坡时损坏公路特别严重。卸了拖斗装上铁铧可以犁没有稀泥的干田。
记得是一九七七年大集体时,李渡石马公社下辖的10个大队中,有几个大队有手扶式拖拉机,驾驶员由大队选拨,其中双龙大队还有一女驾驶员。他(她)们起早贪黑,驾驶着拖拉机行驶在坑坑洼洼的土公路上,脸都被柴油烟熏黑了。遇上冷天柴油机早上难启动,他们摇了一次又一次,又用火给机器加热,一阵操作下来,人都累得直喘粗气。
七十年代的农村娃二把手扶拖拉机当成了稀奇古怪,只要在山坡上听到远处公路上有柴油机的响声,就晓得有它来了,几个10来岁的娃二就一路奔跑向公路,等它擦身一过,急忙转身抓住车厢尾部吊在上面,有的车夫见了就停下来追赶,有的干脆加大油门跑,让娃二们在丢掉车落地时被拉一扑爬,痛得半天都爬不起来。
七八十年代李渡还有个造纸二厂以麦杆为造纸原料,致韩、石龙、石泉、韩龙、义和、金跟、马鞍公社都设有收麦杆的站点,收来的这些麦杆就全靠手扶拖拉机运往李渡一居委后面的造纸厂,由于车身小而轻,爬坡力差,装得又过高,坡陡弯急的路加上头重脚轻,一路摇摇幌幌地行驶,稍一不留神就侧翻,实在是危险中的王中王。在涪高中后的“傻儿坡”顶上,当年运麦杆去造纸二厂的土公路至今尚在。
一九七七年,为了响应<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号召,李渡石马公社所有的手扶式拖拉机都派往双桂五队去犁干田,双桂小学还派出了几个班的学生由老师带队去现场参观。同年又参加石泉乡高梯子水库提坝工程作业。
手扶拖拉机虽小,但它在当时为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工业运输等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手扶拖拉机在涪陵基本绝迹,但当年的驾驶员还有些尚在,最大年龄的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
涪陵故事多,更多在农村,老张讲故事,摆一摆过去那些年代的龙门阵。
51人支持
这里也不输金堂寺 #【雄驰农业义和茨竹沟干笋尖有奖活动】温暖的冬日#
姐不拽,只是疯
#【雄驰农业义和茨竹沟干笋尖有奖活动】温暖的冬日# 老妈做的油醪糟,煮出来的荷包蛋+糍粑温暖冬日,暖到心底。
绿色方舟
学校应该加一条了,那些发烧头疼有传染季节就不应该让生病的孩子去学校,应该回家养好了来,去学校了一个班那么多人,一个人发烧头疼后面就出现多人一样情况。。。
~古德猫灵~
#【雄驰农业义和茨竹沟干笋尖有奖活动】温暖的冬日#把家乡的手工传统美食带进主城
阿峻
我的运气来了!
行实
#有一种心情叫做##更新!今日的生活花絮#雨后
九七
我的可爱小狗#我的宠物长这样#
热闹小猫iii
品甜蜜爆汁的甘蔗、赏暖冬花儿,再一边垂钓,一边BBQ,那就来涪陵义和金色家园1号农场#【雄驰农业义和茨竹沟干笋尖有奖活动】温暖的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