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东方红型履带式拖拉机

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它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被印在1962年版第三套人民币上……直到今天,“东方红”拖拉机仍然可以算做中国制造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选址—毛泽东为东方红拖拉机选家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新生的人民政权财力非常有限,资金严重匮乏,可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中央政府硬是咬紧牙关拿出了4亿多元,从国外进口了2.8万台拖拉机,首先供给东北等地的国营农场使用。这些拖拉机对当时新中国的80多万个村庄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刚刚获得新生的亿万农民连同刚刚获得解放的土地一起,热切渴望着“耕田不用牛”的伟大时代。

我国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就开始规划并决定借助苏联援助设计和建设我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然而在一拖的选址问题上, 还颇费了一些周折。

早在1953年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汽车工业管理局就成立了新厂筹备处,新厂筹备处拖拉机工厂筹备组根据农业部的意见,考虑到农业机械化事业应首先在东北、华北和西北三个地区发展,初步选定了哈尔滨、石家庄和西安三地,作为建设拖拉机工厂的可能地点。同年8月,党中央从全国的工业布局和国防安全考虑, 明确指示应在中原地区的河南省选择厂址。接着,便在河南省境内的郑州、洛阳、偃师、新安、陕县5个地方进行踏勘,搜集资料。

投产—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提前一年生产出来

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建厂的消息很快就随新华社的电波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工厂先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600多封慰问信。与此同时,各种支援的物资也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运来:黑龙江桦川县一个村庄的农民把节省的1000多斤大米千里迢迢送到工地;河南南阳地区的群众把28吨炭一捆一捆地从山上背下来,送到工地以解燃眉之急;江苏徐州地区无偿地送来了1万多吨耐火土和大量砖石块;全国成千上万的“红领巾”把捡拾废物换来的零钱寄到工厂……

一拖建设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1958年初,毛泽东再次做出指示:拖拉机式样和性能一定要适应我国的气候和地形,一定要综合利用,其成本一定要尽可能地降低。正是在这一年里,一拖的设备安装进入高潮,一年内就安装了全厂60%的设备, 部分设备已开始调试生产。6月20日, 铸铁车间冲天炉炼出第一炉铁水,7月8 日,生产出第一台燃油泵,7月13日生产出第一台柴油发动机,7月20日,新中国第一台枚红色的“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生产出来了。

据老工人回忆,当时他们在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车头上挂上毛主席头像,把这辆拖拉机打扮得像新娘子一样,戴上大红花,车身上挂满彩绸。敲着锣舞着旗,欢天喜地地跟在拖拉机的后面“隆隆隆……”地开出了一拖厂区大门。新中国的建设英才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到洛阳,在当时那样艰苦的建设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他们以百倍的努力和千倍的勇气,硬是把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提前一年生产了出来, 创造出了农机建设史上的佳话。

名称—“东方红”的由来

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生产的54 型拖拉机的命名也很有趣。

据曾任一拖第一任宣传部长和厂党委副书记的苏远同志回忆:尚在1958年初第一辆拖拉机的生产之中, 一拖就专门组织工程师编写了一本名为《D·T·54拖拉机》的产品说明书,用于介绍该拖拉机各部件的性能、用途及驾驶、修理和维护保养等知识。此书出版不久,一拖厂就接到毛泽东主席的重要指示:“拖拉机型号、名称不可用洋字。”于是,一拖便开始发动全体职工给拖拉机起名字。与此同时,中央有关部委,洛阳市有关单位也都被发动起来了,大家纷纷为新中国自己生产的拖拉机取名。

首先是一机部汽车工业管理局提名“铁牛”,经过讨论后一拖厂党委对该名称不甚满意,后来将这个名称送给了天津拖拉机厂生产的27马力轮式拖拉机。其后洛阳市又给出了“龙门”“白马”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名称,因为洛阳有著名的文物古迹“龙门石窟”和“白马寺”。“白马”的名字提出后,一拖冲压车间的几位工人还曾专门设计了一个“白马”铭牌。这个铭牌中的白马头朝左侧,四蹄奋力飞奔。但是,“白马”“龙门”等名字,也不是洛阳独有的,一拖职工觉得代表不了一拖。在接下来的有一天,时任一拖厂办副主任的安道平,去和洛阳市有关负责人商谈拖拉机名字的事情,正在他无果而返时,听到厂区内有人高唱陕北民歌《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东方红”!多好的名字呀,既歌颂了毛主席,又歌颂了新中国。于是,这个日后在中国商标史上最为特别的名称,马上获得一拖所有职工的认可,很快也得到了一机部的批准。

从此,“东方红”三个醒目的大红字便出现在所有一拖制造的拖拉机车头上。一拖生产的54型履带式拖拉机终于取了一个响亮的、也是令人骄傲的中国名字。

今天—“东方红”正在走向世界

从第一根钢柱打进洛阳涧西这块古老的土地,到今天的洛阳“拖拉机城”,历尽沧桑,变化巨大。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也是中国的第一台压路机和第一台军用越野汽车的诞生地。

如今的中国一拖集团(1987年组建为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集团) 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由国有独资公司改制而成的多元持股有限责任公司。一拖集团经过近60年的发展, 已成为以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车辆和零部件制造为主要业务的大型综合性机械制造企业集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具有很强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拖的贡献超越了国界,产品遍及五大洲。为了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加强我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一拖先后向越南、阿尔巴尼亚、朝鲜、日本、俄罗斯、挪威、古巴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拖拉机、压路机、推土机以及技术设备和拖拉机配件,并派出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建设。一拖还为有关国家培训实习生500 多人,援助阿尔巴尼亚建成了地拉那拖拉机配件厂。近年来,中国一拖还陆续在塞尔维亚、南非、波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建立了组装厂,进军南美、东欧、西亚、中亚市场,初步完成了全球营销网络的布局,为世界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THE END
0.知青故事(43)青春记忆(三):尖山脚下(下)我在车上说“没事”,话音刚落“突突车”已经开始转弯了,只听见“砰”的一声,拖车翻了个90度,“东方红54”是履带式拖拉机没有翻。这帮老娘们急得忙从翻倒的沙堆里找我。那时我年青灵活,车翻的那一刻迅速从翻车的反方向跳到地上,我赶快走到她们面前,大家这才放下心。我经历这两次险情后,再干活、做事就jvzquC41yy}/onnrkct/ew43ygsjxyj
1.中国最“土”的车,竟然在国外被疯抢凤凰网汽车【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展品:第一代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 1982年,国内拖拉机取得突破,“东方红”拖拉机(东方红-15轮式拖拉机)研制成功,开始向国内交付。在那段激情岁月里,东方红拖拉机完成全国60%以上机耕地的作业,“东方红”成为中国农民心目中农业机械化的象征。 jvzquC41cwzp0rkgpi4dqv4swctngryk1463397331765>>670yivvq
2.中国一拖再添国家级荣誉其中,中国一拖“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东方红”赓续红色血脉擦亮民族品牌——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保护利用》入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共和国印记”见证物 1958年7月20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锣鼓喧天,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披红挂彩,“隆隆”开jvzq<84yyy4zk}zq0eun0ls1zyjua>9791mtz€4424:248y424:24:>a72824@3jvor
3.建国60周年:一拖“东方红”的特殊记忆在各个车间的通力合作之下,1958年7月20日,第一台玫红色的“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文革期间,玫红色车身改为如今的“中国红”,沿用至今)在工人们的敲敲打打之下,制造完成。 这辆东方红54式拖拉机是一拖保存最老的整车,目前仍可开动 实际上,更准确的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是“敲”出来的的。很多老工jvzquC41pg}t0urlz0tfv8722;5329>2:1812B5:426:4?770unuou
4.东方红(一拖)ME354轮式拖拉机性能特点及产品优点怎么样东方红-ME300/ME304/ME350/ME354系列拖拉机是中国一拖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开发的适合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经济型中马力轮式拖拉机。主要结构特点:直喷节能柴油机,油耗低,扭矩储备大,动力经济性好,排放达到国Ⅱ标准。28+4啮合套换挡变速箱,操纵轻便灵活;先进防脱挡结构,自动防止脱挡。3湿式、盘式、自增力制动器,制动jvzquC41o0rnl3pgv5uf‚i1{uhbcjfcd0nuou
5.寻觅田间良“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山耕作农机具的探索与应用经过试验,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等大型拖拉机在小规模经营农田、综合性能等方面的缺陷日渐突出,研发轻便、可操作性强的多功能农机具成为中山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973年,石岐农械厂、县农机二厂、港口农机厂分别生产船体、铁叶轮及配套附件,合作推出中山-10型机耕船,其接地压力小,能适应不同类型的水田,利用驱动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39613:5d6?85:3:/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