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了解这四项知识,你才能真正“读懂”都江堰水利工程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秦蜀守李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280年,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更是唯一沿用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可以说,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建设,实现了对岷山上游来水的科学调节,使得成都平原成为了一个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这里原名“灌县”,于1988年更名为都江堰市,属于成都的县级市,是近代城市更名非常成功的例子。

解读原名“灌县”的字面意思,大家可以直观的推断出,它就是天府之国的水源之地,也是成都平原万顷农田的灌溉水源,好似人的心脏,源源不断的把新鲜的血液运送到人体的各个位置。

在这里,如果你不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原理、历史、作用,那你基本就只能看看风景了。我把自己总结的特色看点和游览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因为只有当你了解这些知识,你才能真正“读懂”都江堰水利工程,探寻古人的智慧和才干,揭开古迹的奥秘和伟大。

(一)烧山碎石

大约2300年前的秦国蜀郡,李冰看到玉垒山把上游的水堵死,玉垒山两侧经常水患而下游干旱,想要把坚硬异常的玉垒山凿开,可是没有火药(东汉时期才发明),完全靠人力硬砸根本行不通啊。

于是他想出“火烧水浇”的方式,即用柴火和干草先把石头烧透,马上用冰冷的江水浇石,石头“热胀冷缩”后炸裂,再用铁锤把大石敲成小块运走,用时八年把玉垒山凿成现在的“宝瓶口”。

宝瓶口

(二)四六分流

在岷江上游的位置修建了一处堤坝,形状像“鱼嘴”一样扁平,把从岷江上游流下来的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下图右侧)的总水量占比40%,用于成都平原的生活用水和灌溉所需;外江(下图左侧)的总水量占比60%,用于分流泄洪,多余的江水直接顺流南下汇入长江。

鱼嘴

据说内外江按照四六的比例分流,是古人多年根据天气、季节、雨量、环境等诸多信息的收集,辅助以细致入微的观察、测量、计算(纯手工,没有计算机)得出的结论,历经2280年的岁月轮转,这个比例依然适用。

(三)二八分砂

采用独具特色的“竹笼”、“杩槎”、“羊圈”、“干砌卵石”等堰工技术,在“飞沙堰”位置,即内江的外围修一道矮堰坝,利用内外江高低的落差使水流产生自然的漩涡(低碳环保无污染的永动力),并利用这一动力把内江的泥砂甩出,使80%的泥沙都随江水流向外江。

竹笼内的卵石可以就近取材,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并且卵石之间的缝隙可以减小水的推力,泥沙也不会完全堵死水路通道。只要定期清理20%的泥沙即可,在内江水量过大时还能通过飞沙堰的溢洪道把多余的水排入外江,避免洪灾。这高超的智慧和水利原理让人跪服!

(四)无坝引流的“疏”而“不堵”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最久远,唯一留存至今,跨越千年仍发挥着作用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项伟大“生态工程”,它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使人、水、地三者高度和谐统一,其“无坝引水”的特征更是举世无双的创举。

它摒弃了治理洪水最常规的“围堵”的方式,而采取“疏通”的方式,合理把水流按比例引流,并加以利用。现代设计的水坝、水电站都是有混凝土坝体的,会直接截断江水,但后期都会面临泥沙堆积和河床升高的问题。

二王廟坐落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山顶,是纪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庙。这里也登高观赏都江堰水利工程全貌的首选打卡地。都江堰现在仍然按照古人设计的“四六分水”、“二八分砂”的“既定方针”一刻不停歇的运行着,守护着天府之国的这片沃土,滋养着几千万的川人。

都江堰水利工程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璀璨明珠,完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生动地展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和谐运用,创造性地打开了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新纪元。它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还将继续造福人类,希望我们好好的保护它,让它继续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THE END
0.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都江堰水利工程由秦蜀守李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275年。由于孕育了繁荣富饶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长盛不衰、持续发展,都江堰被誉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光辉范例。 都江堰渠首工程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取水枢纽,座落于成都扇形冲击平原顶端,既扼守着岷江出山口的水势,又控灌渠首以东广大灌区,位置关键、选址精jvzq<84yyy4ewsncpibp7hqo0io1B630pkxu7igvcom0mmvonEog€xakfC25<;
1.都江堰:可持续水利工程的典范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无坝引水工程的经典,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是具有独特美学意境的水工建筑。”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谭徐明说。   据她介绍,无坝引水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最基本的建筑形式,其主要特点是规划上的科学性,它充分利用河流水文以及地形特点布jvzq<84yyy4ykwmwcpku0lto1uijgwhg146359<39191e>khefgb4n9c;3?b;j;89;<1g9i76d5d0qyon
2.穿越千年的水利奇迹:都江堰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 是全世界至今仍在使用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 被誉为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这座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的工程 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核心水利工程 鱼嘴分水堤是都江堰的精髓所在 它将岷江一分为二 利用地形和弯道环流原理 jvzquC41o0iutru0eqs0yngcrr5zq~4vtkvtjxtv1rgjrjn1fgzbku4fgvgjnHftvkimgRi?3:>:2>:65(otJrigPc|Cc{B[GU,tgxB2(v}pl~rrycqfwyB2(crmkjsegKj>399;3:?'uri?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