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汽车不多,拖拉机倒是不少。农民的思想比较功利化,买了拖拉机就要在地里耕种,还要拉砖,赚钱。我们骑自行车走路的时候,为了省点力气,就要扒着拖拉机走,却屡屡被禁止。
农民们买了手扶拖拉机,用来耕地,用来拉地里的粮食,拉起来就走,突突突突地走,却走不快,甚至还不如人走得快。人们见了手扶拖拉机就要窜到车上去,往往弄得手扶拖拉机车斗上人满为患。有时候,手扶拖拉机拉着一车粮食,在马路上狂奔,也仅仅相当于人奔跑的速度。有人骑着车子,在后面跟着,觉得拖拉机烧油,能跑那么快,坐在拖拉机上的人一定很享受,可是骑车人自己却并不能扔了车子,跑到手扶拖拉机上坐着,但又想占便宜,就伸手扒住拖拉机,让拖拉机带自己一程。开拖拉机的人只是笑笑,却并不当回事。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有人伸手扒住拖拉机,就算是给他面子了。或许,他自己觉得羞愧,手扶拖拉机那么慢,怎么加速都跑不快,也就随它了。有人来捧场,就算是给面子了。或许,扒拖拉机的人和开拖拉机的人同步了,也就产生了一定的惺惺相惜的情感。
手扶拖拉机跑得慢,往往成为人们扒着的对象。还有人跑着追上手扶拖拉机,直接翻到车斗上,坐在里面,或者躺在里面,让手扶拖拉机捎一段路。毕竟,手扶拖拉机只是干农活用的,长处就是劲儿大,拉东西多,比较安全,缺点就是跑得慢。或许,农民们大多比较胆小,开手扶拖拉机的时候,不敢开快了吧,由此才引出了很多扒着手扶拖拉机的人。我们见过一个手扶拖拉机拉着一群人,后面还扒着四个人,竟然还是那么悠闲,一点都着急。要是开快了,很可能就会把扒着的那四个人甩出去。手扶拖拉机就像是一头老黄牛,背上驮着一群人,身后拉着四个人,一路逶迤前行。样子很滑稽,但人们自得其乐。
有了正规的拖拉机之后,人们还是要扒着拖拉机走路,但开拖拉机的人不乐意了,甚至要直接呵斥。正规的拖拉机都有一个大大的车头,后面带着一个大大的车斗,样子好看,比较正规,开拖拉机的人正襟危坐,就像开上了小汽车,不像开手扶拖拉机的人,坐在座位上还不行,得用手扶着车把,大猫腰,那样子就像“二鬼摔跤”。正规的拖拉机劲儿大,跑得快,可以拉货。于是,有农民买了拖拉机之后,就用来拉货。主要是拉砖,能拉一车斗新砖,在路上狂奔。但是,速度比不上绿色的“大解放”,只能保持匀速,即便如此,也比手扶拖拉机快很多。
人们骑车子,遇到拉砖的,就赶忙紧蹬几下,追过去,用手扒住车斗,让拖拉机带着飞驰。只不过,正规的拖拉机再也不是手扶拖拉机那样了,而是跑得快,容易出危险。开车的人疑心扒车的人要偷砖,就是偷一块,自己都得赔出来。再说了,要是扒车的人不小心拉开了车斗上的机关,把车斗打开了,是不是会出现半车的砖全都掉落在路上的情况?于是,开拖拉机的人再也不像开手扶拖拉机的人那样和善,而是直接呵斥。要是扒车的人自动松手,就算是没事了;要是扒车的人不松手,还是一个劲儿扒着不放,开拖拉机的人就会慢慢靠边停车,要和扒车的人理论一番,甚至拳脚相向了。
开拖拉机的人是在干活,挣钱,属于正经营生,要是有人扒车,不但违反交通规则,而且还会出现让人家损失货物的情况,当然人家要恼了。那个时候,人们没见过小汽车,看到的都是拖拉机,还有绿色的“大解放”。手扶拖拉机比较平民化,而正规的拖拉机就比较高级一些,比手扶拖拉机要贵,当然也要耐用了。于是,正规的拖拉机迅速上场,淘汰了手扶拖拉机,成了农民的宠儿,可以用来拉砖、拉煤、拉粪、拉土、拉粮食、拉人等等。只要是能拉的都能装上去,甚至还能帮助人们搬家。
当拖拉机在路上飞跑的时候,会引起一些骑车人的注意,他们会迅速骑过去,要扒住拖拉机。只是,经过几番呵斥之后,他们也就不再非得往上赶了。或许,他们骑着自行车心里愤愤不平吧,以为拖拉机以前都是慢如老牛,现在突然加快了速度,开拖拉机的人坐在上面就像一个土皇帝,带了满满的优越感。于是他们赶忙过去沾点光,要扒着拖拉机走一段路,起码省些体力。尤其是逆风骑车子的时候,遇到拉砖的拖拉机突突突突地飞跑过去,骑车人就像将要溺水的人看到了救命稻草,一定要骑过去,扒住拖拉机。倘若开拖拉机的人比较和善,可怜他们,就让他们扒一段,要是不和善,就要呵斥了。当然,也要看车上有没有拉货。没有拉货的允许扒一阵,拉着货的就不允许扒了。
拖拉机成了平民化的交通工具,人们都觉得新鲜,都想沾点便宜。不过,扒拖拉机确实比较危险,有出过事故的,也就让人们不敢轻举妄动了。到现在,人们见到拖拉机就像是见到了稀罕玩意儿,却再也没人上去扒着走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