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展陈着一台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车头上醒目的“东方红”三个字,无声地诉说着它开启我国农业机械化征程的奋发荣光。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展陈着一台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车头上醒目的“东方红”三个字,无声地诉说着它开启我国农业机械化征程的奋发荣光。
文物展示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
展陈着的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待兴。首先要解决的是四亿人的吃饭问题,农业急需机械化“武装”。1954年1月,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定址河南洛阳。当时,洛阳仅有一个1500千瓦的发电厂,一个小煤窑和一些手工作坊。建厂的涧西一带,放眼望去,基本全是农田。中央举全国之力,从上海、长春等地抽调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筹备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中国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
开出中国一拖厂区大门
中国人制造的拖拉机,要有中国人自己的名字。人们先后提出“铁牛”“龙门”等名字,但都被否定,最后,受陕北民歌《东方红》的启发,提出“东方红”这个名字时,获得了一致称赞。既歌唱新中国,也歌唱新生活。援助建厂的苏联专家列布科夫得知这个名字后,回信说:“东方红,多好的名字呀,中国农民就要开着中国自己制造的拖拉机,去迎接太阳了。”
东方红覆带拖拉机深受农民欢迎
东方红履带拖拉机集中作业
作为中国农机工业的第一代产品,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在黑龙江北安二龙山农场服役期间,在极为艰苦和高强度的作业环境下,创造了31年没有大修的纪录,被誉为“北大荒精神”的象征。
1959年试制成功的东方红75履带拖拉机作业效率提高45%,油耗降低3%。1962年,东方红拖拉机“开”上了1元面值的人民币,成为当时中国工业战线最闪亮的“明星”。而东方红54覆带拖拉机作为一代人的记忆,不仅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更见证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它以其独特的存在,成为了那个时代鲜明的记忆符号。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展陈着一台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车头上醒目的“东方红”三个字,无声地诉说着它开启我国农业机械化征程的奋发荣光。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展陈着一台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车头上醒目的“东方红”三个字,无声地诉说着它开启我国农业机械化征程的奋发荣光。
文物展示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
展陈着的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待兴。首先要解决的是四亿人的吃饭问题,农业急需机械化“武装”。1954年1月,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定址河南洛阳。当时,洛阳仅有一个1500千瓦的发电厂,一个小煤窑和一些手工作坊。建厂的涧西一带,放眼望去,基本全是农田。中央举全国之力,从上海、长春等地抽调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筹备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中国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
开出中国一拖厂区大门
中国人制造的拖拉机,要有中国人自己的名字。人们先后提出“铁牛”“龙门”等名字,但都被否定,最后,受陕北民歌《东方红》的启发,提出“东方红”这个名字时,获得了一致称赞。既歌唱新中国,也歌唱新生活。援助建厂的苏联专家列布科夫得知这个名字后,回信说:“东方红,多好的名字呀,中国农民就要开着中国自己制造的拖拉机,去迎接太阳了。”
东方红覆带拖拉机深受农民欢迎
东方红履带拖拉机集中作业
作为中国农机工业的第一代产品,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在黑龙江北安二龙山农场服役期间,在极为艰苦和高强度的作业环境下,创造了31年没有大修的纪录,被誉为“北大荒精神”的象征。
1959年试制成功的东方红75履带拖拉机作业效率提高45%,油耗降低3%。1962年,东方红拖拉机“开”上了1元面值的人民币,成为当时中国工业战线最闪亮的“明星”。而东方红54覆带拖拉机作为一代人的记忆,不仅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更见证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它以其独特的存在,成为了那个时代鲜明的记忆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