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021主板接口信号命名请点击下面链接查看:
主板开关说明:
SW1---主板工作状态选择,1和2同时拨到OFF时为正常状态,同时拨到ON时为程序烧录状态。
SW2---RS485 通讯终端电阻接入选择,1和2同时拨到ON时为接入通讯终端电阻。
SW3---并联或群控终端电阻接入选择,1和2同时拨到ON时为接入通讯终端电阻。
J2---手持操作器5V电源,短接后JP15.9有5V电压输出,用于给手持操作器供电。无手编时禁止短接。
轿厢控制板及接口定义:
注:1)SM-02-D 输出 8 路二进制编码脉冲信号,减速停车时触发报站语音,输出脉冲持续时间 1.0 秒。输出方式为 8 路晶体管输出(集电极开路),共阳极输出,输出电压 DC24V,输出电流能力 50 mA。通过 8路二进制编码输出可以有 0-255 种状态,而且该状态的输出完全按照新时达显示字库的编码方式,即如果用户对一楼显示设置为 B1,对应显示代码为 60,那么 JP15 输出的信号就是十进制数 60 转换成二进制后的输出,通过对该二进制信号解码就可报“B1 楼到了”。目前在从 0-247 是按照显示字库的定义输出,从 248-255 的代码输出定义如下:(248) 11111000:当电梯在基站并且有上方向,电梯关门后输出此信号。
参数及调试说明
向下滑动查看
F0 ――加速斜率为 T0-T1 间直线加速段的斜率,即加速度。数字量速度给定时无效。F1 ――减速斜率为 T2-T3 间直线减速段的斜率,即减速度。数字量速度给定时无效。F2 ――S 曲线 T0 为 S 曲线起动圆角的加速时间。建议参数设置为 130。数字量速度给定时无效。F3 ――S 曲线 T1 为 S 曲线加速圆角的加速时间。建议参数设置为 110。数字量速度给定时无效。F4 ――S 曲线 T2 为 S 曲线减速圆角的加速时间。建议参数设置为 110。数字量速度给定时无效。F5 ――S 曲线 T3 为 S 曲线平层圆角的加速时间。建议参数设置为 130。数字量速度给定时无效。★ 对以上六个参数,仅模拟量控制时有效,在速度给定为数字量段速给定中,不起任何作用。F6 ――电梯额定速度F7 ――电机额定转速F8 ――编码器脉冲数以上是三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应根据设备的标称值设定,否则引起电梯不能正常运行,如测速测距不准,导致给定偏差。并且当这三个参数值发生变化时,都必须经过井道自学习才能正常运行。当系统接受的反馈脉冲为其它设备接受旋转编码器再分频给出的信号时,则应设置为分频后的值,而非编码器实际值。例如:旋转编码器为 1024 脉冲/转,系统接受的信号为变频器的 4 分频输出,则系统的编码器脉冲数 = 1024/4 = 256。F9 ――锁梯基站F10――偏置实层数。指并联或群控电梯的下面实际楼层的偏差值。F11――总层站数。总层站数的设定应根据电梯的实际平层插板数值决定。下面举例说明 F10 和 F11 参数的设置方法。某大楼有两台并联电梯,一台 A 梯地面 15 层,无地下层,另一台 B 梯,地下 2 层,地上 15 层,则 A 梯“总楼层数”应设为 15,“楼层偏置”设为 2,外呼和指令的地址从 3 开始计算。B 梯“总楼层数”设为 17,“楼层偏置”设为 0。注:两台并联或群控电梯若跳层情况不一致,则有跳层的电梯必须在所跳的楼层处补齐平层插板。
F12――检修速度。检修时运行的速度,范围为 0-0.5m/s 之间。F13――返平层速度。指电梯在非检修状态下,在非平层区自动返回平层的速度,范围为 0~0.2 m/s 之间。F14――关门延时 1。当电梯响应厅外召唤停靠时,在该设定时间内保持开门,定时到则自动关门。仅在无司机状态有效。F15――关门延时 2。当电梯响应内选指令停靠时,将在该设定时间内保持开门,定时到则自动关门。仅在无司机状态有效。F16――开闸延时。指起动时,从给出调速器运行信号到打开抱闸接触器的延时时间。F17――去除运行延时。从关闭抱闸到去除调速器运行信号的延时时间。F18――消防基站。指消防开关动作后,电梯自动返回此处设定的楼层。F20――返时返基时间。当 F20 > 0 时,电梯响应完最后一个外呼或指令后,经过 F20 设定的时间,如果仍无外召或指令,则电梯自动返回 F22 所设定的基站。F20=0 时不返基。F21――平层误差距离,电梯单层运行和多层运行的平层误差(单位mm);此参数严格意义应为平层延时补偿。因为光电开关和磁开关动作灵敏程度不一样,各个电梯现场平层插板长度不一样。F22――由群控调配的第一基站。(参见 F20,F196,F197)F23――群控模式,电梯并联运行时,设“0”为并联主梯,“1”为并联副梯;单梯运行时设为“0”;群控时所有电梯都设为“2”;3:互为并联模式(参见 F181)F24――变频器的驱动模式,设定为“0”为数字量段速给定控制;设定为“1”为模拟量速度给定控制;设定为“2”为带爬行模拟量速度给定控制。F25――输入类型 1,对应开关量输入点 X0-X15 的常开∕常闭设定,它是一个十六位数据,最低位对应X0,最高位对应 X15。当其中的某一点为常开触点时,对应的位设成'0’,为常闭触点时,设成'1’。此参数也可通过手持操作器在 Input Type(输入类型)界面中设置。F26――输入类型 2,对应开关量输入点 X16-X25 的常开∕常闭设定,它是一个十六位数据,最低位对应X16,最高第七位对应 X25(最高六位没有使用)。当其中的某一点为常开触点时,对应的位设成'0’,为常闭触点时,设成'1’。此参数也可通过手持操作器在 Input Type(输入类型)界面中设置。F27――输入类型 3,对应开关量输入点 TX0-TX15 的常开∕常闭设定,它是一个十六位数据,最低位对应TX0,最高位对应 TX15。当其中的某一点为常开触点时,对应的位设成'0’,为常闭触点时,设成'1’。此参数也可通过手持操作器在 Input Type(输入类型)界面中设置。F28――输入类型 4,对应开关量输入点 TX16-TX19 的常开∕常闭设定,它是一个十六位数据,当只用了低四位,最低位对应 TX16,第四位对应 TX19。当其中的某一点为常开触点时,对应的为设成'0’,为常闭触点时,设成'1’。此参数也可通过手持操作器在 Input Type(输入类型)界面中设置。注:输入类型设置补充说明:TX3——超载开关必须用常闭开关!如果使用常开开关,万一超载开关损坏或超载线路断路,该超载开关就起不了作用,电梯一旦真的超载也不能检测到,则电梯运行就可能会发生危险!同样道理,如限位开关、终端减速开关等,也建议用常闭触点。否则电梯会有安全隐患。TX7——轻载 如果不用此开关,必须将 TX7 设成常闭。否则,当电梯检测到有 5 个以上指令登记(F120可设置)时,就认为是小孩捣蛋,所以会将所有的指令登记都取消。TX11——后门开门限位,TX12 后门关门限位和 TX13 后门安全触板如果电梯没有后门时,这三个参数都必须设为常闭;有后门则须根据现场情况设置。F29――服务层站1,此中显示的数值为实层数1-16层是否允许停靠作为一个十六位二进制数时允许停靠为1所得出的数值。此参数也可通过手持操作器在 Door Blocking (楼层封锁)界面中设置。F30――服务层站2,此中显示的数值为实层数17-32层是否允许停靠作为一个十六位二进制数时允许停靠为1所得出的数值。此参数也通过手持操作器可在 Door Blocking (楼层封锁)界面中设置。F31――服务层站3,此中显示的数值为实层数33-48层是否允许停靠作为一个十六位二进制数时允许停靠为1所得出的数值。此参数也可通过手持操作器在Door Blocking (楼层封锁)界面中设置。★ 群控时,服务层的设置(楼层封锁)在群控板上设置。如果是群控或是并联,设置该参数时,层楼次序按整个梯群中的楼层次序排序。
F32――变频器的类型选择,数字量控制时设置变频器的类型代码 :0: iAstar,YASKAWA,CT,FUJI 变频器;1:SIMENS 变频器 2: KEB 变频器;3:MICO 变频器;4:SIEI 变频器;5:Dietz 变频器。具体的变频器数字量时序可参见相应的变频器说明书。F33――自动运行间隔。出厂值为5秒。电梯在通过液晶操作界面设为自动运行状态(Auto Run),每经过5秒系统会自动登记一个指令,使电梯自动运行。F34――自动运行次数。出厂值为0,表示电梯不开通测试运行功能。注: F33和F34两个参数是为测试电梯所设,当设定好F33和F34两个参数后,再通过液晶操作器界面设为自动运行状态(Auto Run)时,电梯才会按设定的要求自动运行。如果F34设成0,即使设为自动运行状态(Auto Run)时,电梯也不会自动运行。F35――消防模式,该参数设置消防功能验收标准,0:中国标准;1:苏州迅达模式(仅区别消防时允许关门)。F36――抱闸开关检测延时,抱闸开关上的一副常闭点在控制器给出控制抱闸的信号后,主板通过该信号检测到抱闸闭合的一段延时检测时间的设定。0:没有抱闸开关;1:在其他地方设置;2:在香港设置。F43――司机状态下外呼蜂鸣闪烁功能选择。0:无蜂鸣无闪烁(标准司机模式);1:有蜂鸣无闪烁(标准司机模式);2:无蜂鸣有闪烁(标准司机模式);3:有蜂鸣有闪烁(标准司机模式);4:开门待梯;以上可以组合,例如:7 代表有蜂鸣有闪烁并开门待梯。F44――串行通讯本机地址,电梯运行或单梯监控时设置值为255。如果梯群实施485小区监控或232远程监控时,则每台电梯可设置不大于255中的任意一个自然数使远端电脑区分主板,所以梯群中每台梯的设置不同。F45――单层减速距,数字量段速给定时使用。当梯速不超过1米∕秒时,就这一个减速距离;而当梯速达到1.5m/s以上时,它是单层运行时的减速距离。F46――双层减速距,数字量段速给定时使用。当梯速不超过1.75m/s时,它是两层及两层以上运行时的减速距离;而当梯速为2m/s时,它仅仅是两层运行时的减速距离。F47――多层减速距,数字量段速给定时使用。当梯速达为2m/s或F63等于2时,它是三层及三层以上运行时的减速距离。当梯速大于2m/s或F63等于3时,它是四层及四层以上运行时的减速距离。F157――四层减速距,数字量段速给定时使用。F158――五层减速距,数字量段速给定时使用。F49――自动返基站后开门待梯关门待梯选择。0:关门待梯;1:开门待梯。F50――前开门允许 1,设置电梯 1-16 层(楼层绝对数值)开前门。F51――前开门允许 2,设置电梯 17-32 层(楼层绝对数值)开前门。F52――前开门允许 3,设置电梯 33-48 层(楼层绝对数值)开前门。F191――前开门允许 4,设置电梯 49-64 层(楼层绝对数值)开前门。F53――后开门允许 1,设置电梯 1-16 层(楼层绝对数值)开后门。F54――后开门允许 2,设置电梯 17-32 层(楼层绝对数值)开后门。F55――后开门允许 3,设置电梯 33-48 层(楼层绝对数值)开后门。F192――后开门允许 4,设置电梯 49-64 层(楼层绝对数值)开后门。注: 在以上 8 个的参数设置时,如果是群控或是并联,设置该参数时,层楼次序按整个群中的楼层次序排序。F56――上平层精度调整。F57――下平层精度调整。这两个参数在数字量模式时无效,当电梯设置为模拟量时,上平层调整 F56 和下平层调整 F57 只有在每层都高于或低于平层相同距离时才可调整,具体调整方法为当上行时冲过平层则减小 F56,不到平层则增大 F56。当下行时冲过平层则减小 F57,不到平层则增大 F57。F56 和 F57 的设定范围是 0-100,50 为出厂值,表示没有偏移。注:F56、F57 对平层精度只是补偿调整,一般平层精度偏差值宜在 15mm 以内用 F56、F57 调;偏差值过大宜先调平层开关、插板,再用参数调整。否则很容易影响舒适感。F58――启动速度曲线延时,从打开抱闸到速度曲线给出的延时时间,出厂默认值为 5,表示 0.5s。F60――KMC 检测模式, 0-KMC 前置,常通,不检测 ;1-KMC 前置,常通,粘连检测;2-KMC 前置,每次运行后通断,粘连检测;3-KMC 后置,每次运行后通断,粘连检测;F61――到站钟和到站钟的给出时离平层位置的距离。出厂值为 1200,表示 1.2m。F62――防打滑运行限制时间, 出厂默认值为 32,表示电梯自动运行时如果在 32 秒内收不到任何平层信号动作,则电梯停止运行,报 25 号故障。GB7588-2003 规定为 20~45 秒。F63――强行多段速数设值。多段速数量 1-5。F64――反向时消指令功能选择。0:反向可以登记,最远端反向后消号;1:反向不能登记,仅最远端减速时可以反向登记;2:反向可以登记且最远端反向不消号。F65~ F112——层楼显示代码,设定每一层显示的字符(1~48 层)。此项功能可以把所要楼层的显示设置为“B”、“H”、“M”等诸多显示,具体可显示代码列表如下:例如,某电梯共 5 层,要求显示 B1、-1、1、H、3,则设置:F65=60,F66=50,F67=1,F68=84,F69=3。★并联或群控电梯时,则按该梯在梯群中的楼层次序设置显示代码。(参见 F11 总层站数所列事例说明)F117――强迫关门开门保持时间,强迫关门或保持开门按钮(HOLD 按钮)按过后的开门保持时间设定值。F118――残疾人开门保持时间,残疾人操作时的开门保持时间设定值。F120——防捣乱指令数。0:无此功能;1:按光幕动作计算(连续 3 层停靠没有光幕动作);2~64:防捣乱指令数。F121——开通强迫关门功能,0:不开通,1:开通。F122——检修去方向延时,从断开抱闸接触器输出到去掉运行方向的延时时间。F123——召唤控制器模式设定。此参数设定召唤控制器的呼梯模式设定。0 :只有前门召唤。对 48 层(配合旧版 32 位程序)有前门,后门,残疾人召唤箱时,对 64 层(配合新版 32 位程序),要配专用的 04 版程序。1:有前门召唤和后门召唤。1:有前门召唤和残疾人召唤。2:有前门、后门和残疾人召唤。F128――区分前后门。0:前后门分开控制;1:前后门一起控制。F129――开通提前开门和开门再平层功能,设置范围 0-3。0:都没有开通;1:仅开通提前开门功能;2:仅开通开门再平层功能;3:两功能都开通。F130――开关门力矩保持。0:无开关门力矩保持;1:有开门力矩保持;2:有关门力矩保持。F137~F139,F199――开关控制的非服务层设置。1:对应服务层,0:对应非服务层。当非服务层控制开关置成 ON 位置时,被设成非服务层的楼层就不能登记指令和召唤;而如果非服务层控制开关置成 OFF 位置时,电梯又恢复正常,设置的非服务层数据此时无效。如果是群控或是并联,设置该参数时,层楼次序按整个群中的楼层次序排序。
3)将控制柜急停开关复位,安全回路接通,主板输入点对应 LED 灯亮。4)检查如下回路:◆ 检查门锁回路是否正常;◆ 检查门区信号、上下限位信号是否正常;◆ 手持编程器上电梯工作状态此时应显示“检修”;如有不正常请做相应检查并改正。4.4 系统参数设定1.变频器参数(电机参数自学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正确设定系统参数,具体参数的定义和设置方法请参考正确设定系统参数,具体参数的定义及设置方法请参考第三章和第五章。1)在进行慢车调试之前,必须正确设定所配置变频器的参数;2)不同型号的变频器的具体参数的设置可以参看附录或变频器说明书;3)基本电机参数的设定可以通过铭牌输入。电机参数自学习参看所使用的变频器使用说明书。电机参数自学习的步骤:*关掉电梯电源,按下控制柜上的急停开关,将控制柜中自动运行/检修开关拨至检修位置;*确认主机抱闸线已正确接在控制柜 ZQ1、ZQ2 端子上;*吊起轿厢,移去主机曳引轮上的钢丝绳,并加以保护,以防磨损;*确认主机曳引轮及其他运转部件在运行时无阻碍;*跨接线:保证安全回路 102-114 为通路,门锁回路 120-118 为通路;将主板上的输出接触器 Y0,Y1,Y2,Y3 和其公共端上对应的线拆下,并作好标记,合并在一起,用绝缘胶带缠好,以防短路。*合上电梯电源总闸,复位急停开关;*确认控制柜中 KMC,KMY,KMB,KMZ 接触器应吸合,变频器带电并显示正常。*主机抱闸打开,用手盘动盘车轮,盘动时应感觉盘动时无受阻感觉。*按照变频器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电机参数自学习,并记录学习后的参数。*自学习完成后把所有短接线恢复为原状。2.主板参数:使用手持操作器修改主板参数。具体参数可见第三章。4.5 慢车试运行4.5.1 机房检修运行1. 机房检修运行前确认事项1)控制柜的检修开关置于“检修”位置,轿顶检修开关置于“正常”位置;2)安全回路、门锁回路工作正常。切记不可将门锁短接;3)编码器正确安装和接线正常;4)变频器上电后显示正常并检查变频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手编显示电梯工作状态为“检修”;需要检查的参数:以下的参数值是出厂值,需要修改的地方请自行修改,具体参数定义可参看参数说明一章。5)将曳引机抱闸线正确接到控制柜内端子上;2. 机房检修运行当机房检修运行条件满足后,按控制柜的慢上(下)按钮,电梯应以设定的检修速度上(下)运行。1)观察变频器显示的电机反馈方向与方向。电梯上行时方向为正,下行时方向为负。2)当按下慢上(下)按钮时,若变频器显示的电机反馈速度不稳定或与给定值偏差较大,则将系统断电后对调编码器的 A、B 相,重新上电运行检查。3)若电梯运行速度平稳但运行方向与按钮相反,则在断电后将变频器至电机的任意两条线对调,同时将编码器的 A、B 相对调,重新上电检查。4.5.2 轿顶检修运行若机房检修运行正常,可以进行轿顶检修运行操作。4.6 井道自学习井道自学习运行是指电梯以自学习速度运行并记录各楼层的位置和井道中各个开关的位置,由于楼层位置是电梯正常起制动运行的基础和楼层显示的依据。因此,在快车运行之前,必须首先进行井道自学习运行。自学习步骤如下:
1.确认电梯符合安全运行条件。2.井道内各开关安装及接线正确,随行电缆和外召电缆接线正确;3.使电梯进入检修状态,慢车向下运行至下限位;4.通过手持编程器进入自学习菜单,按菜单提示操作;5.电梯以检修速度向上运行开始自学习,液晶屏在自学习成功后显示“Success”;6.在自学习过程中,若控制系统有异常现象,将会停止自学习,同时给出相应的故障号。4.7 快车试运行在慢车运行正常后,首先确认电梯符合安全运行条件,然后可进行快车试运行。步骤如下:1) 将电梯置于正常状态。2) 通过手持编程器监视菜单中的选层界面,可以选定电梯运行楼层,可分别进行单层、双层、多层及全程的试运行。3) 确认电梯在上述区间运行时均能正常起动,然后进入功能测试,具体测试的功能详见第一章4) 若运行异常,请根据故障代码(参看第七章)进行相应操作。4.8 电梯舒适感调整
◆ 电梯运行舒适感相关的因素1.机械因素:导轨垂直度、表面平整度、连接处,导靴松紧度,钢丝绳张力均匀度等2.电气因素:① 运行曲线相关参数设置:加速度,减速度,S 曲线弯角时间,起动抱闸延时,停车抱闸延时等;② 矢量控制相关 PI 参数设置:比例增益,积分时间等。机械系统各方面的工作配合状态是决定电梯运行舒适感的最根本性的因素;电气参数只能是协调机械系统,对电梯运行舒适感进一步改善。电气因素由串行主板参数和变频器参数设置调整。
如果机械系统方面存在着问题而影响舒适感的话,串行主板参数和变频器参数也只能是改善舒适感更好一些,而无法根本改变机械缺陷。这一点要引起我们调试及相关技术人员足够的重视。 电梯舒适感调试@机械相关因素的调整1)导轨*导轨表面平整度*导轨安装垂直度*导轨之间连接头处理。导轨垂直度和两导轨平行度应控制在国标(GB)规定的范围以内。如果误差太大,则会影响高速运行时的电梯舒适感,会出现抖动或振动,或在某些位置处轿厢左右有晃动。导轨连接头处理不好,会使电梯运行在某些固定位置处出现台阶感。2)导靴松紧程度导靴太紧起动容易产生台阶感,停车容易产生制动感;导靴太松运行时轿厢中容易产生晃动感。如果导靴是滑动式的,则导靴与导轨之间应留有少量间隙。如果没有间隙,甚至导靴紧蹭导轨面,会使电梯在起动和停车时出现振动或台阶感。调试时,可在轿顶上,用脚左右用力晃轿厢,如轿厢能明显在左右方向有少许位移即可。3)钢丝绳张紧均匀度钢丝绳张紧不均匀,会出现电梯运行时某几根受力绷紧,某几根很松受力而抖动或振动,对电梯起动、高速运行、停车都有影响。调试时,可将电梯停在中间楼层,在轿顶上用手以同样的力,拉每一根钢丝绳。如果拉开距离大致相同,则说明该钢丝绳张紧均匀;如果拉开距离不一样,则必须让安装人员调整钢丝绳张紧均匀度。另外,钢丝绳在安装以前盘旋捆扎,内有回复扭应力,直接安装的话,电梯运行时容易产生振动。所以钢丝绳安装之前应先充分释放这种回复扭应力。4)轿厢安装紧固、密封度电梯在高速运行时,整个轿厢会受到很大的作用力。如果轿厢支架或轿厢壁等处某个部位没有紧固好,则电梯高速运行时,该部位处很容易产生相对错动,使轿厢产生振动。电梯在高速运行中,轿厢有时会出现风鸣共振声,多与轿厢安装紧固度、轿厢密封度及井道有关。5)是否有防机械共振装置*曳引机搁置钢梁下垫橡胶垫;*可在轿厢钢丝绳绳头处用木头夹头或其他类似装置也有利于振动的消除。*目前,有些电梯为了追求装潢效果,轿厢采用了新颖轻质材料,使轿厢质量较轻,易产生“机械共振”,尤其是高层高速电梯。出现此种现象时,可在轿厢处适当加一些负载改变轿厢的固有频率,可消除机械共振。6)曳引机有时曳引机由于装配不当,涡轮蜗杆或齿轮之间啮合不好;或使用时间长了,涡轮蜗杆或齿轮之间磨损较大,会出现电梯加速或减速时有轴向窜动,导致加速或减速时有台阶感。7)轿厢平衡问题有时由于设计或安装等原因,导致轿厢质量不平衡而向一侧倾斜,电梯运行时,导靴紧蹭导轨面,在运行中有抖动或振动感。此时,可在轿厢质量较轻的一侧加重块测试。8)其他如曳引轮导向轮平行度、运行时抱闸间隙调整等。 4.9 平层调整舒适感调整基本完成后即可进行平层精度的调整。1. 保证电梯平层的基本条件1) 准确平层首先需保证门区感应器及桥板的安装位置十分准确,即要求在电梯安装时做到:每层门区桥板长度必须准确一致;支架必须牢固;桥板的安装位置必须十分准确。当轿厢处于平层位置时,桥板的中心点与两门区感应器之间距离的中心点相重合,否则将出现该层站平层点偏移,即上、下均高于平层点或低于平层点。2)如果采用磁感应开关,安装时应确保桥板插入深度足够,否则将影响感应开关的动作时间,造成该层站平层出现上高下低现象。3)为保证平层,系统还要求电梯在停车之前必须有短暂爬行。4)在实际调整时,首先应对某一中间层进行调整,一直到调平为止。然后,以此参数为基础,再调其它层。5)通过上节中曲线选择及比例、积分增益的调整,应确保电梯无论上行和下行至中间楼层停车时,停车位置具有重复性(即每次所停位置之间的误差≤±2~3mm。2. 多段速度方式下平层精度的调整1) 无爬行或爬行时间过长。系统要求电梯在减速后,首先应进入爬行状态,这是保证电梯平层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爬行,说明减速曲线过缓;如果爬行时间过长,说明减速曲线过急。这时应调整减速曲线,使之既有爬行,又不过长。2)上行低、下行高或上行高、下行低。当停车后出现上行低、下行高的现象,说明爬行速度偏低;当停车后出现上行高、下行低的现象,说明爬行速度偏高。这时应调整爬行速度。3)上行低、下行低或上行高、下行高当停车后出现上行低、下行低或上行高、下行高的现象,说明门区轿板的位置偏,这时应调整门区轿板的位置。4)上下端站的安装位置不正确上下端站的安装位置不正确会影响电梯在两端的平层精度。以上端站为例,端站位置的调整步骤如下:◆ 将端站开关安装于大于换速距离的位置;◆ 电梯快速运行至端站,换速后停止将出现不平层;◆ 立即将系统置成检修态;◆ 测量电梯距平层的距离,此距离就是上端站需向上调整的距离。同理,可进行下端站的调整。3. 模拟给定方式平层精度的调整1) 停车位置重复性的确认通过上节中曲线选择及比例,积分增益的调整,应确保电梯无论上行和下行至中间楼层停车时,停车位置具有重复性(即每次所停位置之间的误差≦±2~ 3mm。2)门区桥板的调整◆ 电梯逐层停靠,测量并记录每层停车时轿厢地坎与厅门地坎的偏差值△S(轿厢地坎高于厅门地坎时为正,反之为负。)◆ 逐层调整门区桥板的位置,若△S>0,则门桥板向下移动△S;若△S<0,则门区桥板向上移动△S。◆ 门区桥板调整完毕后,必需重新进行井道自学习。
◆ 重新进行平层检查,若平层精度达不到要求则重复步骤(1)~(3)。3)调整参数菜单如果电梯停车位置有重复性,但对每一楼层上、下行平层不在同一位置,如上高下低或上低下高,则可通过运行参数菜单中平层调整参数 F56,F57 进行调整。该参数缺省值为 50mm,上高下低则减少该值,上低上高则增大该值,调整量为平层差值的一半。如:上高下低总计差值为20mm,则将调整该值减少10mm。
◆ 平层开关安装标准:轿厢地坎与厅门地坎保持绝对水平时,平层插板上面高出下平层开关,下面低出上平层开关的长度都是 10mm 左右,这样便于调舒适感和平层精度。平层插板标准长度为 220mm,并且要保证每块都一样长(长度误差不超过 3mm)。
⑴ 平层开关选用磁开关:① 平层插板插入平层开关的深度必须足够深,以保证平层开关动作的有效和可靠;② 平层插板上下垂直度要求较高,以保证平层停车时不会出现一只平层开关动作有效,另一只平层开关却已脱离有效动作范围,这样易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2)平层开关选用光电开关(我司串行系统输入接口一般接受低电平有效信号):按下列各项要求效果更佳
①将安装孔周围的阴影部位油漆全部刮除,使光电开关金属外壳通过螺栓、支架、轿顶接地良好。如果在刮除油漆部位压一颗接地线,连接到轿顶接线箱接地线柱上效果会更佳。
② 光电开关最好用屏蔽线缆连到轿顶接线箱,并且将屏蔽层接地;③ 光电开关最好用常开开关,可大大降低光电开关本身受干扰的程度。④ 如果运行时光电开关有闪烁现象而导致电梯运行或平层有所异常,可能是受干扰,这时可在光电开关的 COM 与 PS(或 PX)之间连接一个 0.1μF63V 的电容。
注意:平层光电开关处理不好,易受干扰而影响正常运行,频频更换也不是解决的根本办法,而且又会大大增加成本。但如果采取上述 4 点方法,将会大大降低光电开关受干扰的程度,甚至能基本不受干扰。 平层开关安装注意事项① 平层插板要插入光电开关或磁开关 2/3 深度,并且要检查每一层的平层插板都要垂直并且插入深度都一样。② 平层插板插入光电开关或磁开关后要保证两端露出 10mm-30mm。③ 安装时注意保持平层时每层的插板的中心和感应器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写层后平层就会较好。④ 电梯正常分别上行、下行到达每个楼层,记录轿厢地坎与厅门地坎高度差异。电梯向上运行时:轿厢地坎高为平层越层,轿厢地坎低为平层不到;电梯向下运行时:轿厢地坎低为平层越层,轿厢地坎高为平层不到。写层后对个别不平层的楼层相应移动本层的井道插板,移动后要注意再次写层。如果各楼层平层高低差异较大,可通过调整平层插板使大多数楼层平层偏差相同,以此为参照,调试参数使这些楼层平层偏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⑤ 当旋转编码器受干扰或质量较差时也会影响平层精度要注意检查编码器是否用屏蔽线,并且屏蔽层要在控制柜一端接地。还要注意布线时使编码器接线不和动力线在同一线槽。串行控制系统的平层调整注意事项:● 平层感应器的中心间距建议值:在没有开门再平层功能的情况下: 建议平层感应器中心间距比插板长度小 60mm, 即两边各露出30mm。有开门再平层功能的情况下: 建议平层感应器中心间距比插板长度小 40mm, 即两边各露出20mm●设置 F21(平层感应器延迟调整) 1.75 m/s 以下 6 mm。2.0 - 3.0m/s 以下 10 mm。设置 F56 = 50,F57 = 50。每一层的平层微调设置为 20●调节变频器 PI 值,消除变频器超调。●记录每一层的平层数据,轿厢高于地坎记录为正数, 轿厢低于地坎记录为负数,
单层运行上行,2 楼到 N 楼上行平层偏差记录为 Up(2),Up(3), ... Up(N)
单层运行下行,N-1楼到1楼平层偏差记录为Dn(N-1)...An(2),Dn(1)
计算当前每一层平层位置偏差:
X(2) = (Up(2) + Dn(2)) / 2;X(3) = (Up(3) + Dn(3)) / 2;X(4) = (Up(4) + Dn(4)) / 2;......X(N-1) = (Up(N-1) + Dn(N-1)) / 2;
X(2) ~ X(N-1) 如果偏差超过 10 mm, 请调整插板, X(n) 正数表示这一层的插板太高, X(n) 负数表示这一层的插板太低,偏差 10 mm 以下可以用平层微调软件校准 插板粗调后,重新进行井道自学习,再次记录平层数据单层运行上行,2 楼到 N 楼上行平层偏差记录为 Up(2),Up(3), ... Up(N)单层运行下行,N-1 楼到 1 楼平层偏差记录为 Dn(N-1),...Dn(2),Dn(1)
1) 计算当前每一层平层位置偏差X(2) = (Up(2) + Dn(2)) / 2;X(3) = (Up(3) + Dn(3)) / 2;X(4) = (Up(4) + Dn(4)) / 2;...X(N-1) = (Up(N-1) + Dn(N-1)) / 2;2) 计算当前平均偏移 XUp,XDn, 端站不计入上行平均偏移 XUp = (Up(2) + Up(3) + ... + Up(N-1)) / (N-2);下行平均偏移 XDn = (Dn(2) + Dn(3) + ... + Dn(N-1)) / (N-2);中心位置 pX = (XUp - XDn) / 2;注意 XUp , XDn ,pX 都是有符号数运算3) 调整 F56, F57:F56 = 50 - pX;F57 = 50 + pX;4) 调整平层微调,第 n 层楼的平层微调数据记录为 LnL(2) = 20 - X(2)L(3) = 20 - X(3)...L(n) = 20 - X(n)...L(N-1) = 20 - X(N-1)最后计算端站的平层微调
附录A 手持操作器使用说明A1 概述手持操作器是新时达电气有限公司引进德国技术,为新时达电梯控制系统调试和维修而设计的专用工具。它由 LCD 液晶显示器和薄膜按钮两部分组成。手持操作器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电梯状态监视:通过 LCD 液晶显示,可以观察电梯的下述状态:*电梯的状态(自动、检修、司机、消防等);*电梯的楼层位置;*电梯的运行方向;*电梯的运行记录和错误代码;*电梯的井道数据;
*电梯的输入、输出状态;2)电梯的召唤和指令的监视及登记。通过手持操作器可以监视电梯的每层楼是否有召唤或指令,也可通过它登记任何一层楼的指令或召唤信号。3)故障码查阅。通过手持操作器,可以查阅最近 20 次发生的电梯故障代码,及每一次故障发生时电梯的层楼位置和时间。4)电梯参数设定。可以通过手持操作器,设定电梯的所有必须设定的参数,如:电梯层楼数、电梯速度等,并可以将这些参数下载到手持操作器上,也可以将手持操作器上的参数值上载到电梯。5)电梯井道学习。通过手持操作器,在电梯调试过程中,进行井道学习操作,让控制系统将电梯的每层楼基准位置学习一遍,记录备案。A2 连接方法手持操作器和主板的连接是标准的 RS232 连接,操作器端为 USB 插头(注意:在操作器下方,有 RS232和 CAN 通讯两个接口,接口具体位置可参看图 I-1),主板端为 D 型九孔插头,连接线为 SM-08E/USB。下面的示意图以主板 F5021 和手持操作器的连接为例,其它类型的主板,连接样式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情况请参考相关主板的说明。
注意事项*手持操作器是由主板进行供电,所以请先确认主板的 RS232 连接口具有供电功能,有的主板需要跳线对供电功能进行设置,也请确认设置正确。具体情况请查阅相关主板的说明。*操作器下方有两个接口,分别是 RS232 和 CAN 通讯的接口,确认接到 RS232 接口,否则操作器通讯会连接不上(CAN 通讯口备用,以后的版本中用来轿厢调试)。*操作器的连接操作(包括插入和拔出)可以在主控制器通电的前提下进行热插拔。*勿撞击、撞落操作器并且避免在恶劣环境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