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急需改进,存在的问题如下:内容未完成
QJY88式5.8mm通用机枪是为了确保步兵在配备5.8mm手持武器后的威力而研制的一种武器,与国内小口径步枪属同一系列。它的战术任务是歼灭1000m内暴露的敌步兵,压制敌火力点,必要时也可对低空飞行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伞兵等进行射击。它将作为步兵连队的主要武器,并代替67-2式7.62mm重机枪。该枪口径为5.8mm,使用5.8mm机枪弹,必要时也可使用5.8mm普通弹、5.8mm通用弹。配用白光和微光瞄准镜,确保了该枪的远距离射击精度和夜间作战能力。QJY88式5.8mm通用机枪的研制成功,实现了通用机枪小口径化,提高了我国5.8mm口径武器系列化、通用化的程度,其总体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
QJY88式5.8mm通用机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活塞长后坐、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击锤平移击发机构、弹链供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性能先进,质量轻、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分解结合方便,射击使用方式转换快捷;有良好的勤务性和可维修性。
QJY88式5.8mm通用机枪
类型:通用机枪原产地:中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99年至今使用方: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维和部队参与战争:暂无
生产历史
研发者:王延荣(总师)、王聿衍(副总师)、罗跃鸣(行政指挥)、许其沛等研发日期:1989年7月生产商:356厂制造数量:暂无衍生型:DJT5.8mm车装并列机枪、88式5.8mm通用机枪遥控武器站、机载型、外贸型
基本规格
重量:11.8kg(重机枪)/7.6kg(轻机枪)长度:1321mm(重机枪)/1151mm(轻机枪)枪管长度:600mm
子弹:5.8mm机枪弹(DVP888/88A式5.8毫米机枪弹、DVX88/88A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5.8mm通用弹(DBP10/10A)、亦可使用5.8mm普通弹(DBP87、DBP95)口径:5.8mm枪机:回转式闭锁发射模式:连发枪口初速:895±10m/s有效射程:1000m供弹方式:弹链供弹瞄具:表尺-缺口式照门,护翼准星;可搭配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
通用机枪(general purpose machine gun),又称轻重两用机枪,是一种即可用三脚架又可用两脚架射击的机枪。装在稳固枪架上能做重机枪使用、依靠两脚架支撑又可做轻机枪使用。
通用机枪在威力上接近重机枪,机动性接近轻机枪,并且当它作为轻、重机枪使用时,所用的是同一弹药,减少了弹药品种,便于士兵训练和后勤供应,因此它的发展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并有逐步取代重机枪的趋势。
枪身包括枪管组件、机匣组件、自动机组件、拉机柄组件、复进簧组件、枪托组件、小脚架组件、弹链组件、弹箱组件、附件组件。此外,每支枪均配有机械式压弹器。
QJY88式5.8mm通用机枪的自动方式采用导气式,为确保机枪开闭锁动作的可靠性,采用了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枪机长度仅为46mm。此外,还提高了枪机部分主动件与从动件的质量比,提高了机枪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枪机的作用,是推弹入膛,闭锁枪膛,击发底火和抽壳,由机体,击针和抽壳钩组成。
是枪机的主体,用以完成推弹,闭锁和连接枪机各件成一整体,其上有:1,推弹突笋:推送预备进膛的枪弹进入弹膛。2,弹底巢:容纳并抵住枪弹药筒底部,封闭枪膛后端,承受并传递膛底压力,与抽壳钩配合固定被抽出的弹壳。3,左右闭锁突笋:与机匣的闭锁卡槽吻合,阻止枪机后退,使枪机闭锁枪膛,其后端面为一右旋闭锁支撑面,在左闭锁突笋后上端有一引导斜面。4,定型突笋:在机框体定型槽的作用下,迫使枪机瑞机框体前后运动完成开,闭锁动作,其上有:
5,启动突笋,闭锁时与节套配合,诱使枪机逆时针转动。
用于击发枪弹底火,其中部呈三棱柱形,以减少击针与机体的接触面积以及便于容纳污垢;其下面为平面,以便于通过击针插销。其前部圆锥面的大端与机体击针孔圆锥面的大端相抵,限制击针尖的惯性突出量。
用于抽出膛内的弹壳并与抛壳挺配合抛出被拉出的弹壳,以轴结合在机体前端,抽壳钩簧为绳状钢丝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它使抽壳钩钩部经常倾向于弹底巢内,使抽壳钩作用确实可靠。
枪机框的作用,是承受并传递火药气体的冲量和复进簧的能量,带动枪机前后运动,与枪机配合完成开闭锁动作,撞击击针赋予击针击发底火的能量,带动输弹机动作。枪机框由机框体,机框尾座及活塞组成。
承受火药气体冲量并传递给机框体。以插销连接在机框尾座上并限制其转动,在机框体上有一定摇动和晃动,以便在进入以及在活塞筒,导气箍结合管中运动灵活和防止插销损坏,其活塞头上有:1,球形凹面:增加火药气体与活塞的接触面积,并加强其对活塞的作用效果2,闭气沟:产生环形涡流减少火药气体泄露,增加能量利用效率3,导突茎:与活塞筒配合,引导和规正活塞的运动
为枪机框的主体,作用是带动枪机前后运动,与枪机配合完成开闭锁动作,其构造有:1,定型槽:与枪机的定型突笋配合,带动枪机前后运动及完成开闭锁,其上有与枪机定型突笋的构造相对应的开,闭锁螺旋面,圆弧面。后平面和限制面2,垂面:用以撞击击针,赋予击针击发底火的能量3,导柱及滚轮:迫使大拨弹臂左右摆动。滚轮可以减少导柱和大拨弹臂曲线槽之间的摩擦4,大滚轮:减小枪机框和机匣之间的摩擦,增大枪机,枪机框运动的灵活性5,方型突笋:与装填拉柄突笋相扣合,以便拉枪机框后退
用以连接活塞和枪机框,其上有待发卡槽,用于被击发阻铁扣住,使枪机和枪机框停在待发位置,圆柱孔用于容纳复进簧
机匣的作用,是连接全枪各部件成一整体,引导枪机和枪机框前后运动,与枪机配合闭锁枪膛,并与枪架连接
1,左右导棱:用于连接枪机框,引导枪机,枪机框前后运动2,护木套:连接左右护木并防止护木被发热的枪管烫坏3,连接耳:连接输弹机盖4,枪管固定栓缺口:位于机匣上方,用于容纳枪管固定栓5,弹链箱挂座:位于机匣下方,在轻机枪或者高射状态用于连接弹链箱6,抛壳窗:位于机匣右侧,是抛出弹壳的通道7,装填拉柄槽:位于机匣右侧,容纳装填拉柄并引导其前后运动8,瞄准具座:位于机匣左侧,用于安装光学瞄准具9,击发机座:连接击发机组件10,复进机连接孔(两个):位于机匣后面左右侧,是复进机的后支撑点11,枪尾连接座:用于连接枪托
连接枪管及机匣体,与枪机配合闭锁枪膛,上面有:(1)闭锁卡槽:闭锁时容纳枪机左右闭锁突笋,阻止枪机后移,承受并传递膛底压力,其后端面为一左旋的闭锁支撑面(2)启动斜面:用于与枪机的启动斜面配合,闭锁时迫使枪机逆时针回转
以抛壳挺轴结合在机匣体左侧中部,由抛壳挺,抛壳挺轴,抛壳挺簧组成,配合抽壳钩抛出射击后的弹壳
用以拉枪机,枪机框到后方为止以便给机枪装弹。由拉柄定位片,拉柄体,拉柄轴,拉柄顶销,拉柄簧,手柄,拉柄滚轮轴和拉柄滚轮组成,装填拉柄在前方由装填拉柄定位片定位,装填拉柄的手柄在前方以拉柄顶销及拉柄簧可定位在装填射击(水平)状态和行军(竖直)状态
连接枪管,限制枪管和机匣的前后相对位置,调整闭锁间隙,由调整螺钉限位销,固定栓限制销,固定栓,调整螺钉组成,固定栓的调整螺钉每向外调整一圈,枪管向后移动0.04毫米。机枪出厂时已经调整好,平时不准拧动螺钉,以防射击时发生故障
合理选择了枪管与机匣的固定栓连接方式,使枪管与机匣的配合有一个较小的合理间隙,有利于枪管消振,从而满足在特种环境下的技战术指标要求。
开,闭锁动作88式通用机枪采用枪机回转式闭锁
枪弹击发后,火药气体的膛底压力后推弹壳和枪机,此时枪机处于闭锁状态,无法后退,同时火药气体的弹底压力推动弹头向前。当弹头向前越过导气孔后,部分火药气体通过导气孔,导气沟向后进入气室膨胀,冲击活塞推动枪机框尾座,枪机框开始后座(自由行程),枪机框定型槽的限制面与枪机定型突笋的限制面脱离,枪机框凭借惯性继续后退,其定型槽的开锁螺旋面作用于枪机定型突笋的开锁螺旋面,迫使枪机顺时针方向回转38°(枪机上的两个闭锁支撑面与机匣上的闭锁支撑面相脱离)形成开锁;枪机框继续后退,其定型槽的圆弧面作用于定型突笋的圆弧面,带动枪机一起后退,枪机抽出弹壳,开启枪膛,枪机和枪机框继续后退,直到枪机框后端面和复进机前端面相撞为止。
扣动扳机,阻铁和枪机框脱离,枪机框在复进簧作用下向前复进,其枪机框定型槽的后平面推枪机后平面,使枪机平稳向前推弹入膛。封闭枪膛后端,当枪机闭锁突笋的启动斜面和机匣的启动斜面作用时,枪机开始作逆时针螺旋运动,枪机框继续复进,其定型突笋的后平面离开枪机枪机定型槽的后平面,枪机闭锁突笋对正机匣的闭锁卡槽,枪机框继续复进,其定型槽的闭锁螺旋面作用于枪机定型突笋的闭锁螺旋面,迫使枪机继续沿着逆时针方向回转38°(其闭锁突笋进入闭锁卡槽,直到闭锁突笋的制转面与机匣的制转面相接后停止),枪机框继续复进(闭锁自由行程),其定型槽的限制面前进到枪机定型突笋限制面的左侧形成闭锁,枪机框继续复进,直到垂直面打击击针,击针惯性运动打击底火,击发枪弹,开启下一个循环。
QJY88式5.8mm通用机枪的供弹机构一改传统双程输弹模式而采用单程后坐输弹,机枪的输弹由自动机后坐来完成。在供弹机构中,采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即在拨弹滑板上加装3个滑轮,在小杠杆上加装1个滑轮,使输弹机构的传动均为滑动摩擦,摩擦系数极小,从而使枪在润滑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机构动作可靠性也得到了保证。通过以上几个结构措施,保障了在恶劣自然环境条件下,特别是在风沙地区的使用性能。
枪管内部统称枪膛,由弹膛,坡膛,线膛三部分组成,表面镀铬以增强枪膛抗烧蚀,锈蚀及磨损的能力,延长枪管的寿命。1,弹膛:容纳及规正枪弹的药筒部位,由3个锥体组成,以第二锥体配合药筒的肩部进行枪弹定位2,坡膛:容纳弹丸前部以及便于弹丸顺利嵌入线膛,为弹膛第三锥体末向前至阳线成完整处的一段3,线膛,枪管中有膛线的部分,用于配合火药气体,赋予弹丸一定的初速与旋速,有4条右旋膛线
(1)后端面上有:
(2)U型槽:位于枪管后部右下方,用于容纳枪机框体的前端(3)前后圆柱部:与机匣的枪管前后结合孔配合限制枪管在机匣中的径向摇动(4)枪管固定栓缺口:与枪管固定栓配合,连接枪管于机匣上。缺口呈斜行,中间有突起,以两个前切面(指切面的面向即B,D面)与枪管固定栓的两个后切面(B,D面)配合,限制枪管前移,以中间突起的后切面(C面)与枪管固定栓上突起槽的前切面(C面)配合,限制枪管后移(5)枪管定位缺口:位于提把下方,与机匣枪管定位突起配合,限制枪管转动(6)提把限位缺口:限制提把转动范围(7)提把:更换枪管和提枪前进时使用。更换枪管时将提把向上扳动,向前取出枪管(8)导气孔:穿透枪管壁和导气箍壁的一个倾斜孔,用以从膛内导出火药气体进入气室(9)导气箍:密闭及引导从膛内导出的火药气体,使其向后冲击活塞,连接气体调节器与两脚架。导气箍右端面上刻有1,2,3数字,表示3条导气沟的使用位置和大小,导气箍右端面正上方还有一刻线,当气体调节器上标线与之对齐时可卸下或装上气体调节器(10)气体调节器:以3条不同宽度的导气沟调节冲击活塞的火药气体量,使枪机,枪机框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获得适当的后座能量,保证自动机循环运行。调节器与导气沟的大小以导气箍右端面上的数字123表示,当调节器上标线与导气箍上的数字对正时,该数字即表示使用的导气沟号数。调节器与导气箍成圆柱形配合,以定位销定位。(11)准星座:连接准星各件,并与枪管相连(12)消焰器:减小射击时的枪口跳动和枪口火焰(13)(枪身)前后结合座:分别与机匣焊成一体,与枪架的枪身前后固定座及枪身后固定器配合,使枪身与枪架连接。前结合座并将枪身的后座能量传给枪架前结合座上方有枪管前结合孔,两侧前方有限制缺口,与枪身前固定座的限制销配合,限制枪身向前和上下运动,后端有弧形面,与枪身前固定座的后限制突笋配合,限制枪身向后
该枪枪管在射弹25000发后,初速下降3%左右,未超过技战术指标规定的5%的要求,取得如此好的效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六,击发机击发机的作用是控制待发,操纵击发及保险。由击发阻铁及簧,扳机,保险机及簧与顶销和击发机座等组成(一)击发阻铁:用以扣住枪机框的待发卡槽,使枪机,枪机框停在待发位置;由阻铁及阻铁簧组成,阻铁后方上端面为待发面,用于扣住枪机框待发面,使枪机框停在待发位置。阻铁后下方突笋,定保险时被保险机宽圆弧面顶住,其后端不能下降,扣枪机,枪机框于后方形成防偶发保险,前端面上部为定位面,与击发机座相抵限制阻铁向前,前下部有限制突起,卡入击发机座卡槽内限制阻铁上抬,阻铁簧赋予阻铁后端向上及恢复原位置的能量(二)扳机:用于操纵击发和与扳机配合形成保险。扳机上端右方折弯部以控制阻铁的高度及击发时压击发阻铁后端下降;扳机上端左方突出部,当枪机,枪机框在前方关保险后限制枪机,枪机框后退到位,以防止意外拨弹到预备进膛位置及推弹进膛击发,形成前方保险,并可防止枪机框被阻铁楔住。扳机以轴连接在机匣上(三)保险机:用于操纵保险,防止误发。由保险机,保险机定位销及保险机定位簧组成。保险机柄用于操作保险机,机柄向前表示机枪处于射击状态,机柄向后表示处于保险状态,圆柱部上的定位孔(两个)受保险机顶销及簧的作用,将保险机定位在射击或者保险位置。保险轴上的宽圆弧面在定保险时,限制阻铁后端向下,使其不能解脱枪机,枪机框,形成防偶发保险:宽缺口定在射击时,让开阻铁后方下突笋,使阻铁向下解脱枪机,枪机框以形成击发;小缺口在定保险时,容纳扳机的左后突笋,保险机定位销及保险机定位簧用以将保险机定位在射击和保险位置(四)击发机座:用于连接击发机各件成一整体
待发动作:枪机,枪机框后退时,枪机框压击发阻铁后端向下,阻铁簧收到压缩,当枪机框待发卡槽退过击发阻铁后,阻铁簧伸张使阻铁后端上抬进入机框待发卡槽,枪机框向前复进,当枪机框和阻铁待发面相接时,枪机和枪机框即被阻铁扣住停在待发位置击发动作:扣动扳机时,扳机绕轴前转,其上端右方折弯部向下压击发阻铁后端,阻铁簧受压缩,当两待发面脱离后,枪机,枪机框在复进簧作用下,向前复进,形成击发
保险时:将保险机柄转至后方,保险后,保险机轴上的宽圆弧面位于上方并对正击发阻铁后方下突笋;扳机上端左方突出部,突出阻铁上端面。保险后在枪上出现的现象、原因及作用有:(1)扣不动扳机,待发状态保险后不能击发。原因是击发阻铁后方下突笋被保险机轴的宽圆弧面顶住不能下降解脱枪机框;扳机右折弯部被击发阻铁顶住不能前转,故扣不动扳机,不能击发。作用是防止意外的触动扳机或震动时造成误发。(2)击发(平常)状态保险后,枪机、枪机框不能后退至拨弹到预备进膛位置及推弹位置。原因是扳机上端左方突出部顶住枪机框的限制面使枪机、枪机框不能后退到位。作用是防止意外的拨弹到预备进膛位置及推弹进膛击发,并防止保险后枪机、枪机框后退时,被击发阻铁楔住。
装弹后机枪成待发状态。即第一发枪弹位于预备进膛位置,第二发枪弹位于待拔位置。拨弹滑板位于内侧,拨弹齿位于第一、二链节、枪弹之间,大拨弹臂的后端被枪机框的导柱及滚轮拨至左侧;枪机、枪机框位于后方,枪机框被击发阻铁扣住;复进簧呈压缩状态。
扣动扳机,扳机绕轴前转,其右侧折弯部压击发阻铁后端向下,击发阻铁簧受压缩,当击发阻铁待发面脱离机框尾座待发卡槽后,复进簧伸张推枪机框向前,枪机框、枪机向前复进,枪机框的导柱及滚轮作用于大拨弹臂曲线槽之左壁迫使其后段向左摆动,大拨弹臂传动笋作用小拨弹臂使其前端向左摆动,小拨弹臂前端带拨弹滑板向左移动,阻弹齿阻止待拨位置的枪弹、弹链向左移动:枪机在前进中与预备进膛位置的枪弹遇时,即推其向前,枪弹在导弹突笋及链节的引导规正下进入弹膛;枪机、枪机框继续复进,拨弹滑板继续左移,阻弹齿继续阻弹,拨弹齿被迫向上转动其簧受压缩,待移过待拨弹位置的链节、枪弹后,在簧的作用下向下恢复原位对准该链节、枪弹;枪弹进膛到位(药筒肩部被弹膛肩部顶住)后,拉壳钩跳过底缘并将其抓住:枪机随即被药筒底部顶住停止前进,此时闭锁突笋对正闭锁卡槽。枪机启动突笋的起动斜面在机匣的起动斜面诱迫下使枪机作逆时针螺旋运动,枪机框在复进复簧的作用下继续复进,其定型突笋的后平面离开枪机定型槽的后平面,枪机框定型槽的闭锁螺旋面作用于枪机定型突笋的闭锁螺旋面,迫使枪机继续沿逆时针方向回转38°(其闭锁突笋进入闭锁卡槽,直至闭锁突笋的制转面与机匣的制转面相接后停止);枪机框继续复进(闭锁自由行程),其定型槽的限制面进到枪机定型突笋限制面的侧面形成闭锁。枪机框继续复进直至其垂面打击击针,击针惯性运动打击底火,击发枪弹。枪弹发火后,火药气体推弹丸向前运动,当弹丸向前越过导气孔之后,部分火药气体通过导气孔、导气沟进入气室膨胀,冲击活塞推枪机框后退,复进簧受压缩,当枪机框单独后退一段距离(自由行程8mm,弹丸出枪口,膛压降低)后,枪机框定型槽的限制面与枪机定型突笋的限制面脱离:枪机框借惯性继续后退,其定型槽的开锁螺旋面作用于枪机定型突笋的开锁螺旋面,迫使枪机按顺时针方向回转38°(枪机上的两个闭锁支撑面与机匣上的闭锁支撑面相脱离);枪机框再继续后退,其定型槽的圆弧面作用于定型突笋的圆弧面,带枪机一同后退,枪机拉出弹壳,开启枪膛完成开锁。枪机、枪机框继续后退,直至枪机框后端面与复进机座前端面相撞后终止。枪机拉出弹壳,完成开锁;开锁后枪机、枪机框借惯性继续后退压缩复进簧,枪机框导柱及滚轮作用大拔弹臂曲线槽之右壁迫使其尾端向右摆动,大拨弹臂传小拨弹臂顺时针摆动,小拨弹臂前端带拨弹滑板向右移动,拨弹齿拨待拨位置的链节、枪弹向右移动:枪机抱住弹壳继续向后直至弹壳底部与抛壳挺相接,弹壳在抛壳挺与抽壳钩的作用下被抛出;被右拨的链节、枪弹在隔弹齿及导弹面的引导下,越过弹头定位器进到预备进膛位置,第三发枪弹在弹链的带动下越过阻弹齿进到待拨位置;枪机、枪机框继续后退,直至枪机框后定位面撞着击发机座后定面位后停止:此时复进接受到最大压缩。枪机、枪机框后退终止,复进簧伸张又推其向前复进,只要手扣住扳机不放,动作即循环往复,从而形成连发射击。直至枪弹射尽或手放扳机停止射击为止。
手放扳机后,扳机放开了对击发阻铁的压制,击发阻铁簧张伸上抬击发阻铁后端,阻铁及扳机恢复原位:抢机框后退至后方时,压击发阻铁后端下降其簧受压缩,当待发卡槽退过击发阻铁后,阻铁簧伸张使阻铁后端向上进入待发卡槽:枪机框后退终止再向前复进,当待发卡槽的待发面与击发阻铁待发面相撞时枪机框被阻铁扣住,枪机、枪机框停在待发位置此时,机枪各部机件状态与装弹后各部机件的状态相同。
弹链上的枪弹射尽停止后,枪机、枪机框停在前方成闭锁状态;弹链离开输弹机后,小拨弹臂片簧伸张,使大、小拨弹臂后端位于左侧,小拨弹臂前端带拨弹滑板位于右(内)侧,大拨弹臂曲线槽前端右侧宽大部容纳着枪机框的导柱及滚轮。
QJY88式5.8mm通用机枪为确保通用机枪的射击威力,配用了5.8mm机枪弹(重弹头),也能使用后来装备的5.8mm通用弹(DBP10、DBP10A)。必要时,也可使用5.8mm普通弹,但性能会打折扣。而如果QBZ95步枪发射重弹头,枪管磨损会加速。所以“必要时使用”并不等于完全通用。
5.8毫米机枪弹有4种型号,但实际上仅有机枪弹和曳光弹2种,分别是88/88A式5.8毫米机枪弹、88/88A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相比5.8毫米普通弹,5.8毫米机枪弹的主要区别是弹头要重一些,5.8毫米普通弹的弹头重为4.15克,而5.8毫米机枪弹的弹头重则达到了4.8克,因此也被称为5.8毫米重弹。
88式5.8毫米机枪弹是88式狙击步枪和通用机枪的主用弹种,必要时也可用于95式/03式步枪.95B式5.8毫米短步枪和95式5.8毫米班用机枪使用。两种被甲的机枪弹性能基本相同:初速890米/秒,全弹重13克,弹头重4.8克,配用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使用时,用来杀伤800米内有生目标,配用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使用时,用于杀伤和压制1000米内集群目标。88式5.8毫米机枪弹的研制围绕着5.8毫米通用机枪和5.8毫米狙击步枪同步进行,采用长尾锥、双弧形弹头外形,硬钢心加厚底铅套的弹头结构,较好地解决了威力、散布密集度等技术难题。在研制过程中,最初采用的方案为铜被甲方案,即弹头壳由黄铜材料制成,弹壳和底火与95式5.8毫米普通弹相同。1994年,在进行通用机枪可靠性试验中,发现在机枪的枪管膛线和导气孔位置有挂铜现象,为解决此问题,研制单位同步开展了覆铜钢弹头壳方案的研制工作。1995年底 ,两种被甲的机枪弹同时通过了基地设计定型试验考核,在批复定型时,两种方案分别被命名DVP88式5.8毫米机枪弹(铜被甲弹头)和DVP88A式5.8毫米机枪弹(覆铜被甲弹头)。但最后生产时, DVP88式5.8毫米机枪弹的数量相对较少,常见的是覆铜.被甲弹头的DVP88A式5.8毫米机枪弹。88式5.8毫米机枪弹配用SBe-Q30×90发射药,为了提高枪管寿命,发射药中加进少量缓蚀添加剂,添加剂由超细无机物组成,对身管有明显的缓烧蚀作用,但遗留的残渣也较多,使用中若保养不好,容易引起射击故障。因此,发射药的生产工艺受到严格控制,枪械使用中有严格的维护保养要求。
5.8毫米机枪曳光弹研制工作于1998年正式启动,也有两种型号,主要与两家生产单位有关。2001年,两种曳光弹同时完成设计定型,分别被命名为DVX88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和.DVX88A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其中DVX88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采用曳光管壳底部冲孔的结构,结构较为紧凑,其它与88式5.8毫米机枪弹相同;DVX88A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采用铅心、曳光管、曳光垫顺序排列的方式,弹壳和底火与95A式5.8毫米普通弹相同。88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与88式5.8毫米机枪弹配合使用,用于指示和修正弹道。后因生产安排的原因,见到较多的是DVX88A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而DVX88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相对较少。
QJY88式5.8mm通用机枪可以使用两种长度的弹链进行供弹;一种为25发一条的可散弹链:一种为300发一条的不可散弹链。QJT5.8mm车装并列机枪还采用另外一种100发可散弹链进行供弹,且弹链可以单独使用(与QJY88式5.8mm通用机枪不同)。
有随枪的弹链箱,可与枪身或三脚架联结,容弹量200发。重机枪状态在枪架上挂装容弹量200发的弹箱,方便及时地转移阵地;轻机枪状态是在枪身下方挂装容弹量200发的弹箱。
5.8mm通用机枪配有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确保了远距离的设计精度和夜间作战能力,对作战环境的适应性强。两种瞄准镜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该枪的瞄准镜无法与95式5.8mm枪族通用。
为携行方便,专门设计了携行背具,注重人机功效,人均负荷均衡;机枪部件装夹可靠,经部队使用后,战士们认为方便适用,满足了战士协行要求。对保持体力有很好作用。
采用工程塑料与铝合金等新材料和金属表面磷化等新技术,设计中为减轻质量,采用高性能的工程塑料和高强度的铝合金。全枪寿命可达到25,000发。
5.8mm通用机枪可以通过简单的机构转换,以实现重机枪、轻机枪、高射机枪等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
重机枪状态在枪架上挂装容弹量为200发的弹箱,克服了以往枪与弹箱分离的缺点,可方便及时地转移阵地,使机枪在战场上上得快,撤得快。
轻机枪状态是在枪身下方挂装容弹量为200发的弹箱。可跟随步兵班,提供猛烈的火力支援。
高射机枪状态是将小脚架装在枪架上,立起即成,在枪身下方挂装200发弹箱,跪姿射击。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有战士将高射枪架放为平射使用。
禁止将其用于非法用途
按照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但是要注意:
弹链箱插入机枪下方的弹链箱挂座上,弹链通过弹链箱的出链口,打开输单机盖,将弹链装在输单机座的阻弹板位置上,盖上输单机盖;也可以在不打开输单机盖时,将弹链引导片穿入进弹口,从出链口拉出引导片,使首发枪弹位于阻弹齿位置上,然后猛力向后拉装填拉柄到最后方,中间不可停顿,使枪机,枪机框被击发阻铁挡住,推装填拉柄回到最前方,即完成首发装填任务
关上保险,打开输弹机盖,压下阻弹齿,取下弹链并装回弹链箱。取下预备入膛位置的一发枪弹,打开保险,用装填拉柄拉住枪机,枪机框。扣扳机放回枪机,枪机框,向上折拉柄成垂直状态定位,关上保险,关闭防尘盖和输弹机盖
机枪连续射击400发枪弹或者长时间连续点射后枪管温度过高时应及时更换枪管停止射击,关保险,退出枪弹。(枪机,枪机框停在后方位置)卸下灼热枪管(注意烫伤)装上冷却的枪管并固定确实(包括调整枪管固定栓所需要的分划)
1.停止射击,关上保险或者退弹2.用专用扳手转动气体调节器,使调节器端面上的标线与所需的导气箍端面上的导气沟数字对正,并以定位销定位。
3.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3号导气沟,以减少火药气体能量的损失,减小震动与撞击,提高射击精度和零件寿命
主要数据来自2000年,由于当时《轻兵器》杂志还不是全彩,所以部分人员只有黑白照片。目前已根据考证情况进行更新(2020年)。
云南省建水县人,1958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武器专业,同年分配到356厂工作。历任科研设计处副处长、副厂长等职。现任该厂厂长,高级工程师。工作期间,先后参加 过67-2式7.62mm重机枪 、81式7.62mm轻机枪的生产技术工作 ,主持过外贸14.5mm高平两用机枪的研制。在QJY88式5.8mm通用机枪研制工作中担任行政指挥,参与了总体方案、关键技术以及重点试脸、试制的分析与评审。QJY88式5.8mm通用机枪现已投入批量生产,将陆续装备部队。该产品作为当今世界上性能先进的通用机枪,必将为提高我军战斗力做出新的贡献。目前任长安工业公司总经理(2021年)。
生于1937年,1962年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现华北工学院)自动武器设计制造专业。现任356厂科研所副所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75一1982年间担任67-l式、67-2式7.62mm重机枪的研制课题组负责人,设计了67一2式重机枪枪架 使67-2式重机枪的质量较67-1式减轻了1/3。该项目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QJY88式5.8mm通用机枪系统中任副总设计师,并担任 5.8mm通用机枪课题组组长。负责5.8mm通用机枪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方案论证报告的拟定,解决样枪在各阶段试制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目前此人暂无媒体消息,如果他还在健在,那么此人年龄应该在84岁左右(2021年)。
55岁 大学本科 高级工程师参加了67-2式mm重机枪的科研设计工作,为该枪设计的导气系统调节装置和伸缩提把获省小发明奖。1988年开始从事QJY88式5.8mm通用机枪的研制工作。设计了该枪的自动机组件,为机构动作可靠性带来了有利条件;设计了该枪的枪尾组件,枪托采用增强超韧尼龙压制而成,造型美观、强度高;解决了供弹机构出现的供弹不到位向题,改进设计了大、小杠杆等零件;设计了枪架部分零部件及附件,并参与了全枪的尺寸链计算。此人在2000年后再无媒体消息。而如果他健在目前的年龄也至少为76岁左右(2021年)。
云南省昆明市人,1963年生,1984年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自动武器专业。现任356厂副厂长(主管技术),中国兵工学会轻武器专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先后参加了67-2式7.62mm重机枪、81式7.62mm轻机枪、M305民用枪等多种军品和军贸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工作。其中参.加研制的M334型7.62mm步枪、5.56mm枪弹76发弹鼓分获兵总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兵总西南兵工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研制的M313B型7.62mm狩猎步枪获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开始参与QJY88式5.8mm通用机枪的研制工作。先后参加了总体方案的确定,初样机的设计、试制和试验;设计计算书及各类质量保证文件的编写工作;主持制订了产品的制造与验收规范;主持产品全套工艺资料的设计;进行了工装制造和试制中的关键技术攻关。2007年,以总经理张富昆为首的新班子上任四川华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来,在集团公司和西南地区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622"战略为牵引,认真贯彻落实"124"指导方针和"四个毫不动摇"总体要求,企业经济指标屡创新高,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公司领导班子被集团公司评为2007~2008年度"四好"班子,在2008年经营绩效考核中被评为A级,2008年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在集团排名第6位,2009年荣获集团公司"622"战略贡献奖。而今,华庆公司正以饱满的热情,知难而进,乘势而上,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11 战略",围绕"做强华庆、造福员工"工作思路,力争到2015年,在完成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基础上,实现利润翻两番、员工年人均收入翻一番、营业收入翻一番的"211战略"目标,将公司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企业。目前此人在58岁左右(2021年)。
1965年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分配到356厂工作至今,长期从事产品设计。1977 ~ 1998年间,历任科研所所长、总工程师、厂长、党委书记等职。先后参与了67式轻重两用机枪、67-I式重机枪的设计与试制工作。负责67-2式重机枪的改进设计。这些产品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大技术改进三等奖等。个人于198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大容量快装弹鼓"国家发明三等奖。在QJY88式5.8mm通用机枪系统中任总设计师。研制过程中,及时落实上级的研制要求,组织协调机枪、枪弹、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装具等厂家之间的科研进度和技术问题。此人在之后暂无消息,根据考证资料也无法得知其年龄。(2021年)。
毕业于兵器职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助理工程师。毕业于兵器职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助理工程师。1994年开始参加QJY88式5.8mm通用机枪的研制工作。主要设计了弹箱挂架、枪用附件;参与了导气箍、调节器、枪管导气孔尺寸的调整工作;提出并解决了由于枪机预转时机过晚造成枪机在节套内回转不畅的装配难点;同时还解决了枪机、枪机框开闭锁直角螺旋的加工难点;在试生产中利用计算机解决了扳机、枪机预转块铆接夹具、受弹机座漏弹口尺寸的加工分析。目前此人暂无消息(2020年)。
QJT5.8mm车装并列机枪
类型:通用机枪原产地:中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暂无数据使用方:中国人民解放军参与战争:暂无
生产历史
研发者:暂无研发日期:2001年7月生产商:暂无数据制造数量:暂无数据衍生型:5.8毫米机载机枪
基本规格
重量:≤8 kg长度:暂无数据枪管长度:600mm
子弹:5.8mm机枪弹(DVP888/88A式5.8毫米机枪弹、DVX88/88A式5.8毫米机枪曳光弹)、5.8mm通用弹(DBP10/10A)、亦可使用5.8mm普通弹(DBP87、DBP95)口径:5.8mm枪机:回转式闭锁发射模式:暂无数据枪口初速:895±10m/s有效射程:1000m供弹方式:弹链供弹瞄具:无准星,无照门
QJT5.8mm车装并列机枪是在原QJY88式5.8mm通用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活塞长后坐,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击锤平移击发机构,弹链供弹,该枪由枪管组件、机匣组件、自动机组件等组成。采用自动机后坐脱弹、复进时推弹入膛的双程进弹方式,与单程进弹方式相比,减少了自动机复进时能量的消耗,确保了击发时的能量。
5.8mm通用机枪为左供弹,而5.8mm车装并列机枪为右供弹。100发可散弹链供弹,弹链可单独使用,也可视需要将若干条弹链连成所需的长弹链。这都是两者的不同之处该枪与车辆的连接采用滑板连接,前滑板连接为卡笋式,后滑板连接采用连接销。前滑板上装有前、后缓冲簧,用于吸收武器前冲和后坐的能量。
为满足该枪在炮塔内的使用要求。设有电击发和手动击发两种发射装置,电发火机与机匣的连接方式为导轨加卡销,连接可靠,装卸方便,互换性好。该枪设有手动保险和击发保险;首发装填为后方直拉式,既减少了装填阻力,又适于在炮塔内的狭小空间操作。
射击,穿透露≥9.5%,86式7.62mm机枪效果相同
目前,国内已开始了无人机机载机枪的研制工作。在2010年6月第三届中国无人机大会展览会上,"蓝鹰"200W无人机上装载的5.8毫米机载机枪首次亮相,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为尽快推出"蓝鹰" AD200轻型武装飞机系统,各参研单位决定将5.8毫米车装并列机枪直接固联到现有的“蓝鹰" AD200有人驾驶飞机上,进行对地面目标演示性射击,以验证轻型螺旋桨飞机加挂机枪的可行性,以及飞机和武器间的匹配性。主要做法是:飞机两翼下各固联5.8毫米并列机枪-挺,机头按照与机枪同轴射向原则,固联光学瞄准镜一具,在.驾驶舱内加液晶瞄准显示器和相应的开关、电击发按钮等,飞行员通过显示装置观察外部敌情,控制飞机方位、用十字分划中心压住目标并估量目标距离,击发武器按钮进行机枪射击。新研的机载机枪在5.8毫米车装并列机枪基础上进行相应改进,采用双向供弹(即左侧机翼的为左供弹,右侧机.,翼的为右供弹),每挺枪携弹量为200发,弹链为可散式,右侧抛壳。击发控制为直流电压26+4伏,机枪通过控制电击发机构通电时间的长短,实现3~5发的短点射和6~8发的长点射,也可以进行更多弹数的连续射击。之所以选择5.8毫米口径,是因为其威力不小于7.62毫米机枪,但外形尺寸却小得多,重量也只有7.62毫米机枪的70%左右,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和振动冲击也小,比较适合无人机使用。此外,5.8毫米枪弹的重量也只有7.62毫米枪弹的60%左右,两挺5.8毫米机载机枪配备的400发机枪弹重量比7.62毫米机载机枪携同等弹数轻3.6千克。通过在飞机上加装机枪转台,5.8毫米机载机枪可以利用高速计算机解算结合高精度的机炮炮塔瞄准,成为精确的武器系统,发射3发枪弹的命中率可达到70% ,比人控的机载机枪系统发射100发弹只有30%的命中率高得多。
"地上事事好,上天处处难"。对于机载机枪而言,在飞机这个机动平台上“做事" ,想大显身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5.8机枪上飞机,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性,特别对直升机和无人机而言,飞机平衡很重要,弄不好会机毁。机载机枪在射击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大的后坐力,对飞机起到冲击和破坏作用,因要在“蓝鹰"200W无人机上采用弹性连接架座。由于无人机重量轻、体积小,安全性及承受能力更是设计的关键。为确保5.8毫米机载机枪使用,研制方进行了大量的安全性和承受能力的试验,许多试验都是在地面上试验过多次后才上天的,比如测试机翼承受能力和射击后坐力对无人机的影响试验等。此外,设计师还要保证5.8毫米机载机枪在重力加速度、飞行阻力等因素的干扰影响下的自动装填、射击可靠、高射击精度等。
□祝玉平 轻兵器2003年第7期QJY88式5.8mm通用机枪首批产品已经发往部队试用。该枪是5.8mm枪械系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歼灭1000m内暴露的敌步兵,并压制敌火力点,必要时还可以对低空飞行的敌机和敌伞兵进行攻击。该枪具有质量轻、机动性好、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精度高,弹箱容弹量大特优点。在携弹量为1000发的情况下,比目前国外最轻的通用机枪—俄PKMC轻约10kg;使用5.8mm机枪弹,1000m内的侵彻杀伤力和散布精度均与67-2式7.62mm重机枪相当;配有白光睛镜和微光瞄准镜,因此,不但能对远距离目标快速捕捉和射击,而且具有全天候怍战能力。该枪质试制到批量生产经过了漫长的12年,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末被列为部队装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目前在轻武器界普遍流行一个观点,即“小口重机枪对部队作用不大"。不可否认,如果在装备思路上仍然有将重机枪作为在500~1000内对敌轻型装甲目标或对敌暴露目标作战的主要武器对待,无疑小口径重机枪的近用性是越来越小了。但如果考虑到目前我们所谓的通用机枪即使在重机枪状态下,其质量也仅相当于过去的轻机枪,而威力又与过去的重机枪相当;如将通用机枪配置在步兵排或步兵班,将其定位于对付500m内的暴露目标和300m内的轻型装甲目标,则小口径通用机枪仍具适用性。仍以5.8mm通用机枪为例。由于该枪使用的是专门研制的重机枪弹,故虽然全弹质量由53式7.52mm弹的22.4g降低到了13.1g,但对85m处的16mm厚的中碳钢板穿透率却可达100%,对800m处的4mmA3钢板的穿透率同样达到100%,其侵彻威力在1000m内也优于53式7.62mm弹。无论在精度、穿甲力和对敌方火力的压制等方面,对500m以内的暴露目标和300m以内的轻型装甲目标,在轻机枪状态下射击,比用目前部队使用的班用机枪,优势都要大得多。但在全枪威量上,该通用机枪在重机态下为11.8kg(67-2式机枪为15.5kg),在轻机枪状态下则仅为7.6kg。再以5.8mm通用机枪与12.7m重机枪比较,在全枪质量上,后者为26,5kg,比前者重一倍多,而在枪弹质量上则重了约10倍多,所以,在战斗状态下,在直瞄火炮从发现目标到炮弹射击只需5~7s的未来战场上,不论12.7mm重机枪的质量如何减轻,也不可能作为连以下分队的主要作战武器,只能在随车装备状态下发挥作用。那种靠一挺重机枪固定在一个没有厚装甲或坚固保垒保护的位置连续射击成百上千发枪弹压制敌火力的想法已经落伍了。因此,在未未战场上,在500m以外,我们可以认为轻武器作用不明显,在500m以内,则应该是靠机动性强的可以单兵操作的小口径机枪发挥作用(为增大机动性,这时的通用机枪可在轻机枪状态下使用)。因此,笔者认为,对那种否定小口径重机枪的观点不可盲从,应切实将5.8mm通用机枪按一定编制配备作战部队的可行性,实现其向战斗力的转换。
88式5.8mm通用机枪是武警部队反恐小分队装备的主要火力压制武器之一,在反恐作战中,可以利用其重火力实施摧毁打击、火力压制和火力支援,并且可以根据反恐作战需要,作为轻机枪或高射机枪使用,可快速达成对恐怖分子心理震慑和武力打击的双重目的。该枪具有质量轻、携弹量大、机动性能好、后坐力小、可控制性好等特点,是反恐小分队理想的重武器。不过,要想真正熟练使用该枪,较好地完成超长精度射和正面散布射并非一件易事。笔者作为这次汇报表演射击项目的设计者和教练员,通过对该枪的实际射击体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了以下几点射击方法。
选择射击位置时,应根据敌情、地形和任务而定。其具体要求:一是视界、射界良好,便于发扬火力;二是架枪位置平坦,土顺硬适当(若土质过软,射击过程中,武器后坐会使整枪后移下沉枪身倾斜;若土质过硬,射击过程中枪身震动增大,使枪口上跳、三是便于迅速隐蔽地进入和转移阵地。架枪是射击前的基础动作,架枪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射击的精度和实施正面散布射的效果。其具体要求是:一正,二平,三确实。一正,即枪身、后架杆、支架立轴应处于同一垂直面,并与目标对正,正面散布射击时应对正集团目标的中央目标;二平,是架枪地形要平,二是三脚架支撑点要平,同时土质软硬要适当,使三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三确实,即三脚架驻锄接地要确实,前后驻锄板应紧贴地面,后架杆上的高射接头应处于上方位置,与地面接实,确保枪身水平支撑,三脚架均匀受力,方能提高射击的稳定性。同时,在架枪时还应根据射手自身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线高度(88式通用机枪火线高为300~500mm),适当修正架枪位置,使武器质心降低,有利于提高枪架的纵向稳定性,便于提高射击精确度。
据枪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射击精度和射弹散布是否均匀定位的要求是“正、平、匀、紧”4个字。正一身、枪目标要正 架好枪后,射手卧倒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右侧与枪身成一线。身体、枪身、目标三者对正成一线以在射击过程中三位不正而增大射弹散布面。平—两肩两肘要平 架枪时,要求地面平坦,两肩要平,注意收左肩、迎右肩,做到抵肩确实,不顶不压;两肘着地要平,右肘靠近后架杆,左肘稍前伸,约与握把后侧平齐,两肘控制在内侧。射击时射手与枪身轴线夹角越小,质心越稳。同时在射击中要保持力量,不可随意改变抵肩力量和两肘位置。匀—两手握力要匀 据枪时,右手虎口对正握把左后侧,手腕内合、下踏,握紧握把,左手掌心托握枪托突出部,拇指与四指分别合握枪托两侧,用力均匀,不顶不带,以防止射弹散布面增大。紧——两臂结合要紧 初练习时,最易犯的错误就是依赖三脚架支撑,将据枪变为扶枪,身体与枪不能成为一体,造成射弹散布面过大。正确要领应为:两臂结合要紧,以保证抵肩紧,右大臂应保持垂直,右小臂与左小臂、左手背结合紧密,左大臂前伸要定位,以保持支撑力,使身体与枪真正结合为一体,以保持射击时的稳定性如有必要可采取重机轻练来掌握动作要领。
在射击中,达到人枪合一,是打好中长点射的关键,但如能充分发挥枪械的自身优势则是打好中长精度射的保证。如88式5.8mm通用机枪有高低可控方向机,还配备了4倍白光瞄准镜,这些均为提高射击散布密集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该枪的技术优势,就成了完成好射击的关键。
据枪过程中,在瞄准自然、指向校准、架枪稳定的情况下,将方向射界限制器、方指向紧定手柄扳手进行微调,保持最小间隙。配合射手据枪,这样才能保证射击过程中射弹散布的密集度。
88式5.8mm通用机枪装配了4倍白光瞄准镜,并在出厂前经过配枪校正,各项性能,已达到设计指标,但在配枪使用时,为了使弹着点与瞄准点相重合,应在使用前重新进行配枪校正,校正应注意:核查镜枪出厂时校配号码的一致性;严格按照操作顺序和要领进行校枪,应先校正机械瞄具,后校正白光瞄准镜,使机械瞄具、光学瞄具统一表尺距离,瞄准点、弹着点相重合,以保证机械瞄具、光学瞄具通用,提高武器的技战性能:配枪校正应注意出瞳距离要准(30mm),或远或近均会造成射弹高低偏差。出瞳位置观察分划板要圆,分划板出现阴影时,射弹偏差与阴影偏差方向相反。T字分划板定位要准,否则会造成高低和方向上的偏差。
88式5.8mm通用机枪实施正面散布鹊射是该枪的重要射击手段,具体操作要领可归纳为“实、紧、平、盯、稳”5个字。实,应严格按照“正、握、抵、跟、踏"基本据枪要领,做到据枪确实;紧,抵肩要紧,右肘和腹部着地要紧,做到身体与枪结合紧;平,运枪时两肩要平,枪面要平,运枪过程要平;盯,发射时要牢牢盯住瞄具或瞄准镜T字分划板及目标命中情况;稳,据枪稳、起步稳、运枪过程稳注意运枪启动过程应以腰带肩,以肩带肘,平稳起步运行,匀速滑动。要想打好正面散布射,必须遵循分步细训、循序渐进的原则:练架枪确实做到“一正、二平、三确实”;练据枪先解决对单个目标的短点射能连得上;练身枪合一,解法针手对单个目标的中长点射从发过渡到50~100发的射击技能;练程序,空枪运枪练习,按正面散布射要领练习运枪的起步和滑动速度、时间的控制:练心枪合一,方可结合实弹逐步掌握散布的规律。实弹需要的时间,枪口转动的角度,以及天气、射弹烟雾、浮尘给射击带来的影响及克服办法等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某型通用机枪存在首发装填困难问题,这给部队的训练和使用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摸清造成首发装填困难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对于该枪的使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同时,也可为同类型武器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首发装填困难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人-机功效呢问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就需要建立人体模型,近些年来,人体多刚体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youb、柳宁均以人体多刚体模型为基础,对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人-枪系统,李用新、王亚平等人分别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结果。但是这些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体对于枪械射击精度的影响或射击过程中枪械对被动的人体的影响上,而对于将人体作为主动力的提供者这方面没有进行研究。笔者以建立的包含右臂肌肉的人枪系统多刚体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求解了首发装填过程中人体右臂提供主动力的情况,以期找到造成该枪首发装填困难的原理,提供整体的改进方案。
在此文中,该文笔者建立了整个人枪系统模型,包括人体模型、机枪模型、人机系统模型。而将所建立的模型在ADAMS中进行求解后,计算结果表明,首发装填过程中,与人体小臂相关的多块肌肉均达到所能提供的最大值,这与实际装填过程中感觉小臂不舒服情况是一致的。笔者用图片对计算过程进行演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装填拉柄在向后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数值并不大,在被拉到最后端才不过122.7N,然而从图2中可以看出多块肌肉在首发装填过程中达到所能提供的最大值。对于肌肉而言,它是通过力矩的形式作用在装填拉柄上的。因此,可以得到该枪首发装填困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首发装填过程中各块肌肉作用的力臂较小。从图5~图7中可以得到,首发装填过程中装填拉柄运动到14mm和86mm两点处均有一停顿。从图3中可以看到,对应于装填拉柄运动到14mm处是拨弹滑板向外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传递到装填拉柄方向上的最大值;对应于装填拉柄运动到86mm处是拨弹滑板向里拨弹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传递到装填拉柄运动方向的最大值。比较各肌肉力的曲线可以看出,14mm处各肌肉的肌肉力相对其所能提供的最大力而言并不是很大,因此,可以认为装填拉柄所受阻力的极值点是造成停顿的主要原因。同样的原因也适用于86mm处。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得到造成首发装填困难的主要原因是:1)人机功效较差,右臂的肌肉在首发装填过程中作用的力臂太小,从而造成多块肌肉达到最大值的情况使射手难以装填特别是体质较弱的战士。2)装填拉柄所受阻力的极值过大,造成射手在装填过程中出现两个停顿,不能一鼓作气完成装填动作,增加了首发装填工作的困难程度。
解决首发装填困难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解决装填阻力和肌肉供力之间的矛盾,所以可以通过增加肌肉供力和减小阻力两种方式进行改进,具体来讲可以有以下3套方案:1)改进人机功效较差的情况,增加各肌肉在首发装填过程中的力臂。从机枪的结构上来讲,影响力臂的主要因素包括机匣的结构参数、枪托的长度、射高以及装填拉柄的位置等。相对于其他参数,装填拉柄的位置是最容易改变的,因此,可以通过优化装填拉柄的位置来改善人机功效状况。2)减小装填拉柄所受阻力的极值的大小。对于该枪而言,有两种方式可以用来减小装填拉柄所受阻力的极值的大小。一为减小拨弹滑板在向外和向里两个方向运动的阻力。该枪使用的拨弹齿簧与另一种口径较大的通用机枪同一种,且拨弹齿与弹链接触时的力臂较小,所以可以通过优化这两个方面来达到减小阻力的目的;在拨弹滑板拨弹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拨弹齿隔弹曲线来减小拨弹过程中的阻力。二为优化传动机构的参数,改变传速比和传动效率,使得两个过程向装填拉柄方向上转化的力的最大值最小,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优化大杠杆曲线参数。3)调整小杠杆簧的位置,使得拨弹滑板在初始时刻就处于待拨枪弹的外侧,从而减少了拨弹滑板向外滑动的过程。该枪现有的结构是使拨弹滑板处于待拨枪弹的内侧,这样能够保证自动机在复进到位和后坐到位的状态下均能盖上受弹机盖。将拨弹滑板调整到待拨枪弹的外侧,只能在自动机复进到位的状态下盖上受弹机盖。然而,不论是在哪种情况下盖上受弹机盖,在继续射击时都需要重新进行手动装填。因此,调整拨弹滑板的初始位置并不会改变供弹机构供弹的可靠性。
本文以某型通用机枪首发装填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人-枪系统模型,求得了首发装填过程中人体肌肉的供力情况;结合试验得到的装填拉柄的时间位移关系,得到了致使该枪产生首发装填困难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3套改进方案,这就为该枪的改进工作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其他同类型武器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杨帆,张本军”,刘京生”,高 欣飞”(1.沈阳军代局驻3305工厂代表室,吉林敦化133709; 2.北京军代局驻五四一三厂代表室,石家庄050030)摘要:为研究机枪人枪系统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人枪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多刚体人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枪系统模型。通过将自动机运动速度以及枪口点位移响应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并对机枪射击过程中射手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建立人枪系统模型是可行的,这就为研究该机枪人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模型基础。同时,所用建模方法对其他枪械人枪系统模型的建立也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通用机枪:人枪系统:多刚体;仿真中图分类号:TJ203 +.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 - 0707 (2012)01 -0058 -03中图分类号:TJ203 +.3文献标识码:A机枪射击过程中人枪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机枪发射动力学特性的基本问题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就目前而言,研究机枪的人枪之间相互作用应用最多的是将人体简化为集总参数的模型0一国,这类模型将人体简化为质量(转动惯量) ,将人枪之间的相互作用简化为弹簧(扭簧)阻尼系统,通过对集总参数的选取,能够较为方便地求解人体对枪械射击过程中精度的影响。由于- -般情况下集总参数为常数,所以它不能完全反映人体对射击精度的影响,且不能求解射击过程中人体本身的响应情况。近些年来,人体多刚体模型得了广泛的应用。youb. 柳宁.Ohta等人均以人体多刚体模型为基础,对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4一日。在步枪的人枪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中,多:刚体的人体模型也得到了应用,如王亚平建立的12刚体32自由度的56式7.62mm冲锋枪的人枪系统模型,仿真研究了3连发时人体受力点和各关节的受力情况;Lee Young-Shin基于AD-Ams和LifeMod建立的K2步枪的立姿人枪系统模型,仿真了射击后0.3s内冲击载荷在人体内的传递状况;ChoiYoung-in此基础.上仿真研究了该枪在立姿、跪姿和卧姿3种姿态下冲击响应的传递路径.力和位移的历程本文基于ADAMS和Lifemod建立了某型通用机枪的多刚体大体模型的人枪系统模型,以期求解机枪射击过程中人体本身正在识别1▲检翠统模型的建立1.1 人体模型的建立人枪系统中人体的模型利用Biomechanics Researth Group的Lifemod软件进行建立,其中射手身高1.8 m,体重77 kg,年龄为21岁。建立的模型包括头、颈、上躯干段、中躯千段、下躯干段、左右肩胛骨、左右大臂.左右小臂、左右手、左右大腿、左右小腿以及左右脚19个刚体。关节类型选择Hybrid川型,该类型关节是基于对真实的碰撞假人的物理测量建立的关节类型,包含非线性刚度系数、阻尼和摩擦力,其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当关节的运动角度在上下限之间时,关节的扭矩与角度表现为线性关系:当超过极限时,扭矩与相对角度表现为极强的非线性,并且在卸载的过程中伴有黏滞特性,用于人体的被动作用过程网。1.2机枪模型的建 立在机枪射击过程中,枪架和枪身是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振动,通过枪架的弹性变形吸收部分后坐能量,所以枪架的弹性变形情况是影响机枪射击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立机枪模型时必须要考虑枪架的弹性变形,即建立刚柔耦合的机枪系统模型.在机枪的刚柔耦合模型中,枪身部分作为刚体进行处理,是通过利用Pro/E建立三维实体模型而后导入到ADAMS中建立的,模型由枪托、机匣组建、枪管组件、枪机、枪机框、大杠杆、小杠杆和拨弹滑板8个刚体组成。根据这些零部件的实际情况添加约束,剩余6个自由度,分别为:枪机相对于枪机框的平动和转动、枪机框相对于机匣组件的平动、大杠杆相对于机匣组件的转动、小杠杆相对于机匣的转动以及拨弹滑板相对于机匣组件的平动。枪架部分的柔性化是在ANSYS中完成的,而后将生成的中性文件导入到ADAMS中。1.3 人枪系统模型的建立将机枪射击状态下的人体初始姿态赋予人体模型,在人体.模型的右手与握把、左手与后架腿、右肩胛骨与枪托、躯千下段与地面之间均建立Bush力,得到的人枪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图2刚柔耦合的人枪系 统模型.2仿真及验证在机枪射击过程中,机枪承受多种力的作用,这些力包括作用于机匣体上的枪膛合力、作用于枪机框上气室压力作用于枪2.2枪口点响应校核为了更方便地对枪口点的响应结果进行比较,对所建立的人枪系统进行了单发仿真,将得到的枪口点响应曲线与用电涡流传感器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如图4所示。在对枪口点响应进行比较时,由于在试验的过程中,影响的因素太多,诸如射手握枪的松紧程度、机枪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等,而在模型中仅仅考虑的是--种理想的状况,且有多种因素没有进行考虑,如机枪在射出过程中的一些碰撞等,因此想要得到与机枪试验致的结果是不可能的,只要所得结果大体反映机枪正在识别,、值不发生数量级的差距就可以认为所建模型是可信的。从图4中可以看出仿真得到的枪口点响应的变化规律与试验得到的变化规律基本上是一一致的。通过自动机运动速度和枪口点响应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所建立的人枪系统模型是可信的,满足工程研究的需要。管组件.上的气室压力反力.作用在枪机上的抽壳阻力以及作用在脱弹板上的弹带阻力。将这些力以主动力的形式赋予人枪系统模型,即可仿真计算。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需对模型进行校核。.2.1 自动机运动特征点校核将建立的人枪系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可以求得枪机框的运动曲线,,如图3所示。将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设计定型文件《设计重大技术问题的技术攻关报告》中的记录相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3计算结果机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知道所建立的模型是可信的,对其进成行3连发的伤真可以求得机枪射击过程中人体的响应状况,这些响应包括:人体与机枪按触部位的力的大小:人体各关节转过的角度、所受力的大小以及所受力矩的大小:人体各段肢体运动发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由于受篇幅所限,这里仅列出2个具与有代表性的结果,分别为抵肩处受力响应和胸部关节受力响应.抵肩处受力响应代表人枪之间接触位置的响应.胸部关节响应则代表机枪射击过程中人体自身的响应,它们的变化规律分别图6机枪射击过程中胸都关节受力响应从图5和图6中可以看出:1)机枪在射击过程中,射手的身体始终受力的作用,在枪膛合力作用、气室压力反力作用和后坐到位碰撞时刻变化幅值较大,其他时刻则是件随着机枪自由振动而受到的力:2)机枪射击过程中,抵肩处枪管轴向受力最大。这是由于机枪枪尾没有缓冲装置.致使机枪所受载荷直接作用于身体造成的:3)身体关节达到最大值的时刻在机枪第1次后坐到位后一小段时间内,而人枪接触点位置达到最大值的时刻是在第3.发子弹被击发后的一- 小段时间内,这说明人身体响应的最大值与接触点的最大值井不同步。因而利用人枪按触点位置处的响应代替身体的响应的分析是有一一定偏差的.4结束语为研究机枪射击过程中人枪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利用DAMS和Lidend建立了多刚体人体模型的人枪系统模型,通过比较自动机运动特征点速度与记录数据.单发枪口点响应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信行,并对机枪射击时射手的响应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建立的人枪系统模型可信的.这就为研究该机枪人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模型基础。同时,所用建模方法对其他枪械人枪系统模型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
黄盼,廖振强,张涛(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要:探究某通用机枪 射击过程中枪口跳动而影响射击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枪管结构的方法来提高射击稳定性。首先建立了人枪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枪口跳动的原因以及增强设计稳定性的方法,然后在改进枪管结构即开喷气孔后再对机枪进行运动学仿真模拟。对比枪管结构改进前后枪管与两脚架的跳动位移的情况,可知该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可以明显提高机枪射击稳定性。关键词:射击稳定性;通用机枪;动力学仿真;人枪系统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志码:A文 章编号: 1671-5276 (2015) 06-0132-020引言机枪在连发射击过程中的枪架各支点可能产生跳动、移动或下沉,枪架或枪身也可能产生弹性变形引起局部振动或整体振动,这些都是影响射击稳定性的因素”.射击稳定性:是指射击时,保持武器射向- -致性的能力,可分为绝对稳定性和相对稳定性。绝对稳定性要求机枪在射击时,枪架各支点不产生跳动、移动和下沉,要实现难度较大;而相对稳定性允许机枪在射击时有规律地轻微跳动,只要枪身的.上跳过程与周期不影响弹丸出枪口时的射向。文中将从相对稳定性角度着手,抑制子弹击发时的枪口上跳来保证射击相对稳定性要求。普遍控制枪口上跳的方法有改变机枪外形结构和减小机枪后坐力。而文中对枪管结构进行改进,枪管两脚架位置上方开孔然后安装喷气孔的方法,来减少枪口的跳.动。建立了人枪系统虚拟样机口并进行仿真,以机枪连发射击时的枪口位移动态响应为依据,将机枪置于“机.枪、人体地面”这样系统环境内印,为此类通用机枪提高射击稳定性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和方案.L机枪 跳动原因探究识别1.1机枪跳动受力模型机枪的三维模型采用比较成熟的solidworks软件建立,简化模型,略去不影响分析机枪动力学特性的小零作者简介:黄盼(1990-) ,男,湖南常德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机.件,对没有相对运动的同材料部件进行合并后导入Adams软件。对于导入的模型,先添加构件之间的约束副,然后对模型施加载荷和驱动,再把对枪口影响较大的两脚架和枪管考虑为柔性体后进行仿真。从人枪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机枪枪口上下方向的位移响应(图1)。由图1可知:枪口上跳主要发生在两个时间段,第- -次上跳出现在子弹击发后,上跳位移约为2.4 mm;第二次上跳出现在机框后坐到位后,上跳位移最大为6.2 mm。8图1枪口上下方向的位移响应1.2翻转 力矩模型确定某通用枪本身质量很小田,在使用三脚架时射击比种机械结构设计与动力学仿真。a net. en E-mail:ZZHD@ dhainjoumal. ne. m《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较平稳,而在两脚架状态下抵肩射击时,因为枪管轴线高于枪托抵肩处,后坐力传导方向在枪管轴线上,射击时必到人然产生向上的翻转力矩,使枪身跳动。结合枪口.上跳位移到枪曲线分析,机枪将在子弹击发和后坐到位这两个时刻产生翻转力矩,机枪射击过程中产生翻转力矩的受力模型如图1图3后坐到位时翻转 力矩模型-3机枪在火药燃气u压力作用于膛底时和后坐到位时都会受到翻转力矩的作用。在膛底火药燃气作用时间,机头处于闭领状态,火药气体压力会传导至整个枪身.在抵肩形成支点,使枪身上扬。而当机框后坐到位时,由于后:坐力方向在抵肩处上方,也会形成翻转力矩。2枪管结构改进要抑制抢口响上跳动必颁施加-个反向力矩即要在枪身上施加向下的力。在不改变机枪自动方式和内部结构的条件下,对枪管做一一些结构改变在枪管上开喷气孔考虑到喷气孔位置朝上,上喷的火药气体也影响了射手的瞄准。因此,将喷气孔L数增加为2个,对称分布在枪管两侧,两喷气管图4开在两侧喷气孔位置3枪管结构改变前后射击稳定性分析aldb软件编程求解喷气孔处反冲力。将求得的反冲力加载到人枪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相应位置后进行仿真分析,即可得到枪管结构改进后的枪口和两脚架的位移响应图。仿真所得枪管结构改变前后枪口上跳情况如图5,图6所示,枪口点上跳的最大响应量在枪管开喷气孔前后有明显改变,枪口点上跳的最大响应量由之前的6.2下降到4.8 mm.弹丸在出腔口之前,枪管会受到喷气孔气流反推力作用,当弹丸飞出腔口的瞬间,枪口上跳位移响应量不是很大,井且连发响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修改了枪管结构之后,枪身跳动响应峰值虽然没有明显减小。但响应位移最大值时,弹丸早已不在膛内,所以枪口的最大响应量对机枪的射击精度没有太大影响。弹丸出膛口瞬问枪口跳动响应在0.5 m之内.能够保证弹丸出枪口瞬时的射向误差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该机枪的射击符合相对稳定性求。构的原理如图10所示。放大倍数:L为压头到牧链的距离.1为压电陶瓷微位移器到较链的距离,通过选取L和I的大小可以设定位移放大结构的放大倍数。,上压电网瓷医电肉瓷图10位移放大结构原理图3实验设计分析与结论对设计的压头系统进行标定实验设计,把压头系统装配好后进行调平。分别对两对压电陶瓷施加不同的电压,测试压头在压电胸瓷的驱动下产生的最大偏移量.并把压头产生的最大位移量产生的电压作为阈值电压,压头产生的最大偏移位移通过激光干涉仪测量得到。通过测得的最大偏移量可以求得最大偏转角B=-或如=二人内分别为横向和纵向的最大位移。压电陶瓷的位移与压头最大产生的最大位移的关系见图11,通过测量的偏移量和角度转换,压头的自动调整平坦度能够减小压头的偏转。(上接第133页) .于地面被设置成刚性,脚架底端无法侵入土壤而在真实射击过程中脚架和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不会太大。不会产生较大的向下位移。由图8可知在子弹击发后瞬问,脚架位移曲线会出现短暂的波动,比如在1=1.9s时.子弹击发火药燃气开始作用于膛底,这时候翻转力矩形成,脚架随着枪身也开始上跳;而在机框后坐过程中,脚架上跳位移逐渐增大,直到后坐到位撞击枪托这时的翻转力矩也达到最大值。所以经过改进之后的机枪在击发时刻上图8结构改变后脚架上下方向的位移响应结语通过在某通用机枪枪管.上开喷气孔的方法改进了某
key words: ADAMS; dynamic characters; dual-purpose machu引言通用机枪作为班、排作战的- -种支援火器,是步兵分队的主要自动武器,其战斗性能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目前,.在大幅度减轻机枪重量的条件下,如何优化机枪结构,确保机枪具有良好的射击精度,是摆在所有设计人员面前亟待决的问题。现在基于结构动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分析机枪发射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结构优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分析时,常常忽略机枪构件之间的刚体运动,特别是假设自动机的运动与枪身运动无关,并忽略了弹丸与枪膛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一些次要力,而将其影响以集中质量、惯性载荷及碰撞冲击载荷等方式计入,结果影响了分析的精度"。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工程实际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建立机枪的虚拟样机,可以得到机枪发射过程中各主要运动部件运0正在识别的变化规律,能够为解决机枪设计中精度与重量之间的才盾等面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动力学模型,进而发现其中规律,优化结构,对以后的机枪发展起到借鉴指导作用。某型通用机枪结构受力特 点及虚拟样机建模方案通用机枪的结构受力特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导气式自动武器。其自动原理是利用导气孔导出的火药燃气能量,推枪机框带动枪机后退,完成自动动作。全枪主要包括枪管、机匣、自动机、拉柄、枪托、架、复进簧、弹链箱、弹链、附件、上架、下架等组件。根据战斗需要的不同既可以作为轻机枪使用,又可以作为重机枪使用。当脚架放下,枪架撤去的时候,该枪作为轻机枪使用:当脚架收起,装上枪架的时候,该枪作为重机枪用。在射击时,枪管、机匣、自动机和复进簧等组件互相配合, .高度协调一致地工作,共同组成一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与其它机械系统相比,机枪系统在虚拟样机建模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参与传递力和运动的零部件多为冲压件,几何外形极不规则,如自动机的核心部件枪机框、枪机都相当复杂,造型任务艰巨: 2、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机械系统,多以碰撞传递力和运动: 3.、 约束关系复杂,不同的工作状态下,轻、重机枪的约束存在明显的差别。该机枪的三维实体模型见图1和图2图1轻机枪状态图2重机枪状态2拟榉机的列 模方案鉴于研究对象的以上特点。为了建模和以后研究问题的方便,将该通用机枪分为轻机枪和重机枪两种工作状态分别建模.在具体建模过程中,经过研究对比,我们选用了美国PTC公司的CAD软件Pro/E作为机枪三维实体建模工具,井选用美国MSC公司的通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作为虚拟样机建模工具,两者之间的接口则采用MSC公可开发的ADAMS与ProE之间的专用接口模块Mchansmpro(简称MPro).N写物理样机符合王i惟正图3建视过程2建立虚拟禅机2.1定义刚体在研充中。把机枪所有零部件都定义为独立的刚体显然是没必要也是不现实的。经过分析。根据各组件在射时的运动和受力情况以及各自的作用。梅通用机枪简化为以下几个刚体:轻机枪状态:机园、枪机、枪机框和脚架个刚体。重机枪状态:机匣、枪机。枪机柜、上架和F架五个刚体。22运动关乘分析及定义由于籍幅的限制,这里仅以重机枪状态为例作介绍.在开锁行程,枪机柜作作后坐运动,枪机相对于枪机框作平移运动,故在枪机框与机匣之间定义平移副且有复进簧联接,在零件上定义枪机与枪机柜之间在开锁行程路了时的碰撞: .同理定义机框与机匣在后坐与复进结束时的碰撞.在整个射击过程,机匣相对于上架作俯仰运动,上架相对于下回转运动。故在机匣与机架之间定文能转副,在上架与下架之闻定义旋转副。射击时。下架三个驻锄着地。机匣中的枪托和握把由人体支承。为了简化模型。下架三个驻锄与地面之闻以弹簧阻尼器联接,将枪托与人体之间的作用简化为一-个集总多数表示的非线性弹簧阻尼器.经过上述分析,全枪共有11个自由度。重机枪射时模型示意图如圈4所示。2047.; 的某型通用机枪动力学建模与仿发简图4重机枪射击时根型示意图图中1表示枪机,2表示枪机框,3表示机匣,4表示架,5表示下架.KI. K2. K3. CI. C2. C分别表示面 z三个方向上人体与枪托之间的刚度与阻尼. K4. C4表示驻锄与地面之间的刚度与阻尼。K5 表示复进簧的刚度。23载荷条件在机枪射时,后坐体自火药气体所获得的能量是武器自动机各机构工作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在整个射击过程,机枪主要受枪膛合办气室压力.膛线阻力等几个力的作用.枪膛合力:主要分为内弹道时期和后效期两个时期,分别由公式(1). (2)确定门。公式中的时间t一律以枪弹启动时刻为初始时刻。A)内弹道时期2006年7月东统仿=(/rF sinB:(gB+J(4)中:β-膛线炉角ρ -弹头的回转半轻r =弹头圈柱部分的半径f =弹头与膛线之间的摩擦系数经过分析计算,在建模时以机枪射时的常用气棚(2号气棚为准,确定以上各式参数为:b-045X10's 0-245 f-0.013虚拟样机的校核为了确保虚拟样机的真实性,本文对所建立的机枪虚拟样机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校核。在定性校物时,由于自动机是整个机枪运动和受力的核心,也是虚拟样机建模的关键。故主要是依据机枪自动机设计计算说明书,对样机自动机的后坐速度和复进速度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如图5.6所示。(后坐运动以枪机框开始话动解间为时间起点,复进运动以自动机与机匣发生碰撞开始复进瞬间为厨间起点找表来源干计肄说明书中的数战老示来源于虚样机中的物据图6复进速度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自动机的后坐与复进运动规律与实际基本相符。符合工程分析的要求。在定量校核时,结合设计计算神的有关数据和该枪设计定型试验时的实验数据,对自动机运动的关键多数进行了对比,其主要数据对比见表1和表2.奉点单样机量换换主贸静制对比来,与使计计算黄青书对比后坐运动复进运动自动机工自由后自由复后坐复时间响时间(2)作懂印时坐行程进行程进地行0mg (0m) 血m (理论数据(与计魁类物时的就想时比后坐开始时后坐到位时复进开始时 复进到位时速激响_连戏响速度内 速 度5)由以上可以看出自动机达动的各主要参数相对误差均于10%,满足工程分析的要求。4仿真算例在建好模型的基础上,对机枪的射击时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由于机枪的射击精度主要与弹丸出枪0瞬间枪o的运动有关。因此,这里重点对枪口的运动进行了伤真。限于篇幅,仅列出机枪处于平射状态3连发点射时枪0轴向位移,枪口整向位移,枪口横向位移等3条曲线。如图7. 8.横向位移1)在三连发点射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方向的枪口位移都有递步增加的趋势,这和该机枪连发精度较差的情况相符合。2)三个方向的枪D运动时间都与自动机后坐、复进时(下转第2059页)048●2106年7月忠图4提游示意图4.2数据手的应用Glovers5数据手套可以对手势进行辨识。手指的曲和直分别用状态“0"和“1"表示,组合形成16种手势。系统.对这16种手势进行识别,控制虚拟手完成按键、抓取、能.纽等动作.配合位置传感器,数据手套还能控制虚叔手的运动。在模式二下,系统就是利用数据手套实现场景漫游和部件操作,加强了系统的风漫感。43临塘环境的构造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漫性。实时性和交性。这也是虚拟现实技术优势之所在。为了营造过真的航行训陈环境,除了一台图形工作站外,使用的其它设备主要有位置跟踪器,用于跟踪手在空间位置的移动,改变装配对象的位置:空间立体球。用于模拟空间旋转。改变装配对象的委态:墙式大银幕、3DC. E4计算机立体成像驱动器、台投影仪和.TID偏叛光空体眼镜,用于构建真实的宣体虚拟环境。系采用同步显示方式生成立体图像.3DC. E4计算机立体成像驱动器把Viega自动生产的左右眼立体图像信号分离。通过两个通道分别送到两台投影仪.两台投影收能生成-组具有双目视差的图像,通过两片偏振片把这组图像重叠地投影在同-块大银幕上.偏振光立体眼镜的镜片是相互正交且分别与偏叛片偏叛方向一致的两片偏振片。它们相当于检偏器。能把宣体图像中左右眼的图像分别投影到佩戴者的左右眼,可以让多个佩戴者同时看到立体图像。(上按第2048页)间基本- -致, 且其峰值出现在自动机与后坐终了时,说明自动机的运动特别是后坐到位时的撞击对枪口跳动有很大的影响。而复进到位时的撞击对其影响不大。改善与自动机的运动规律有关的梦数如复进贤的刚度和阻尼,可以提高机枪的射击精度。引)人体和地面对机枪射击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机枪设计和结构优化时必须综合考虑。5结论本文于ADAMS软件建立了某型通用机枪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证明了所建模型在工程上是可信的。通过本模型,可以方便的对机枪的各种工况进行分析,深入研充自动机运动气室压力地面支承系统、人体抵肩系统等因素对机枪●2055下图5是根据运算控制计算机所计算的当前经纬度、深.航向等船艇航行参数谊染船艇的位置和姿态,使船艇在设定好的大地理坐标系中漫谢获得的大屏幕投影视闺.学员带上立体眼镜后可以看到空体的海洋情景,如光照、浪花流、海底地势的起伏.船艇体的运动等,时以用空间立体球对船艇的运动进行控制操作,配合旁边的船艇偿息显示既能获得直观的临境印象,又能得到很准确的位置.姿态等信息。图s船吧没游示意图5结论本文利用虚叔现实技术和分布交互仿真技术研制开发了高度逼真的船艇航行制练仿真系统。系统自成一体。易子实现功能扩展。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和其他设备如综合导航台、船艇控制台协同工作.本仿真系统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研制工作,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成果可推广到飞行模拟. .海洋作战、仪表操作等诸多领城。参堵文献凹石教英虚拟观实基础及套用算脚4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1 孙手丰。聂卫风苏泽整.基于虚报现实的耻舶操圾训练承统和关技机几华南理工大学学概(自然科学版200, 32C); 677L习刘离,起琳潜艇控制和伤真的数学模型1.船舶工程. 200,(I 4929我卓蓉,未街罪.Lgax图形界配241-北京:围药工业出版社,2002射击精度的影响,同时可以输出相应的载荷,得到某些在现实测量中不易获得的数据,为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疲劳寿命以及可靠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仿真结表明,该机枪的设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同时也说明利用虚拟样机进行机枪的动力学分析是可行的。栲文献;q胡志肌徐试王重平.计及自动机碰撞的机枪发射承院动力学伤真研究[4弹道学报2004 16C) 46S0.2] 社中华基于ADAMS的某型闩承境动力学伤真研究叫-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200L回戴成徽新天的朵英贤.自动武器设计断输凹北京药工业出版社19H 105教研室枪械设计原理[凹南京:华东工程学院19.2059。
在前文的"武器模板"模块中的数据并不全面,在此笔者额外做一个表格补充。为方便查看,此表格并无考虑前文数据的重复问题。
由于该枪的资料较少,媒体图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该枪细节。
文献资料来源按时间排序。[1]何懿.为国产武器增辉——与QJY88式5.8mm通用机枪主设计人员会晤[J].轻兵器,2000,(6):2.[2]王延荣.中国QJY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J].兵器知识,2000,(2):2.[3]祝玉平.关于QJY88式5.8mm通用机枪部队适用性探讨[J].轻兵器,2003,(7):53.[4]2004年版军械教材《轻武器构造》[5]5.8mm小口径机枪系列.郑霜雁[J].轻兵器,2006,(6):53.[6]王宝来.88式5.8mm通用机枪超长精度射及正面散布射的射击方法[J].轻兵器,2006,(9):64-74.[7]陈明 ,马吉胜 ,贾长治 ,等.基于 ADAMS 的某型通用机枪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7):2046-2059.[8]黄俊.QJY88式5.8mm通用机枪[J].轻兵器,2007,(20):2.[9]凌朦.主设计人员谈QJY88式5.8mm通用机枪[J].轻兵器,2007,(6:)3.[10]张本军,王瑞林,李永建,等.某通用机枪首发装填困难产生机理及改进方案研究[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1,4:29-32.[11]王瑞林,张本军,李永建,等.某型通用机枪大杠杆曲线参数优化研究[J].兵工学报,2012,33(6):653-657.[12]杨帆,张本军,刘京生,等.某型通用机枪人枪系统建模与仿真[J].四川兵工学报,2012,33(1):58-60.[13]张本军,王瑞林,李永建,等.某型通用机枪隔弹齿参数优化研究[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2,4:55-58.[14]朵英贤,马春茂.中国自动武器[M].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2014:76.[15]黄盼,廖振强,张涛.某通用机枪连发射击稳定性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5,06:132-133,144[16]刘卫明,刘恩锦,郑第称,等.基于 Pro/E 的通用机枪干涉检查与验证[J].兵工自动化,2017,36(02):30-33..
笔者编辑中部分资料来源不确定是否符合保密或知识产权需要,请各位读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转载该资料时请联系笔者(在此文回复或者直接联系笔者),并且不可将该文用于盈利目的。此资料是提供给爱好轻兵器的读者们的,禁止将此文用于非法用途。如果有不法分子使用,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未授权转载者,笔者将严肃追究;如有发现违法之处,请尽快提醒笔者,必要时请版主直接删除违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