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S GEN-L V2.1主板是GEN_L V1.0的升级版本,升级支持了TMC2130驱动SPI 模式,TMC2208、TMC2209、TMC2225、TMC2226 UART模式,支持TMC2209、TMC2226无限位归零。
1、将2560及ramps1.4集合在一块板子上,解决了Ramps1.4组合接口繁琐、易出故障的问题; 2、用户可自己更换电机驱动,支持4988、8825、8729、TMC2208、TMC2209、TMC2225、TMC2226; 3、预留外接驱动信号,可外接大驱动来驱动57、86电机; 4、采用高质量MOSFET管,散热效果更好,保证长时间工作稳定; 5、采用专用电源芯片,支持12V-24V电源输入,解决Ramps电压转换芯片发热、供电不足问题; 6、稳定可靠的滤波电路大大降低干扰的可能性,最大可能的避免打印过程中出现的死机、乱跑等现象; 7、采用CH340串口芯片,在确保稳定可靠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更是解决了以往16U2难装驱动的问题; 8、可以接受24V输入,同样系统功率下可以把热床电流减小到1/4,有效解决热床MOS管发热问题; 9、使用开源固件Marlin,配置和ramps1.4完全相同,可直接替代Ramps1.4,更加稳定; 10、支持LCD2004、LCD12864、MKS MINI12864 V1.0、MKS MINI12864 V3.0,支持创客开发的TFT24、TFT28、TFT32、TFT35、H43触摸屏; 11、XYZ轴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的端子来对应电机和限位开关,方便接线; 12、人性化的设计,用不同颜色的端子区分驱动方向,降低插反的概率,防止因驱动插反而损坏主板; 13、 支持了TMC2130驱动SPI 模式,TMC2208、TMC2209、TMC2225、TMC2226 UART模式,支持TMC2209、TMC2226无限位归零。
文件下载后,双击DRVSETUP64进行安装驱动。
2、 主板与电脑接上USB线,在设备管理中可以查看到安装完成后的COM口。
3、上传marlin固件,烧写固件之前我们先把Arduino 设置为中文,这样更方便操作,点击“File”-“Preferences”,在 Editor language 中找到“简中文”,点击OK,再重新启动Arduino 软件,如果已经是中文的就不用了。 接下来开始上传marlin固件了,打开Arduino,执行“文件”》“打开” 选择要上传的marlin固件,并选择后缀名为***.pde或者***.ino的文件打开。
4、双击打开后,在Arduino软件上工具栏选择板卡类型为Mega 2560,并选择Port的COM口。
5、然后点击“上传”即可,也可先编译,再上传(注:不能接上串口屏进行上传固件,串口屏会占用主板串口,导致固件上传失败)。
6、点击上传后会先编译再下载,下载的时候可以看到主板的指示灯会闪烁,说明正在上传固件,待固件上传完成,指示灯停止闪烁,并且Arduino显示上传成功。
1、 首先需要确认电脑能识别主板的串口,打开电脑的设备管理器,然后用USB连接主板与电脑,设备管理器中能识别主板的CH340 COM口即可。
3、点击左下角“→”上传固件,等待上传完成即可。
TMC2208、TMC2209、TMC2226驱动细分跳线方式,驱动下方右边的2个跳线帽(M0、M1)插上是16细分,如下图(X轴为例):
TMC2225驱动细分跳线方式,驱动下方右边的第2个跳线帽(M1)插上是16细分,如下图(X轴为例):
TMC2208、TMC2209、TMC2225、TMC2226 UART模式跳线设置都是相同的,驱动下方的左边第3个跳线插上即为uart模式,如下图(X轴为例):
注:UART 模式可以在屏上设置驱动的电流、工作模式,要实现UART 模式,还需要固件的支持,固件的配置方式详情见4.3.7
注:1、由于Z轴丝杆阻力较大,容易误触发导致归零的位置不一致,因此不建议Z 轴使用sensorless功能 2、要实现sensorless功能,还需要固件的支持,固件的配置详情见4.3.7
(注:LCD屏幕只能使能以下屏幕中的其中之一,同时使能多个会导致编译报错) 1、LCD 2004 配置,在配置文件中使能 #define REPRAP_DISCOUNT_SMART_CONTROLLER
2、LCD12864屏幕配置,在配置文件中使能#define REPRAP_DISCOUNT_FULL_GRAPHIC_SMART_CONTROLLER
在配置文件使能RGB
在配置文件文件中使能#define NOZZLE_PARK_FEATURE
在高级配置文件使能#define PARK_HEAD_ON_PAUSE
在pins_MKS_GEN_L_V21.h文件中增加断料检测pin(注:该pin口需要根据断料检测开关所接到的pin进行配置,以断料检测接到X_min的限位为例,X_min限位的pin为D3,)
PWC与主板的接线图如下:
在pins_MKS_GEN_L_V21.h中增加以下代码: #if ENABLED(PSU_CONTROL) #ifndef PS_ON_PIN #define PS_ON_PIN 11 //打完关机信号pin,根据自己的模块所接到的pin进行设置,以D11为例 #endif #endif
注:要实现打完自动关机功能,需要在屏上的打印界面中的操作界面选择自动关机。
TMC 驱动 uart模式,需要硬件支持,需要在驱动左下第二个插针插上跳线帽(以X轴为例)。
在配置文件中使能TMC驱动,TMC2208和TMC2225均使能为TMC 2208,TMC 2209和TMC2226均使能为TMC2209。
TMC UART模式驱动电流设置,可在屏上的设置→高级设置→TMC驱动→驱动电流进行设置,也可在固件的高级配置进行设置(注:设置的电流需要乘以1.41才是峰值电流)。
在配置中,将开关类型设置为false(以 X和Y轴为例)
在高级配置文件中使能sensorless_homing和配置阻塞阈值
传感器信号pin需要根据主板的接线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接到Z_MAX 限位或Z_MIN限位(注:3Dtouch的信号控制线为2pin线,黑线和白线,白线是信号线,以接到Z_MAX限位为例 D19)。 注:使用z_safe_homin功能,跳过此项配置,详见5.11 z_safe_homing配置
在pins_MKS_GEN_L_V21.h的文件中增加舵机pin(注:该pin需要是没有上拉电阻的空闲pin,可以接到主板的D11或D21,以D11为例): #define SERVO0_PIN 11
舵机控制信号pin接线方式:
注:z_safe_homing 是利用3Dtouch 作为Z轴的回零限位,其他配置项均与不使用z_safe_homing配置相同(5.2设置传感器信号pin除外),不使用z_safe_homing功能的,不用进行以下配置。 1、传感器信号pin设置,使用z_safe_homin功能,一般是使用z_min的限位pin,需要确保配置文件使能了#define Z_MIN_PROBE_USES_Z_MIN_ENDSTOP_PIN
2、在配置文件使能z_safe_homing
1、主板无法更新固件如何处理? 答:确认电脑是否识别了主板的com口,电脑的设备管理器能看到CH340 COM口即可; 主板已接上过多负载的情况下,不建议用USB给主板供电来更新固件,这样容易供电不足导致无法更新固件; 主板不能接上串口屏的同时连接电脑进行更新固件,需要把串口屏断开。
2、更新固件后,LCD屏上显示的显示的脉冲、最大速度等参数不对如何处理 答:在屏上进入高级设置界面,初始化eeprom,然后返回到设置界面,保存数据,加载数据
3、主板无法与电脑的上位机连接怎么办? 答:确认配置文件中的主板的串口是否正确,MKS GEN_L V2.1使用的是串口0; 主板连接到电脑后,进入设备管理器查看电脑是否识别了主板的com口,如识别了,可以重启上位机,上位机设置的波特率需要与配置文件设置的一致;如无法识别,检查usb的连接是否接触不良。
4、3Dtouch自动调平效果不好如何处理? 答:⭐可以增加调平点数; ⭐可以在配置文件中使能#define MULTIPLE_PROBING 2,每点重复调平,以获取精度更高的平均值; ⭐可以切换自动调平的方式,#define AUTO_BED_LEVELING_LINEAR适合倾斜的平面平台 #define AUTO_BED_LEVELING_BILINEAR适合弯曲不平的平台和大平台。
5、自动调平失败如何处理? 自动调平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为此做了一个视频,详情见链接:
6、屏上出现TMC 报错如何让处理? 答:屏上出现TMC驱动报错是因为主板固件使能了TMC 驱动uart模式,而主板与驱动之间通讯失败。 1、确认主板是否用了TMC驱动(TMC2208、2209、2225、2226),如果没有使用,则需要在配置文件屏蔽TMC驱动 2、使用了TMC驱动,固件配置又是正确的,需要确认硬件是否已设置为uart 模式,就是驱动下方的跳线是否正确,详见3.4 3、如果以上配置都正确,则有可能是存在驱动有问题,可以用上位机发送指令M122查看,显示ok的通讯成功,allow的通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