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关于电梯正确使用方法
您真的知道吗?
电梯门开关的感应盲区
电梯门有一个感应盲区,那就是过于细的物品不能被感应到。
下图是动作示范,模拟手指放在电梯门中间,电梯没有感应到,直接关门了:
因为这个盲区导致的事故:
案例1:
一个小男孩,身上绑着儿童安全绳,结果进电梯时,电梯门没有感应到绳子,直接关门了,孩子就被吊到了天花板上。幸好后来绳子断了,小男孩没出大事。
案例2:
这个小男孩是一直在拿雨伞和电梯门玩,在危险边缘不断试探,雨伞直接被门夹到了天花板上。幸好最后电梯停在了30楼,并没有发生其他事故。
案例3:
最后一个事故比较吓人,一位工人把电钻放地上用来挡电梯门时,由于电梯门没有感应到电钻,依然关了门,电钻反而被卡住了,最后爆炸了!
盲区分析:
电梯门是有感应盲区的!电梯门主要有3种:触板式电梯门,接触到物体和人的身体,电梯门会弹开;光幕式电梯门,通过红外线检测物体,感应到了电梯门会弹开;触板和光幕式二合一电梯门,有2种方式可以让电梯门弹开。
但是这3者都有盲区。尤其是我们现在用的电梯门一般是光幕式和二合一式的,它的感应盲区是:上下10厘米和正中2厘米,尤其是门的最下端位置。
拿来挡电梯门的物体过细,小于2厘米,很可能会被夹。比如小孩的手指、绳子、裙摆、荧光棒等。
如何避免盲区的伤害:
进出电梯时,不要跨步停留在厅、轿门之间,要快速通过。不要再拿脚、手,身体任何部位和各种物品去挡门。需要等人,请直接按电梯开关键。
电梯和门柱之间的缝隙
电梯和门柱之间的缝隙,是很多人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
因为这个盲区导致的事故:
案例1:
奶奶带着小女孩坐电梯,孩子的手放在电梯门上,随着电梯门打开,孩子的手跟着被拉到了电梯和门柱的夹缝中。
案例2:这个小女孩也是,左手扶着电梯门,随着电梯门的打开,手被夹。
盲区分析:
根据国家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规定,乘客电梯的缝隙是要小于6毫米的,就算使用过程中有磨损,也要小于10毫米。
而据某电视节目调查,3-6岁的孩子,手指厚度在5-8毫米之间。所以,电梯门的这个盲区,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比较危险!
如何避免盲区的伤害:
家长抱着孩子等待乘坐电梯时,在电梯前至少要一米远。家长教育孩子要离电梯一米远、不能摸电梯门。
电梯外门和内门之间
电梯外门和内门之间,在电梯没达到时,是空的,是盲区。如果用力去顶撞,直接会发生如下情况——
因为这个盲区导致的事故:
案例1:
电梯的外门,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坚不可摧。在大力撞击下,电梯外门是能被撞开的。
案例2:
浙江义乌有一名6岁小男孩,因为朝电梯的设备操作控制箱小便,导致电梯故障停到7楼、8楼中间,但他试图从电梯轿厢与电梯井壁的空隙里爬出来,结果,掉进了电梯井里。
案例3:
这个小女孩也被困在了电梯里,但她一直试图在扒门,看得人后背发凉,要是电梯突然动了,小女孩很可能也会突然坠下电梯井。
盲区分析:
事实上,直梯是分2扇门的,只有当电梯运行到当前楼层,2扇门同时打开、关上,才能安全坐电梯。而2扇门之间,存在一个东西,叫电梯井,电梯就是在这个井里上上下下。如果电梯没停稳就上电梯、撞电梯外门、扒电梯内门,就很容易发生事故。
如何避免盲区的伤害:
一定要电梯停稳确认无误后才能上。不要倚靠、撞击电梯门。电梯故障停运后,不要扒电梯门。当被困在电梯里时,可以:长按电梯里的紧急呼叫按钮,进行求救。用手机拨打电梯内张贴的救援电话。
电梯“异常现象”
电梯很多“异常现象”,
到底是不是故障?
其实电梯很多看起来的
“异常现象”不是故障,
是电梯自身的保护功能,
电梯并没有坏!
满载电梯不停
电梯轿厢满员后为避免超载,不再响应下一站的外呼。
超载电梯不走
这一点越来越多人都知道了,后进的乘客大多也能自觉退出。
电梯不关门或反复开关门
门口或地坎有杂物遮挡光幕或门触板。
电梯突然降到最底层又重新恢复正常运行
电梯断电再接通后要重新确定平层基准位置。
电梯突然平层后开门不走,几分钟后又自动恢复运行
要对不文明现象说“NO”
为了您和您的家人安全,
物业提醒您文明乘坐电梯,
拒绝以下不文明行为:
把电梯当成游乐场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坐电梯时也不安分,喜欢蹦蹦跳跳,嬉戏打闹,殊不知这样的行为,非常容易造成电梯故障。因为电梯当中设置很多安全保护的开关,当有人在电梯里蹦跳导致电梯发生倾斜时,很有可能触发这些开关,从而导致电梯进入保护状态。而此时,电梯将会迅速停下来,导致人员被困。
无聊/恶搞把所有楼层按键按亮
✦偶尔也会发现某些人在乘坐电梯时,兴许是无聊,也可能爱恶搞,明明不是自己要去的楼层,但竟把所有/部分楼层电梯按钮按亮,这种行为妥妥地把个人道德修养淋漓尽致的曝光在电梯监控下,给其他需要用梯的住户造成困扰,同时也是在浪费公共资源。
反复按电梯外呼叫/开关门按键,试图让电梯快一点
✦要知道,反复不停按电梯呼叫键,并不会加快电梯到达本层,反而影响电梯运行程序的灵敏度。同样,持续不停按开关门按键,并不能让电梯加快开门关门,还有可能造成电梯门闭合故障。
长期占用电梯不关门
✦长期挡门是使用电梯不当的常见做法之一。很多人经常会用手或身子挡住电梯门,甚至还有人直接塞了一个纸板/重物去阻止电梯门关闭。
✦电梯门是有光幕感应的,如果持续挡门超过20秒,电梯就会启动自我保护而停运,或者强迫关门。出现3-5次这种情况,会干扰电梯的判断,导致停止运行。
重物倚靠梯门
✦电梯门不是墙,它的“耐力”其实只有30公斤左右。打个比方,一个成年男子用力踹一下,电梯门就能完蛋!所以重物倚靠或者人去倚靠电梯门都是相当危险的动作,而且还会导致轿厢门变形。
在电梯里乱丢垃圾/杂物门
✦个别家庭在装修、房屋大扫除时,这个情况就会经常发生。梯里梯外总堆着废旧杂物,而且都是可燃物。假如有人随手扔个烟头,着火那是分分钟的事。
✦垃圾对电梯来说,还会影响运行和安全。很多电梯会出现故障的原因就仅仅是由于一点垃圾。
✦重力不均的装修材料堆积在电梯内,会使得轿厢倾斜,破坏电梯。
被困电梯后暴力撬门
✦再说一次,电梯不是密封的,即使停电,里面仍然有空气。被困时,可按下电梯报警键,如在报警键无人应答的情况下,请拨打电梯轿厢内张贴的服务热线电话,耐心等待专业人士的救援。
✦在等待救援的同时,千万不要自己撬开电梯门,你撬门的暴力行为会使情况变得更糟糕。而且如果你破坏了电梯,是要承担维修费的。
以为电梯不怕水
✦往电梯里泼脏水、清洁楼道时把水扫到电梯井道里,以及熊孩子往电梯按钮撒尿的情况,都非常危险。✦在电梯的轿厢顶、轿厢底、层门地坎的下方,都装有许多机械部件和电器元件,脏水或其他液体流到这些地方,都会造成部件的锈蚀,甚至会使电器元件失效。
野蛮使用
不得不说野蛮使用电梯是电梯的最大克星。
✦由于在装修时,装修垃圾多,杂,乱,一不小心那些灰尘、石子、泥巴等等的建筑垃圾就会造成电梯故障。
✦建议住户装修时,用大袋子把这些垃圾整理好,再放入电梯内,当然也要考虑一下电梯的承重,不要超载。温柔一点对电梯,它不也让您少操心嘛,看看,它好我也好了吧!
当然,
咱们也不排除电梯是真的故障了。
如果发现电梯发生故障,
请及时向物业中心反馈,
工作人员会联系维修人员实地查看维修的。
乘梯须知
乘电梯时,请查看电梯门口是否有安放维修维保护栏。正在维修保养中或带故障的电梯,存在安全隐患。
不可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否则有可能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门:否则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
在电梯运行时尽量离开门口站立,可以利用轿厢内的扶手,站稳扶好。
电梯超载报警时不要挤入轿厢或搬入物品,否则将可能造成电梯不会关门,影响运行效率,情况严重时将导致曳引绳打滑,轿厢下滑,甚至造成人员剪切等事故的发生。
不要用手、脚或物品阻止轿厢门的关闭,需要使电梯门保持打开状态,可按住轿厢内的开门按钮。进出电梯时行动不要过分迟缓,不要长时间一脚踩楼层一脚踩轿厢,否则万一此时轿厢动起来,易发生剪切事故。
如果电梯满员,请耐心等待电梯的下一次服务。
电梯到站停止后如果不开门,可以按开门按钮打开轿厢门,不可强行打开轿厢门,否则很可能发生坠落井道事故。
不要在运动的电梯内嬉戏玩耍、打闹、跳跃和乱摁按钮,否则特别容易导致电梯安全装置误动作,发生“困人”以及伤亡事故。
10
电梯速度不正常时,双腿微微弯曲,上身向前倾斜,应对可能受到的冲击,电梯急速下降,立即把每一层楼的按键都按下,双腿分开、屈膝,呈半蹲状蹲、保护关节和脊柱。
11
当电梯出现故障卡在层间时,请不必惊慌,最安全的对策是处变不惊,轿厢和井道通风良好,空气充足,电梯设有多项保证乘客安全的措施,可以利用轿厢内设警报按钮或电话呼救物业部门和维保单位,耐心等待救援。切勿试图通过其他危险方式离开电梯。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