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车在我国拥有9000万左右的保有量,虽然比不上电动自行车,但它在电动车中属于绝对的“数量第二”,保有量远超过电动四轮车,3大人群是电动三轮车的主力消费者。
1、农民,小行家自己是农村人,小时候农村多用板车、手推车,现在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三轮车。
2、城市的小生意经营者,包括菜市场、夜市摆摊、快递配送等等,电动三轮车是它们营生方式。
3、老年人,除了货运三轮车,还有一部分是代步三轮车,不少老年人依赖于它们代步出行、接娃买菜。
虽然电动车治理规范化,电动三轮车被纳入正式的机动车管理范畴,上路门槛变高,以上3大电动三轮车消费人群带来了一定困扰,尤其是驾照的要求,于是,一些地方采用便民管理措施,用其他 方式来替代驾照,其中有3种替代方式,小行家带您一起来了解。
多地电动三轮车可以上路,采用3种替代驾照管理方式
1、备案登记管理方式,近期六安启动包括电动三轮车在内的车辆备案登记,早前,已有合肥、铜陵完成备案登记,另外,还有河南睢县、甘肃金昌等多地,电动三轮车备案也进入收尾工作,备案登记的三轮车,车辆和车主信息实名制,悬挂临时号牌,没有驾照要求。
2、“一车一码”的管理,四川宜宾在推进“一车一码”,山东章丘在推进电动三轮车“一车一号”,这种管理方式,完成电动三轮车实名登记,车主签订承诺书,参加交通安全培训,来替代驾照管理。
3、记分卡+登记卡管理,四川泸州、江苏盐城推行双卡管理,登记卡用来车辆实名制,和车主信息榜单,记分卡则起到驾照同等的约束作用,对于车辆出现违章进行扣积分,用来约束车主驾驶行为。
以上这3种管理方式,虽然看上去是“土方法”,但很受车主欢迎,毕竟,放宽驾照,对于用车便利性能够大幅提升。
当然,以上的替代管理方式,没有驾照,电动三轮车可以上路,不代表能任意驾驶,车辆还是要遵守在当地范围允许的行驶范围,毕竟,超出本地,其他地方未实施该管理,就又会有驾照要求,另外,车辆要遵守不违规载人、超载、闯红灯、逆行等基本道路要求,否则同样会被处罚。
采用驾照替代管理,主要针对2类电动三轮车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地方,所有电动三轮车,都可以采用这3种替代方式,不要驾照就能上路,以上的管理方式,其实主要就针对2类电动三轮车,包括:
1、非标但在没有规范化之前已购的车辆
不要驾照的便民化管理,主要的对象之一,就是一些非标车辆,但注意,也不是所有非标车辆,都会有备案等放宽管理方式,而是车主在购买车辆的时候,没有规范化管理,也不知道车辆缺乏资质不能使用,这个时候买的车,已经使用一段时间,直接告知不允许用,显然是不合理,所以,多地才有放宽的管理方式。
小行家提醒:如果您所在地方,已经有展开过非标车禁止新增的通知,这个时候买电动三轮车,一定要避免非标车,否则上路就很受影响。
2、农用电动三轮车
以上的不少替代方式,仔细看其实多在乡镇农村地区实施,毕竟,相比城市,农村在考证更难,而三轮车可替代性更少,所以,解决农村三轮车使用问题,才有了替代方式,当然,城市中特殊车型,比如亳州药材市场送货专用三轮车,也享受便民化的管理。
小行家提醒:既然作为专用三轮车管理,往往都有一定的规定,一定要遵守规定,同样是亳州,车主以专用电动三轮车进行违规载人,车牌没收,失去上路资格,值得注意。
小行家总结:
电动三轮车作为涉及民生用车、老年人代步用车,从目前来看,并没有一刀切的管理,各地还是因地制宜,因车制宜地进行管理,上面提到的“备案登记、一车一码、双卡管理”,其实就是体现对于已购非标、农村电动三轮车的一种处理,让更多的电动三轮车,可以用车方便,有上路资格。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