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千亿市场和儿童健康工信部最新修订《玩具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中国网财经11月20日讯 1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GB 6675《玩具安全》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会上表示:“新修订发布的标准,相当于以前及格分数线是60分,现在提升到90分才算合格。依据新标准生产的玩具产品可以让孩子们玩得更省心、更放心、更安全。”

新标准关键技术指标全面升级

2024年,我国国内市场玩具零售总额达978.5亿元,比2020年增长25.5%;据有关机构测算,预计2025年全年,我国国内市场玩具零售总额将超1000亿元。我国玩具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品质量长期处于较高安全水平。但同时,一些不符合标准、产品质量存在较大隐患的劣质玩具的出现,也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本次GB 6675《玩具安全》系列标准修订为第3次修订,在充分调研我国玩具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并对标ISO、欧盟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对玩具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了全面升级,提升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约束力和适用性。

具体来看,在防范健康损害方面,增补了甲醛、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短链氯化石蜡、硼元素等10类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大幅提升对玩具产品中化学类有害物质的覆盖类别,解决小朋友放入嘴里、污染手臂、伤害身体等问题。

在机械物理安全方面,增加了明火装置玩具、食品造型玩具等新产品的技术要求,优化了原标准中悠悠球、充气玩具、吸盘弹射物等细分品类产品的特定要求,强化标准技术要求对玩具产品物理安全的适用性。

在防火安全方面,新增了面具等头戴玩具的阻燃性能技术要求,完善了玩具化装服饰、玩具帐篷等供儿童进入的玩具、软体填充玩具等三类产品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切实保障玩具产品的防火安全。

“12+12”过渡期保障平稳实施

为保障新旧标准平稳换版实施,新修订发布的GB 6675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过渡期采用了“12+12”的工作方案,为生产和销售环节提供了“双保险”。

何亚琼解释说,第一个“12”指的是新修订标准从发布到正式实施留有12个月的生产过渡期,企业可对产线工艺、配套供应链进行优化调整,从而达到新标准的技术要求,12个月的生产过渡期结束后,所有新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第二个“12”指的是在生产过渡期截止后,又额外为依据旧标准生产的库存产品提供了12个月的销售过渡期,保障库存产品有序退出市场。

何亚琼向各方提出建议:政府要把玩具产品的“及格线”不断提高,并且要严格执法;玩具生产企业要主动对照新标准开展全面评估,做好适配调整工作;检测认证机构要提供更专业及时的服务;电商平台要优先选择符合新标准的产品销售;消费者要当“最挑剔的家长”,擦亮眼睛,用钱包投票。

强化监管守护儿童安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苗雨晨介绍了市场监管部门在玩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工作。

今年,市场监管总局首次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全国妇联等6部门联合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将集中排查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儿童玩具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质效,实现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治理。

一是明确“重点产品”。紧盯磁力珠、化学实验套装玩具以及“盲盒”玩具、解压玩具、“假水”玩具、儿童智能手表等新兴“网红”产品。

二是突出“重点问题”。围绕玩具产品小零件易脱落,增塑剂含量、特定元素迁移量不合格,无标签标识、未标注适用年龄和警示标识不规范等问题,靶向治理质量安全隐患。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结合生产、流通环节特征,锁定生产企业集聚区,以及校园周边文具店、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等流通场所,全面加强监管。

苗雨晨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共监督抽查玩具等儿童用品1.8万批次,检查儿童用品生产销售企业7万余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企业近2000家。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按照GB 6675《玩具安全》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强化玩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深入推进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力争到2027年实现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隐患有效治理、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转】一文读懂:GB、GB/T、GB/Z、QB/T开头标准的不同在我国的标准体系中,GB 标准、GB/T 标准、GB/Z 标准和 QB/T 标准有着各自独特的定位和作用,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企业生产、产品质量把控以及行业规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GB 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标准即强制性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它具有法律强制力,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71364287213777>9a33<52=77874tj}rn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3609-2025即将实施 中文名称:天然气 气体取样 发布日期:2025-10-31 实施日期:2026-05-011/75325 GB/T 20173-2025即将实施 中文名称: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阀门 发布日期:2025-10-31 实施日期:2026-05-012/75325 GB/T 30216-2025即将实施 中文名称:车装钻机 jvzq<84yz0ybershq0usi7hp1ogjp8vwgtBnuDrtqIpfnBuvf
2.国家标准(GB)标准网2025年9月19日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原则和对接触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开展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健康检查的内容和周期。本标准适用于接触职 GB 9448-2025 焊接与切割安全 2025年9月19日 本文件规定了在实施焊接、切割操作过程中工作区域及人员防护、通风与消防措施,有限空间内的安全要求jvzquC41yy}/drfq|j{ou7hqo1ibvnlqt{5mk|y/:7320qyon
3.标准开头上的GB、ISO、EN、BS等字母分别代表什么?GB:G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代号前缀,意为“国家标准”(guóbiāo),也称“GB标准”。GB国标是由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制定和发布的标准。GB标准是在我国境内强制实施的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其中,以“GB/T”开头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以“GB”开头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jvzquC41ujko|qjp2;?77=3336<80lto1pkxu8;947=767f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