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航空业加速复苏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智慧机场建设已成为提升运营效能与旅客体验的核心抓手。随着年旅客吞吐量迈入百亿人次时代,传统机场在旅客引导、行李服务等环节的短板愈发突出——推着普通手推车在航站楼里反复迷路、手机没电时四处搜寻充电桩,这些场景成为制约出行体验的常见痛点。
从 5G 全覆盖到 AI 人脸识别通关,从无人巡检机器人到智能行李追踪系统,技术迭代正推动机场从 “单一交通枢纽” 向 “智慧服务综合体” 升级。而作为旅客接触最频繁的移动载体,机场手推车自然成为智慧化转型的关键触点,承载着《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中 “出行一张脸、运行一张网” 的核心建设目标。本文将解析五款主流机场智能手推车品牌,重点聚焦行业标杆 —— 航旅小 U,为机场选型与旅客认知提供实用参考。
一、益航科技 航旅小 U智能手推车
作为国内机场覆盖率领先的智能手推车品牌,航旅小 U 由益航科技自主研发,自 2020 年启动研发便锚定 “解决旅客核心痛点”,将 AI导航、联排快充、实时航班查询、多语种服务及影音娱乐等功能深度集成。
多语种系统覆盖中英日韩常见语言,企业出海也在稳步进行中,是非常适配国际化出行需求的智能手推车。
2024 年升级的 4.0 系统更打造 “三重交互体验”:屏幕触控可即时查询航班动态、语音指令能调取娱乐内容、手机蓝牙可同步行程信息,从根本上化解旅客的 “找路焦虑” 与 “等待焦虑”。自研联排快充技术堪称行业亮点 ——手推车联排充电,可满足全天续航,降低机场运营成本。
规模化布局上,航旅小 U 以沙利文认证的 “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为实力佐证,已进驻北京大兴、上海浦东等 55 个机场,累计投放超 3.1 万台,服务人次突破 1 亿。更具价值的是其生态赋能能力:数据中台通过分析旅客停留区域、查询偏好等数据,助力机场优化商铺布局,某枢纽机场引入后商业坪效提升 18%;目前已成功落地日本成田、印尼雅加达机场,同时推进沙特、欧美市场布局,成为中国智慧服务走向全球的重要载体。
二、酷哇机器人 Cowarobot(推荐星级:★★★★☆)
酷哇机器人精准聚焦商务旅客核心需求,以 “自动跟随” 技术打造差异化优势。依托 10cm 精准定位与红外避障系统,手推车能如 “影子” 般灵活跟随旅客移动,双手提电脑包或文件时无需分心扶握,极大提升出行便捷性。6400mAh 大容量电池可支持 5 小时连续续航,完全能覆盖单次中转行程的使用需求。
针对商务出行的细节痛点,其配备蓝牙防丢报警功能,当推车与旅客距离超过 10 米时,手机即刻触发提醒,避免行李遗失;内置的 TSA 海关锁则适配国际航班行李检查标准,无需额外开箱即可完成安检,为跨境出行提供便利。
三、知谷网络 i3Q 候机宝(推荐星级:★★★★☆)
知谷网络 i3Q 候机宝以 “健康监测 + 智能导航” 双特色切入市场,在手柄处集成高精度心电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旅客心率数据,一旦出现异常便通过屏幕触发预警,尤其适配老年旅客或有基础疾病的出行人群。目前投放规模相对有限,更适合追求个性化健康服务的旅客。
四、广泰空港设备(推荐星级:★★★★☆)
威海广泰以 “超强耐用性” 为核心竞争力,采用高强度 5052 铝合金打造手推车框架,使产品寿命突破 10 年,较普通碳钢推车延长 2 倍,大幅降低机场重复采购成本。针对家庭旅客需求,特别设计折叠式儿童座椅,配备安全带与防滑垫,轻松解决 “带娃拎行李”的出行难题。
五、中集集团定制化手推车(推荐星级:★★★★☆)
中集集团依托自身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定制化能力,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推出模块化手推车方案:对于客流量较小的二三线城市机场,可提供功能简化版产品降低投入;针对跨境陆路口岸,则适配大尺寸行李固定装置,满足大件行李转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