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杠杆》电子课本视频精讲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力臂弹簧支点方向测力计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杠杆》电子课本+视频精讲+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

电子课本

视频讲解

知识点

第1节 杠杆

1、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4、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2)费力杠杆:L1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同步练习

第1节 杠杆

一、选择题

1. 图中杠杆受力F,图中能表示力F力臂的是( )

A. OA段 B. OB段 C. OC段 D. AB段

2. 如图是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能正确表示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图是( )

A. B. C. D.

3. 如图所示,O点表示杠杆的支点,其中错误的是( )

4. 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力臂一定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C. 杠杆一定是直的

D. 使用杠杆时可以省力同时又省距离

5. 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 杠杆一定要有支点

C. 力臂必须在杠杆上

D. 力臂就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A. 20 N B. 4 N

C. 1.25 N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支点两侧钩码都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

B. 在支点两边的钩码下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

C. 将支点左边加上二个钩码,右边加上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

D. 将支点左边的钩码向左移动两格,将支点右侧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

8. 如图所示,一根直硬棒被细绳系在O点吊起.A处挂一实心金属块甲,B处挂一石块乙时恰好能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硬棒与悬挂的细绳质量,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甲的质量和密度都比乙大

B. O点绳子拉力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

C. 如果甲浸没在水中,硬棒会逆时针转动

D. 如果甲浸没在水中,要使硬棒水平平衡,可将乙向右移动

9. 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那么每个砝码的重力为(g=10 N/kg)( )

A. 0.09 N B. 0.9 N C. 9 N D. 0.45 N

10. 如图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11. 如图所示的常用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起瓶器

C. 钢丝钳 D. 天平

12. 使用杠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下列杠杆的使用能够省距离的是( )

A. 开瓶器 B. 镊子

C. 钳子 D. 自行车手闸

13. 各种剪刀都是一对杠杆,要剪开较硬的物体,图中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14. 如图所示杠杆中,动力F的力臂是( )

A. OA B. OC C. AC D. OB

15. 中国人是使用筷子的专家,如图所示将AB这支筷子作为杠杆分析.O点为支点,食指指头对筷子上的M点的压力FM(垂直于筷子)是动力,食物对筷子上的N点的挤压力FN(垂直于筷子)是阻力,动力FM的力臂是( )

A. OA B. OB C. OM D. ON

16. 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天花板上,在其下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让木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动力臂逐渐变小 B. 阻力臂逐渐变大

C. 动力F与动力臂乘积不变 D. 动力F逐渐变大

17. 如图,O是杠杆的支点,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则( )

A. 杠杆始终是省力的 B. 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 杠杆始终是等力的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8. 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CB是全尺长的1/3,当B端挂上5 N的物体时,直尺的A端刚好没有翘起.如图,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A. 2.5 N B. 5 N C. 10 N D. 无法确定

19. 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做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要想最省力应使F1沿着哪个方向( )

A. 由C指向F B. 由C指向D

C. 由C指向E D. 由C指向O

20.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和操作图,乙图中在B点悬挂3个相同的钩码,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则需要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

B. 在乙图中只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则此时杠杆可能是费力杠杆

C. 在乙图中若只在D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也可以让杠杆水平平衡

D. 在乙图中为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D点施加力的方向由①位置到②位置的过程中,所需施加的拉力大小不变

二、填空题

21. 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________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_________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22. 拉杆式旅行箱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如图所示,使用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100 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则抬起拉杆的力F为_________N.

23. 如图所示,用手托起重物时,肱二头肌收缩带动前臂向上弯曲,前臂可以看作是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此杠杆的支点是图中的C点,假如托起6 N的重物,请你根据图中所示,估算出手臂要用的力大约是_________N.

24. 在一轻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不等的两个铁块M1、M2(M1>M2),调节两物体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平衡,则_________(填“M1”或“M2”)离支点较远些.然后将物体同时浸没在水中,杆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25. 如图所示,三角支架ABC固定在客厅墙上,已知AB长40 cm,AC长30 cm,一花瓶正好放置在AB中点处.A处螺钉能承受的最大水平拉力为40 N,为防止因A处螺钉松脱而支架绕C点倾翻,所放置花瓶的重力最大为_________N(支架重力不计).若花瓶的重力较大,放置时应尽量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墙壁可确保安全.

26. 如图所示,AOB为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固定O点,使OB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端挂一重为40 N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端施加F=_________N的力,在图上画出此时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

(1)利用如图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员把钢筋剪断,钢丝钳是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使用撬棒,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_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_点.

28. 在图中画出在A点施加最小力F的示意图和动力臂L.

29. 如下图中ABO可看成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30.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杠杆如图所示: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果在杠杆的A处(左第四格)挂3个相同的钩码,则在B处(右第二格)要挂_____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才能仍然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果将A、B处的钩码都远离支点一个格,杠杆会向_________端下沉.(填“左”或“右”)

31.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_________或匀速转动状态.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装置A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_________。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3)若用装置B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 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 杠杆平衡时,动力F1的大小为2 N,动力臂L1为0.5 m,阻力臂L2为0.1 m,求阻力F2的大小.

33.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杠杆长0.4米,在它的中点B处挂一重30牛的物体G.若在杠杆上A端施加竖直方向的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求F的大小为多少牛?

参考答案

一、1.C 2.C 3.D 4.B 5.B 6.B 7.D 8.B 9.B 10.A 11.A 12.B

13.B 14.A 15.C 16.C 17.D 18.C 19.A 20.B

二、21.B 等臂 22.省力 25 23.费力 36 24.M2 能

25.60 靠近 26.20 垂直于杆向下 27.(1)省力 (2)A C

28.如图所示 29.如图所示

30.(2)6 (3)右

31.(1)静止状态 便于测量力臂 (2)C (3)1.8 变大

32.动力F1的大小为2 N,动力臂L1为0.5 m,阻力臂L2为0.1 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阻力;

解得: ,即阻力F2的大小为10N。

33.重力G的力臂:OB= OA= ×0.2m=0.1m,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OA=G×OB,F×0.2m=30N×0.1m,F=15N.

THE END
0.如图所示是一辆火车上装满同种货物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杠.解答:解:(1)当前轮遇障碍物A时,顾客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看成杠杆,支点是C点;(2)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顾客向上提把,这时支点是B点,显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此时手推车可看成是省力杠杆.故答案为:C;省.点评:(1)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杠杆的五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q1ujoukhnfa;i6dBf5hd;e6m985gg23=;969k54:;c2
1.杠杆原理1.当动力臂>阻力臂时,它就是一个省力杠杆,开瓶器,手推车,铡刀等都是省力杠杆; 2.当动力臂<阻力臂时,它就是一个费力杠杆,多付出了力,但换来的是距离的节省,比如钓鱼竿,筷子,镊子都是费力杠杆。 3.还有一种就是等臂杠杆,既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只是为了实现一种平衡,如天平,定滑轮等。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3686:19;57@<67a?8:@=548=/uqyon
2.如图是一辆装满同种货物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1)当前轮遇障碍物A时,顾客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看成杠杆,支点是C点; (2)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顾客向上提把,这时支点是B点,显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此时手推车可看成是省力杠杆. 故答案为:C;B;省. 练习册系列答案 名师讲堂单元同步学练测系列答案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q1ujoukhnfa:839m5dg2>b7j6:6e>c9
3.杠杆式手推车市场调研报告简乐尚博(168report)本文研究全球市场、主要地区和主要国家杠杆式手推车的销量、销售收入等,同时也重点分析全球范围内主要厂商(品牌)竞争态势,杠杆式手推车销量、价格、收入和市场份额等。 针对过去五年(2018-2022)年的历史情况,分析历史几年全球杠杆式手推车总体规模,主要地区规模,主要企业规模和份额,主要产品分类规模,下游主要应用规模等。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33=1;7mvon
4.2023年国家公务员常识积累:“杠杆原理”考点汇总一、等臂杠杆(第一类杠杆) 特点: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例子:天平、跷跷板、定滑轮。 二、省力杠杆(第二类杠杆) 特点:省力费距离 例子:汽车的刹车、羊角锤、镰刀、木工钳、老虎钳、扳手、独轮车、汽水扳子(起子)、坚果夹子、指甲剪、钉书机、跳水板、手推车、动滑轮。 jvzquC41ln4iwjyw0eun1;54416:3=445879;=3jvor
5.生活中利用杠杆原理的情况极为常见.如图所示的杠杆中不能省力的是用手推车运送重物D. 用扳手开启瓶盖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A、用撬棒撬箱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合题意; B、用滑轮提取重物时,图中是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符合题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q1ujoukhnfafg73Aid77k2g9f7:f<7;n5:4ci94?i2h
6.在农村托运重物,农民都用“人力板车”!你见过没?小朋友听得懂的科普:杠杆原理 “ 本期导读 ① 板车 ② 安装步骤 ③ 板车原理 ” hey~我是小梦 “人力板车”,可以说是农村托运重物,最实用的一种农事工具了,它的构成由:两个轮胎和一块块木板拼接而成的大板框架,制作而成。 大致的制作方式就是:把一块块的小木板,拼接成一块大的木板,再在大的木板块下面的jvzquC41yy}/5?5fqe4dp8rkr172498464980qyon
7.如图所示是一辆装满同种货物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点(填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同样可将手推车视为杠杆,售货员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 B 点;与前轮遇到障碍物相比,此时较 省力 (填“省力”或“费力”),画出两种情况的杠杆示意图.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1)解决此题要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q1ujoukhnfag7b4k>6::;g7@69ge89h;62h5772A=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