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悦读周春梅:艾青——“穿过广阔与荒漠”手推车土地

周春梅老师的专栏“诗与思”,将引着我们走进一批具有经典价值或源头性意义的诗人,以诗启思,以思观诗,打通诗与思的隐秘联系,并嵌入一些“小作业”,或为学习任务,或为教学参考。

周春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2013年度“中国好教师”,“《教师月刊》2014年度教师”,2018年“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著有《把自己和书关起来》(花城出版社)、《一间辽阔的教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讲台上方的星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间辽阔的教室》入选《中国教育报》2016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首届“教育创新图书100佳”(2019年),《讲台上方的星空》入选《中国教育报》2019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周春梅:艾青——“穿过广阔与荒漠”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等。他于20世纪30年代初走上诗坛,因其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广受关注,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中国诗界。

艾青善于以土地、太阳、火把、黎明等富有象征性的事物,寄寓深沉的情感,表达严肃的主题。作品不拘于句式、字数、韵脚等形式,又能以鲜明独特的形象、排比与复沓等手法,形成诗的面目与韵律。

《艾青诗选》书影

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938年初

注意结合这首诗的写作年代,理解“北国人民的悲哀”。诗人为何选择“手推车”这个意象,来表现“北国人民的悲哀”?

诗人少年时酷爱绘画,青年时代曾在杭州与巴黎学习美术。你能在诗人的“诗情”中读出“画意”吗?结合这首诗具体分析。

在同样创作于1938年的名篇《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倾诉对祖国土地的深沉的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直抒胸臆固然动人,但如能转化成富有画面感的鲜明形象,则能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记,比如《我爱这土地》中,“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还有那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死去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鸟儿,直至今天,依然在我们的心间跳跃,并深情歌唱。

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将对大堰河的敬爱,化为其劳作的场面、乡村生活的图景。“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只需几个典型的镜头,便勾勒出勤劳善良的大堰河的辛苦一生。大堰河与鲁迅“仁厚黑暗的地母”般的长妈妈,一同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乡村妇女的典型形象。

诗人另有一首创作于同时期的名篇《北方》,在以上这些方面同样出色,可查找阅读。

同样是将目光聚焦于“手推车”,美国诗人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与艾青的《手推车》大异其趣——

那么多东西

依靠

一辆红色

手推车

雨水淋得它

晶亮

旁边是一群

白鸡

(袁可嘉译)

有人说,威廉斯是能让购物单变成诗歌的那种诗人。《红色手推车》是他最为读者所熟悉的作品。请从语言风格、意象选择、主题情感等方面,说说其与艾青《手推车》的不同,思考背后的原因。

与早年的诗作相比,艾青晚期的创作更加简洁凝练,冷峻理性,富于人生的智慧。比如这首《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同样可以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这首诗中的“盼望”。

纵观冯至、穆旦等诗人的一生,也有相似的风格变化。你认同这种变化吗?可以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思考变化的原因。

学习任务

排比是我们在写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你是否也曾背过这样的排比句,放在作文开头以求高分?“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友谊。”“友谊”一词,可随意变换为“青春”“毅力”等,应对不同主题。这样的写作有什么问题?

艾青的诗常运用排比,曾经影响过他的美国19世纪的大诗人惠特曼,也喜欢用排比铺展成气势恢宏的长诗,如《大路之歌》《欢乐之歌》等。他们的排比,往往来自自己的生活体验,细节真实,情感真诚,因此细密而厚重,迥异于浮夸的堆砌。阅读艾青《献给乡村的诗》中的这个诗节:

我想起乡村里那些简陋的房屋——

它们紧紧地挨挤着,好像冬天寒冷的人们,

它们被柴烟薰成乌黑,到处挂满了尘埃,

里面充溢着女人的叱骂和小孩的啼哭;

屋檐下悬挂着向日葵和萝卜的种子,

和成串的焦红的辣椒,枯黄的干菜;

小小的窗子凝望着村外的道路,

看着山峦以及远处山脚下的村落。

请以“我想起……”开头,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写一段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排比句。

THE END
0.【九上名著】《艾青诗选》名著导读知识点大合集,必读名著篇目早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81686;17=47:995a713>>953?40|mvon
1.艾青诗选手推车艾青诗选资源描述: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艾青诗选手推车艾青诗选 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我今天为大家带来艾青诗选,一起来看看吧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jvzq<84o0ogzk€jpmw4dqv4r/5;1;A9;70nuou
2.初中语文九上《艾青诗选》名著导读知识汇编中考真题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363:87513713B>88;;`3:53;;<7;>3ujvsm
3.《手推车》作者艾青朗诵任志宏任志宏诵读经典网易云音乐是一款专注于发现与分享的音乐产品,依托专业音乐人、DJ、好友推荐及社交功能,为用户打造全新的音乐生活。jvzquC41owyje76850ipo8(1rtuhtjrAkfC32>=;6597:
4.艾青现代诗歌13首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艾青现代诗歌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黎明的通知》 为了我jvzquC41yy}/t~nygp4dqv4ygp~vg8xjkik07B;370nuou
5.23.手推车名著“悦读”《艾青诗选》解读课件艾青诗选三十年代手推车 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初。这首诗在一片灰黄、荒凉的底色上,绘出了黄河流经的中国北部地区人民难耐的贫穷与长久的悲,传达出诗人在抗战初期对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和对于农民的一贯同情;是诗人深切感受到的这片大地的贫穷与调,所以这首诗也是诗人对于苦难制造者的一个平静而又怆痛的抗议。这首jvzquC41yy}/|}m0eun1|thv1966;:6984ivvq
6.《手推车》赏析蓝调儿《手推车》作于1938年初,是艾青名作之一。它一片灰黄、荒凉的底色上,绘出了黄河流经的中国北部地区人民难耐的贫穷与长久的悲哀,传达出诗人在抗战初期对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和对于农民的一贯的同情。诗中那独轮手推车发出的“尖音”,刻出的“辙迹”,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悲哀”,都出自一种生活实感,是诗人深切感受jvzquC41dnuh0|npc0ipo7hp1u5cnxla8eh39
7.艾青的延安岁月:一位党的文艺工作者的诞生文史旅途肯定不舒适——“完全是逃难性质的”——艾青后来回忆,这次短途旅行却让他看到了真正的广大的中国。故乡金华与北方、与黄河、与中国合为一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或者说土地的“中国”,在其诗中得以真切呈现,它们是此间所作《补衣妇》《乞丐》《北方》《手推车》《风陵渡》等诗中的“土地”/“中国”。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LD1p70497212:158h62667668388639<3jvor
8.初中语文九上《艾青诗选》名著导读知识汇编中考真题读书笔记!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583>4;=d326=44B=57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