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梅老师的专栏“诗与思”,将引着我们走进一批具有经典价值或源头性意义的诗人,以诗启思,以思观诗,打通诗与思的隐秘联系,并嵌入一些“小作业”,或为学习任务,或为教学参考。
周春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2013年度“中国好教师”,“《教师月刊》2014年度教师”,2018年“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著有《把自己和书关起来》(花城出版社)、《一间辽阔的教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讲台上方的星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间辽阔的教室》入选《中国教育报》2016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首届“教育创新图书100佳”(2019年),《讲台上方的星空》入选《中国教育报》2019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周春梅:艾青——“穿过广阔与荒漠”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等。他于20世纪30年代初走上诗坛,因其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广受关注,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中国诗界。
艾青善于以土地、太阳、火把、黎明等富有象征性的事物,寄寓深沉的情感,表达严肃的主题。作品不拘于句式、字数、韵脚等形式,又能以鲜明独特的形象、排比与复沓等手法,形成诗的面目与韵律。
《艾青诗选》书影
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938年初
注意结合这首诗的写作年代,理解“北国人民的悲哀”。诗人为何选择“手推车”这个意象,来表现“北国人民的悲哀”?
诗人少年时酷爱绘画,青年时代曾在杭州与巴黎学习美术。你能在诗人的“诗情”中读出“画意”吗?结合这首诗具体分析。
在同样创作于1938年的名篇《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倾诉对祖国土地的深沉的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直抒胸臆固然动人,但如能转化成富有画面感的鲜明形象,则能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记,比如《我爱这土地》中,“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还有那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死去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鸟儿,直至今天,依然在我们的心间跳跃,并深情歌唱。
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将对大堰河的敬爱,化为其劳作的场面、乡村生活的图景。“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只需几个典型的镜头,便勾勒出勤劳善良的大堰河的辛苦一生。大堰河与鲁迅“仁厚黑暗的地母”般的长妈妈,一同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乡村妇女的典型形象。
诗人另有一首创作于同时期的名篇《北方》,在以上这些方面同样出色,可查找阅读。
同样是将目光聚焦于“手推车”,美国诗人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与艾青的《手推车》大异其趣——
那么多东西
依靠
一辆红色
手推车
雨水淋得它
晶亮
旁边是一群
白鸡
(袁可嘉译)
有人说,威廉斯是能让购物单变成诗歌的那种诗人。《红色手推车》是他最为读者所熟悉的作品。请从语言风格、意象选择、主题情感等方面,说说其与艾青《手推车》的不同,思考背后的原因。
与早年的诗作相比,艾青晚期的创作更加简洁凝练,冷峻理性,富于人生的智慧。比如这首《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同样可以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这首诗中的“盼望”。
纵观冯至、穆旦等诗人的一生,也有相似的风格变化。你认同这种变化吗?可以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思考变化的原因。
学习任务
排比是我们在写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你是否也曾背过这样的排比句,放在作文开头以求高分?“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友谊。”“友谊”一词,可随意变换为“青春”“毅力”等,应对不同主题。这样的写作有什么问题?
艾青的诗常运用排比,曾经影响过他的美国19世纪的大诗人惠特曼,也喜欢用排比铺展成气势恢宏的长诗,如《大路之歌》《欢乐之歌》等。他们的排比,往往来自自己的生活体验,细节真实,情感真诚,因此细密而厚重,迥异于浮夸的堆砌。阅读艾青《献给乡村的诗》中的这个诗节:
我想起乡村里那些简陋的房屋——
它们紧紧地挨挤着,好像冬天寒冷的人们,
它们被柴烟薰成乌黑,到处挂满了尘埃,
里面充溢着女人的叱骂和小孩的啼哭;
屋檐下悬挂着向日葵和萝卜的种子,
和成串的焦红的辣椒,枯黄的干菜;
小小的窗子凝望着村外的道路,
看着山峦以及远处山脚下的村落。
请以“我想起……”开头,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写一段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排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