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摩托车没有脚启动杆?真的只是为了节省成本吗?
因为那时的大多数摩托车,都有一个备用启动装置——脚启动杆。但现在大部分小伙伴只能干瞪眼,因为即便你拥有洪荒之力,也没有释放的地方。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比较实用的装置消失了呢?
1.技术升级
众所周知,摩托车最初的启动装置主要以脚踹为主,电启动并不是主流,并且很多化油器摩托车,即便蓄电池有电也不可能做到一触即发,还是要踹上几脚才能正常启动,那时的电启动更像是一个辅助装置。
但当摩托车电喷系统全面普及后,摩托车的启动性能明显提升了很多,即便是严寒的冬季,在低温状态下,大多数车型也都可以做到一触即然,这就使得脚启动装置的功能变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此外,这里还有一种说法,电喷摩托车即便装配有脚启动装置,在没电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正常启动,这主要是因为它的供油系统所涉及的工作过程比较复杂,对直流电源的要求和依赖性比较高,因此脚启动装置就会变得很无助。
当然这种说法,并不适用于目前所有的电喷车型,因为有些电喷摩托车,即便你拆除蓄电池它也能通过脚启动正常启动,所以还要看具体车型。这就使得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摩托车技术的不断升级,脚启动装置的功能性正在被弱化,这是它被边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2.阻力太大
现在的摩托车所装配的发动机,除了排量大缸体组成结构还会更加多元,并且为了进一步的释放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它们的压缩比还会有越来越高的表现,即便是一些小排量车型,压缩比也能达到12:1或者更高。
这就使得它们的初次运转阻力和缸内压力比较大,这时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便这类车型装配脚启动杆,可能很多车友也都踩不动,除非有减压装置。这里可以脑补一下手扶拖拉机的启动场景。所以与其有,还不如没有。
3.控制成本
除了以上两点以外,被车友们最为认可的原因就是厂家在控制成本,尤其是一些小排量车型,基本无法逃脱这种事实,即便一套启动齿轮组花不了多少钱,但因为工厂的量比较大,所以秉承能省则省的原则,这种说法也是有事实依据的,并不是车友们在搞阴谋论。
但是我感觉这里还有另外的因素,比如减少故障率,避免误操作,释放发动机内部空间等等,当然这是站在厂家的角度在考虑问题。
就拿前两项来说,并不是我信口开河,在瞎编乱造,脚启动装置其实也是一个高故障率的结构,而造成它故障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用户不会正确使用脚启动杆。
比如早期的嘉陵125,145在品质和性能上够好了吧,但这款车的启动弹簧很容易断 ,而这里的很大原因就是用户不正确使用脚启动装置所造成的,一旦出现这种故障,那么就意味着发动机大卸八块,不然就无法更换,这对于一款发动机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很多车型不是骑坏的而是修坏的。
综上所述,现在的摩托车不使用脚启动装置,控制成本可能是一个原因,但它不是唯一的主要因素,这主要还是和技术的升级,功能的弱化有离不开的关系。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摩托车没电,你会如何启动?评论区见。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