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西网

去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来宾市视察调研。在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余才库有幸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谈。

提起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谈的这段经历,余才库记忆犹新。“我向总书记汇报了我们基地甘蔗机械化收割的情况,今年机收是90元/吨,传统人工收割每人每天能砍伐1吨左右甘蔗,现在中型收割机一天下来能收80至100吨,相当于减轻了80至100个人的劳动力,大大降低了成本。”余才库回忆与总书记面对面的点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总书记很了解蔗农种植甘蔗的辛劳,当听到甘蔗收割机省工、省时、费用低时,总书记表示很欣慰。

得到总书记的鼓励后,余才库倍感振奋,进一步坚定了发展智慧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他说,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返乡种植甘蔗,作为一名90后新农人,他深知智慧农机的使用是降本增效的关键。

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智慧农业物联网……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各式各样的新农具成为农业生产的“新式装备”。回乡创业后,他便一直在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农机设备,他家承包的1200多亩甘蔗地,一直都是采用机械化收割。

余才库熟练地驾驶甘蔗收割机收割甘蔗。记者 周剑峰 摄

如今,他种植的规模不仅越来越大,还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余才库介绍,他2017年创办了福库农机专业合作社,起初是5个人,目前已有约60人,拥有50多台(套)收割机、种植机、拖拉机、铲车、无人机等覆盖全程机械化的现代农机装备,每年为300多户蔗农、1万多亩蔗田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是来宾推动甜蜜事业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余才库带领“双高”基地发展水肥一体化滴灌智慧农业试点,加快推进糖料蔗生产滴灌、水肥一体化建设,实行科学规范水肥管理,每亩蔗地节水量达50%,农资投入平均降至400元/亩/年。经过水肥一体化滴灌改造后,每亩甘蔗的产量从5吨提高到7~8吨。

“今年10月,我花了40万元引进甘蔗分步式机收设备。”余才库说,分步式机收设备的引进,可以进一步解决蔗农收获甘蔗用工多、成本高等问题,同时降低蔗农的种植成本,提振蔗农种植的积极性,实现促农增收的目标。

“我们计划明年把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余才库信心满满地说。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视察,同大家亲切交流,音乐人赵羽弹奏铜鼓琴,与社区居民共同歌唱《幸福嘹嘹啰》。

THE END
0.甘蔗收割机市场将快速发展财经甘蔗收割机市场将快速发展 为加快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国家发改委8月10日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工信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行业协会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据了解,目前我国甘蔗生产在耕作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甘蔗机械化生产的瓶颈主要在收割环节。例如,在蔗糖主jvzq<84hkpgoen3ejktb0lto0et0txqn146289=371997A72:0yivvq
1.“甜蜜事业”焕新广西一台台甘蔗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切割、去杂;一辆辆运蔗车辆源源不断地将甘蔗卸入糖厂蔗槽,经加工后制成白砂糖、红糖等销往全国各地。 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种植基地和食糖产区,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21个榨季占全国6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糖罐子”,在保障国家食糖供给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36>:a98?::=f924614:<9c0nuou
2.广西:把蔗糖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各地资讯行业资讯资讯来宾茫茫蔗海中,收割机一路奔忙。崇左制糖车间里,生产线火力全开。又到甜蜜榨季,八桂大地充盈丰收的喜悦。 崇左市扶绥县利用载人小型飞机进行甘蔗植保作业。(资料图片) 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特别是对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稳国家食糖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深化糖业体制机jvzq<84yyy4bi{neqqv/pny1oqhjnn4pgyy0uqty0rnqArygokj>4=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