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年农业机器人行业现状及前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发展前景广阔财富号

关键词:农业机器人成本结构、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农业机器人发展前景

一、行业概况

农业机器人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具有感知、决策、控制与执行能力的多自由度自主作业装备。主要包括信息感知系统、决策控制系统、作业执行机构、自主移动平台。即“眼、脑、手、脚”。

农业机器人技术受机器人机构学、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通信、传感器等前沿技术牵引,逐渐全面渗透到种植、养殖产业各个生产应用场景,世界各国先后研发了各式各样的农业机器人。

目前,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主的新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的产中环节。农业机器人按照作业对象不同可以分类为种植机器人和养殖机器人。种植机器人包括田间种植、果园种植、设施种植机器人,养殖机器人包括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是在复杂非/半结构化环境下,主要以生物活体为作业对象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单机、多机自主作业装备或系统,它是智能农业装备的高端形态,具有作业环境、操作对象、装备状态、人员行为等信息的全域感知能力,融合机器学习、知识推理、人机交互、作业规划等的自主决策能力,以及灵巧作业、动态伺服、运动协同、多机协作等精准执行能力,能在繁重、恶劣、有危害的作业场景下实现精准、高效的生产目。

二、行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2019年我国农业机器人产量从2015的3250万台产量增长至17000台,需求量从2015年的3515万台增长至17273台;预计2023年我国农业机器人产量约为31193台,需求量约为31473台。

农业机器人涉及的层面十分广泛,是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制造技术等多种前沿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体。在农业生产中,针对不同地形,移动机器人配有不同载体平台,不同的工作环境也对应着不同种类的机器人。

采用农业机器人可代替人们进行笨重且繁琐的劳动,提高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增加农户经济效益。因此,我国农业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9年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24亿元增长至4.97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至8.21亿元,其中:行走系列农业机器人规模6.19亿元,机器手系列机器人及其他规模2.02亿元。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预计下游农业市场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将会扩大对上游农业机器人的需求,从而使整个农业机器人行业的价格保持稳定。

三、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农业机器人行业产业链结构包括上游材料供给行业以及下游应用领域。上游行业是农业机器人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市场,为农业机器人生产提供必要的金属材料、电机以及电子元件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则是农业机器人规模扩张的重要因素。农业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种植、采摘以及农田管理领域。

农业机器人产品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制作成本等等,其中材料成本包括集成电路、金属材料以及减速机等农业机器人生产核心原材料。原材料成本是农业机器人产品的主要成本,占总成本比重70%以上,其次是制造费用,约占10%左右,人工费用占7%左右。

2、上游-电子元件

电子元器件是农业机器人的的重要元件。目前,我国电子元器件多个门类的产量已稳居全球第一位,电子元器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2021年中国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为8104个,较2020年增长757个;销售收入为21493.8亿元,较2020年增长1542.1亿元;利润总额为1651.8亿元,较2020年增长267.7亿元。

3、下游-农作物种植

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农业正成为农业领域的关键驱动力,为农产种植开启了令人兴奋的未来趋势。我国是农业大国,近1.7亿公顷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反映出农业育种、育苗机器人需求巨大。2016年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峰值166939千公顷,随后两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截至2019年中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5931千公顷,相比2018年略有回升。2020-2022年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又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69991千公顷。

四、行业发展历程

自诞生以来,农业机器人随着工业机器人和其他类机器人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尤其是在移栽、巡检、植保、挤奶、饲喂等产业获得初步应用。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自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萌芽期)、自2000年至2015年(起步期)、2016年至今(发展期)三个发展阶段。

五、市场竞争格局

虽然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但受长期以来农业作业习惯影响,我国农业机器人的起步较晚,在技术实力和市场化运作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尤其是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业人口逐年减少,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农产品价格成分中的人力成本不断增加。因此,从本世纪初起我国开始重视农业机器人的发展,针对性地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这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开始从以人力为主到农业机械化再向智能农业过渡。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器人的研制起步较晚、基础也比较薄弱,发展速度缓慢,多数处于理论研究与试验索时期。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引导及国内科研机构的不懈努力下,农业机器人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已研制出的农业机器人主要包括除草机器人、播种机器人、插秧机器人、施肥机器人、嫁接机器人、采摘机器人以及植保无人机等。目前,我国农业机器人行业的领先企业有南京大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元创兴科技有限公司、中辰环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安徽泓森物联网有限公司、武汉威明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六、行业发展趋势

农业机器人是将信息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传感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等现代先进技术与农业加工制造结合起来,融入现有农业种植、养殖、管理和销售技术系统的新型机器人耕作技术。技术进步的同时,农业机器人自动化程度也会得到提高。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列为农业机器人的重点开发方向,由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使得农业机器人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对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也会有促进作用。此外,农业机器人可以替代大量的人工劳动力,有望大大降低农业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未来,我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将取得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总的来说,农业机器人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农业机器人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遇。

了解更多农业机器人行业的深度研究分析和全面数据,请关注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本《报告》从2022年全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环境、整体运行态势、运行现状、进出口、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农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农业机器人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THE END
0.重庆成功研发智能“叶菜工厂”从播种、育苗到收割全程由机器人来做高立洪介绍,为了更好地解放劳动力,他们还研发了定植盘解跺机、钵体苗移栽定植机、育苗盘清洗风干机、育苗盘码垛机等专用机械。基于这些设备,机器人能把用过的定植盘洗干净、吹干燥、码整齐,每小时可精准移栽1600多颗菜苗,提高移栽环节工作效率60%以上,节省劳动力投入80%以上。 jvzquC41yy}/ezhd0eun1qtv1463265:/2904@<:696`rl3jvor
1.第二届农业机器人大赛获奖名单公示经各比赛队伍自主报名,学院组织专家进行预赛、决赛评审,现将第二届农业机器人大赛评审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3天(2023年10月8日-10月10日),对以下结果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机电学院行政办公室反映。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835-2883018 jvzquC41lf~z0|necw4ff~3ep1oohx4323<049=30jzn
2.机器人助力春耕:科技赋能农业新变革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正逐渐走进农业领域,为传统的春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今年的春耕时节,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出各种高科技农业设备,其中机器人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它们成为了助力春耕的得力助手,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播种机器人:高效精准的种植能手 jvzquC41yy}/i|fuv0usi7hp1{plr8nphq522:61526837mvo
3.规模将达100亿美元!解析农业机器人发展现状、技术瓶颈,以及四大丹麦FarmDroid 公司的播种机器人FD20,以高精度 GPS 技术为基础,由太阳能板供电,可提供 21 小时的自主运行时间,无需充电,在播种时利用 GPS 信号标记作物的位置,后续可将植株行与行之间生长至土壤中1~3 cm的杂草清除,一星期内能种植20公顷的甜菜,是全球第一个可以兼顾播种和除草的全自动太阳能机器人,目前市场价格约为75000jvzquC41yy}/zrfplkiikwf0eqs0uyjekcr0fnyckne6796850nuou
4.手机就能插秧打药,还有商业密码行业揭秘机器人新浪财经在金山区亭林镇的大田里,只见一台无人驾驶的点甜AI插秧机正在来回穿梭,机器旁,只有一名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手机App,对插秧机进行暂停、转弯等远程控制。 、 “这台插秧机将在本届上交会上进行首秀。”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春云介绍说,目前他们已研发了包括AI旋耕机器人、AI做畦机器人、AI播种机器人、AI植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355eql2ko{~d{~h348<98@3ujvsm
5.喜报|人工智能学院学子在第九届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中《设施蔬菜精准施肥播种机器人》 团队成员:游雨欣,刘子轩,段骞浩,左瑞佳,陈奕萌 特等奖作品《设施蔬菜精准施肥播种机器人》针对目前设施蔬菜作业效率不高、精度偏低、作业质量严重依赖操纵人员经验、智能化水平较低、关键核心部件缺乏等问题,从智能行走作业平台、精准定位播种、可控施肥作业、作业状态监测等方面出发,紧密jvzquC41ck4oljz0gf{/ew4kphu0396215:597mvo
6.“新农人”埋头七年研发60多款农业机器人一路坚持终有收获央视网消息:在上海郊区的一片试验田里有一群新农人,埋头七年,研发了60多款农业机器人,覆盖从播种到收割的各个环节。领头的人叫王金悦,从高薪白领到创业农人,他和他的团队是否取得了成功,机器人真的可以代替人工干农活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jvzquC41yy}/eww0ep5og€xegpzft8scvk|f1pi142842<781v814<5548e64?6;82690|mvon
7.AdvancedMaterials自然界的播种大师,仿燕麦芒刺的微型播种机器人未来蓝图:从荒漠到农田的绿色革命造林神器:无人机批量投放HybriBot,让陡坡、岩缝也能快速复绿精准农业:携带不同种子和缓释肥料,实现“播种-施肥-监测”一体化生态修复:植入特定植物(如吸引蜜蜂的蜜源植物),重建生物多样性下一步可尝试用人工合成材料替代天然芒刺,并开发可编程运动模式,让机器人适应更复杂的地形。一粒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99238ftvkimg8igvcomu866:5>1;@<
8.大数据育种、机器人嫁接、无人机施肥……智慧农机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在浙江桐乡的数字化蔬菜育秧工厂,第五代秧苗嫁接机器人只用3秒钟,就能完成嫁接过程,成为育秧工厂里最得力的“工人”。 江苏昆山陆家未来农业示范园A+温室工场,上不见天、下不沾土的黄瓜,亩产是普通黄瓜的三倍以上。通过5G技术,技术人员可以对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全程智能化调节。 在海南三亚的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6543:87=;9;682;9>276
9.智能播种解决方案3DSorterMini物流机器人 潜伏顶升机器人 料箱机器人 分拣机器人 牧星软件 全场景机器人混合调度系统(iRMS) 联系我们 简体中文 Français Español Português Deutsch 日本語 한국어 English 智能播种解决方案3D Sorter Mini 小巧身躯,高效分拣! ——让仓储更灵活,让效率更简单 jvzquC41ep4nw|mkp{4dqv45F/Ypt}jt/Oook7mvon
10.种苗嫁接用上机器人“以嫁接机器人为例,不仅需要提升嫁接速度、嫁接质量,还需要大量实验来验证瓜苗栽到田里以后表现如何。”王丰建说,这个过程需要不断修正参数、验证以及磨合。经过一年多的调试、中试、田间种植测试,嫁接机器人嫁接种苗成活率最终达到了95%以上。 2023年,由嫁接机器人嫁接的50万株西瓜种苗发往宁夏,伟丽种苗成为国内首家jvzquC41rcvft7i|yy}/exr1f|xc1ltpvgtu1;5462;358Ftvkifn97226SU0qyo
11.农业机器人是农业的未来吗?行业资讯资讯目前已经在全球农业行业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农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除草和除虫:农业机器人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精确识别和除掉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农民的劳动力成本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种植和播种:农业机器人可以在农田中自动播种和移植,从而提高种植效率和减少成本。它们还可以精确地控jvzquC41yy}/eqnpccmw0lto1pkxu8igvcom1;5452:04?7480nuou
12.牧星羲和iRMS—易用易部署的机器人全场景混合调度系统荣获高工机器人Materials Handling)和Robotics 24/7网站在2022年发起的一项调查,46%的终端客户已在规划机器人自动化改造,另有46%的受访者表示新项目已经提上日程,且在未来2-5年内考虑的主要机器人类型为:移动货到人系统(62%、机器人拣选系统(54%)、分拣机器人(46%)、播种墙机器人(39%)和用于托盘和单位重负载搬运机器人(jvzquC41if4tkwf0eqs/ew4pgyy0|qzc|jgo1;544/73/9;1fgzbku2koswto{u3::=9::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