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水稻收割方式的演变
邬荣世
传统的水稻收割方法是人工割、田间晒、人工捆把、人工挑把、人工脱粒、人工清扬、人工摊晒,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若收获其间遇阴雨天气,不仅增加工作量、工作难度,还影响稻谷品质。
水稻联合收割机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农作物收割一体式机械,其具有速度快、质量高、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与物力的特点,能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推广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谷物后,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如皋农业发展史中,使用机械收割水稻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市良种场曾使用“珠江四号”、“丰收35”等机械试收,因水稻生物产量高、茎杆含水率高等原因,导致谷草分离不清,收获产品破碎率高、损失大(落籽多),而迫叫停。
1995年,良种场购买水稻割晒机,先将水稻割倒在田晒干,再用自走式“四平”、“佳木斯1065”联合收割机捡拾被割晒晒干的稻杆,全喂式进入收割机进行脱粒,也因草多、谷草分离不清、籽粒破碎、损失量大而被迫停止。
1996年,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向中国市场投放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久保田”开展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得到中国农民、农业科技工作者广泛关注,逐政府给予配额准许进口,在各地级市布点推广。
1998年10月初,柴湾乡农机站神牛农机合作社根据市农机局部署,率先投资37万元,购买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生产的“久保田”水稻联合收割机一台,10月中旬全市农业机械化现场会在柴湾召开,各乡镇分管农业的领导、农技站长、农机站长出席现场观摩会,现场观摩“久保田”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的场景,实现水稻割、脱、扬、装包一体化作业,观众无不拍手称赞;会议还重点介绍“久保田”水稻联合收割机工作原理,大家深刻领会“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道理。
那时,久保田采用半喂入技术,即通过传动装置将割倒的稻秆顺向(上半部分)送入机箱进行脱粒,通过调速运动的弓字滚筒进行脱粒,通过振动筛来回振动现谷草分离。
县境南北各有一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实施水稻收割,先后观摩人员达数千人之多,有的是想请机回家收割,减轻家人劳动强度、减轻家庭负担;有的是拟发挥资本的作用,投资购买,服务社会,为自己创造更多财富。在此后的几年中,良种场联合收割机猛增至8台,社会拥有量也迅速增多,加之跨地区作业机台增多,机械化收割水稻面积以年10—20%的比例递增,2005年前后全社会水稻机械收割率提高至80%以上。
新机型面市的同时,技术人员对老机型实施改造,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所有老式收割机全部组装了粮仓,实现收割机的更新换代。此后根据环境保护需要,农村禁止焚烧秸秆,全面实施草还田,收割机又在排草口增加切碎装置,实现收割和茎秆切碎同时完成。
作者简介:
邬荣世,男,1963年2月生,如皋长江人,高级农艺师,曾长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2023年2月退休。现为如皋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