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皆辛苦!闵行开展水稻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工作

为提高水稻机收作业质量,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近日,上海市闵行区选取马桥镇机收地块开展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工作。区农机管理部门加强组织部署,联合区发展改革委成立监测调查小组。

机收损失是指在农作物收获过程中,由于机械操作不当或机械性能限制等原因,导致部分农作物未能被完全收割,从而造成的产量损失。具体来说,机收损失是指在一块水稻田收获完成后,联合收割机未能收上来的水稻产量,占这块地总产量的百分比。

开展机收损失检测调查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计算出损失率,从而指导农业生产者优化收获方式,减少损失,提高粮食产量。

在水稻机收现场,按照《主粮作物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测定方法》,小组成员随机选取了两个田块进行监测调查。划定范围后,小组人员对田块内机收损失水稻(夹杂在秸秆和杂余内的籽粒、穗头上未脱净的籽粒和掉落在地面上的籽粒)进行收集,确保所有损失水稻收集到位。根据现场监测调查数据及水稻平均亩产量,通过平均损失率测定公式,算得水稻平均损失率为0.38%,符合水稻机收损失率(半喂入机收方式)≤2.5%的要求。

截至目前,闵行区已连续三年开展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工作,全区平均机收损失率均在现行标准范围内。近年来,区农业农村委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收获机械、机手操作水平这两个关键要素,紧盯主粮作物和“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发布机收减损相关工作提示,并对联合收割机日常保养及故障排除等内容进行实操培训,有效提升机手机收减损操作技能,进一步降低机收损失,全方位提升粮食收获质量。

2024年,闵行区将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作为主推技术进行推广。同时,通过开展农机驾驶操作员技能竞赛、组织机手参加市级水稻机收减损大比武等活动,引导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以赛促训、以赛提技。

接下来,闵行区将持续加强宣传推广,积极开展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宣贯以及机收减损技术宣传培训,巩固提升机收减损工作成效。

主办:「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承办:「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经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THE END
0.主粮作物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测定方法.docx2.3 损失率收获作业后,联合收割机各部分损失籽粒质量占应收籽粒总质量的百分比。 3 测量工具要求损失籽粒质量测定选取精度不低于0.1克的电子天平,取样点长宽测定选用5米钢卷尺。 4 测定方法 4.1 收获作业后,随机选取1个或多个取样区,水稻、小麦和玉米籽粒收获取样区长1米,玉米果穗收获取样区长2米;取样区宽均为2米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72;4:35817?57726539:0ujzn
1.奉贤农机中心开展粮食机收减损监测工作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减少粮食收获过程中的损失与浪费,近日,上海市奉贤区农机中心在南桥镇华严村开展了粮食机收减损监测工作。 为最大限度降低机收环节的粮食损失,奉贤区农机中心高级工程师罗玉莲根据《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率测定方法》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实地测定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率,jvzq<84yyy4borh0cixj0ls1ugippmQgxgrQcpj1kplp1<713;96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