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联合收割机行业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财富号

中国联合收割机行业的保有量近年来持续增长,反映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加速。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以及农业现代化政策的推动,农民和农业合作社纷纷增加投资,引进新型联合收割机。在后疫情时代,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逐年上升,尤其在中西部地区,机械化作业的普及率显著提高。同时,旧机型的逐步淘汰和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也促进了行业保有量的优化升级,整体保有量结构愈加合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预计将在未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约为173.11万台。

中国联合收割机的机龄分布中,5年内的新机型占比19%,而5-10年的机型占比39%,10年以上的机型占比高达42%。反映出市场中老旧机型的比例较高,说明许多农民和农业合作社在设备更新方面仍存在滞后。导致作业效率降低和维修成本增加,同时也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新机型相对较低的比例表明,尽管有政策支持以促进设备更新换代,但农民在购买新机型时仍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未来针对老旧设备的更大力度的以旧换新政策,以及金融支持,将是促进联合收割机行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中国联合收割机行业近年来出口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国农业机械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从出口数据来看,尽管年度波动存在,但总体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联合收割机逐渐进入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这些市场对高性价比的农业机械需求旺盛,促使中国企业在价格、技术创新和售后服务上不断优化。2024年1-8月中中国联合收割机行业出口量为12749台,出口金额为2.44亿美元。

中国联合收割机行业的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和南美等新兴市场。这些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对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的机械设备需求较大,因此中国的联合收割机产品受到欢迎。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这些地区的农业合作日益密切,进一步推动了联合收割机的出口增长。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高端农机设备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中国制造商通过技术升级和质量提升,逐步进入这些高端市场,提升了国际市场占有率。目前印度为最主要的出口市场。

中国联合收割机行业的出口均价近年来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尽管出口量在某些年份有所起伏,但均价总体呈现上涨,反映出中国农机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随着中国制造的联合收割机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提高,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逐渐增加。技术含量更高的中高端联合收割机产品占比上升,也推动了整体出口均价的提高。

中国联合收割机行业的购置补贴政策为农民和农业合作社提供了重要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农机的普及和更新换代。国家通过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降低了农户购买联合收割机的成本,尤其是对高效、节能、环保的机型给予更高比例的补贴,激励农民选择技术先进的设备。该政策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行业内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同时,购置补贴也帮助缓解了农村资金紧张的情况,推动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持续发展。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联合收割机行业发展现状,保有量近年来持续增长,以旧换新政策大力扶持行业优化升级「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农机购置补贴公示数据显示,2023年补贴销售联合收割机55648台。2023年补贴销售的55648台联合收割机中,喂入量在3公斤及以上的机型有5.22万台。其中5大品牌补贴销量合计达到49210台,占总量的94.28%,品牌集中度较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