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中国用户需求智能联合收割机全球首发

10月26日,2025中国国际农机展开幕首日,CLAAS在中国全球首发EVION 580智能联合收割机。凭借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与多工况适应性实现“德国品质+中国适配”的双重突破,为中国规模化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德协同开发,精准匹配国内市场需求

CLAAS在发布会上表示,EVION580是一款为中国用户量身打造的战略性产品,其融合了CLAAS 80余年的收获技术经验,由CLAAS德国总部与中国团队联合开发,兼具高效率、智能化与可靠性。

“这款产品补充了CLAAS收割机当前的产品矩阵,有效填补了DOMINATOR与TRION系列的市场空白。所有的技术配置均聚焦于大中型农场、农服合作社以及专业的跨区用户在作业效率、产品可靠性和收获质量(包括收获损失率、破碎率)方面的核心需求,特别是专业机手注重的投资回报周期。”CLAAS现场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EVION 580传承了CLAASLEXION与TRION系列的多项核心技术,并针对中国作业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

作业效率方面,该收割机搭载260马力发动机,在动态动力管理系统加持下,不仅能够为作业提供充足动力,还能减少燃油消耗。8000L超大折叠粮箱配合90L/s的卸粮速度,减少停机卸粮次数,提高作业效率。此外,该机还可配套针对东北市场的8行玉米割台或针对新疆市场的10行玉米割台,以及多种谷物割台和捡拾割台等,满足不同作业场景下的高效收获。

可靠性方面,EVION 580配置了自动作物流监控系统,可以探测传动、发动机、切碎器和分离滚筒等关键部件在作业中的负载。当收割机超负荷作业时,该系统会提醒驾驶员及时调整作业速度,避免损害收割机的零部件。同时,其关键部件如搅龙等都采用高质量耐磨材质,生命周期比普通零部件长2~3倍。“这都为EVION 580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CLAAS现场负责人说道。

智能减损技术,保障粮食作物颗粒归仓

“减损就是增收”,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大力提倡机收减损技术,不仅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推动 “颗粒归仓” 理念落地,更将机收减损纳入保障粮食产能的重要环节。面对这一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及农民种植效益的核心需求,EVION 580贯穿收获全程的减损技术体系,为行业提供了可落地的高效解决方案。

CLAAS认为,收割过程始于割台,而EVION580配置的割台自动仿形功能,首先从收割源头保证了收获的损失控制。同时,该收割机还应用了以往CLAAS大型机专属的配置——3D清选系统,让其在坡地作业时也能保持物料的均匀分布,保障清选效果不受地形影响,大大减少清选损失。

此外,该机的清选筛和轴流滚筒末端都装有高精度的损失传感器,驾驶员在驾驶室即可实时监控损失数据,确保损失率始终处于可控范围。CLAAS现场负责人表示:“让用户自信收割的同时,也能够发挥出收割机最大效率,是CLAAS在中国市场推出EVION 580的核心理念。”

可以说,从收割源头的自动仿形,到脱粒分离系统的精准调控,再到清选筛与轴流滚筒末端的高精度损失传感器,EVION 580形成了“源头控制、过程调控、实时监测” 的全链条损失控制闭环。

国产化进阶,瞄准中国市场未来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降低制造成本,CLAAS在推动EVION 580本地化进程的同时,也始终坚守着核心技术品质底线——该机应用到的3D清选系统、关键传动部件、关键轴承等核心组件均采用进口配置。

“我们不追求单纯的国产化率提升,而是通过整合中国供应链优势实现成本优化。”CLAAS现场负责人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指出,这种“核心技术进口 + 本地化适配” 的模式,不仅赋予了EVION 580价格竞争力。这背后,更是CLAAS对中国市场长期价值的坚定判断。

在行业周期性调整背景下,本次新品发布是CLAAS锚定中国市场未来的直接体现。CLAAS现场负责人表示:“尽管过去两年市场面临挑战,但CLAAS对研发与固定资产的投入仍创历史新高。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市场崛起时,迅速抓住时机。当前,中国的土地整合正在加速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需求将持续释放。”

EVION 580的智能化配置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精准响应。其采用的玉米割台自动对行、作物参数一键预设、可选自动驾驶等功能,将机手操作难度降至最低,让新手也能快速发挥机器最优性能。

据了解,从东北的玉米、大豆,到内蒙的谷子、油葵,新疆的草籽、玉米,再到中原的高粱、水稻,EVION 580 的多作物适应性已通过实践检验,并得到了非常积极的用户反馈。

业内人士分析,这款凝聚中德智慧的智能收割机,将为中国用户提供“高效率、高可靠、低损失” 的收获解决方案,助力用户增产丰收。

主办:「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承办:「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经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THE END
0.“四良融合”结硕果!呼伦贝尔2500万亩粮田迎来丰收季“今年农场种了1.2万亩大豆,刚开镰就见好势头,亩产预计230到260公斤。”农场负责人刘长忠指着一台大型设备介绍,为提效减损,他们引进了内蒙古首台克拉斯8700收割机,日作业能力达1500亩,机收损率控制在1%;搭配克拉斯4500大马力拖拉机,从春耕到秋收整地效率显著提升。 jvzquC41yy}/j~grf0ipo8igvcom1rsfgz4ivvqAeqtugwyKf?86;=5955>65?>92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