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从耕地插秧到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泰兴:六十万亩水稻丰收在望

“铁牛”驰骋翻金浪,颗粒归仓庆丰年。金秋的泰兴大地,处处是丰收的图景——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风一吹,金色稻浪翻滚起伏,田间地头里,收割机、拖拉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奏响了秋收秋播的“田园交响曲”。

在泰兴市老龙河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3200多亩高标准农田里,四台大马力收割机正呈“回字形”来回穿梭,锋利的割台“大口吞咽”着饱满的稻穗,脱粒、清选一气呵成。不到30分钟,5亩水稻就全部收割完毕,金黄的稻谷顺着管道源源不断涌入等候的粮车,转眼就堆起了小山。“现在天公作美,得抓紧晴好天气抢收,争取11月上旬把秋收秋播都干完!”合作社负责人黄英杰指着仓库里20多台套农业机械,底气十足地说,“咱们自家的两台粮食烘干机24小时连轴转,收下来的稻谷马上就能烘干,既保证不浪费一粒粮,还能卖个好价钱。”

今年,泰兴市水稻种植面积达60.4万亩。从10月下旬起,全市各地陆续进入秋收秋播黄金期,各类农机成了田间地头的“主力军”。这些年,泰兴一直加码农机装备升级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现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稳定在90%以上,水稻、小麦等主粮实现耕种收机械化全覆盖。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今年还建成了洋宇农机专业合作社、顾亚军家庭农场两个机械化示范点,引进了激光平地机等,从耕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烘干,实现了全环节100%高效作业,让农民种地越来越省心。

农机调度快不快、服务跟不跟得上,直接影响丰收进度。目前,全市1200余台收割机、900余台套粮食烘干机、1000多辆大中型拖拉机已全部投入“战斗”。各农机服务企业组建了专业团队,24小时待命提供全方位服务。“秋收秋播,关键就在一个‘早’字!”泰兴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徐陈表示,针对今年的农机现状和跨区作业需求,他们早早就布置好了各项工作,还组建了两支共14人的专业化应急服务队,建了农机经销商微信工作群,“不管是农机坏了要修,还是需要保养,只要农户吱一声,我们第一时间就能赶到田头解决,绝不耽误农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夏秋农机作业还有个大亮点——粮食机收减损成效特别显著。在机收减损比武现场检测中,小麦机收损失率仅0.5%,水稻机收损失率也只有0.94%,17个机收减损监测点的数据也是再创新低。这背后,离不开农机实时调度、装备迭代更新,更离不开对机手的技能培训。“以前收割机开得毛躁,难免浪费些稻谷,现在经过培训,操作更规范了,损失少了,每亩地能多收不少粮!”一位正在作业的农机手笑着说。

眼下,泰兴的田野上,农机轰鸣声依旧不断,农民们忙着收割、烘干、播种,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丰收的希望。高效运转的农机、贴心到位的服务、实实在在的减损成效,不仅让60.4万亩水稻顺利归仓,更筑牢了粮食安全的坚实根基,让这个金秋的丰收答卷写满了幸福与底气。

编辑:姜景旸  王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泰州新闻网”或“泰州日报”或“泰州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泰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

THE END
0.平南县42万亩晚稻开镰收割机械化助力丰产增收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稻禾飘香,连日来,平南县晚稻陆续开镰收割,42万亩晚稻迎来丰收。 在平南县官成镇双马村,3台收割机穿梭稻田之间,伴随着轰鸣的引擎声,沉甸甸的稻穗被收割,脱粒、清选一气呵成,一幅“机械化助力丰产增收”的丰收画卷正在龚州大地徐徐展开。 田间地头,除了忙碌的收割机,平南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和种植户也在进行测产工作。jvzq<84iz0vfqyqg0eun0ls1p4532;:133721l864399/=662:9457mvon
1.容县22万亩晚稻迎丰收机械化收割助力秋粮颗粒归仓  连日来,广西容县广袤的田野上稻浪翻滚、金穗飘香,22万亩晚稻迎来集中丰收期。田间地头轰鸣的收割机、满载稻谷的车辆与忙碌的身影交织,勾勒出一幅喜人的丰收画卷。 容县容西镇思传村示范性农田 村民将刚收割的稻谷装袋   在容县容西镇思传村的稻田里,成熟的晚稻颗粒饱满,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多台jvzq<84yyy4hz7}kpj{b0xwi14637:62;1lf7?52;:;48?9fg3>49@kchd=1e:<98g5d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