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管横空出世之后,农村拖拉机需要驾驶证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的热议。
很普遍的网友态度是农民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使用工具需要持证,没有证件后果还很严重,这不是在要农民的命么?
有证时代?
实际上,细则内容有两条表明了证件确实存在。分别是,2022年中光明网等媒体对《向往的生活》综艺节目的张艺兴考取拖拉机驾照的报道。
相关信息显示,常德柳叶湖交警,根据农村交通流量和交通违法违规的特点,组织展开对农村地区面包车以及拖拉机等车辆,进行无牌无证驾驶以及报废车上路等违法交通的专项整治行动。
驾驶拖拉机下田则不需要驾照。也就是有证时代并没有到来,而农管实际上也与拖拉机驾照没有直接的关系。
农管在农村更多的是在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之上发挥价值,行为主要针对种子、农药等违规产品的打击。
定义不同
但还是在拖拉机之上产生了驾照的要求,那么为什么要求驾照的存在呢?首先定义并不完全相同。
拖拉机如果是在农田里操作,那么此时它的身份是农机用具,是一种农业工具,但是上了路,它的定义就是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本身就需要遵守道路规范,常德交警之所以对无证驾驶的拖拉机进行更多的管理。
实际上是地区的交通安全问题相对严重,仅仅是在2023年第一季度结束后,地区就产生了300件以上的道路安全事件。
交通生态隐患明确存在后,如果不对地区的交通安全产生重视,那么后果将极为严重。
本质上,道路安全事件并不是单一的事件,它关系到了公共交通环境以及生命财产安全。
规范化市场
那么既然涉及到了处罚,无证驾驶拖拉机又会遇到什么处罚呢?根据法律规定,无证驾驶并无其他违法的情况下,驾驶人被处罚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那么这样的罚款合适么?在规范化的角度上,合适。
而民众在定义上将拖拉机定位农机用具后,本身就没有涉及到上路的需求,在得知需要驾照后,很自然的就进行了农管的联系。
那么为什么要规范化市场呢?规范化的目的,更多的是保证市场参与者的权利,在整体规范化的过程中,产生的要求是共性要求而不是对个别人的要求,公平性是规范化的基础。
在这样的环境下,民众的侥幸心理存在概率有所下降,并随着要求的延伸个体行为的适配性更强。
而随着发达地区的生存压力增加后,年轻劳动力返乡的概率增加,如果市场没有形成规范,那么他们在回到家乡或是进入农村后,将失去竞争优势。
而规范化在舆论中还有另一个表述也就是法治化。
法治化的不断推进不良事件成本持续上升,市场的规范性增加,可能性事件减少,虽然自由也在逐渐失去,但是想要在太阳光下生存,也仅有遵守法制化一条路。
结语
这样的管理实际上最一开始很难被人们接受,本身收益情况一般的农民,在规范化要求之后,产生了更多的不便,对于他们应该给到更多的利好而不是产生要求。
但实际上规范化不是要求增加,而是希望农民遵守原本的要求。更安全的更好的农村交通情况,就是在规范化之后给到的实际利好。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