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让人感动!冬天再看《种地吧少年》稻田稻谷羊圈田地收割机综艺节目

“经过冬,走到夏,一起种下梦的花。我是不是将回到城市那个家……”每当我听起这首《后陡门的夏》,都会想起一群少年经历的漫长季节——从寒雨绵绵的冬季到麦穗萌发的春季,再到麦浪翻滚的夏季,每一天,每一刻,喜怒哀乐,不期而来。再回首,却只有短短200来天。我的心情也似与他们同行,在这季节的变换更迭中起伏,在砥砺前行中收获一路繁花。

“爱豆”种地,问题连连

相逢之初,有点平淡。十个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聚在一起,其中唯有鹭卓与卓沅有七年之交。不过,年轻人嘛,容易相处,尤其是他们均从事演艺事业,都是大众眼里的“爱豆”,或者说是“糊咖”,算是有了相似的话题,也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在142.8亩土地上,利用190天时间完成从播种、灌溉、施肥到收获、建造农场等一系列流程。

与许多人一样,我从一开始也自然而然地开启了上帝视角,觉得少年们老是准备不足、时常出错、不够完美,可是越看越会想,如果换了我,就能做得完美吗?

为了提高收割效率,先来一道初中问题: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 使用工具 B.使用火 C.直立行走 D.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 正确答案是D。一些动物也能使用工具,使用火或者直立行走,但是只有人才会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不过,当年,我遇到这道题时,答案是用工具制造工具。

不管怎么说,在四次工业革命之后,最原始的镰刀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的收割需求,现在无人收割机都上市了,大伙赶紧去弄一台收割机啊!

从第二天开始,少年们用上了手扶收割机,又开上了收割机——那会儿,我好想问一句:“为什么不早用收割机?白白费了那么功夫和时间?”答案直到最后,我才明白。为什么?就因为种地要靠科技,更要靠人本身。就算收割机的效率再高,能够做到的只有收割。那些收割不到的边角、那些无数的细节和环节依然需要人去经历。

不经历那份直达身心的艰苦,就无法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到最后。

细节和环节确实太多了。比如,少年们的驾驶技术不到位导致故障频发,与驾驶师傅沟通不畅导致收割机陷入泥潭、机器噪音过大导致驾驶员听不到外面的声音、收割效率低导致烘粮时间被延后……就连使用对讲机也时常出现没人接听的情况。

看到后来的“村少”、“后陡门车神”何浩楠被种粮大户催促加快收割速度,我就有点想帮衬他,“他们有十个人,一定能够按时完成收割任务!”

第四天,问题继续。寒潮冷空气袭来,黑夜收割,视野受限,收割机卷到了电线,导致机器故障,无法继续收割……第五天,收割机卡住……得自己做饭了,必须在简陋的厨房里用柴火烧灶。但最困难、最折磨人的还是最开始的收割。收割后的稻田在小雨的浸润下更加泥泞,经常是一踩一个坑。

不过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提前完成了收割任务。

比起《克拉克森农场》里的孤单主持人,十个人挺多,但其实不多,因为建设农场光靠一两个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更何况这座农场要丰饶、美丽、快乐,需要十个人倾尽身心的付出。

收割之后,事情没完。暴雪天挖建排水渠,雨夜搬运30吨化肥,给142亩地手撒化肥……本来还觉得他们咋不用拖拉机,后来一看,我沉默了。与其说那是142亩地,还不如说是142亩泥塘,拖拉机来了都得陷,就算是兰博基尼拖拉机也不例外。

也许我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觉得种地如果过于顺利,会降低节目的可看性。也许看到“爱豆”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会很励志。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实在真的太难了,这样会不会打击大家对于种地的积极性?以后,愿意种地的人会越来越少。不过,平心而论,节目确实让我这样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人知道了种地是怎么一回事。原来,种地并不是犁个地,撒点种子,浇点水,施点肥就能静待收获。这可能就像去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获真经而归。

种地果然不会顺利。鹭卓,这个潜在的“制造困难者”买了4000盆玫瑰。蒋敦豪他们要盖羊棚养湖羊,还要养鸡鸭鹅。然后,4000盆玫瑰给了少年们并不浪漫、甚至有些残酷的开始。好家伙,一大车玫瑰,刚一亮相,就令人震撼,大伙连呼:“这么多!”装车都装了5个多小时的玫瑰还不多么?“熙贵妃”陈少熙也是在搬运玫瑰的过程里倒下的。我曾经觉得他只是年轻、稚嫩,却没想到他那么拼。他抱起双手快合不拢的稻穗,他跪在泥巴里通沟,他去追狗却不慎跌入粪坑——跟他唱昆曲的模样太不搭了。

到了深夜,4000盆玫瑰好歹搬运完了,后来却还是问题连连,大棚地不平,得平地;大棚下雨就漏水,又要通沟;玫瑰要撒肥、剪枝;微耕机又出故障了;一直下雨,无法起垄种菜……羊棚始终简陋——注意,是始终简陋,一开始漏雨,羊儿们被冷得打喷嚏;栏杆缝隙太大,羊儿们经常“越狱”;没有羊床,羊儿们只能挤在泥巴地上……等羊床搬过来,却发现尺寸跟羊棚不符合,于是几块羊床只能斜搭着,形成小小的斜坡。

最令人难过的还是,刚开始羊棚没有安装监控,羊妈妈半夜生产三只小羊,一只未活。而最受宠的小羊,晴天公主也因为心脏病夭折……看到小羊羔离开的那一幕,我也忍不住难过。但我并不觉得这是少年们的错,因为他们已经做得够好了。

后陡门的农场从无到有,做大做强,不是一天能够做到的。零基础的少年们,跨界到此参加一场漫长的真人秀,迎来了脏、苦、累的严峻挑战。我还能挑剔什么呢?

真实经历,处处感动

当我慢慢放弃上帝视角,也被少年们种地的点点滴滴所感动。本是不相识的十个人,在辛苦的收割、通沟等过程中没有丝毫抱怨,更没有叫苦叫累。稻谷再沉也要抱;烂泥灌进胶靴也是嘻哈一笑;泥巴犁不动,干脆用双膝做犁;贴瓷砖累到直不起腰,过后还要把任务完成好;做花架出现计算难题;给农场建设花圃……笑中带泪的时光很多,但濒临崩溃的时候也许更多。

搬运4000盆玫瑰是对他们的一次重大考验。看似小巧可爱的玫瑰花盆,搬运起来却是那么单调、乏味、劳累,比有机肥更让人畏惧。一开始,他们还可以用“勇士敢于直面于风暴”、“小case 我已练就轻功水上漂外加三指禅”,一边搬运花盆一边嘻哈玩笑来淡化辛苦和疲劳。

在讨论“这个跟举哑铃哪个爽?”,“你说这个重还是有机肥重?”之际,鹭卓看到货车司机看表(人家已经等了三个多小时),说:“师傅,我们加快。”司机回复:“快不了的,哪有这样卸花的?这样卸花,花都开了!”彼时,鹭卓穿着卫衣,后背却已湿透。他尝试请导演组帮忙,一同卸花。当所有人齐心协力将花盆搬进大棚,我这个观众也切实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

在此后需要给花棚平地的时候,鹭卓与卓沅站在池塘边,一边眺望静谧优美的乡间风光,一边慢慢商量平地的细节。当卓沅劝告同伴:“释放一下自己的压力。”鹭卓一脸傲娇:“我没有压力。我满满的动力。我是‘玫瑰花之王’!”他狠狠做出一个抛掷的动作,大喊:“我能行!”

农业看天吃饭,行不行不单单是自己说了算。当爆棚的信心遭遇连绵阴雨,是不是也会消退?是的,透着寒气的阴雨不断地冲刷着道路、麦田、沟渠、羊圈和大棚,到处都是泥泞。更糟糕的是,羊圈和大棚都漏水了,萌芽期的玫瑰被雨淋,地面也是泥泞不堪,鹭卓从大棚之间走过,摔倒好几次。

虽然知道务农辛苦,但是如此不顺也令人沮丧,心里也渐渐憋着一股气。情感细腻的卓沅又哭了……两人因为如何处理大棚漏水问题争执不休,最后还是鹭卓让了一步,海阔天空。

再大的问题,再多的问题,也要一件件解决。我突然想起近期的一个热梗:“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也许这表面的意思是对待事情不用太较真,不用太上心,但往深了想,任何困难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要么想办法去克服它,要么绕过它。

种植组请来了专家,将眼前的问题一一梳理,得重新挖沟。卓沅也想到了,既然土地不适合种菜,不如将菜种在水里——水培蔬菜也可以!

大概这次阴雨是大家遇到的最大的坎儿,再往后,虽说也并没有一帆风顺,但都是小问题、小困难。后陡门的小屋盖得很漂亮,年会圆满举行,小羊诞生,母鸡下蛋,鱼虾满筐,玫瑰盛开,水培生菜销售火爆……在一次次付出与收获之后,无论谁都明白,种地远比想象的更难,也更有成就感。

不用讨好土地,也不用揣摩牲畜的心理,只要乐观期待,真诚对待,不拖延,不懒散,就会迎来收获。

《种地吧少年》从冬天走到夏天,几乎每个少年都黑了,也成熟了,但台下台上的他们无不光彩四射。他们不是一般的爱豆。他们变成了一盏盏明灯,照耀着我们平凡又平淡的生活。

也许对我来说,节目能让我更加珍惜粮食,也更加渴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朝一日去田地里劳动,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收获幸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