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清明节是4月4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廿六。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在清明节这天,人们除了祭祖和踏青,还有蹴鞠、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的习俗。
清明诗词,我们一起欣赏。
--01--
清明即事
孟浩然〔唐代〕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路上,车马声不断,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翠绿。
落花飞舞,芳草萋萋,黄莺和蝴蝶飞来飞去,嬉戏不已。我一个人坐在空堂,回忆以前的种种,只能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02--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 〔唐代〕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我静卧在林中,为春天即将离去而忧愁,于是,揭开帐子欣赏山中的自然美景。这时,忽然梅道士派人送来书信,邀我去他那里赴宴。
房里炼丹炉刚刚点起火,屋外桃花正灼灼盛开。如果说饮此酒能永葆青春,那我一定一醉方休。
--03--
阊门即事
张继 〔唐代〕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安史之乱中,耕作的农民都被召去打仗了,无数田地无人耕种,一片荒芜。
清明时节,我试着登上城楼眺望郡城的郊野,只有寥寥几处人家燃起新烟。
--04--
清明
杜甫 〔唐代〕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早晨起来,匆匆赶路,天气晴朗,春色也正好。可以清晰的看到小舟在湖水之上荡漾。
飞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少年在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可是,这天真无虑的时光却是与我无缘。
近年来,少数民族儿童的独特的服饰已经很少看到了,楚地的女孩腰肢纤细,惹人怜惜。
昔日辉煌的定王府已不复繁华,遥想着贾谊府中的古井还是当年的模样。
虽是只需禁火三天,无奈没有食物烹煮实在辜负了周举的好意。我一直四处奔波,生计却仍无着落。
不管是富足奢侈的生活,还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浊酒、粗茶淡饭颐养天年也已足够了。
--05--
清明
杜甫 〔唐代〕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我一生都在外颠簸漂泊,右臂已渐渐枯瘦无力一边的耳朵也已听不清了。想到这病弱的身体,无依无靠,不禁悲从中来,泪湿衣襟。
我流浪漂泊着,离都城越来越远。时光匆匆已过去十年,现在,只有清明的风俗还和以前相同。
雁阵穿云北去,赶赴北国家园;其他人家也纷纷钻青枫取火,一片清明风光。
长安的城楼掩映在一片轻烟花语中,那万里山河也是一片锦绣吧。
春水滔滔不绝的流向洞庭湖中,阻断了我回去的道路,目之所及,是一片茫茫的白萍,我的心中真是凄苦愁闷。
--06--
清明夜
白居易 〔唐代〕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那有着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的是刺史的府宅。我独自在回旋的走廊里,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儿。
--07--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贾岛 〔唐代〕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几个好友在园林中小聚。天气晴朗,和煦的春风吹动着柳絮,清明乞新火后,生火做饭的轻烟在厨房里冉冉升起。
杜若长得很茂盛,开出了很多花儿。我阅读文章,想起两位贤人。什么时候能够乘车出发,再一起相聚?大家一起在落花前饮酒。
--08--
清明
杜牧 〔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路人,什么地方可以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09--
长安清明
韦庄 〔唐代〕
早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像少女一样纤纤婷立的芳草青美得让人心醉。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闲来无事以蹴鞠为乐。
郊野的道路旁草木繁茂,一匹匹骏马奔驰而过,绿杨掩映的庭院中秋千正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暗自欣喜这风光与往年并无不同。
--10--
清明日
温庭筠 〔唐代〕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飞舞,色彩斑斓,犹如在画扇中一样。春树满园,各种花儿竞相开放,红遍了田野。
人们兴冲冲结伴踏青,出发时,我们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感受到穿过柳丝拂面而来的微风。
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咯咯咯”地叫着,四处觅食。
不知是谁瞄准鸟儿在发射飞弹?黄鹂赶紧飞入隔墙的庭院,在房顶上宛啭鸣叫。
--11--
鹊踏枝
冯延巳 〔五代〕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碧绿的杨柳依偎着曲曲折折的栏杆,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是谁突然弹起钿筝,惊醒那安栖的燕子,双双穿帘飞去。
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12--
采桑子
欧阳修 〔宋代〕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清明节与上巳节的时候,西湖风光正好。满眼都是一片繁华的景象。拥挤的湖边吵吵嚷嚷,不知是谁家在争道?一辆有着红色轮子和金丝花纹的车子,在翠绿的垂柳下穿行而过。
日暮时分,友人才相随离去,他们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哗不已。游人连成一串,渐行渐远,道路弯转,湖堤也歪斜变化。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沿途都是开放的鲜花。
--13--
清明
黄庭坚 〔宋代〕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郊野旷原,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14--
破阵子·春景
晏殊 〔宋代〕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树枝掩映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白昼越来越长,随处可见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双颊不由的浮现出了笑意。
--15--
江城子
秦观 〔宋代〕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
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
记得相逢垂柳下,雕玉珮,缕金裳。
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
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
晴朗的天气陶醉了外出游玩的少年郎。黄鹂和燕子都肆意地飞舞。
车马和行人在大道上往来匆忙。还记得我们在垂柳下相逢,戴着雕刻的玉佩,穿着整齐精致的衣裳。
春光还是以前的春光,桃花和李花依旧飘香,浅白深红的花争斗着自己新的妆颜。
可我伤感那个爱惜花朵的人已经看不到了。我唱了一首歌,留下数行的泪。
--16--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宋代〕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fán ]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雨水沾满纶巾,头发散乱,帽子也被风吹斜了。繁花染红了山野,柳条卧在水面上。
石兽立在道路两旁,纸也在半空中旋飞。人们离开了坟墓以后,乌鸦小鸟们活跃起来,四处觅食。
--17--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辛弃疾 〔宋代〕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野棠花儿飘落,匆匆又过了清明时节。东风欺凌着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梦惊醒。一阵凉气吹来,向我的孤枕袭来,我感到丝丝寒意。
在那弯曲的河岸边,我曾与佳人举杯一起饮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与佳人离别。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往日的燕子还栖息在这里,那时的欢乐,只有它能作见证。
听说在繁华街道的东面,行人曾在帘下见过她的美足。旧日的情事如东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遗憾又像云山一样一层层添来。
假如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将会像镜里的鲜花,令我无法去折。她会惊讶我又白了头发。
首都计划 ∣金陵古迹图考 ∣佛国记 ∣科学的南京∣芥子园画谱∣随园食单∣千字文∣昭明文选∣儒林外史∣桃花扇∣红楼梦∣本草纲目 ∣世说新语∣后汉书∣抱朴子∣弘明集∣文心雕龙∣诗品∣建康实录∣景定建康志∣永乐大典∣金陵梵刹志∣中国文化史∣全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