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孙**(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一、判断题1、稳定性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2、外力就是构件所承受的载荷。3、平面弯曲梁剪力图中,剪力值的突变是 由集中的横向力引起的。4、桁架结构中各杆件均只承受轴向的拉伸或压缩。5、 铅垂直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其轴力图沿 轴线必定呈梯形分布。6、变截面扭转直杆,其扭矩随截面增大而 增大。()7、 平面弯曲梁的内力仅为剪力。()8、两端受扭转外力偶作用的直杆轴,其扭 矩大小一定等于其中一端的扭转外力偶。()9、实验表明,当拉(压)杆内应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横向线应变 g与纵向线应变 £之 比的绝对值为一常数。()10、 已知低碳钢的 b p=200MPa, E=200GPa 现测得试件
2、上的应变 s =0.002,则其应力能 用胡克定律计算为:b = Es =200 X 103 X0.002=400MPa。()11、 一轴向拉杆,材料的泊松比为0.2,横截面为jx/>(a> b)的矩形,受轴向载荷作用 变形后截面长边和短边的比值为0.2。()12、 变形是相对的,位移是相对的。()13、低碳钢在整个拉伸试验过程中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4、工程上一般认为延伸率 55%的材料 为塑性材料,$ V 5%的材料为脆性材料。()15、伸长率(延伸率)公式5 =/ x 100%中4指的是断裂后试件的长度。()16、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规定以压缩时的F曲线中。一时的割线来确定。
3、()17、对于承受扭转的圆杆,在斜截面上既有正应力,也有切应力。()18、薄壁圆管和空心圆管的扭转切应力公 式完全一样。()19、 空心外轴的外径为D、内径为 d , 其极惯性矩和扭转截面系数分别为I ,矶二'3232' 1616()20、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两根圆轴,其长度、 截面和所受扭转力偶都相同,则其相对扭转 角必相同。 ()21、两圆截面直径之比为四分之一,则其 对圆心的极惯性矩之比为二百五十六分之一。()22、平面图形对两垂直轴的惯性积等于图形 各点处微面积与该点分别到这两轴距离乘 积平方的代数和。()23、实心圆截面对某直径的惯性矩等于圆周率乘以该圆直径三次方除以六十
4、四。()24、正方形截面对其中心对称轴的惯性半径等于正方形边长的二分之一。()25、横截面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木梁和 钢梁,在相同的弯矩作用下,钢梁中的最大正应力大于木梁中的最大正应力。()26、横截面上与切应力对应的分布内力系向 弯曲中心简化时,所得主矩为零而主矢不为 零。()27、直梁的危险面一定发生在弯矩最大的截 面上。()28、梁产生纯弯曲时,其横截面上的正应 力和切应力都不等于零。()29、弯曲中心的位置仅取决于横截面的形状 和尺寸。()30、抗弯刚度等于弹性模量与截面对中性轴 的惯性矩的乘积。()31、梁弯曲时,某截面处挠曲线的切线相对于变形前梁轴线的倾角,称为转角。()32、当梁
5、的某截面处弯矩为零时,该截面 的转角等于零。()33、截面尺寸和长度相同两悬梁,一为钢制,一为木制,在相同载荷作用下,两梁中 的最大应力和最大挠度都相同。()34、两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面积相同, 截面高度之比为 2。若两梁材料相同,梁长 相同,在梁中截面受相同集中力作用,则其 最大挠度之比为1/4。()35、梁的最大截面转角必发生在弯矩最大的截面处。()36、两矩形截面悬臂梁,截面宽度相同, 截面高度之比为 2。若两梁材料相同,梁长 之比为2,在自由端受相同集中力作用,贝U 其最大挠度之比为 1。()37、所有发生剪切变形的构件都是双剪切 的。()38、一般情况下,挤压常伴随着剪切同时发生,
6、但须指出,挤压应力与剪应力是有区别 的,它并非构件内部单位面积上的内 力。()39、对于剪切变形,在工程计算中通常只计 算切应力,并假设切应力在剪切面内是均匀 分布的。()40、一般情况下,挤压常伴随着剪切同时发生,但须指出,挤压应力与剪应力是有区别 的,它并非构件内部单位面积上的内 力。()二、单项选择题41、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能力称为稳 定性。A、不发生断裂;B、保持原有平衡状态;C、不产生变形;D、保持静止。42、用截面法求一水平杆某截面的内力时,是对()建立平衡方程求解的。A、该截面左段;B、该截面右段;C、该截面左段或右段;D、整个杆。43、悬臂梁自由端受一力偶作用,则梁上 的剪
7、力沿轴向将呈现()形式M*BA、均匀分布B、三角形分布C、梯形分布D、曲线分布44、外伸简支梁的荷载及尺寸参数如图所示,则该梁支座 B处截面的弯矩值为()q 或 衣出 I mA、0b、qa2C、qQD、不确定45、变截面扭转杆件,受到如图力偶作用, 则杆件上受到的最大扭矩为()A、仙111b、W15 mc、hl" inD、此 III46、梁的弯矩分布如图所示,则该梁上作用夕卜力偶的数目为 ()A、0B、1C、2D、347、铸铁是典型的()材料A、弹性B、脆性C、塑性D、韧性48、 脆性材料具有以下哪种力学性质()A、材料拉伸过程中出现屈服现象B、压缩强度极限比拉伸强度极限大得多C、.
8、抗冲击性能比塑性材料好D、若构件因开孔造成应力集中现象,对强度无明显影响49、标距为100mm的标准试件,直径为10mm ,拉断后测得伸长后的标距为123mm ,颈缩处的最小直径为 6.4mm ,则该 材料的(5为A、23%B、59%C、46%D、15%50、 单位长度的扭转角。与()无关。A、杆的长度B、扭矩C、材料性质D、截面几何性质51、 空心圆轴,其内外径之比为扭转时该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为 T ,这时横截面 上内边缘处的切应力为()A、丁B、如C、0d、52、两根长度相等、直径不等的圆轴受扭后,轴表面上母线转过相同的角度。设直径大的轴和直径小的轴的横截面上的最大切 应力分别为 九皿和q畋
9、'切变模量分别为G和G?。试判断下列结论的正确性。()A、B、1迎vf面C、若G G*,则有毗mid、若GG?,则有53、一匀速转动的扭转轴,受到如图力偶作用,已知财广溯血/Wc=lkNm ,则AB段和BC段受到的扭矩之比为()A、1B、2C、3D、4B、=055、图示阴影截面的&等于A、:-习-"uB、二-1三-2C、二.JtD、一 占-1、"256、图示截面中阴影线部分面积的母等于A、| 'B、S.C、"-二.""-.-.弋、D、" - 顼:B、一定是危险面上切应力最大的点C、一定是危险面上正应力最大的点D
10、、一定是危险面上正应力和切应力都比较 大的点59、 直梁纯弯曲时,通过截面上的应力分 布规律、胡可定律和截面法中对中性轴的转 动平衡方程,可以推导出梁的曲率A、与截面的弯矩成正比,与梁的截面系数 成反比B、与截面的弯矩成反比,与梁的截面系数 成正比C、与截面的弯矩成反比,与梁的抗弯刚度 成正比57、图示截面中阴影线部分面积对 /轴的 惯 性 半 径 L 等 于D、与截面的弯矩成正比,与梁的抗弯刚度成反比60、 简支外伸梁的拉伸许用应力=,压缩许用应力o; = 70MPa ,截面的形心主惯性矩yL1 =291xl0*n/。则占截面的正应力强40上度为653520用b、I =mm"3C、
11、 . :I.3c40/D、.,= r .if.,3A、_-_-_司= 3位lMPa = c; = 67.0MPa < = 70MPaB、_一 一c; = 1.0MPa < = 40MPa, q = 1 OMPa <ci; =70MPaC、= 55.8MPa > = 40MPa, = 67.0MPa <(=70MPaD、- 一一 q = 55.8MPa=40MPa, cr, = 30.0MPa < = 70MPa58、梁的危险点A、不一定是危险面上切应力最大的点61、矩形截面梁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等于 截面上平均切应力的A、二分之三倍B、若弯矩图对称,则挠曲线也
12、对称C、挠曲线形状与内力图的对称性并无相一 致,有时与弯矩图的对称性相一致B、三分之四倍C、二倍D、一倍D、挠曲线形状有时与剪力图的对称性相一 致,有时与弯矩图的对称性相一致62、图示圆截面梁,若直径 d增大一倍(其 它条件不变),则梁的最大正应力、最大挠 度 分 别 降 至 原 来 的()。401 B266、如图所示为两根材料相同的悬臂梁,求两梁悬臂端的挠度之比等于()161A、B、C、D、63、梁在纯弯曲时,其横截面的正应力变化规 律与纵向纤维应变的变化规律是()的。A、相同B、相反C、相似D、完全无联系67、已知图示二梁的弯曲刚度 E7相同,若 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RE等于()68、
13、在联接件的剪切强度实用计算中,剪64、 工程实际中产生弯曲变形的杆件, 如火 车机车轮轴、房屋建筑的楼板主梁, 在得到 计算简图时,需将其支承方式简化为 ()A、简支梁B、轮轴为外伸梁,楼板主梁为简支梁C、外伸梁D、轮轴为简支梁,楼板主梁为外伸梁65、梁弯曲变形时,关于挠曲线形状和内力图图形的相互关系,正确说法是()A、若剪力图对称,则挠曲线也对称切许用应力d是由()得到的。A、精确计算B、拉伸试验C、剪切试验D、扭转试验69、两种材料做成的构件受力如图示,若 要进行挤压强度计算,则应选择的构件是参考答案1、错2、错3、对4、对5、错6、错7、错 8、错9、对10、错11、错12、错13、错 14、对 15、错 16、对 17、对 18、错 19、 错20、错21、对22、错23、错24、错25、 错26、对27、错28、错29、对30、对31、 对32、错33、错34、对35、对36、对37、 错38、对39、错40、对 41、B 42、C 43、A 44、D 45、A 46、 A 47、B 48、B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