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课件pptx

认证主体:吉**(实名认证)

IP属地:贵州

下载本文档

国标《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培训

国标《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Contents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一部分标准概述Contents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标准概述一、标准修订背景

标准修订

GB50184-9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235-8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是GBJ235-82的修订版,GB50184-93仍使用。配套标准第一部分标准概述一、标准修订背景标准修订GB5第一部分标准概述一、标准修订背景

标准修订计划

建设部建标【1999】38号文——修订GB50184-93;

建设部建标【2006】136号文——修订GB50235-97。第一部分标准概述一、标准修订背景标准修订计划建第一部分标准概述2、标准修订特点

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6%

先进性强化验收通用性不受行业限制,通用性强。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高。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指导思想,进一步提高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要求。第一部分标准概述2、标准修订特点占国民经济总第一部分标准概述3、GB50235-2010修订1、规范名称调整为: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2、规范章节增加:2.2、3、8.5、9.5;删除:9、10、附录B3、总则调整:不适用范围。4、术语调整:公称尺寸、轴测图等。5、基本规定6、管道元件的检验增加:企业、人员资质;管道分级。增加:光谱分析、安全阀整定等。第一部分标准概述3、GB50235-2010修订1第一部分标准概述3、GB50235-2010修订8、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增加:主管与支管焊接、法兰角焊缝要求;删减:焊接通用性要求。9、管道安装增补:锆材与有色金属、夹套管和阀门安装要求。10、管道检查、检验和试验增加:焊缝射线和超声波检测、压力试验替代要求。11、管道吹扫与清洗增加:污废水处理和噪声等环保要求;增补:管道脱脂。12、工程交接增补:施工检查记录、试验报告。增补:斜接弯头、焊制翻边接头、支吊架制作。7、管道加工第一部分标准概述3、GB50235-2010修订8第一部分标准概述4、GB50184-2011修订2、功能调整只验收不评定3、术语增加:检验批、观察检查、100﹪检验、抽样检验、局部检验。4、检验项目设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删除允许偏差抽检点量值规定。5、章节目录与GB50235-2010一一对应6、章节内容删除:管道涂漆、附录一、附录二。调整为: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规范名称第一部分标准概述4、GB50184-2011修第一部分标准概述5、相关标准规范

123465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TSG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GB/T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50517-2010《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6-201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国内外管道规范:SH3501、DL/T5031、ASME等。第一部分标准概述5、相关标准规范123465GB5第一部分标准概述6、相关标准规范的协调原则:1、遵循设计文件的规定、以严者为准;

2、必须执行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的TSG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3、尚应执行相关行业标准SH3501、DL/T5031等和专业标准GB50236、JB4730等。

共4条

主要内容修改3条、保留1条;目的、适用范围、执行的相关标准。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一章、总则共4条主要内容修改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一章、总则1.0.1为统一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加强技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42MPa、设计温度不超过材料允许使用温度的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1.0.3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52和《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配合使用。1.0.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章、术语

共5条

主要内容新增加5条;

检验形式与方式。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章、术语共5条主要内容新增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章、术语2.0.1

检验批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2.0.2观察检查以目测结合实践经验,判断被检查物体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检查。2.0.3100%检验在指定的一个检验批中,对某一具体项目进行全部检查。2.0.4

抽样检验在指定的一个检验批中,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某一百分数进行检查。2.0.5局部检验在指定的一个检验批中,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每一件进行规定的部分检查。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章、术语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三章、基本规定

共16条

主要内容

质量验收单位的划分、质量验收规定与程序。一般规定、分级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三章、基本规定共16条主要内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三章、基本规定3.1

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3.1.1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的质量验收,可按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进行划分。3.1.2分项工程应按管道级别和材质进行划分。3.1.3

同一单位工程中的工业金属管道工程可划分为一个或几个分部(子分部)工程。3.1.4

当工业金属管道工程具有独立施工条件或使用功能时,一个或几个管道分部(子分部)工程亦可构成一个单位(子单位)工程。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三章、基本规定第二部分标准解读3.2施工质量验收3.2.1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控项目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2

一般项目每项抽检点数的实测值应在本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3除本规范第8章(焊缝检查、硬度检验、压力试验)规定以外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中,当抽样检验(或局部检验)发现有不合格时,该抽样检验(或局部检验)所代表的这一检验批应视为不合格。可对该检验批进行全部检查,其中的合格者仍可验收。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对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3.2.2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应保证资料齐全。3.2.3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

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应保证资料齐全。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3.2.4管道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和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1

管道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施工记录和报告,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的有关规定。

1管道元件的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或复验、试验报告。2施工检查记录和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管道元件检查记录。6)焊缝返修检查记录。

2)阀门试验记录。7)管道安装记录。

3)安全阀校验报告。8)管道隐蔽工程(封闭)记录。

4)管道弯管加工记录。9)管道补偿装置安装记录。

5)管道焊接检查记录。10)管道支吊架安装记录。11)管道静电接地测试记录。12)磁粉检测报告。

13)渗透检测报告。17)硬度检测、光谱分析及其他理化试验报告

14)射线检测报告。18)安全保护装置安装检查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11)管道静电接地测试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

15)超声检测报告。19)管道系统压力试验和泄漏性试验记录。16)管道热处理报告。20)管道系统吹扫与清洗记录。

21)管道防腐、绝热施工检查记录。3管道安装竣工图、设计修改文件及材料代用单。4无损检测和焊后热处理的管道,应在管道轴测图上准确标明焊缝位置、焊缝编号、焊工代号、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焊缝位置、焊缝补焊位置、热处理和硬度检验的焊缝位置等。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采用本规范附录A的格式。3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采用本规范附录B的格式。4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采用本规范附录C的格式。5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记录应采用本规范附录D的格式。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3.2.5当管道工程质量不符合本规范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1

经返工或返修的分项工程,应重新验收。2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分项工程,应予以验收。3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项工程,可予以验收。4

经过返修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3.2.6压力管道安装工程应经监督检验单位监督检验,并应提供“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后,再进行竣工验收。3.2.7

管道工程施工应在质量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3.3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及组织3.3.1

管道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依次进行,并应做好验收记录。3.3.2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人员进行。3.3.3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由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或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进行。3.3.4

单位(子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验收。3.3.5当管道工程由分包单位施工时,总包单位应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分包单位应对所承包的工程应按本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验收。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文件和记录提交总包单位。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四章、管道元件和材料的检验

共8条

主要内容

质量证明文件、管道元件和材料的质量检验。主控项目7条、一般项目1条;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四章、管道元件和材料的检验共8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四章、管道元件和材料的检验4.0.1管道元件和材料应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文件,其特性数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管道元件:指连接或装配成管道系统的各种零部件的总称。包括管道组成件和管道支承件。管道组成件:用于连接或装配管道的管道元件。包括管子、管件、法兰、密封件、紧固件、阀门、安全保护装置以及诸如膨胀节、挠性接头、耐压软管、疏水器、过滤器、管路中的节流装置和分离器等。管道支承件:吊杆、弹簧支吊架、恒力支吊架、斜拉杆、平衡锤、松紧螺栓、支撑杆、链条、导轨、锚固件、鞍座、垫板、滚柱、托座、滑动支座、管吊、吊耳、卡环、管夹、U形夹和夹板等。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四章、管道元件和材料的检验第二部分标准解读4.0.2

对于铬钼合金钢、含镍低温钢、不锈钢、镍及镍合金、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管道组成件,应对材质进行抽样检验,并应作好标识。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每个检验批(同炉批号、同型号规格、同时到货)抽查5%,且不少于一件。检验方法:采用光谱分析或其他材质复验方法,检查光谱分析或材质复验报告。

4.0.3

阀门应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具有上密封结构的阀门还应进行上密封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阀门试验应以洁净水为介质。不锈钢阀门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10-6(25ppm)。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清除干净。当有特殊要求时,试验介质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第二部分标准解读4.0.2对于铬钼合金钢、含镍第二部分标准解读2

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5倍;密封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1倍;当阀门铭牌标示对最大工作压差或阀门配带的操作机构不适宜进行高压密封试验时,试验压力应为阀门铭牌标示的最大工作压差的1.1倍;阀门的上密封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1倍;夹套阀门的夹套部分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3

阀门壳体压力试验应以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阀门密封试验和上密封试验应以密封面不漏为合格。5

检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GC1级管道和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C类流体管道的阀门,应进行100%检验。2)用于GC2级管道和设计压力小于10MPa的所有C类流体管道的阀门,应每个检验批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3)用于GC3级管道和D类流体管道的阀门,应每个检验批抽查5%,且不得少于1个。6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阀门试验记录,检查水质分析报告。第二部分标准解读2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在第二部分标准解读4.0.4

安全阀在安装前应进行整定压力调整和密封试验,有特殊要求时还应进行其他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F001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安全阀校验报告。第二部分标准解读4.0.4安全阀在安装前应进行第二部分标准解读4.0.5GC1级管道和C类流体管道中,输送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或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管子、管件,应进行外表面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检测结果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4730.4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JB/T4730.5规定的Ⅰ级。对检测发现的表面缺陷经修磨清除后的实际壁厚不得小于管子公称壁厚的90%,且不得小于设计壁厚。检验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5%,且不少于1个。检验方法:检查磁粉或渗透检测报告,检查测厚报告。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TSGD3001-2009《压力管道

安装许可规则》关于GC类(工业管道)的分级:

1、

GCl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l级:(1)输送GB5044—1985《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其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的管道;(2)输送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与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者甲类可燃液体(包括液化烃),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的管道;(3)输送流体介质,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OMPa,或者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且设计温度高于或者等于400~C的管道。2、

GC2级:除本规定规定的GC3级管道外,介质毒性危害程度、火灾危险性(可燃性)、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低于规定的GCl级的工业管道为GC2级。3、

GC3级:输送无毒、非可燃流体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高于-20℃、但是不高于185cC的工业管道为GC3级。第二部分标准解读TSGD3001-2009《压第二部分标准解读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和ASMEB31.3关于管道的分级:1、D

类流体管道——指不可燃、无毒或毒性为轻度危害程度、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和设计温度高于-20℃但不高于185℃的流体管道。2、C

类流体管道——不包括D类流体的不可燃、无毒或毒性为轻度危害程度的流体管道。SH3501-2011《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关于管道的分级:SHA1、SHA2、SHA3、SHA4和SHB1、SHB2、SHB3、SHB4。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4.0.6当规定对管道元件和材料进行低温冲击韧性、晶间腐蚀等其他特性数据检验时,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一件。检验方法:按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并检查检验报告。冲击韧性(Ak):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单位为焦耳/厘米2(J/cm2)。表示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冲击韧度指标的实际意义在于揭示材料的变脆倾向。晶间腐蚀试验:在特定介质条件下检验金属材料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加速金属腐蚀试验方法,目的是了解材料的化学成分、热处理和加工工艺是否合理。第二部分标准解读4.0.6当规定对管道元件和材第二部分标准解读4.0.7

合金钢螺栓、螺母应进行材质抽样检验。GC1级管道和C类流体管道中,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管道用螺栓、螺母,应进行硬度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和设计文件的的规定。检验数量:每个检验批(同制造厂、同型号规格、同时到货)抽取2套。检验方法:检查光谱分析或材质复验报告,检查硬度检验报告。4.0.8

管道元件和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数量和标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其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材料标识应清晰完整,并应追溯到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管道元件检查记录;外观和几何尺寸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五章、管道加工

共18条

主要内容

管子、管件与支吊架制作要求。主控项目5条、一般项目13条;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五章、管道加工共18条主要内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五章、管道加工5.1

弯管制作5.1.1

弯管制作后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直管的设计壁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每个弯管的减薄部位测厚不应少于3处。检验方法:检查测厚报告。5.1.2GC1级管道和C类流体管道中,输送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或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弯管制作后,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4730.4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JB/T4730.5规定的Ⅰ级。缺陷修磨后的弯管壁厚不得小于管子名义厚度的90%,且不得小于设计壁厚。检验数量:100%检验。检验方法:检查磁粉或渗透检测报告;检查测厚报告。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五章、管道加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5.1.3制作的弯管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得有裂纹、过烧、分层等缺陷。2

弯管内侧褶皱高度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3%,且波浪间距不应小于褶皱高度的12倍。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5.1.3制作的弯管质量应符合第二部分标准解读3

对于承受内压的弯管,其圆度不应大于8%;对于承受外压的弯管,其圆度不应大于3%。GB20801.4《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四部分:制作与安装》:

对于承受内压的弯管,其不圆度应不大于8%;对于承受外压的弯管,

其不圆度应不大于3%。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4

弯管的管端中心偏差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GC1级管道和C类流体管道中,输送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或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弯管,每米管端中心偏差值不得超过1.5mm。当直管段长度大于3m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5mm。2)其他管道的弯管,每米管端中心偏差值不得超过3mm。当直管段长度大于3m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10m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几何尺寸检查,检查弯管加工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5.1.4Π形弯管平面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4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几何尺寸检查,检查弯管加工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5.1.4Π形弯管平面度的允许第二部分标准解读5.2卷管制作5.2.1

卷管焊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卷管的同一筒节上的两纵焊缝间距不应小于200mm。2卷管组对时,相邻筒节两纵缝间距应大于100mm。支管外壁距焊缝不宜小于50mm。3有加固环、板的卷管,加固环、板的对接焊缝应与管子纵向焊缝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l00mm。加固环、板距卷管的环焊缝不应小于50m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采用卷尺和直尺检查。5.2.2卷管的周长允许偏差及圆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2的规定。检验数量:每5m卷管段检查二处。检验方法:采用卷尺、直尺或样板检查。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

5.2.3

卷管的校圆样板与卷管内壁的不贴合间隙,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接纵缝处不得大于壁厚的10%加2mm,且不得大于3mm。2

离管端200mm的对接纵缝处不得大于2mm。3

其他部位不得大于1mm。检验数量:每5m卷管段检查二处。检验方法:采用样板和直尺检查。校圆样板弧长应为管子周长的1/6~1/4。5.2.4卷管端面与中心线的垂直允许偏差不得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大于3mm。每米直管的平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m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采用直尺和样板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5.3管口翻边5.3.1

扩口翻边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垫片配合的翻边接头的表面质量应符合管法兰密封面的标准要求,且应符合相配套法兰标准的规定。2

扩口翻边后的外径及转角半径应能保证螺栓及法兰自由装卸,法兰与翻边平面的接触应均匀、良好。3

翻边端面与管子中心线应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mm。4

翻边接头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管子最小壁厚的95%。5

翻边接头不得有裂纹、豁口及褶皱等缺陷。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采用直尺和卡尺测量。

5.3.2焊制翻边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制翻边的厚度不应小于与其连接管子的名义壁厚。2

与垫片配合的翻边接头的表面质量应符合相配套法兰标准的规定。3

外侧焊缝应进行修磨。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采用直尺检查。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

管口翻边图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GB20801.4《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四部分:制作与安装》:现场制作的扩口翻边接头应符合以下规定:a)不得用于剧烈循环工况;b)内圆角半径应不大于3mm;c)用于GC1级管道,公称直径应不大于DNl00,且扩口翻边前管子壁厚应大于Sch10;d)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应不大于PN20,工作温度应不大于200℃。现场制作的焊制翻边接头用于剧烈循环工况时,应采用图1d)、图1e)所示的圆角结构。第二部分标准解读GB20801.4《压力管道规范第二部分标准解读5.4夹套管制作5.4.1夹套管的内管有焊缝时,该焊缝应进行射线检测,并应经试压合格后,再封入外管。焊缝质量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JB/T4730.2规定的Ⅱ级。检验数量:100%检验。检验方法:检查射线检测报告。

5.4.2

夹套管的内管和外管应分别进行压力试验,试验介质、试验压力、试验过程及结果,应符合本规范第8.5节的有关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压力试验记录。

5.4.3

夹套管的加工尺寸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外管与内管间隙应均匀,支承块不得妨碍内管与外管的热胀冷缩,支承块的材质应与内管相同。2

夹套弯管的外管和内管,其同轴度偏差不得大于3mm。3

输送熔融介质管道的内表面焊缝应平整、光滑。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采用直尺检查,检查材质证明书。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5.5

斜接弯头制作5.5.1

斜接弯头的焊接接头应采用全焊透焊缝,其型式和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采用检测尺检查。5.5.2

斜接弯头的周长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公称尺寸大于1000mm时,允许偏差为±6mm。2

当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1000mm时,允许偏差为±4m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每个不少于3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采用直尺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GB20801.3《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三部分:设计和计算》:斜接弯头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规定:a)设计压力p≤2.0MPa,且设计温度低于材料的蠕变温度;b)斜接弯头的变方向角大于45°者,仅适用于GC3级管道;c)斜接弯头的变方向角大于22.5°者,不得用于GC1级管道和剧烈循环工况。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5.6支吊架制作5.6.1管道支、吊架组件中主要承载构件的焊缝,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无损检测。焊缝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无损检测报告。5.6.2

管道支吊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精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采用直尺、卡尺检查。5.6.3管道支、吊架焊接完毕应进行外观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采用检查尺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六章、焊接和焊后热处理

共5条

主要内容

焊接及补强要求。主控项目4条、一般项目1条;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六章、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共5条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六章、焊接和焊后热处理6.0.1

管道及管道组成件的焊接和焊后热处理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检验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焊接检查记录或无损检测报告。6.0.2

当在焊缝上开孔或开孔补强时,应对开孔直径1.5倍或开孔补强板直径范围内的焊缝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的焊缝质量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JB/T4730.2规定的Ⅱ级,超声检测的焊缝质量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JB/T4730.3规定的Ⅰ级。被补强板覆盖的焊缝应磨平。管孔边缘不应存在焊缝缺陷。检验数量:100%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射线或超声检测报告。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六章、焊接和焊后热处理第二部分标准解读6.0.3平焊法兰、承插焊法兰或承插焊管件与管子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平焊法兰与管子焊接时,其法兰内侧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为直管名义厚度与6mm两者中的较小值;法兰外侧角焊缝的最小焊脚尺寸应为直管名义厚度的1.4倍与法兰颈部厚度两者中的较小值。2

承插焊法兰与管子焊接时,角焊缝的最小焊脚尺寸应为直管名义厚度的1.4倍与法兰颈部厚度两者中的较小值。3

承插焊管件与管子焊接时,角焊缝的最小焊脚尺寸应为直管名义厚度的1.25倍,且不应小于3m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每个法兰(管件)不少于3处。检验方法:采用检查尺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6.0.4

支管连接角焊缝的形式和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放式焊接支管或插入式焊接支管的接头、整体补强的支管座,应全焊透,角焊缝厚度不应小于填角焊缝有效厚度。2

补强圈或鞍形补强件的焊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补强圈与支管应全焊透,角焊缝厚度不应小于填角焊缝有效厚度。2)鞍形补强件与支管连接的角焊缝厚度,不应小于支管名义厚度与鞍形补强件名义厚度两者中较小值的0.7倍。3)补强圈或鞍形补强件外缘与主管连接的角焊缝厚度应大于等于补强圈或鞍形补强件名义厚度的0.5倍。4)补强圈和鞍形补强件应与主管和支管贴合良好。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采用检查尺检查,检查管道焊接检查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

ttn—支管名义厚度;Ttn—主管名义厚度;tr—补强圈或鞍形补强件的名义厚度;tc—角焊缝有效厚度;tmin—支管名义厚度

与鞍形补强件名义厚度两者中的较小值。第二部分标准解读ttn—支管名义厚度;第二部分标准解读GB20801.4《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四部分:设计和计算》:1、用于GC1级管道的支管连接管件:a)GC1级管道用支管连接管件应采用整体补强的支管连接管件或三通;b)承插或螺纹支管座和半管接头的公称直径应不大于DN80。2、支管直接与主管的焊接连接a)用于剧烈循环工况时,应图6.0.8b)、d)、f)的结构。b)支管直接与主管的焊接连接不宜在以下场合使用:1)支管尺寸与主管相近;2)连接部位存在振动、脉动、温度循环等荷载引起的循环应力。d)支管与主管尺寸相差悬殊时,支管应具有足够的柔性,以补偿主管的热膨胀及其他位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GB20801.4《压力管道规范第二部分标准解读6.0.5

管道焊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当公称尺寸小于l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100mm。2

除采用定型弯头外,管道焊缝的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100mm。3

管道焊缝距离支管或管接头的开孔边缘不应小于50mm,且不应小于孔径。4

管道环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得小于50mm。需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得小于100m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采用直尺检查。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七章、管道安装

共56条

主要内容

管道表面处理、预制、紧固、连接、支吊架安装等要求。主控项目28条、一般项目28条;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七章、管道安装共56条主要内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七章、管道安装7.1

一般规定7.1.1

要求清洗、脱脂或内部防腐的管道组成件,应在清洗、脱脂或内部防腐工作完成后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清洗、脱脂施工记录,或内部防腐施工及检测记录。7.1.2

埋地管道的外防腐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测厚仪测量,电火花检漏,检查施工记录和防腐层检测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七章、管道安装第二部分标准解读

脱脂规范:HG20202-2000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防腐规范:GB50538-2010埋地钢质管道防腐保温层技术规范

GB50727-2011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SY/T0414-2007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1.3埋地管道安装前,应对支承地基或基础进行检查验收,支承地基和基础的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地基和基础施工记录,检查地基处理或承载力检验报告。7.1.4埋地管道试压、防腐合格后,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设计文件和本规范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压力试验报告、防腐层检测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1.5

管道法兰、焊缝及其他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检修,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当管道穿越道路、墙体、楼板或构筑物时,应加设套管或砌筑涵洞进行保护,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1.6

管道的坡度、坡向及管道组成件的安装方向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安装记录,采用水准仪或水平尺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2

管道预制7.2.1

预制完毕的管段,应按轴测图标注管线号和焊缝编号。内部应清理干净,并应封闭管口。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按轴测图检查。7.2.2

自由管段和封闭管段的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2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采用直尺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3钢制管道安装7.3.1

高温或低温管道法兰的螺栓,在试运行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热态紧固或冷态紧固:1

管道热态紧固、冷态紧固温度应符合表7.3.1的规定。2热态紧固或冷态紧固应在达到工作温度2h后进行。3

紧固螺栓时,管道最大内压应根据设计压力确定。当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6MPa时,热态紧固最大内压应为0.3MPa;当设计压力大于6MPa时,热态紧固最大内压应为0.5MPa。冷态紧固应卸压后进行。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3.2

管道预拉伸或压缩应检查下列内容,预拉伸或压缩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1

预拉伸区域内固定支架间所有焊缝(预拉口除外)已焊接完毕,需热处理的焊缝已作热处理,并经检验合格。2

预拉伸区域支、吊架已安装完毕,管子与固定支架已牢固。预拉口附近的支、吊架应预留足够的调整裕量,支、吊架弹簧已按设计值进行调整,并临时固定,不使弹簧承受管道载荷。3预拉伸区域内的所有连接螺栓已拧紧。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焊接记录、热处理记录和预拉伸或预压缩施工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3.3

管道膨胀指示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指示正确。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3.4

蠕胀测点和监察管段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3.5

合金钢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检查材质标记。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必要时采用光谱分析或其他材质复查方法。

7.3.6

当管道安装时,应检查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划痕、斑点等缺陷。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3.7

法兰连接应与管道同心,螺栓应自由穿入。法兰螺栓孔应跨中布置。法兰间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得大于法兰外径的0.15%,且不得大于2m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卡尺检查。7.3.8

法兰连接应使用同一规格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螺栓紧固后应与法兰紧贴,不得有楔缝。当需加垫圈时,每个螺栓不应超过一个。所有螺母应全部拧入螺栓。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3.9

当管道安装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螺栓、螺母应涂刷二硫化钼油脂、石墨机油或石墨粉等:1

不锈钢、合金钢螺栓和螺母。2

管道设计温度高于100℃或低于0℃。3

露天装置。4

处于大气腐蚀环境或输送腐蚀介质。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3.10

其他型式的管道接头连接和安装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3.11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11的规定。检验数量:按每条管线号抽查不少于3处。检验方法:采用水平仪、经纬仪、直尺、水平尺、拉线或吊线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4连接设备的管道安装7.4.1管道与设备的连接应在设备安装定位并紧固地脚螺栓后进行,管道安装前应将内部清理干净。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设备安装记录或中间交接记录。7.4.2对不允许承受附加外荷载的动设备,管道与动设备连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与动设备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检验法兰的平行度和同心度,当设计文件或产品技术文件无规定时,法兰平行度和同心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4.2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采用塞尺、卡尺、直尺等检查。2

管道系统与动设备最终连接时,动设备额定转速大于6000r/min时的位移值应小于0.02mm;额定转速小于或等于6000r/min时的位移值应小于0.05m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在联轴器上架设百分表监视动设备位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4.3

管道试压、吹扫与清洗合格后,应对管道与动设备的接口进行复位检查,其偏差值应符合本规范表7.4.2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采用塞尺、卡尺、直尺等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5

铸铁管道安装7.5.1

铸铁管道安装的坐标、标高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1的规定。管道安装后各管节间应平顺,接口应无突起、突弯、轴向位移现象。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采用经纬仪和尺量检查。7.5.2

管道沿直线安装时,承插接口的环向间隙应均匀,承插口间的轴向间隙不应小于3m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尺量检查。7.5.3

管道沿曲线安装时,接口的允许借转角应符合表7.5.3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尺量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5.4

管道柔性接口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承插接口连接时,承口的内工作面、插口的外工作面应修整光滑,不得有影响接口密封性的缺陷,插口推入深度应符合设计或产品技术文件要求。2

法兰接口连接时,插口与承口法兰压盖的纵向轴线应重合。连接螺栓终拧扭矩应符合设计或产品技术文件要求。接口连接后,连接部位及连接件应无变形、破损现象。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采用钢制螺栓和螺母时,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3

橡胶圈安装位置应准确,不得扭曲、外露;沿圆周各点应与承口端面等距,其允许偏差为±3m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扭矩扳手检查,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7.5.5

管道刚性接口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油麻填料的打入深度应为承口总深度的1/3,且不应超过承口三角凹槽的内边;橡胶圈装填应平展、压实,不得有松动、扭曲、断裂等缺陷。2

接口水泥应密实饱满,其接口水泥面凹入承口边缘的深度不得大于2mm,水泥强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6

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管道安装7.6.1

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管道的安装质量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7.3节的有关规定。7.6.2

有色金属管道组成件与黑色金属管道支承件之间不得直接接触,应采用同材质或对管道组成件无害的非金属隔离垫进行隔离。对于不锈钢、镍及镍合金管道组成件,非金属隔离垫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50×10-6(50pp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隔离垫的材质证明书。7.6.3不锈钢、镍及镍合金管道法兰用非金属垫片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50×10-6(50pp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垫片的材质证明书。7.6.4

用钢管保护的铅、铝及铝合金管,在装入钢管前应经试压合格。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试压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6.5

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检查其表面质量,其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超过壁厚允许偏差的机械划伤、凹瘪、异物嵌入以及飞溅物造成的污染等伤害。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测厚检查。7.6.6

铜及铜合金管道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翻边连接的管子,应保持同轴,当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50mm时,其偏差不应大于1mm;当公称尺寸大于50mm时,其偏差不应大于2mm。2

螺纹连接的管子,其螺纹部分应涂以石墨甘油。3

安装铜波纹膨胀节时,其直管长度不得小于100m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7伴热管安装7.7.1当不允许伴热管与主管直接接触时,应在伴热管与主管之间加装隔离垫。当主管为不锈钢、伴热管为碳钢管时,隔离垫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50×10-6(50ppm),绑扎应采用不锈钢丝或不引起渗碳的绑扎带。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检查隔离垫的材质证明书。7.7.2伴热管应与主管平行,位置、间距应正确,并应自行排液。不得将伴热管直接点焊在主管上。弯头部位的伴热管绑扎带不得少于三道,直管段伴热管绑扎点间距应符合表7.7.2的规定。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8夹套管安装7.8.1夹套管的安装质量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5.4节和第7章的有关规定。7.8.2夹套管的连通管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连通管不得存液。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7.8.3

夹套管的支承块在同一位置处应设置三块,管道水平安装时,其中两块支承块应对地面跨中布置,夹角应为110°~120°;管道垂直安装时,三块支承块应按120°夹角均匀布置。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SHT3546-2011《石油化工夹套管施工及验收规范》FZ211-2013《夹套管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9

防腐蚀衬里管道安装7.9.1

防腐蚀衬里管道的安装质量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7.3节的有关规定。7.9.2

衬里管道安装前,应检查衬里层的质量,衬里层结构应完好和保持内部清洁。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电火花检测或其他检测方法。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10

阀门安装7.10.1

安全阀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全阀应垂直安装。2安全阀的出口管道应接向安全地点。3

当进出口管道上设置截止阀时,截止阀应加铅封,且应锁定在全开启状态。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7.10.2在管道投入试运行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F001和设计文件的规定对安全阀进行最终整定压力调整,并应铅封。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检查安全阀调整记录。7.10.3

阀门的型号、安装位置和方向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安装位置、进出口方向应正确,连接应牢固、紧密,启闭应灵活,阀杆、手轮等朝向应合理。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启闭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10阀门安装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11

补偿装置安装7.11.1补偿装置的规格、安装位置和方向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对照设计文件、产品技术文件检查。7.11.2

“Π”形或“Ω”形膨胀弯管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预拉伸或预压缩,允许偏差为10mm。2预拉伸或预压缩的焊口位置与膨胀弯管起弯点的距离应大于2m。3水平安装时,其平行臂应与管线坡度相同,两垂直臂应相互平行。4

铅垂安装时,应有排气及疏水装置。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检查管道补偿器安装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11.3波纹管膨胀节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波纹膨胀节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预拉伸或预压缩,受力应均匀。2

波纹管膨胀节内套有焊缝的一端,在水平管道上应位于介质的流入端,在铅垂管道上应置于上部。3

波纹管膨胀节应与管道保持同心,不得偏斜和周向扭转。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管道补偿器安装记录。7.11.4填料式补偿器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填料式补偿器应与管道保持同心,不得歪斜。2

两侧的导向支座应保证运行时自由伸缩,不得偏离中心。3

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安装长度及温度变化,留有剩余的收缩量。剩余收缩量的允许偏差为5mm。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检查管道补偿器安装记录。7.11.5球型补偿器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管道补偿器安装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12

支、吊架安装7.12.1

管道固定支架的形式、安装位置和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不得在没有补偿装置的热管道直管段上同时安置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固定支架。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测量检查,检查管道支、吊架安装记录。7.12.2

弹簧支、吊架的形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安装位置应正确,弹簧的调整值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测量检查,检查管道支、吊架安装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12.3无热位移的管道,吊杆应垂直安装。有热位移的管道,其吊杆应偏置安装,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吊点应设置在位移的相反方向,并应按位移值的1/2偏位安装。两根有热位移的管道不得使用同一吊杆。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测量检查,检查管道支、吊架安装记录。7.12.4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歪斜和卡涩现象。有热位移的管道,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支架安装位置应从支承面中心向位移反方向偏移,偏移量应为位移值的1/2,绝热层不得妨碍其位移。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测量检查,检查管道支、吊架安装记录。7.12.5

管道安装完毕后,应逐个核对支、吊架的形式和位置。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测量检查,检查设计图纸和管道支、吊架安装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13静电接地安装7.13.1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每对法兰或其它接头间的电阻值应小于或等于0.03Ω。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电阻值测量,检查管道静电接地测试记录。7.13.2

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系统,其对地电阻值及接地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电阻值测量,检查管道静电接地测试记录。7.13.3

有静电接地要求的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管道,其跨接线或接地引线不得与管道直接连接,应采用同材质连接板过渡。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管道静电接地测试记录第二部分标准解读7.13静电接地安装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八章、管道检查、检验和试验

共19条

主要内容

焊缝质量检查、硬度检验与压力试验要求。主控项目18条、一般项目1条;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八章、管道检查、检验和试验共1第二部分标准解读8.1

焊缝外观检查8.1.1管道焊缝的检查等级划分应符合表8.1.1的规定。管道焊缝的外观质量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尺检查,检查焊接检查记录。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8.1焊缝外观检查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8.1.2

钛及钛合金、锆及锆合金的焊缝表面除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外,还应在焊后清理前进行色泽检查。钛及钛合金焊缝的色泽检查结果应符合表8.1.2的规定。锆及锆合金的焊缝表面应为银白色,可有淡黄色存在,但应清除。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焊接检查记录。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8.1.3所有焊缝的观感质量应外形均匀,成型应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母材之间应平滑过渡,焊渣和飞溅物应清除干净。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8.2焊缝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8.2.1

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现场焊接的管道及管道组成件的对接纵缝和环缝、对接式支管连接焊缝应进行射线检测或超声检测。对射线检测或超声检测发现有不合格的焊缝,经返修后,应采用原规定的检验方法重新进行检验。焊缝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100%射线检测的焊缝质量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JB/T4730.2规定的Ⅱ级;抽样或局部射线检测的焊缝质量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JB/T4730.2规定的Ⅲ级。2100%超声检测的焊缝质量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JB/T4730.3规定的Ⅰ级;抽样或局部超声检测的焊缝质量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JB/T4730.3规定的Ⅱ级。

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3检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下列规定:1)管道焊缝无损检测的检验比例应符合表8.2.1的规定。2)管道公称尺寸小于500mm时,应根据环缝数量按规定的检验比例进行抽样检验,且不得少于1个环缝。环缝检验应包括整个圆周长度。固定焊的环缝抽样检验比例不应少于40%。3)管道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500mm时,应对每条环缝按规定的检验数量进行局部检验,并不得少于150mm的焊缝长度。4)纵缝应按规定的检验数量进行局部检验,且不得少于150mm的焊缝长度。5)抽样或局部检验时,应对每一焊工所焊的焊缝按规定的比例进行抽查。当环缝与纵缝相交时,应在最大范围内包括与纵缝的交叉点,其中纵缝的检查长度不应少于38mm。第二部分标准解读3检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下第二部分标准解读6)抽样或局部检验应按检验批进行。检验批和抽样或局部检验的位置应由质量检查人员确定。4

检验方法:检查射线或超声检测报告和管道轴测图。8.2.2

当焊缝局部检验或抽样检验发现有不合格时,应在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检验批中采用原规定的检验方法做扩大检验,焊缝质量合格标准应符合本规范第8.2.1条的规定。检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出现一个不合格焊缝时,应再检验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检验批的两个焊缝;2

当两个焊缝中任何一个又出现不合格时,每个不合格焊缝应再检验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检验批的两个焊缝。3

当再次检验又出现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检验批的焊缝进行100%检验。检验方法:检查射线或超声检测报告和管道轴测图。第二部分标准解读6)抽样或局部检验应按检验批进第二部分标准解读8.3焊缝表面无损检测8.3.1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现场焊接的管道和管道组成件的承插焊焊缝、支管连接焊缝(对接式支管连接除外)和补强圈焊缝、密封焊缝、支吊架与管道的连接焊缝,以及管道上的其他角焊缝,其表面应进行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发现的不合格焊缝,经返修后,返修部位应采用原规定的检验方法重新进行检验。焊缝质量合格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JB/T4730.4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JB/T4730.5规定的Ⅰ级。检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本规范第8.2.1条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磁粉或渗透检测报告和管道轴测图。8.3.2当焊缝局部检验或抽样检验发现有不合格时,应在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检验批中采用原规定的检验方法做扩大检验,焊缝质量合格标准应符合本规范第8.3.1条的规定。第二部分标准解读8.3焊缝表面无损检测第二部分标准解读8.4硬度检验及其他检验8.4.1要求热处理的焊缝和管道组成件,热处理后应进行硬度检验。当管道组成件和焊缝重新进行热处理时,应重新进行硬度检验。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热处理后的硬度值应符合表8.4.1的规定。表8.4.1中未列入的材料,其焊接接头的焊缝和热影响区硬度值,碳素钢不应大于母材硬度值的120%;合金钢不应大于母材硬度值的125%。检查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下列规定的检查范围:1

炉内热处理的每一热处理炉次应抽查10%;局部热处理时应进行100%检验。2

焊缝的硬度检验区域应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对于异种金属的焊缝,两侧母材热影响区均应进行硬度检验。检查方法:检查硬度检验报告和管道轴测图。第二部分标准解读8.4硬度检验及其他检验第二部分标准解读8.4.2

对于硬度抽样检验的管道组成件和焊接接头,当发现硬度值有不合格时,应做扩大检验。硬度值应符合本规范第8.4.1条的规定。检查数量:应符合本规范第8.2.2条(焊缝检测不合格)的规定。检查方法:检查硬度检验报告和管道轴侧图。8.4.3当规定进行管道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分析、焊缝铁素体含量测定、焊接接头金相检验、产品试件力学性能等检验时,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方法:按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并检查检验报告。第二部分标准解读第二部分标准解读8.5

压力试验8.5.1管道安装完毕、热处理和无损检测合格后,应进行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前,应检查压力试验范围内的管道系统,除涂漆、绝热外应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且试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应已完成。检查数量:压力试验范围内的全部管道和全部安装资料。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相关资料。8.5.2液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液压试验应使用洁净水。当水对管道或工艺有不良影响并有可能损坏管道时,可使用其它合适的无毒液体。当采用可燃液体介质进行试验时,其闪点不得低于50℃。2

液压试验温度严禁接近金属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第二部分标准解读8.5压力试验第二部分标准解读3试验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承受内压的地上钢管道及有色金属管道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埋地钢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且不得低于0.4MPa。2)当管道的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试验压力应按下式计算,并应校核管道在试验压力(PT)条件下的应力。当试验压力在试验温度下产生超过屈服强度的应力时,应将试验压力降至不超过屈服强度时的最大压力。PT=1.5P[σ]T/[σ]t(8.5.2)式中:PT—试验压力(MPa);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消防施工策划方案范文(精选6篇)③管道支吊架的螺栓孔用钻床加工; ④管道支吊架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角焊缝应焊肉饱满,过度圆滑,不得有漏焊、欠焊、烧穿等缺陷; ⑤制作合格的管道支吊架,按要求涂防锈漆,并标识后妥善保管; ⑥根据管道组对确定的支架间距和图纸所示的高度将支架安装到位。 5、喷头安装:喷淋环管标识完毕,钻孔、安装喷淋头,之后刷 jvzquC41yy}/qq6220ipo8jkenbpp4768<37<3jvor
1.双拉杆弹簧吊架,T2双板双耳整定弹簧组件管道支吊架厂家T2双板整定弹簧组件生产制造,整定弹簧组件支吊架根据管道受力情况计算确定的弹簧支吊架工作和热位移要求,Q235B整定弹簧组件生产厂家,本厂将弹簧支吊架按照设计荷载进行整定:即弹簧预压并所定冷态荷载位置上;标上冷态时的理论理论工作位置,整定弹簧组件有5种选型,包括整定弹簧包括T1单薄整定弹簧组件,T2双板整定弹簧jvzquC41ecth|qtw03758@3eqo5jpot135;8;>860jzn
2.T型弹簧支吊架抗振减震佳价格,厂家,求购,使用说明是否有现货:否类型:支架 品牌:其它标准类型:国标 加工定制:是样品或现货:现货 产量:1000000 “T型弹簧支吊架抗振减震佳”详细介绍 一种用于步进式加热炉汽化冷却装置中步进机构所使用的恒力弹簧吊架,特征是恒力弹簧组由一组受拉弹簧、一组受压弹簧和弹簧支架组成,滚珠轴承机构由滚珠轴承,中心轴,防尘罩和U型拉杆组成jvzquC41ep4ncmj/kp3djrsc0eun1ptpi{ooi8xilzhxi6iqUp^CW‚pXeh4ivvq
3.国标电子书库416 JG/T211-2007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现行 417 JG/T222-2007 实验室变风量排风柜 现行 418 JG/T217-2007 建筑幕墙用瓷板 现行 419 JG/T202-2007 工程管道用聚氨酯 蛭石绝热材料支吊架 现行 420 JG/T203-2007 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现行 421 JG/T198-2007 建筑jvzquC41gdupm7hjkpgcwrqfkpm/exr0ep5{dxtmnkh0exsekukDc}fnqi{fNrxvAUougRI?3(yvdundKFC35=<(ewxsgwyUwdrjdRspgtIpfnB22561296222<
4.大型滑动支座大量生产支吊架滑动支座批发厂家壁厚:国标等级:AAA 直径:设计院标准产品规格:齐全 抗拉强度:522屈服:269 硬度:136 大型滑动支座 大量生产支吊架滑动支座 (四)、VS、TD结构形式和型号表示方法: 可变弹簧支吊架主要由圆柱螺旋弹簧、位移指示板、壳体及松紧螺母等零件组成。 可变弹簧支吊架按安装方式的不同,分为A、B、C、D、E、F、G七种型式。jvzq<84e|syhf7hp0enjpj3ep1yvryq{15=76=8;7;:/j}rn
5.大金中央空调安装规范6篇(全文)①防锈漆,色漆涂布应均匀,不得有气泡等缺陷。 ②保温管支吊架、风管支架、主机架在安装前应刷防锈漆防腐。 ③风管保温应在风管外观验收合格方可进行,风管法兰处应用同等保温材料封严,保温接缝处应封严。 ④冷媒管接头或焊接处保温应在管道试压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阀门处应用同等保温材料安装,保温接缝处应用胶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3io9swj0jvsm
6.97R412室外热力管道支座2019国标动力专业图集大全PDF文本动力室外热力管道支座主编单位负责人孩质主角单位技术负责人B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文号建质200148号主编单位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统一编号G44技术审定極型松书实行日期二00二年三月一日图集号97R42|技术负责人圆稀也寻华封(二)固定支DN20~400焊接角钢固定支座L=100,200;B0总说明座本体组装技术条件建筑素林网JZDNjvzquC41l|4k||h0pgz0fxsink€iwjs{g1779=8:0jznn
7.暖通支吊架做法大全,附计算和图片。6)制作合格的支、吊架,应进行防腐处理(见除锈防腐刷油章节),妥善保管,在安装完成后进行必要的成品保护措施。 7)支架肋板及支撑板的选用参见HG/T21629-1999管架标准图或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 8)图示仅为单管样式,多管时组合使用; 1.3.2 支架详图二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21384387518874?;6;a?66?6574=/uqyon
8.中建八局企业质量标准化系列做法装饰装修工程1492022增加了强制性内容。公司系列标准化做法的发布和推广实施,有力 促进了公司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整体提升,提高了企业品牌美誉 度,推广应用过程中也发现存在部分做法推广应用率不高的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质量标准化做法的指导性、实用性、先进 性,优化质量管理标准,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满足企业高质量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51693A4431989;>9;6e22B8225>567xjvor
9.某热电厂脱硫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为使施工现场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有条不紊的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必须严格执行统一管理的原则,由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总平面的使用根据进度计划安排的施工内容实行动态管理。 现场重要入口处悬挂出入制度、安全警示牌、场容管理条例、工程简介等,教育职工维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纪律。 凡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31653>4371=54:=77:e:9;9942>90|mvon
10.202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标准.pdf风管检查验收确定标高支吊架放线定位支吊架制作支吊架安装 风管排列风管组对吊装就位找正找平严密性试验中间验收 6.3.2施工要点 1支、吊架制作 1)按照设计图纸,根据土建基准线确定风管标高;并按照风管系统所在的空间位置,确定风管 支、吊架形式,设置支、吊点。支、吊架制作按照国标图集T616选用强度和刚度相适应的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716249492372895252712;;0ujzn
11.招采详情招采信息90、本工程关于水阀门的要求如下:招标图纸动力专业要求“水管道阀门DN≤50采用球阀或截止阀,DN>50采用法兰蝶阀,DN≥200采用涡轮蜗杆法兰蝶阀;” 招标图纸暖通专业要求“水管道阀门DN<50采用球阀或截止阀,DN≥50采用支耳蝶阀,DN≥150采用涡轮蜗杆支耳蝶阀。”,两个专业图纸要求不一致,请明确按照哪个标准投标报价。 jvzq<84yyy4bj}gc0qxh0ls1ukzf1}wcfg5bhonejg5eg}fkn1>69<549c35g;=/33kg/jk:6/613?8g2eidhl
12.冬季施工方案(精选31篇)2、用于回填的土堆,应采取覆盖保温的方法防止上冻。如不能及时保温,应将表层的冻土去掉,采用内部未受冻的土料回填。 3、室外的基坑(槽)或管沟可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径不得大于15厘米,其含量(体积比)不超过15%,并将其分散回填,分层夯实,每层铺土厚度要比常温施工厚度减少20%-25%。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nvqmtpihgoijs136=879950jznn
13.XX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第十一章 安装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电气工程 主要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预留预埋→基础型钢及支吊架预制安装→配电箱安装→桥架敷设→电缆敷设及管内穿线→电机检查接线→接地→电气照明器具安装→电气调试→交工验收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施工准备 熟悉图纸,不仅要读电气施工图,还要阅读建筑和结构施工图以及其他专业图纸,jvzquC41fqi/okfnkd4dqv4xkg}0:@>gf9i9h;>g8;=df>if:gld2Aj356>20qyon
14.福州弹簧支吊架厦门弹簧支吊架宁德弹簧支吊架价格主要包括整定弹簧支吊架、可变弹簧支吊架、恒力弹簧支吊架、恒力碟簧支吊架、U形螺栓,环形耳子、管夹、管卡、固定支座、导向滑动支座、滑动支座,保冷管托,保冷管夹、高压防震管托、单双头螺纹螺杆、限位装置、喇叭口支架等管道支吊架系列产品,也可根据客户要求按图纸生产或免费设计生产。沧州康轩管道装备销售有限公司借助jvzquC41yy}/eqnpc0io1pzqnwvfkozlkct05A:44;>98<3jvor
15.耀盈高铁弹性垫板轨下橡胶垫板钢轨缓冲复合橡胶垫片工矿配件铁路配514行车压板,轨距挡板,弹条,轨距拉杆,垫板e="color: #1e80ff" href="/chanpin/I6S3I5C7V8M9.html">垫板,橡胶垫板,轨道联结件等 抗震配件:风管双向抗震支架,单炫管道抗震支吊架,抗震铰链,悬吊式管夹,对夹式管卡,抗震连接底座,塑翼螺母,V型加强筋,A型B型底座,两孔直角,三孔直角。四孔护角,八孔jvzquC41yy}/7:unc0ipo8mvon5tguqkphu05;61547499=40jzn
16.电缆桥架国家标准规范有哪些?电缆桥架国标规范要求一览→买购APP标准规定了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以下简称桥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敷设电缆用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术语和定义 电缆桥架 由托盘或梯架的直线段及其弯通、附件、支吊架三类部件构成支承电缆线路的具有连续刚性的结构系统。 jvzquC41yy}/ojniqq4dqv4pgyy0998:644ivvq
17.消防施工组织方案(通用15篇)3.1.8通报方法(由监控中心实施)。 a.监控中心通过广播、警铃,疏散楼层业户。 b.向楼层住户发出火灾通报的次序是:着火层、着火层以上各层,有可能蔓延的着火层以下的.楼层。 c.通报时,一般先用语言通报(利用广播、室内电话等),说明疏散路线,稳定情绪,然后发出警铃。或采取其他措施,将业户叫醒后,才进行通报。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53397/j}rn
18.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文1.2.1 送风空气样品采集:①采样点的确定:在每个宾馆的5%~10%客房室内设立采样点,距集中空调送风口下风方向15~20 cm处采集送风空气样品;②采样环境条件:采样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并关闭门窗1 h以上,尽量减少人员活动幅度与频率,记录室内人员数量、温湿度与天气状况等;③采样方法:无菌操作,使用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9;/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