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管理制度

认证主体:于**(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签发:局指所属各项目部: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严格拌和站管理,现将混凝土管理制度 发至各单位,请各项目部按照文件体系的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 另外该文件做为对管理制度标准化的补充,请各项目部及时更新 管理制度标准化,请务必认真执行。中铁五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二00九年一月十三日中铁五局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混凝土管理制度1.1总则1.1.1为深入贯彻执行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本项目混凝土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制度。1.1.2本制度包括拌合站的规划及建设、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换算、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拆模、养护、取样等要求。1.

2、1.3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各种有关的技术规范,加强原材料检测和混凝 土的试配工作,抓好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检测和监督工作,不断积累可靠的经验, 切实做到“事先控制,层层把关”,提高混凝土质量的预控水平。1.2拌合站建设要求混凝土供应的总体方案决定了拌合站的建设规模、资金投入和后期的运营效 益。因此,局指挥部在制定总体方案时应综合考虑项目规模、工程分布、结构混 凝土总方量、生产高峰期混凝土需要量和工期等要求,合理确定拌合站的数量、 位置、建设规模,从而确定所需采购的搅拌站的生产能力。1.2.1场地布置121.1拌合站建设应合理划分清洗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骨料堆放区 及运输车辆停放区等功能区域。1

3、21.2拌合站站界应封闭,场内主要作业区、堆放区、站内道路应作硬化 处理,场地应完善排水设施,排水畅通。1.2.1.3 站内醒目位置应设置工程公示牌、 平面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等明示标志。工程公示牌、平面布 置图、安全质量环保目标公示牌等标识标牌按照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及指挥部现场标识标牌标准要求执行。1.2.1.4 建立足够的骨料仓,砂子、碎石必须实行分区存放,按“待检区” 和“合格区”分别设置,每个区内应按不同品种和规格用隔离墙分离,同时设置 或预留必要的冲洗或筛分设施,骨料仓大小应能满足施工储料需求。1.2.1.5拌合站内应设置试验操作

4、间及标准养护室。试验操作间面积不应小于20m2。标准养护室面积40m2,配置全自动标准养护室控温控湿设备。1.2.2人员配备1.2.2.1拌合站应设置站长1名、技术负责人1名、试验负责1名、技术与 管理人员若干名,人数配置与数量应满足砼连续生产的需要。1.2.2.2试验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混凝土施工管理经验,具备相应的资格(持证上岗),工作必须一丝不不苟,严格执行试验的有关规定。1.2.3搅拌设备搅拌站设备的选型参考中铁五局混凝土拌合站作业指南进行。1.2.4试验设备配置序号检测项目设备数量备注1细度模数砂标准筛1套2含水率调温电炉1台3粗集料级配石标准筛1套4针片状含量针片状规准仪1套5混凝土坍

5、落度坍落度筒1套6混凝土扩展度钢尺(60cm, 1mm)1把7含气量含气量测定仪1套8压力泌水压力泌水仪1套9出机温度红外测温仪1套10标准养护恒温恒湿控制器1套根据生产量调整数量,根据11试件制作试模30组工程内容增加抗渗试模12脱模气泵及针管1套13电子天平(5000g/1g)1台14电子案秤(30kg,1g)1台15砂石料盘5个铝制或铁皮制16混凝土振实台1套17橡皮锤1把18油灰铲2把19容积升(1-30L)1套20干湿温度计2个1.3材料质量控制1.3.11目的对材料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预防或控制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流程,以及及时根据原材料的质量水平调整生产配合比。确保生产使用

6、的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混凝土生产成本的最优化。1.3.2适用范围适用于拌合站原材料进场验收的全过程,并作为原材料采购及生产配合比调 整的依据,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抽检。1.3.3部门职责1.3.3.1局指挥部物资部和各项目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领导工作;1.3.3.2中心实验室和各工地试验室负责进场材料的检测工作;1.3.3.3项目部物资部和拌合站材料组负责原材料购进的预约及购进的具体工作,确保原材料的质与量两方面均满足生产要求;1.3.3.4拌合站试验室负责进场原材料取样、送检及材料的标识工作。1.3.3.5试验人员送检材料时,必须写清材料的规格型号、出场编号、代表

7、 数量、生产场家等。1.3.3.6试验室在接到样品后需尽快检验,报告的发出时间不得超过各种材 料的“报告最晚发出时间”134材料进场检验1.341每批进场的原材料由物机部建立台帐,以书面形式通知试验室进行 取样抽检,内容包括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强度等级、批号、数量、进场日期、 存放地点,同时应向试验室提供所取样品的产品质量证明单或产品合格证原件, 当无原件时可使用加盖经销商单位红章的复印件。试验室接到通知后应尽快按相 关规范、标准、方法的规定进行进场的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并将检测报告及 时反馈给物资部门,由物资部根据试验结果挂牌标示,方可投入生产使用。1.3.4.2材料进场检验,应根据相应

8、的验收质量标准进行。常用的水泥、砂、 石、外加剂、外掺料等材料进场检验应根据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 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04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普通混凝土用 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0-2005)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中的规定进行。1.3.4.3水泥、外加剂、外掺料等原材料进场时必须提供出厂合格证及相应 的检

9、验报告,其中检验报告所采用标准必须现行有效,检验项目及结果必须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中的规定。物资部门应在与材料供应商签 订合同时对此进行明确。1.3.5进场原材料不合格品的控制与纠正131.1中心试验室、工地试验室在进场原材料的检验中发现其质量不符合 标准要求时,应做好记录,并立即通知拌合站试验员和物资部, 拌合站及时进行 隔离,做好标识。1.3.1.2物资部接到不合格通知后,应立即通知供方,要求其迅速整改。情 况严重的应停止该供方供货。1.3.1.3对停止供货的供方要求其在期限内进行整改,并提

10、供整改资料,达 到要求时才允许其重新供货,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强对其供货的抽样检验频次。1.3.1.4对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可上报中心试验室进行仲裁。1.4 配合比设计1.4.1 目的及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结构物的使用寿命和整个工程的经济效 益,试验室要根据原材料品质、环境温度、工程类型、工艺方法,按照普通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0-2005) 、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 2005160 号) 中的规定计算 单方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组分用量, 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和搅拌方法, 通 过适当调整混凝土用水量

11、或砂率, 调配出坍落度、 含气量、 粘聚性和泌水率符合 要求的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试验室还应根据项目常用的材料, 设计出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以备用, 要有 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调整预案。当材料品质、环境条件、工程类型、工艺方法发 生变化时, 应按调整预案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不能一个配合比用到底。 对确定的 配合比,应设置施工配合比交底牌予以明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满足施工要求 的工作性能; 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 低混凝土成本。1.4.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程序142.1中心试验室负责本标段所有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CFG桩、

12、砂浆、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参照本程序执行。1.4.2.2 工作程序:a)各项目部将调查好的砂石料进行取样, 进行原材料鉴定,经鉴定合格后方 可使用。b)各项目部向中心试验室申请配合比设计时应填写试验任务委托单, 其中应 明确如下信息: 设计要求、 设计强度等级、 施工部位、 有无钢筋、最小钢筋间距、 结构物最小尺寸 (特别是板状物或者薄壁构件的厚度 )、保护层厚度、耐久性要求、 振捣方法、运输方式 (是否砼搅拌车运输 ) 、施工工艺 (如泵送)和工期安排等。b)中心试验室在收到委托后,对于普通混凝土,应在一个月内提供配合比报 告,对于有耐久性要求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其完成日期应根据耐

13、久 性指标中的最长试验时间确定。d)配合比选定试验应提前进行(施工前两个月以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配 合比调整。 当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 施工工艺及环境条件等发生变化时, 必须重 新选定配合比。1.4.2.3 混凝土配合比按下列步骤计算、试配和调整:a)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混合材种类和数量等 资料,并根据设计要求初步选定混凝土的水泥、矿物掺合料、骨料、外加剂、拌 合水的品种以及水胶比、胶凝材料总用量、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掺量。b)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指南 (TZ210-2005) 及其他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规定计算单方混凝

14、土中各原材料组 分用量,并核算单方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是否满足要求。 否则应重新 选择原材料或调整计算的配合比, 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其配制强度应较一般配制强度提高 1020%。c)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和搅拌方法,通过适当调整混凝土外加剂用量或砂率,调配出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试拌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应在15L以上(根据需要制作的试件数量计算确定)。该 配合比作为基准配合比。d)改变基准配合比的水胶比 (普通混凝土增减 0.05,高性能混凝土增减0.02),进行试拌(试拌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应在 15L以上),调配出拌合

15、物性能与要求值基本接近的配合比。e)按要求对上述35个不同的配合比混凝土制作力学性能(强度、弹性模量 等)和耐久性能试件 (抗渗、抗冻、抗裂、电通量等 ),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相关 试验。其中,抗压强度试件每种配合比宜制作 4组,标准养护至 1d 、 3d 、 28d 、 56d时试压,试件的边长可选择 150mm或100mm强度等级C50及以上的混凝 土试件边长应采用150mm);抗裂性对比试验参照规定的方法进行。f)根据试验得出的强度与其对应的水胶比关系, 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 凝土配制强度相对应的水胶比, 并按规定的原则确定每方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经 试配确定配合比后,还应对混凝土的计

16、算表观密度与实测表观密度进行校正。g)根据上述不同配合比对应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强度以及耐久性能试验结 果,按照工作性能优良、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经济合理的原则,从不同配合 比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配合比作为理论配合比h)当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或耐久性能试验结果不满足设计或施工的要求时,则应重新选择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或矿物掺合料用量,并按照上述步骤重新试拌 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直至满足要求为止。i)当混凝土原材料、施工环境温度等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混凝土配 合比。143施工配合比换算a)拌合站试验人员在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的变化,以

17、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并作好记录。b)拌合站试验人员应根据粗细骨料含水量,在保持水胶比不变的前提下, 将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出具砼施工配合比通知单经现场监理签字 后发给拌合站,拌合站按砼施工配合比通知单进行混凝土生产。1.5混凝土搅拌1.1.1施工现场必须提前24小时与拌合站调度联系,提交浇筑任务通知单, 明确数量、强度等级等各项技术要求。1.1.2材料员应与各原材料供货方联系,确保生产时原材料的供应,保证原 材料的质量与试验室样品一致。1.1.3操作员在接到配合比通知单后,生产前必须对两台主机进行零点校核 并作好记录,对搅拌机等设备进行全方位

18、的检查、 维护保养,保证计量准确及各 项机械设备的连续运转。操作员将生产配合比输入电脑,试验室人员复核无误后 方可按照生产流程开始生产。1.1.4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混凝土原材料, 其最大允许 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等)为土 1%外加 剂为土 1%粗、细骨料为土 2%拌合用水为土 1%1.1.5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搅拌均匀后 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 搅拌均匀。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 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混凝 土的最短时间应经试验确定,也可参照下表。混凝

20、当长距离运输时,宜采用搅拌车运输;近距离运输时,宜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 料斗或皮带运输。1.6.2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已搅拌好的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 24r/min的转速搅动,当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s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1.6.3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按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规定进行施工,同时还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中的相应规定。1.6.4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混凝土从加水拌合到入模的最长时间,应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

21、及施工气温确 定,并宜符合下表的规定。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间限值(min)气温T( C)无搅拌运输有搅拌运输20 v TW 30306010 v T< 2045755< T W 1060901.7混凝土浇筑1.7.1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结构物的具体情况制定浇筑工艺,确保混凝土施 工质量。1.7.2混凝土入模前,应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等工 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1.7.3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 530 C。新浇筑与邻 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C。1.7.4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

22、于 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 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分层离析现象。1.7.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也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 捣。混凝土较黏稠时,应加密振点分布。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宜采用侧振辅以插入 式振捣器振捣成型。1.8混凝土养护1.8.1应在浇筑完毕12小时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的养 护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 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覆盖物在混凝土终凝前尽量不要

23、接触混凝土表面。1.8.2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1.8.3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 65C,混凝土内部 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 20 r(墩台、梁体混凝 土不宜大于15C ),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 15 r。1.8.3混凝土的具体养护措施及要求可参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 南(TZ210-2005)中混凝土养护、冬期施工、夏期施工部分中的相应要求。1.9混凝土拆模1.9.a)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 下列规定:a)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

24、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 时,方可拆除。b)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的要求后,方可拆除。拆除底模时混凝土所需达到的强度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率()板、拱< 2502875> 8100梁< 875> 8100悬臂梁(板)< 275> 2100c)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 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1.9.2混凝土的拆模时间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 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 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 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 20C (墩台、梁体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 凝土之间、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以及箱梁腹板内外侧混凝土之间的温差均不得 大于15C)时不宜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寒冷季节,环境温 度低于0C时不宜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 拆模工艺。1.9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制件及养护要求1.9.1铁路项目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完整版】污水处理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 13 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 通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 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51674<42:1>39A:;38e22A::22?297xjvor
1.商混一般几小时内用完合理如必须中断,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从混凝土搅拌至开始卸料的时间应符合GB/T14902-2003《预拌混凝凝土》的规定。混凝土运送至现场,当气温大于30℃时,应在30分钟内开始浇筑,在90分钟内浇筑完毕;当气温在20-30℃应在60分钟内开始浇筑,在120分钟内浇筑完毕;当气温低于20℃时,应在jvzquC41o0pjcwxjg;?/exr1ygh0|qzcp{k{kuncq1yikptpi|{{jr4oc4625:6333:58:73;5?84;;0ujznn
2.搅拌站汇报材料汇总十篇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搅拌站汇报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现在向大家汇报本人任职期间的有关情况。本人于XX年10月任现职(质监站技术室主任)以来,工作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努力将组织所交工作做好,现对过去工作汇报如下: 一、注重质量监督 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4835<3jvor
3.混凝土施工方案(3)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每层浇筑厚度按照规范的规定实施,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4)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4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泛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312;3286;136:9@:;a3794986634tj}rn
4.37个搅拌站常见典型故障问题处理,你一定用得上!混凝土搅拌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老化、磨损及环境影响等原因,常会出现各种故障,此文总结了一些典型故障问题处理的办法,希望可以给到你些许帮助。 一、搅拌机主电机启不动 故障现象:按下操作台上搅拌机启动按钮,搅拌机不启动。 原因分析: 1. 空压机未启动或供气系统压力未达到0.4MPa。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1;86;17882;557a715B753:>:0|mvon
5.【完整版】污水处理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 13 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 通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 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 jvzquC41yy}/5?5fqe4dp8iqewsfp}4:49>6;:;a32>6:95;394ivvq
6.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制度(通用7篇)1、生产任务单是反映混凝土搅拌站实践出产状况的原始记录。是安排指挥公司出产的指令书,是详细实施出产效果的依据,必须按程序严厉办理。 2、调度生产任务单由熟识出产工艺流程,混凝土出产特色技术标准,协同合作等专门知识和作业认真担任的专人办理。 3、调度生产任务单式样为四联单,依据公司出产调度会议或公司暂时出产使命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mvkƒmcpi€ikmz138813@5;0jznn
7.{营销策略培训}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维护保养讲义三一重工混凝土搅拌站结构原理及维护保养 主讲人:朱锦标主讲人:朱锦标 11 第一章 混凝土搅拌站的概述 系列水泥混凝土搅拌站是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具有二十一世纪国系列水泥混凝土搅拌站是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具有二十一世纪国 际先进水平的搅拌设备际先进水平的搅拌设备,,具有集物料储存、计量、jvzquC41fqi/okfnkd4dqv4xkg}069h7e9k2f=g6g9igcA:d5f=87m9;23=40qyon
8.混凝土搅拌站安全培训内容.docx混凝土罐车运送混凝土的时间不能超过搅拌站规定的时间,运送混凝土途中,搅拌筒不得长时间停转,以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司机应时常观察混凝土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报调度室,申请做出处理。车内装有混凝土时,现场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如超时应立即要求现场负责人给予及时处理 。搅拌车运送混凝土坍落度不得低于8cm。从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4=4:3571496592653=60ujzn
9.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制度(推荐).docx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制度(推荐)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制度 1.水泥 采购水泥时,需选择信誉良好、质量稳定的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提供质量证明文件,包括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安定性、强度等指标。每批水泥进场后,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检验项目包括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对于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个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33631A6442:42;92326177x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