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友》杂志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全国发行,影响力广泛的汽车刊物。
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但是,我们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更多是要和电打交道,那首先就必须掌握基本的电学常识,而传统的燃油车维修工更多擅长机械维修,往往电学基础不够扎实,转型起来有很大困难。而那些原来做家电维修的师傅,倒是更容易上手,因为他们更了解电,更擅长电工活。
所以,这节课我们就要回归到电学的基础知识,给那些电工基础差的学员补补课。
关于电学,最基础的知识,最基本的概念是什么?没错,就是电压、电流、电阻、电感、电容,这些东西大家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学过,不知道还能记得多少?概念是否清晰?
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一起进入奇妙的电学世界,重温这些最最基本的电学常识,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聊一下电压。
电压是什么?
电压,也被称为“电势差” 或“电位差”,它就像是电气世界里的“海拔落差”。
任何一条河流,从高处的源头到低处的入海口,肯定存在着海拔高度差(几千米),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高度差,才促使水流奔腾不息。在电路中,电压就相当于这个高度差,它像一只无形的手,用看不见的神秘力量,推动电荷在导线和用电设备中勇往直前、有序流动,这样才能形成电流。可以这么说,电压是所有电路的动力源泉,也是电学当中最重要的参数。
电势差就像海拔落差
电压的单位及由来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以“伏特(V)” 为单位,这就好比我们衡量高度用“米” 一样,是电压的专属“度量衡”。常见的电压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它们之间是千进制的换算关系,就像长度单位里的千米(公里)、米、毫米一样,方便我们在不同场景下描述电压的大小。
对了,关于电压的大小,大家应该有基本概念吧?比如,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使用的小电池,它的电压只有1.5V。小汽车上面用的铅酸蓄电池,电压是12V。大货车呢,它的蓄电池的电压就更高一些,通常是24V。
我们平常用的电,电网给咱们的电灯、插座供的交流电,也叫“市电”,它的电压是220V。
城市之间的高压输电线路,电压就会高达110 千伏、220 千伏甚至更高,那就是非常危险的高压电了。
为什么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呢?那得从220多年,也就是18世纪末说起。
那时候的电学领域是一片等待探索的神秘新大陆,当时人们对电的认知还停留在静电现象,只能通过摩擦来产生转瞬即逝的电火花,还没有找到稳定、持续的电源,也就无法对电进行深入的研究。
意大利有一位物理学家叫做亚历山德罗・伏特,他对电的奥秘无比痴迷。那时流行的“青蛙实验”,也就是金属触碰青蛙腿部引发肌肉抽搐的现象,让众多学者困惑不解。但伏特却从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研究线索,一头扎进实验当中,最后终于有了重大突破。伏特将锌板和铜板交替堆叠,中间用浸过盐水的湿布隔开,成功发明了“伏打电堆”。这个“伏打电堆”第一次实现了稳定、持续的极板电压和电流输出,没错,它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化学电池。
伏打电堆
电池的发明,堪称电学史上的里程碑,为整个电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人类就此推开了电学这个神秘的大门。为了纪念伏特这一具有开创性的重大发明,科学界就将电学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参数,也就是电压,把它的单位命名为“伏特”!
我们现在能用上新能源汽车,也必须感谢伏特,正是他最先发明了化学电池,为电化学这个行业奠定了基础,才让后来锂电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化学电池,就别说新能源汽车了,我们连手电筒都用不了,可能还停留在中世纪的黑暗当中。
新能源汽车上的电压类型
我们再来看看,在新能源汽车的各个系统当中,电压是什么样的?大概的电压值又是多少?
相比普通的电器和电子设备,比如手机、电视、空调这些,新能源汽车是个较为复杂的电气设备,它除了能够在路上行驶,还集成了很多的附属功能,比如空调、显示、通讯等等。所以,它既有高压系统,又有低压系统,车上既有直流电,还有交流电。
接下来,我们把这些主要系统的电压都过一遍,大家就清楚了,新能源汽车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从电压这个维度来看,就只有那几个系统,几种的电压类型。
1、高压系统(直流)
我们先来看看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系统,之前也讲过,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供电,就是来自于它的动力电池,这个动力电池输出的都是直流电,它的输出电压,就是高压系统的系统电压。但是,新能源汽车这个高压系统的电压值,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大概的范围,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系统,它的电压通常在240 - 420V 之间。实际上,这个电压高低,完全决定于整车厂的设计,不同的品牌,不同的车型,都会有所不同。
特斯拉 Model Y
比如,特斯拉MODELY是355.2V、小鹏G3是390V。比较特殊的是那些小型电动车,因为它的动力电池电量小,所需要的电压也就比较低,比如五菱宏光MINI的短续航版,它的高压系统电压只有96V。
小鹏G3
五零宏光MINIEV
现在的发展趋势是,为了缩短充电时间,让“快充”能更加快,高压系统平台的电压会设计得越来越高。比如,保时捷的电动车早就达到了800V,它能够实现所谓的“超级快充”功能,而比亚迪最新推出的高压平台架构,电压甚至高达1000V(所以被称为“闪充”)。
比亚迪超级e平台
上面讲的,是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输出电压,也可以称为“系统电压”。我们再来看看,要给这个高压系统,给这个动力电池充电,充电的电压又是多少?
我们都知道,动力电池充电的时候,无论是慢充还是快充,充入的电也都是直流电,而且充电的电压要略高于动力电池的电压(大概要比电池高几十到一百伏),这样才能充得进去。
所以,不管是将交流电通过慢充口引入,再经过车载充电机整流之后,所输出的高压直流电(小电流),还是从快充口直接导入的高压直流电(大电流),它的电压都要与动力电池完美“适配”,才能保证充电能顺利进行。
2、高压系统(交流)
再来看看新能源汽车上面的交流电,它的电压范围。
交流电在新能源汽车上,用得最多的就是外接的交流电,也就是说,把电网的交流电(市电)引入到车内,来给动力电池充电,这也就是所谓的“交流慢充”。
既然是电网过来的交流电,它肯定是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标准,电压就只有2种标准制式。
一种是单相交流电,它的电压是220V(火线和零线之间),我们家里和办公室里用的电,通常都是这种单相交流电,可以给功率需求不大的电器来使用。
单项交流电
另一种是三相交流电,电压是380V(各个相线之间的电压,也叫“线电压”),它比单相交流电多了2相,输出的功率更大,可以提供给大功率的电气设备来使用,比如电梯、举升机等等。
三项交流电
每辆车都会接入的,就是单相交流电。当然,有些车还可以接入三相交流电,这样充电功率可以更大(能到11kW以上),充电可以更快。能不能接入三相交流电,这要看车辆充电系统的具体设计。
刚才说的是外接充电,我们再来看看用电端,在新能源汽车上面,使用到交流电的地方,又有哪些?
一个是驱动电机,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基本用的都是三相交流电动机,通过U、V、W这3根相线,引入三相交流电,来为电机提供驱动。当然,这个交流电不是直接来自于外接电源,而是通过电机控制器的整流,将动力电池过来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再输入到驱动电机。
这些驱动线的电压是多少呢?一般不会超过高压系统直流电的母线电压。比如,400V的高压系统,电机工作的时候,它的驱动线电压一般会在0-400V之间变化。以后在专门学习驱动电机的时候,我们再深入学习电机方面的知识。
另外一个用到交流电的地方,那就是电动空调压缩机,它实际也是个小型的交流电动机,也是通过内部整流,将动力电池过来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来驱动这个电机旋转。和驱动电机一样,这3根电机驱动线的电压也是变化的。
驱动电机的三根驱动线
3、低压系统(直流)
1)系统电压
在新能源汽车当中,低压系统也是车辆电气架构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主要用来给车上那些基础用电设备供电。比如最重要的控制系统,还有照明、娱乐等等这些附属用电设备。
低压系统的供电,一方面是来自于动力电池,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直流电转化为低压直流电,就可以供给低压系统使用;另外一方面,低压系统本身也有个蓄电池,在动力电池还没有激活启动的时候,这个蓄电池也能给低压系统供电。
这个低压系统的电压值,会因车型而异,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电压值会不一样。
先来看看新能源乘用车,也就是日常所见的小汽车。主流的新能源乘用车,它的低压系统,电压基本都是12V,和咱们的传统燃油车的电压是一样的。
也有特例,极个别的新能源汽车可能会采用48V 的低压系统,代表车型就是特斯拉那台电动大皮卡Cybertruck,大家都知道,这款车的设计非常激进、非常前沿,无论是它的外观,还是电气系统的架构,都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为什么要采用48V?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相比12V 系统,48V 能承载更大功率的负载,还能降低对供电线路的电流需求,可以使用更细的电线,来给车上的用电设备供电。
特斯拉Cybertruck
虽然说48V可能会是将来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整个行业的生态链,尤其是核心部件的供应商,都还停留在12V的技术平台上面,所以短期内肯定还是12V占主流。
再来看看新能源的商用车,这些车由于工作特性和负载需求,低压系统的电压要比乘用车更高一些,通常是24V。无论是城市配送的小型电动货车,还是更大型的电动大巴、物流重卡,这类车辆都需要驱动比乘用车功率更大的用电设备,比如货车需要更亮的工作灯,用于夜间装卸货物,客车也需要给更多的室内灯供电,采用24V 电压可以更好地保障电力充足。
2)传感器的基准电压
在新能源汽车的低压控制系统中,有很多传感器,它们的基准电压值会比系统电压低一些,具体的数值也并非“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类型与功能,有着特定的设定。
比如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模拟信号传感器,基准电压多为5V。这5V 就像一把“标准尺子”,传感器将感知到的物理量(如温度高低、压力大小)转化为在0 - 5V 区间内变化的电压信号,传送给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ECU 再依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将这些电压信号“翻译” 成实际的物理量数值,以此来监控和调节车辆的运行状态。
另外,也有部分传感器采用3.3V 作为基准电压,这类传感器通常用于对功耗要求更为严格、信号处理相对简单的场合,像一些车内的舒适性传感器,它们在较低的基准电压下也能精准地将检测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既能满足车辆控制需求,又能降低能耗。此外,在一些高精度的压力、位置传感器中,可能会使用更高精度、更稳定的基准电压源,确保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准确无误,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位提供可靠的反馈数据,保障车辆安全、稳定运行。
怎么测量电压?
我们检查新能源汽车各个系统的电压,有很多方法。
比如,用诊断仪来连接车辆的车载诊断系统(OBD/UDS),就可以读取到各个系统的电压数据,但是同学们要知道一点,这些数据都是经过控制电脑采集和检测的数据,不是一手信息,有可能出现偏差。
作为一名电工,在实际检修电路和元器件的时候,更多是要通过仪表来直接进行测量。我们最常用的就是所谓的“万用表”。之所以叫“万用表”,就是因为它是一个通用的测量设备,能够检测很多的电学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等。
电压的测量其实非常简单,先连接好表笔,红色表笔应插入标有“VΩ” 或“+” 的插孔,黑色表笔应插入标有“COM” 或“-” 的插孔,再选择好合适的档位和量程,就可以测量了。注意,这个档位和量程非常重要,因为在新能源汽车上面,既有直流电也有交流电,既有高压电也有低压电,测量不同类型、不同数值范围的电压,就要选用不同的档位和量程(比如,测量交流电要用专用档位V~),所选量程必须高于被测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