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高三测电源电动势测电源内阻误差分析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原理分析和误差逻辑讲解——数学原理角度理解物理

“于科学的神殿中,数学之座高耸于最璀璨之地,永恒矗立,辉映着知识之精髓。”。        ———————火山实验班

'In the temple of the sciences, where the essence of knowledge resides, the throne of mathematics always stands prominently, bathed in the most brilliant light.'

⚠️⚠️误差分析的逻辑⚠️⚠️

⚠️注意:要理解实验得出的数据是客观的,只不过我们用了两种逻辑来解释同样的数据:一种逻辑是理想情况下的,另一种逻辑是所谓的真实情况。

在学习了高中的电路之后,很多学生对于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误差原理并不十分理解,over 80% students都是背的规律结果(这很Chinese characteristic)。或者说大部分学生即便理解,也不能充分合理地解释对应的图像,处于只能自己理解,无法给别人讲清楚的阶段和状态。当我们对于一个理科(科学)问题无法定量解释时,请想起来你还有终极武器——数学。对于初高中如此Elementary的阶段,没有什么定量的问题是方程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结合场景信息多列几个方程,搞个方程组,把方程组的解搞出来,一切就水落石出了。

请注意,好多同学一看学理科要用数学,就开始打退堂鼓了······不要怂,这里说的数学只是基本的不能再基本的数学知识,你只要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足够解答很多很多的所谓难题了。

我们来看一下什么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测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 的电路设计,及对应的表达式,还有它们对应的误差分析。

分析和理解这些对应的连接方式的误差有不止一种方法,这里我展示的是图像法,利用图像的意义来理解对应的误差。

【伏安法】:

伏——电压表,安——电流表。伏安的意思是两个表都存在。

伏安法电路图有两个,因为电流表有内接法和外接法两种方式。这个内接法和外接法是把内阻看作待测电阻来说的。

然后我们利用电压表读数U和电流表读数I,本身就会获得一条曲线,或者说直线,如图所示:

我们通过实验,实际获得的是一条线段,我们把这条线段向两边延伸,会获得纵轴和横轴的截距。现在都是通过做实验得到的客观结果。

本质上,我们列这个式子,列那个式子,都在对这条线段进行定义,或者说,都在对横轴截距和纵轴截距进行定义而已。为了进一步更好的定义它们,我们参照数学里的一次函数y=b-kx,把纵轴截距定义为b,横轴截距定义为b/k,斜率定义为k,如下:

再强调一遍,无论你怎么列电动势的关系式,甚至是不列电动势的关系式,这条线段都在这里,都有刚才说的b、k、b/k,这些都对应y=b-kx的图像,它始终客观存在。

外接法:

做测量实验时,列的式子为:

U是电压表的读数,I是电流表的读数

此时结合y=b-kx图像进行对应,得到:

E测=b

r测=k

横截距=E测/r测=b/k

而实际上,也就是在非理想电表的情况下:

U是电压表的读数,I是电流表的读数

此时结合y=b-kx图像进行对应,得到:

横截距=b/k,(让U=0就行,会发现二者的横截距一样大)

我们把E真和r真再整理一下:

其实到这里,如果是以分析它们之间的误差作为问题,我们现在已经解决完了。

但是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看看它们的图像是什么样子的。

当把甲乙两条直线放到一起可以看到,二者有相同的横轴截距。但是纵轴截距不同,也就是电源电动势不同,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图像直线的斜率绝对值表示内阻大小,显然对应真实的那条直线斜率更大,意味着测量出来的内阻小于真实内阻。结合电动势,伏安法内接法的误差如下:

E测< E真,r测< r真

这个误差来自于忽略了电压表的分电流。

内接法:

做测量实验时,列的式子为:

U是电压表的读数,I是电流表的读数

此时结合y=b-kx图像进行对应,得到:

E测=b

r测=k

横截距=E测/r测=b/k

而实际上,也就是在非理想电表的情况下:

U是电压表的读数,I是电流表的读数

此时结合y=b-kx图像进行对应,得到:

我们整理一下:

E真=b=E测

r真 = k - RA  = r测 - RA < r测

其实到这里,如果是以分析它们之间的误差作为问题,我们现在又解决完了。

但是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看看它们的图像是什么样子的。

(好奇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

当把甲乙两条直线放到一起可以看到,二者有相同的纵轴截距,即E相同。但是横轴截距不同,意味着直线斜率不同,内阻不同。E测=E真,测量值甲的斜率绝对值大于真实值乙的斜率,意味着测量出来的内阻大于真实内阻。结合电动势,伏安法内接法的误差如下:

E测 = E真,r测 > r真

这个误差来自忽略了电流表分电压。

【安阻法】:

安——电流表,阻——可变电阻。

做测量实验时,列的式子为:

这个时候只有电流表,我们看的是电流读数和电阻的关系:

I是电流表的读数,R是可变电阻的读数

我们按照1/I和R的数据做出现成的直线:

我们画出对应的截距b,-b/k以及斜率k,剩下的事情无非就是谁等于b,-b/k以及斜率k而已。

按照测量逻辑:

而按照更客观的真实情况:

此时存在:

互相转化一下可以得到:

有了现在的经验,我们很快可以复制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普及,来帮助我们分析剩余电路的系统误差。

【伏阻法】:

电路图连接如下:

不墨迹,直接上根据数据图(看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为了实现线性关系所以看的1/U和1/R):

THE END
0.经典反电动势采集电路讲解BLDC反电势过零检测计算历史上今天下面来说说这个分压网络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个比较经典的反电动势采集电路,很多无刷电机的教材上都有照搬,我想应该也不是 MK 项目那个德国人的原创。现在我们来分析,先无视图中这几个电容,把它当成纯电阻网络。假设 AB 相开始通电的时候,PHASE_A的电压约为 12V,PHASE_B 的电压约为 0V,C 线圈此时产生 6V 的jvzquC41yy}/gn|qtnj/exr0ep5rt|4jkuod7>55764ivvq
1.电子教案模板(精选10篇)电路的组成比较简单,学生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接触较多,选择实际画面进行多媒体投影讲解,但电压和电动势的形成、方向等比较抽象,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学生不易理解,从实验入手,以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能降低其理论难度,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解决其关键点,突破教学难点。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c8=8;;?50qyon
2.FOC技术,对于工程师究竟意味着什么?2>滑模控制理论详细分析 如何用滑模控制对电流进行估算 如何用滑模控制对反电动势进行估算 3>弧度、角度、角速度,RPM之间的关系? 4>一阶数字低通滤波器讲解 什么是截至频率,截至频率如何设置? 5>自适应滤波器讲解 什么是自适应滤波器? 6>自适应滤波器增益系数推导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858=22Ad:;;85:@830jznn
3.变压器运行原理全解析!从空载到负载干货满满单相变压器空载运行:包括电磁物理现象、各物理量参考方向、电动势与磁动势平衡方程等。 单相变压器负载运行:涉及磁动势平衡、电动势方程及能量传递机制。 等值电路与绕组折算:通过折算原则构建等效电路,简化运行状态计算。 (三)适用范围: 行业领域:电力工程、电气工程、能源转换、设备制造等。 jvzquC41ygh/vxzvkcu/exr1ctzjeuj197764==9;3612=853:<0
4.课程理论讲解 操作演示 单元测试 实验一 惠斯通电桥 理论讲解 实验操作 实验一 惠斯通电桥测验题 实验二 学习使用示波器 理论讲解 操作演示 实验二 示波器单元测验 实验十四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实验 理论讲解 操作演示 单元测验 实验八 用电位差计测电源电动势 jvzquC41jkmig{3uocxugmz0ep5dq~wug1<35>9eg6?:2?jceg65:mk559
5.示波器测ab相高中物理:测电源电动势内阻实验下面我们讲解常见的“伏安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的误差分析。电路图如图所示: 表达式: 如公式所示,测量多组U和I的数据,画出U-I图象,那么图象的斜率就是-r,图象的纵截距是E。如下图: 等效电源法 我们将虚线方框中部分看做等效电源(一个新电源),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节点a、b之间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的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3:?458ftvkimg8igvcomu86349>47@5
6.二次电池资料讲解.ppt二次电池资料讲解.ppt,中国矿业大学 化工学院 应化系 下一页 最后页 上一页 第一页 特色 : 电池制备在放电状态;电池工作范围宽(-40~70℃);电池可在任意状态下充电;可回收利用,无环境污染,安全性好。 用途: 该电池主要用作电动汽车用电池。 七.处于研究开发中的锌二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81662>4642:23@;0ujzn
7.高考物理考点解惑我把我写的《物理自诊断》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书中任何一道题旁都有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我的视频讲解。 课下做物理题,是对学习查漏补缺的过程,发现问题就应及时尽快解决掉。就如同书名《物理自诊断》一样,做这本书中的题,都是在自我诊断,发现问题,并通过我的视频讲解解决掉。 jvzq<84icq€iqwlywno/exr1|qthlrj1ygt079>:;84ivvq
8.电工学电工技术课程总结(通用10篇)习题过少,电流大小,方向,密度的问题讲解的较清晰,而后面不足的就是,将课堂内容类比于生活中的例子时,要强调是“打比方”。但是电压,电位,电动势讲解太过笼统,自己都还没有透彻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文字,尤其是电位的例子,说的很乱,电位是指某点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参考点一般选为地,即零电位),应该强调他们的相对性,而当零电位这个点变化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86:>/j}rn
9.顶岗实习自我总结(15篇)习题过少,电流大小,方向,密度的问题讲解的较清晰,而后面不足的就是,将课堂内容类比于生活中的例子时,要强调是“打比方”。但是电压,电位,电动势讲解太过笼统,自己都还没有透彻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文字,尤其是电位的例子,说的很乱,电位是指某点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参考点一般选为地,即零电位),应该强调jvzquC41yy}/f~fpogoxgw3eqo5{qwllkg538B653:4ivvq
10.电磁场与电磁波(杨儒贵版)课后思考题答案()cdd b c b a I ++=ln 210πμ 则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te md d Φ-=()()t I cd d b c b a d d ln 210++-=πμ()()()V 10ln 102cos 1090⨯⎥⎦⎤⎢⎣⎡++⨯-=cd d b c b t a πμ 6-3 设带有滑条AB 的两根平行导线的终端并联电阻Ω2.0=R ,导线间距为0.2m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7d7;>8:5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