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桥梁杂志视频号 观看候选人展示短片
组委会温馨提示
本次评选活动已经进入公示宣传阶段,资料提交和采访拍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维护候选人权益,组委会对候选人联系方式会严格保密。不会委托或授权任何公司或个人联系候选人及候选人单位,对冒充组委会,以“拉票、刷票”“提交资料”等名义进行诈骗的情况,请各候选人及候选人单位提高警惕,谨防受骗。如遇任何疑问,可先联系组委会秘书处求证。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候选人
——李业勋
01
人物介绍
李业勋,现任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先后参加或主持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G320湘潭绕城线一期及白云路工程、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产业新城整体开发PPP项目工程的施工建设。
荣获了“株洲市建筑业优秀技术负责人”“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经理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第二届工程建设行业“杰出科技青年”、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长三角优秀石材建设工程“金石奖”等荣誉称号。
02
将梦想起点铸在
世纪工程的第一线
李业勋博士毕业后,便立刻投身到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一线,历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项目部项目技术员、副总工等职务。港珠澳大桥东边通过桥梁与香港段驳通,西接6公里长的海底沉管隧道。要实现海底沉管隧道与东人工岛的对接,需在岛内修建一条满足“120年使用寿命,不能出现渗水”技术要求的隧道暗埋段。在外海孤岛环境下,暗埋段采用分层现浇施工,其混凝土控裂、耐久性难度更大。压力和挑战面前,李业勋没有半步退却,勇于承担重任,和项目团队一起开展了专项技术攻关。他们经过数值计算、室内试验和现场模型试验,提出了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控裂方案,分析了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物中氯离子的渗透破坏规律,提出了符合海洋环境耐久性的混凝土配合比,相关成果得到了专家、监理和业主的批准,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后续,李业勋又攻克了“高频振动打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动侧摩阻力及平均可打桩深度”技术难题,总结了“港珠澳大桥快速人工建岛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荣获“港珠澳大桥科技论文评选”二等奖,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两篇。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开启了他的路桥工程施工职业生涯。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
03
将奋斗的征程书写在
潇湘建设的主战场
G320湘潭绕城线一期作为三航局在湖南的开篇之作,承载着开拓区域市场、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使命,更是属地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李业勋出任G320湘潭绕城线一期项目副经理兼总工程师,他提出“工艺先行、质量优先”的理念,以建造优质工程为目标。
昭华大桥为独塔非对称自锚式悬索桥,是其中的控制性工程,采用宽度39.5m的单箱三室钢箱梁,宽度为国内同类桥梁之首;主跨跨度228m,世界同类桥梁排名第五;采用STC-球扁钢纵肋组合桥面,为世界首创。李业勋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和港珠澳大桥的实践经验,开展了浅埋岩质地基大跨度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技术攻关,采用3D打印施工理念,开创了“先浇筑STC层、再体系转换”的桥面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施工先例,获得授权专利8项,获得省部级工法两项,水运协会科技奖一项,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首届微创新技术大赛一等奖一项,相关成果经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技术工艺保障。
▲ STC层浇筑
昭华大桥采用莲花型薄壁塔柱,设置52m长竖向预应力,国内同类工程较少,施工过程极其复杂。随着项目推进,莲花型薄壁塔柱施工控裂难、大型桥梁钢箱梁顶底板单元件制作难度大等难题接踵而至,李业勋先后组织开展了“提高主塔施工功效”“提高大型桥梁钢箱梁顶底板单元件制作一次验收合格率”等系列QC活动,过程中他指导组员按照PDCA循环法开展活动,不断克服、优化方案,QC成果荣获国家二等奖一项,集团及省部级奖7项、局公司奖两项。在李业勋的带领下,项目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佳绩,先后荣获了“湖南省工人先锋号”“2017年度湘潭市点赞城市十大工程”等多项省市荣誉,为三航局后续承接杨梅洲大桥、株洲清水塘和湖北汉江二桥等项目,逐步实现“扎根湘潭,放眼湖南,辐射整个中西部地区”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 昭华大桥
04
将人生的航线描绘在
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2019年,李业勋任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任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产业新城整体开发PPP项目总工程师。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是湖南省委、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大、类别多、工期紧”,而且作为全国21个城区老工业区改造首个试点项目,肩负着城市环境系统性整治先行先试的重任。
面对复杂的新局面,为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项目科技青年人才的创新力、发展潜力和团队协作力,李业勋牵头成立了“李业勋博士路桥及环境施工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包含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共计18名,开展了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关键施工技术攻关。通过“技术钻研、技术创新、技术应用”三位一体技术创新应用体系,精心打造“路桥施工”“环境治理”技术团队,为企业快速发展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获中交三航局“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中国建筑业协会“2021年度工程建设质量信得过班组”。
清水塘大桥为中承式双层钢桁架拱桥,主桥跨径布置为100+408+100m,大桥施工具有“杆件制孔精密、安装工艺复杂、线型控制较难、施工风险较高”的特点,工程建设规模位列世界同类桥梁第六、国内第三、湖南省内第一。针对清水塘大桥跨度大、结构复杂等特点,李业勋和项目路桥施工团队一起建立了清水塘大桥BIM信息化模型,结合倾斜摄影和GIS技术模型建立三维数字沙盘,开发了一套项目质量、进度、安全和物资等管理应用模块,综合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开发大型桥梁工程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相关成果荣获“第三届湖南省BIM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上海市第三届BIM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市政类三等奖等荣誉。为保证大桥施工中“临时结构的稳定性、永久结构的安全性、施工成本的合理性、建设工期的可控性”,李业勋组织开展了《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关键施工技术》研究,采用数值分析、模型试验、现场监控等手段实现精细化施工,设计了一种大功率多点吊装新型爬拱吊机,创造性的提出了“拱上吊梁”的大型钢桁架拱桥施工新思路,获得授权专利8项。
▲ 清水塘大桥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新闻广播联合制作的科普节目“十万个为什么”之桥梁系列,他作为特邀嘉宾分四期讲述了“穿越古今桥梁、桥梁的热胀冷缩、桥是如何诞生的和桥是如何建造的”等系列节目,在优质广播节目的基础上,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桥梁历史及建造技术的传播力。
▲ “十万个为什么”之桥梁系列科普节目
05
参与活动
序号
项目(活动)
参与情况(主办、协办、承办、演讲、主持、参会)
《桥梁》公开课-云课堂:大跨度钢桁架拱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演讲
2019年桥隧发展科技创新大会暨桥隧创新成果展
参会
2021年桥隧发展科技创新大会暨桥隧创新成果展
参会
第二十四届全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学术会议
参会
世界大跨度拱桥建设技术大会
参会
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2020国际学术大会
参会
《桥梁》公开课-云课堂:大跨度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施工关键技术
演讲
06
序号
刊物(平台)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ieth (2010) International Off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
Deforming field analysis of shearing process of sands based on DPDM technology (EI-20103613220505)
岩土工程学报
单调荷载下的砂土宏观和细观力学性状关联度试验研究(EI-2011141389853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mpact of Permeability on Failure Mode of Sandy Debris Flow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The Impact of Particle Size on Failure Mode of Sandy Debris Flow (EI-20112714114822)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Macro-Micro Association of Sand (EI-20112714114940)
湖南大学学报
滑坡型泥石流“锚杆-护坡”防治的室内模型试验及宏细观机理研究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ailure Behavior of Granular Debris Flows based on flume model Tests,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SCI-000319614700001)
岩石力学于工程学报
坡面型泥石流治理过程中土体变形机制宏细观研究
施工技术
基于FLAC2D的基坑全断面分析及预警方法研究
10
施工技术
水泥砂浆中水溶性氯离子迁移规律试验研究
11
中国港湾
海上高频振动打桩的动侧摩阻力及可打性
12
施工技术
港珠澳大桥快速人工建岛施工关键技术
13
港工技术
大曲线莲花型薄壁塔柱施工关键技术
14
港工技术
大跨度变轴线钢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工艺
15
港工技术
内河深水岩质地基嵌岩钢管桩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07
主要成果
序号
名 称
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
李业勋博士创新工作室——2021年度工程建设质量信得过班组(中国建筑业协会)
2021年工程建设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成果中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株洲市建筑业优秀技术负责人
在项目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和安全运行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第二届工程建设行业杰出科技青年
参与大中型项目的施工及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7年上海市工程质量管理优秀经理人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和安全运行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首届十大杰出青年
参与大中型项目的施工及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交三航局“2016-2018年度优秀科技人才”
参与大中型项目的施工及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海市建设工程金属结构“金钢奖”(市优质工程)
项目总工程师
QC 成果奖:提高大型桥梁钢箱梁顶底板单元件制作一次验收合格率——2018年度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
技术负责人
QC 成果奖:提高钢梁顶板构件平面度一次合格率——2021年湖南省第42次QC小组成果,一等奖
主要负责人
10
QC 成果奖:提高电力专用综合管廊防水质量——2021年湖南省第42次QC小组成果,二等奖
主要负责人
11
QC 成果奖:提高角焊缝外观质量——上海市政、公路、燃气行业2021年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主要负责人
12
QC 成果奖:提高公园景观绿植成活率——2021年上海市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成果,二类成果
主要负责人
13
QC 成果奖:STC桥面施工工效——2019年上海工程质量协会,三类成果
主要负责人
14
QC 成果奖:降低高填路堤边坡缺陷率——2019年上海工程质量协会,三类成果
主要负责人
15
QC 成果奖:大桥主塔塔柱施工工效提升——2018年湖南省第39次QC小组成果,二等奖
主要负责人
16
QC 成果奖:提高施工工效——2017年湖南省第38次QC小组成果,二等奖
主要负责人
17
发明专利:一种大流动度高粘结补偿收缩UHPC及制备方法(ZL2019 11350865.X)
第三发明人
18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内河深水岩质地基嵌岩钢管桩快速施工系统(ZL201720593137.1)
第一发明人
19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T梁无棱化预制工装及无棱化预制T梁(ZL201720593870.3)
第一发明人
20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钢构件提升支架系统(ZL 202121008134X)
第一发明人
21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吊装走线系统(ZL 2021218589618)
第一发明人
22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卷扬机吊装纵横移调整系统(ZL 202121858950X)
第一发明人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路缘石打磨工具(ZL 2021218610727)
第一发明人
24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吊机走行轮箱机构(ZL 2021220646267)
第一发明人
25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钢桁拱桥边跨无应力施工装置(ZL 202122062038X)
第一发明人
26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临时拉锚结构(ZL 2021220646159)
第一发明人
27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的索力锚固转换系统(ZL 2021220646040)
第一发明人
28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临时支撑装置(ZL 2021220619999)
第一发明人
29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模板支撑装置(ZL 2021220697593)
第一发明人
30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钢栈桥(ZL 201821940505.6)
第二发明人
31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混凝土冬季养护装置(ZL 201821940126.7)
第二发明人
08
重要奖项
序号
基本信息
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
BIM技术在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建设中的应用——2021年湖南省第三届BIM技术应用大赛(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工组二等奖。
课题负责人,主持研究数字高精数字化BIM模型、三维可视化GIS模型、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构建大型钢桁架拱桥施工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在施工高度信息化基础上实现了人物全面感知、施工技术智能、工作互联互通、信息协同共享、决策科学分析、风险智慧预控等目的,将智能建造技术与大型钢桁架拱桥建造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桥梁工程智能建造新模式。
BIM技术在株洲市清水塘大桥施工建设中的应用——中施企协第三届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结果,一等成果
课题负责人,依托高精度BIM+GIS模型建立了清水塘大桥智慧沙盘,可以直观的展现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地貌、红线土地征拆、施工场地部署、结构施工占位、工程进度展示、质量安全卡控等内容。
柔性-连续钢箱梁小应变整洁拼装及多点自平衡顶推施工——首届工程建设微创新技术大赛(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一等成果
课题负责人,主持研究完善了柔性-连续钢箱梁整节拼装及步履式顶推技术,优化了独塔非对称自锚式悬索桥大跨度钢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工艺。
内河裸岩地基嵌岩钢管桩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19年度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课题负责人,主持研发了大型平板驳+液压支腿+锚缆系统的适用于内河桩基施工平台,开发了施工平台滑轨+成孔导向架快速精确定位系统,形成了内河深水岩质地基嵌岩钢管桩快速施工工法。
钢-STC 轻型组合桥面超高韧性混凝土层铺装施工工法——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工法(GGG(中企)C4330-2019)
主要负责人,采用3D打印施工工艺在STC-球扁钢纵肋组合桥面施工中开创了“先浇筑STC层、再体系转换”的桥面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施工先例。
内河深水岩质地基嵌岩钢管桩快速施工工法——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工法(SYGF-2-11- 2019)
主要负责人,研发了大型平板驳+液压支腿+锚系的适用于内河桩基施工平台,开发了施工平台滑轨+成孔导向架快速精确定位系统。
关注《桥梁》公开课-云课堂,观看往届“十大桥梁人物”精选视频。后续还将开通“2022桥梁科技创新系列报告”专栏,观看由本届十大桥梁人物候选人主讲的报告视频,并参与投票。
“2021-2022年度十大桥梁人物”
评选活动组委会秘书处
联系人:
网址: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17号《桥梁》杂志
桥梁视界
桥梁杂志
桥梁公开课
编辑 / 李诗韵
美编 / 赵雯
责编 / 李诗韵
审校 / 李天颖 裴小吟 廖玲
联系人:李天颖
联系人:黎伯阳
联系人:穆玉
稿件投递
联系人:裴小吟
喜欢请转发吧!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