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1干燥剂无变色,气路畅通,不堵塞。3.4.7按变压器试验规程试验合格。3.4.8抽芯检查应在干燥空气进行,且线圈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不应超过12小时。注:电除尘用整流升压变压器,大、中、小修应沿用此规程,中、大修项目需补加如下规定:3.4.8.1二次线及附属元件必须牢固连接,控制线接触良好。3.4.8.2应检查限流电阻和整流升压硅堆板,硅堆,电容完好,无裂纹,否则应予以更换。3.4.8.3限流电阻,硅板,线圈间的连线应牢固连接。3.5检修安全规定3.5.1按规定办好工作票,由值班电工做好一切的必要措施,工作负责人逐一落实后,检修人员方可进行检修工作。3.5.2须动火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票,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3.5.3检修中应做好防止工具或其他零部件掉入变压器油箱内部,在变压器上下部,严禁抛投工具或其它零部件。3.5.4严禁吊装或工具使用不当,敲伤、划伤或碰伤变压器铁芯、线圈。3.5.5变压器干燥时,温度不得高于110'C,严格按技术人员给定的温升曲线进行温升试验。3.5.6装配前应严格检查油箱及其附属件,线圈外表等部件,不得有任何残留杂物或遗漏的工器具及螺性螺母。3.5.7变压器装卸或搬运不应有冲击或严重倾斜,防止其倾倒损伤设备或碰伤工作人员。3.6验收3.6.1做到文明检修,工完、料尽、场地清。3.6.2严格按检修项目规定的内容,进行认真作业,不得漏项、缺项或随意更改检修项目。3.6.3对本规程规定的检修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需作更改时,应主动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征得同意后方可变更。3.6.4应按本规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作业。3.6.5应按本规程中检修质量标准检修。3.6.6变压器就位安装,倾斜度不得大于5度,变压器油位应在规定的油标值。3.6.7变压器外表清洁,无油污、无渗漏。3.6.8各种试验数据齐全,符合电气试验规程要求,绝缘符合电气检修规程要求。二、高压配电装置使用维护规程1、概述1.1高压配电装置是为焦化厂提供动力能源的主要设备。作用是将利民煤矿35KV变电站送来的10kv高压电,经焦化厂3#、4#、5#、6#主变至焦化厂各低压用电设备,并起到安全保护作用。1.2焦化厂的高压配电装置主要由真空断路器、高压数字型综合保护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组以及其他高压电器组成。1.3焦化厂设两台10KV主变双回路供电,所用高压开关柜KYN28A-12型高压开关柜,共计23台。2、高压配电装置的运行规程2.1运行前的准备2.1.1收回所有的工作票,拆除临时接电线并检查。2.1.2装置要清洁无杂物,瓷瓶套管无裂纹。2.1.3断路器传动机构灵活,操作机构无卡阻现象。2.1.4保险合乎规格。2.1.5电缆接头接触良好,接地可靠。2.1.6避雷器雷器完好,状态正常。2.1.7断路器送电前应进行合、跳闸试验。2.2倒闸操作及注意事项2.2.1倒闸操作应跟据操作命令进行,倒闸操作应填写操作票并办理审批签字手续。2.2.2事故情况下可不办理倒闸操作票,但事后应向上级报告做好记录。2.2.3可逆锤式破碎机的两台断路器只允许有一台断路器处于工作位置,另一台断路器必须处于试验位置。只有当两台断路器都处于试验位置时才允许合上接地刀开关。2.3倒闸操作顺序2.3.1运行先闭合母线侧刀闸,再闭合负荷侧刀闸,最后合上断路器。手车式开关柜投入运行的操作顺序是:先检查手车的位置,在试验位置上进行试验分、合操作,正常后,将断路器置于断开位置,摇断路器于工作位置。合上储能开关使操作机构处于储能状态,然后合上断路器。2.3.2带负荷时先拉断路器,再拉负荷侧刀闸,最后拉母线侧刀闸。手车式开关柜退出运行的操作顺序是:断开真空断路器,确认无误后,将手车从工作位置摇至试验位置,将接地刀开关合上,挂上安全标示牌。2.4运行中监护和维护2.4.1配电装置各结合处允许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2.4.2配电装置的绝缘电阻值每1KV不得低于1兆欧与以前的测量结果有明显下降时要查明原因。2.4.3配电装置运行中的检查项目:母线及结合处的温度;瓷瓶套管有无放电现象和放电痕迹;互感器及开关有无异常声音;门窗,厂房顶有无漏水现象。2.5接地线的装设2.5.1接地线的装设要遵守工作票的要求进行。2.5.2拆接地线要遵守有关规定2.5.3接地线要编号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每班进行检查交接。2.6事故的处理2.6.1联系处理真空断路器运行失常的事故:开关内部发生异常声响;套管发生裂纹或破碎;端子头引线发热;接头发红发黑发白等现象。处理:向调度和车间主任汇报要求停电处理。2.6.2即切断断路器的事故:套管爆炸;开关失火;连接线熔断;处理:立即切断有关断路器并进行灭火处理,然后向调度汇报并做好记录。2.6.3断路器不能合闸2.6.3.1将真空断路器手车摇至试验位置,并向车间领导汇报。2.6.3.2检查直流电源电压是否正常。2.6.3.3检查有关保险是否正常。2.6.3.4检查断路器机械部分及辅助触点切换情况。2.6.3.5检查二次回路是否正常。2.6.3.6以上检查未发现问题应经性试合闸。2.6.3.7如遇紧急情况且确认掉闸回路完好,允许手动将断路器合闸,并做好记录,向车间汇报。2.6.4断路器不能合闸2.6.4.1现象:断路器指示在断开位置,红灯闪光表计无变化。2.6.4.2处理:一般情况用机械跳闸装置手动调闸;事故情况下如时间允许,应手动跳闸;如时间不允年,立即断开上一级开关,然后将事故开关断开,将手车摇至试验位置,恢复上一级送电。做好记录。2.6.5电压互感器事故处理2.6.5.1现象1: PT有过热现象; PT有火花放电的声音及噪音;PT有漏油现象;PT有焦味或冒烟;电压表有摆动。2.6.5.2处理:立即设法停PT电源,并用干式灭火器灭火。2.6.5.3现象2:高压保险熔断,电压表三相指示不平衡;低压保险熔断,故障相电压指示为零;出现电压回路断线信号;与PT无关的表计正常。2.6.6CT着火2.6.6.1现象:CT冒烟着火;表计有摆动现象。2.6.6.2处理:切断电源,用干式灭火器灭火。2.6.7C.T二次开路2.6.7.1现象:电流表指示到“零”。2.6.7.2处理:汇报调度并做好安全措施防止二次开路引起高电压,检查所属回路的接触情况;依次短路所有回路的端子,看有无火花.C.T的异常声音有无消失;如属C. T本身故障应立即停电处理 。2.6.8电缆着火与爆炸:处理:立即切断故障电缆的电源,用干式灭火器灭火。2.6.9母线连接点发热:2.6.9.1现象:接头变色。2.6.9.2处理:设法用红外测温仪查明其温度;如接头接触不良发热时严重,联系车间及调度停运并紧固之。2.6.10刀闸合不上或拉不开(接地刀闸):处理:刀闸和不上时不可强制合闸,应作轻微摇动设法寻找不能合闸的故障原因,并注意支架瓷瓶,以免断杆或破裂;如操作机构发生故障时对影响设备或人身安全应立即停止操作要求处理,如瓷瓶破裂损坏不可合闸,报告车间主任处理 ;如果刀闸合得不好未完全进入静触头,可用绝缘杆试行推入;刀闸拉不开可用绝缘杆轻微摇动,再试行拉开,若还拉不开,报告车间主任处理。2.6.11避雷器故障:处理:如避雷器引线折断,瓷套管爆炸破裂或有明显裂纹及接地不良应立即停止使用;如内部有放电声,轻微裂纹,闪络痕迹应立即向车间主任汇报联系处理。3、高压配电装置的维护规程3.1配电装置投用前应进行下列检查:3.1.1所有瓷瓶清洁无裂痕,门窗上防鼠网是否完好。3.1.2母线清洁无渣物,接触良好,漆色鲜明。母线的绝缘电阻,每一千伏不低于一兆欧。3.1.3互感器的母线,二次回路及接地线应连接牢固,完好不松动,测量绝缘电阻,一次测每一千伏不低于一兆欧。二次侧接地良好,电压互感器一二次熔断器应完整,二次回路无短路,电流互感器无断线。3.1.4避雷器瓷套应清洁无裂纹,接地及接地线完整良好。3.2正常运行中的巡视规定。3.2.1配电装置无论在运行或备用中,每班都要进行巡视检查。3.2.2前夜班用电高峰时,对配电装置进行一次熄灯检查。3.2.3室外电缆头白天巡视一次。3.2.4每次跳闸后,对跳闸的配电装置到要进行检查。3.2.5新安装或大修后投入运行的配电装置在起始24小时内每班检查两次。3.2.6配电装置在异常情况下,要加强监视。3.3值班人员除对上述项目进行检查外还应注意:3.3.1瓷瓶及套管无断裂,放电痕迹及异常声音。3.3.2母线接触点有无发热或变色,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温度不超过70度。3.3.3互感器内部无放电现象及响声。3.3.4检查时发现的缺陷应记入记录薄内,并立即向车间汇报。4、检修安全规定4.1设备检修前的准备工作4.1.1根据设备检修计划,办理“安全检修许可证”。4.1.2填写检修工作票和操作票。4.1.3做好维修所需图纸、资料的准备工作。4.1.4检修用的工具、用具、备品、配件及防护用品,必须准备齐全,并保证安全良好。4.1.5检修组织合理,人员分工明确,既要有分工,又要密切配合。4.2检修过程中的安全规定4.2.1进行检修的设备必须切断电源,悬挂检修警示牌。4.2.2检修临时照明,应使用36V以下安全照明,并保证绝缘良好,电动工具可靠接地。4.2.3检修时必须按照填写的检修工作票和操作票的内容执行。三、电动葫芦维护检修规程1、概述1.1本规程适用于焦化厂各部位设备修理吊装用起重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1.2电动葫芦属于起重设备,必须使用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制造的并具有省级劳动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出具的《起重机械产品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书》的起重机械及配件。2、维护规程2.1定期检查2.1.1定期(每周)检查各部连接处的螺栓有无松动,发现松动及时处理。2.1.2经常(每周)检查制动器有无损坏,摩擦片摩损或损坏要及时更换。2.1.3经常(每班)检查电动机运行声响是否异常。2.1.4经常(每班)检查各部限位开关是否灵敏可靠。2.2润滑制度2.2.1应定期对钢丝绳进行润滑油涂抹。2.2.2按实际消耗量涂抹润滑油,由操作工负责抹油。说明:加油周期作为参考,根据实际进行修正,应严格按润滑制度进行加油、换油,油量、品种、周期不得随意改动。3、检修规程3.1检修周期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检修周期(月) 3、 12 243.2检修内容3.2.1小修3.2.1.1检查、更换各部位连接螺栓。3.2.1.2检查、更换制动器摩擦片。3.2.1.3检查、更换起升机构及运行机构的润滑脂。3.2.1.4检查、润滑钢丝绳。3.2.1.5检查、修理上、下限位。3.2.2中修3.2.2.1包括小修项目。3.2.2.2检查、更换滑轮、钢丝绳、吊钩等起升部件。3.2.2.3检查、清洗减速机构,更换润滑脂。3.2.2.4检查、更换行走轮,导绳器等零部件。3.2.3大修3.2.3.1包括中修内容。3.2.3.2解体检修电动葫芦的起升,运行机构,更换齿轮轴、花键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3.2.3.3检查、修复、更换卷筒。3.2.3.4调整、修复轨道,检查轨道接头。4、检修质量标准4.1减速机的检修技术要求按《齿轮减速机检修规程》执行。4.2钢丝绳不允许有接头。4.3钢丝绳的表面被腐蚀、磨损达钢丝绳直径的40%时应更换。4.4钢丝绳受死角拧扭、受压变形后应更换。4.5钢丝绳应定期检验和润滑。4.6当重物降低到最低位置时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应不少于两圈。4.7卷筒绳槽磨损不得超过2㎜,如超过2㎜要更换。4.8卷筒上有裂纹或桶壁磨损超过厚度的20%时应更换。4.9卷筒应定期检查,包括检查钢丝绳端部是否牢固。4.10滑轮传动灵活,侧向移动不得超过滑轮直径的0.1%(应在滑轮最大直径处测量)。4.11滑轮上有裂纹时应更换,不允许用焊补来消除裂纹。4.12滑轮槽径向磨损超过钢丝绳直径的50%时应更换。4.13滑轮槽侧壁磨损超过原厚度尺寸的20%时应更换。4.14滑轮槽不均匀磨损超过3㎜时应更换。4.15滑轮衬套磨损超过衬套壁厚的10%时应更换。4.16滑轮中轴轴颈磨损超过轴颈的2%时应更换。4.17滑轮定期检查和润滑。4.18吊钩上有裂纹或吊钩扭转变形超过10°时应更换。4.19吊钩有永久变形、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时应更换。4.20吊钩芯轴磨损量超过原尺寸的5%时应更换。4.21吊钩每月应润滑1~2次。4.22制动器电磁铁允许接通次数,在额定工作制度JC=25%时,不低于60次/时。4.23制动器的三个电磁铁行程(铁芯和衔铁间的空气隙)必须保持一致,并保持在0.25~0.35㎜。4.24制动器的各个工作表面光洁度不低于0.8(Ra0.63~1.25um)。4.25制动器锥形转子的轴向位移为1.5㎜左右,当轴间位移达到3~5㎜时,应景进行调整。5、检修安全规定5.1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5.2检修前必须先切断电源。6、试车与验收6.1试车6.1.1无负荷试车6.1.1.1无负荷试车应在额定电压下和空载下进行。6.1.1.2无负荷试车检查项目:开动电机进行正、反转试验;检查限位器、控制按钮、电磁铁等电气设备的灵活性、可靠性;减速机构应工作正常、声音均匀;检查操作线路的正确性。6.1.2负荷试车6.1.2.1以额定负荷升到地面100㎜处悬空10分钟,检查传动机构及制动器,应正常平稳可靠、声音正常。6.1.2.2以超额定负荷25%进行试验,方法、条件、检查项目均与上项相同。6.1.3动负荷试车6.1.3.1在额定电压下、额定负荷下起升机构以6秒钟为一周期,按JC=25%进行试验,连续试验15分钟,要求达到:各部件动作平稳正常、减速器不漏油、吊钩无抖动、制动可靠;测定稳定下滑距离:S≤0.08米。6.1.3.2以超额定负荷的10%进行负荷试验,反复开动起升机构及运行机构,应达到:动作平稳无跳动现象;全部车轮与钢轨接触良好;制动器无噪音,制动平稳可靠;温升正常,制动电磁铁温度不超过85℃.6.2验收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试车正常,即可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生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