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426-2013 旨在通过规范便携式锂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技术要求,确保这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防止出现因电池质量问题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该标准适用于:
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便携式锂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需要注意的是,该标准并不适用于铅酸蓄电池或其他非锂类电池。
GB/T 30426-2013 对便携式锂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设计、制造、检测、包装和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充放电、运输等情况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池容量与电压:电池的容量和电压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能够提供所需的能量输出。
能量密度:便携式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电池的重量和体积符合使用需求,尤其在小型设备中尤为重要。
过充保护:电池应具备过充保护功能,防止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超过设计限制,避免发生过充引发的电池膨胀、漏液、火灾等问题。
过放保护:电池应具备过放保护机制,防止电池电压过低,避免电池损坏或无法正常工作。
短路保护:电池应有防止短路的设计,确保在发生短路情况下电池能够自动切断电源,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温度控制:电池应具备防止过热的保护装置,避免电池在过高温度下发生热失控。
工作温度:标准规定了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便携式锂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应在-20℃至60℃之间,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使用。
储存温度:电池的储存温度应满足较广泛的温度范围,以确保在不使用时电池的稳定性。
循环寿命:电池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在规定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容量和性能。
放电性能:电池应能在规定的放电电流下稳定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标准要求便携式锂电池和电池组配备适当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实现对电池的监控和保护功能。BMS 应包括:
电池电压和温度监控: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温度等关键参数,避免异常情况。
电池均衡管理:对于多单体电池组,BMS 应具备电池单体电压均衡功能,确保电池组的整体性能。
短路测试:电池应经过短路测试,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够避免短路造成的安全隐患。
过充测试:电池应进行过充测试,确保即使发生过充,电池能够安全处理而不发生危险。
跌落测试:电池应能够承受一定高度的跌落而不发生泄漏或破损。
热失控测试:测试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行为,确保其在高温条件下不会发生热失控。
运输要求:根据国际和国内的运输规定,锂电池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符合一定的安全要求,如防护包装、标签标识等,以确保电池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
包装要求:标准规定了电池的包装设计要求,确保电池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外部冲击或短路。
GB/T 30426-2013 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中国市场上的便携式锂蓄电池和电池组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一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该标准有助于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降低因电池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
GB/T 30426-2013 是针对便携式锂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技术标准,它对电池的设计、生产、使用、储存和运输等各个环节提出了严格的安全和性能要求。通过这一标准的实施,能够有效确保锂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因电池问题导致的事故发生,同时促进了锂电池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和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