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茨鼓风机|三叶罗茨风机|螺杆真空泵|回转式风机 - 锦工风机有限公司
1.泵不能启动或启动负荷大
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原动机或电源不正常。处理方法是检查电源和原动机情况。
(2)泵卡住。处理方法是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必要时解体检查,消除动静部分故障。
(3)填料压得太紧。处理方法是放松填料。
(4)排出阀未关。处理方法是关闭排出阀,重新启动。
(5)平衡管不通畅。处理方法是疏通平衡管。
2.泵不排液
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灌泵不足(或泵内气体未排完)。处理方法是重新灌泵。
(2)泵转向不对。处理方法是检查旋转方向。
(3)泵转速太低。处理方法是检查转速,提高转速。
(4)滤网堵塞,底阀不灵。处理方法是检查滤网,消除杂物。
(5)吸上高度太高,或吸液槽出现真空。处理方法是减低吸上高度;检查吸液槽压力。
3.泵排液后中断
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吸入管路漏气。处理方法是检查吸入侧管道连接处及填料函密封情况。
(2)灌泵时吸入侧气体未排完。处理方法是要求重新灌泵。
(3)吸入侧突然被异物堵住。处理方法是停泵处理异物。
(4)吸入大量气体。处理方法是检查吸入口有否旋涡,淹没深度是否太浅。
4.流量不足
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同2.2,2.3。处理方法是采取相应措施。
(2)系统静扬程增加。处理方法是检查液体高度和系统压力。
(3)阻力损失增加。处理方法是检查管路及止逆阀等障碍。
(4)壳体和叶轮耐磨环磨损过大。处理方法是更换或修理耐磨环及叶轮。
(5)其他部位漏液。处理方法是检查轴封等部位。
(6)泵叶轮堵塞、磨损、腐蚀。处理方法是清洗、检查、调换。
5.扬程不够
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同2.2的(1),(2),(3),(4),2.3的(1),2.4的(6)。处理方法是采取相应措施。
(2)叶轮装反(双吸轮)。处理方法是检查叶轮。
(3)液体密度、粘度与设计条件不符。处理方法是检查液体的物理性质。
(4)操作时流量太大。处理方法是减少流量。
原因:前衬板与叶轮间隙大、出水管道不能封住空气、排空满。
解决:调节间隙、调节出水管道、安装抽真空装置。
2、出水压力小、流量小
原因:离心泵内有空气、叶轮与前衬板间隙大、离合器闭合不紧、叶轮或衬板磨损。
解决:排空离心泵内气体、调节间隙、调节离合器摩擦片间隙、更换叶轮或衬板。
3、离心泵磨损快
原因:施工环境(颗粒大)差、输送距离远、进水管路长。
解决:更换沙场、添加加力机组、缩短进水管长度减小汽蚀。
4、离心泵振动或异常声响
原因:离心泵轴与柴油机(或电机)不同心、叶轮不平衡、轴承损坏。
解决:调节同心度、叶轮作平衡测试、更换轴承。
情况A:振动频率为0~40%工作转速。过大的轴承间隙,轴瓦松动,油内有杂质,油质(粘度、温度)不良,因空气或工艺液体使油起泡,润滑不良,轴承损坏。
解决A:检查后,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轴承间隙,清除油中杂质,更换新油;
情况B:振动频率为60%-100%工作转速,或者是密封间隙过大,护圈松动,密封磨损。
解决B:检查、调整或更换密封;
情况C:振动频率为2倍工作转速,不对中,联轴器松动,密封装置摩擦,壳体变形,轴承损坏,支承共振,推力轴承损坏,轴弯曲,不良的配合。
解决C:检查,采取相应措施,修理、调整或更换;
情况D:振动频率为n倍工作转速。压力脉动,不对中心,壳体变形,密封摩擦,支座或基础共振,管路、机器共振;加固基础或管路;振动频率非常高。轴磨擦,密封、轴承、不精密、轴承抖动,不良的收缩配合等。
5、离心泵不吸水
原因:灌注引水不够、离心泵内空气无法排出、吸水管漏气、前衬板与叶轮间隙大。
解决:继续灌注引水、检查管路是否漏气、调节叶轮与前衬板间隙。
6、叶轮轴颈磨损快
原因:高压离心泵扬程低、盘根错位、离心泵轴与后盖不同心。
解决:更换高于单级离心离心泵扬程的高压离心泵、更换盘根、调节同心度。
7、离心泵排液后中断
原因:吸入管路漏气
解决:检查吸入侧管道连接处及填料函密封情况;
8、轴承发热
原 因:轴承瓦块刮研不合要求。
解 决:重新修理轴承瓦块或更换。
9、轴封发热
原 因:填料压得太紧或磨擦。
解 决:放松填料,检查水封管;
10、转子窜动大
原 因:操作不当,运行工况远离离心泵的设计工况。
解 决:严格操作,使离心泵始终在设计工况附近运行;
12、离心泵其他情况
情况1: 离心泵卡住。解 决: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必要时解体检查,消除动静部分故障。
情况2:灌离心泵时吸入侧气体未排完。解 决:要求重新灌离心泵;
情况3:吸入侧突然被异物堵住。解 决:停离心泵处理异物;
情况4:吸入大量气体。解 决:检查吸入口有否旋涡,淹没深度是否太浅。
情况5:阻力损失增加。解 决:检查管路及止逆阀等障碍;
情况6:壳体和叶轮耐磨环磨损过大。解 决:更换或修理耐磨环及叶轮;
情况7:其他部位漏液。解 决:检查轴封等部位;
情况8:离心泵叶轮堵塞、磨损、腐蚀。解 决:清洗、检查、调换。
情况9:轴承间隙过小。解 决:重新调整轴承间隙或刮研;
情况10:润滑油量不足,油质不良。解 决:增加油量或更换润滑油;
情况11:轴承装配不良。解 决:按要求检查轴承装配情况,消除不合要求因素;
情况12:冷却水断路。解 决:检查、修理;
情况13:轴承磨损或松动。解 决:修理轴承或报废。
情况14:甩油环变形,甩油环不能转动,带不上油。解 决:更新甩油环;
情况15:水封圈与水封管错位。解 决:重新检查对准;
情况16:冲洗、冷却不良。解 决:检查冲洗冷却循环管;
情况17:平衡不通畅。解 决:疏通平衡管;
情况18:平衡盘及平衡盘座材质不合要求。解 决:更换材质符合要求的平衡盘及平衡盘座。
相似导读:普通离心泵和自吸离心泵有什么区别?>>>>在普通离心泵的吸入叶轮之前开始填充下表面是非常方便的.有了抽水的记忆,年底需要进口来充吸入阀,液压阀泵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自吸离心泵是离心泵的一种,但与离心泵相比,其较大的区别在于...more+
有正吸高的离心泵,通常有各种自吸装置在起动期间在泵吸入口形成真空而"引水".如果这些装置不能产生足够的真空度,则引水失败,无法供液.属于这方面的原因可能是:
(1)"引水",压力检测设备;装置失灵.例如初次使用的自吸离心泵未向泵内灌水,水环真空泵端面间隙过大等,烘干机.
(2)吸入管或轴封漏气.
(3)吸入管露出液面.
如果发现泵排出压力表读数虽不升高,但吸入压力表指示较大的真空度,则可能是吸入真空度已大于"允许吸上真空度",液体在泵的吸口汽化,以致泵无法吸入液体,扣管机.原因有:
(1)吸高过大;从真空容器吸入的泵则可能是流注高度太小或吸入液面真空度过大.
(2)吸入管流阻过大,例如滤器堵塞.
(3)吸入管不通,例如吸入阀未开、底间锈死或吸入管堵塞等.
(4)吸入液体温度过高,以致"允许吸上真空度"过小.
另一类情况是液体已进入泵内,排出压力表读数已上升,但产生的封闭排出压力却小于正常值,原因可能在泵的方面,如叶轮松脱、淤塞或严重损坏;转速太低或转向弄反.
若封闭排出压力正常,也可能是下列情况使泵无法排液:如管路静压太大;并联使用时另一台泵扬程过高;排出阀未开(例如闸板阀与阀杆脱落).有流注吸高的泵引水时可先开泵壳上的放气旋塞,然后开吸入阀向泵内灌水.如起动后封闭排压不足,有可能是灌入的舷外水含气泡过多,以致起动后气体分离而聚于叶根不易冲走.
2.流量不足
离心泵流量不足根据工况特性来分析,若不是泵的扬程特性曲线降低,就是管路的特性曲线变陡或上移,以致工况点向小流量方向移动.
属于管路方面的原因是:管路静压(排出高度或排出液面压力)升高或排出管阻力变大.
属于泵的原因是:转速不够;阻漏环磨损,内部漏泄增加;叶轮破损或有淤塞;吸入管或轴封漏气;吸入管浸入液体中太浅以致吸入了气体;泵工作中发生了汽蚀现象等.
3.电动机过载
常用离心泵多以电动机为原动机,电路一般都有过电流保护设备.电动机过载时,会因电流过大而自动断电停车.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查找原因,锁管机;
(1)检查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是否正常.当电压降低时,电流就将升高,这时电动机功率实际上并未增加,称为表面过载.另外,如电流频率增高,则电动机的转速将成正比地增大,泵的轴功率就会增加.
(2)盘车检查泵的摩擦功率是否太大.如盘车比正常时沉重,可能是:填料压盖过紧或机械轴封安装不当(弹簧过紧)、泵轴弯曲、对中不良、叶轮碰擦或轴承严重磨损等.
(3)检查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密度是否超过设计要求.
(4)双吸叶轮如果装反,则后弯叶片变成了前弯叶片,也会使泵过载.
(5)必要时可脱开泵和电动机的连接,让电动机单独运转.如测得电流比正常的空载值高,则表明电机本身有毛病(转子擦碰、缺相运转等).
应该说明,如因管路方面原因使离心泵流量显著超过额定流量(扬程很低),则其功率将超过额定功率.但一般电动机在配备时都有适当的功率余量.
4.运转时振动过大和产生异常声响
造成离心泵异常振动和噪声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机械方面原因,通常有:
(l)转动部件不平衡.除制造或焊补后的转子动平衡不合格外,叶轮局部腐蚀、磨损或淤塞也可能会使其失去平衡.
(2)动、静部件擦碰.这可能是由泵轴弯曲、轴承磨损等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因轴向推力平衡装置失效,导致叶轮轴向移动而碰触泵壳.
(3)泵基座不好,数控试压泵.例如地脚螺栓松动、底座刚度不足而与泵发生共振或底座下沉使轴线失中.
(4)联轴节对中不良或管路安装不妥导致泵轴失中.
(5)原动机本身振动,数控试压泵,可脱开联轴节进行运转检查.
第二是液体方面的原因,可能是:
汽蚀现象.这种现象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通常是在流量较大时产生,频率较高(600~25000HZ),可查看吸入真空度是否过大以帮助判断.通常可用减小流量(如关小排出阀或降低转速)、降低液温或增大流注高度等办法来消除.相关的主题文章:
ZBG、ZBD、ZBQ系列渣浆泵
(1)离心泵机械密封失效的分析
1)离心泵停机主要是由机械密封的失效造成的。失效的表现大都是泄漏,泄漏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动静环密封面的泄漏。原因主要有:端面平面度,粗糙度未达到要求,或表面有划伤;端面间有颗粒物质,造成两端面不能同样运行;安装不到位,方式不正确。
②补偿环密封圈泄漏。原因主要有:压盖变形,预紧力不均匀;安装不正确;密封圈质量不符合标准;密封圈选型不对。
2)实际使用效果表明,密封元件失效最多的部位是动、静环的端面。离心泵机封动、静环端面出现龟裂是常见的失效现象,主要原因有:节
①安装时密封面间隙过大,冲洗液来不及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冲洗液从密封面间隙中漏走,造成端面过热而损坏。小中
②液体介质汽化膨胀,使两端面受汽化膨胀力而分开。当两密封面用力贴合时,破坏润滑膜从而造成端面表面过热。
③液体介质润滑性较差,加之操作压力过载,两密封面跟踪转动不同步。当有一个密封面滞后不能跟踪旋转,瞬时高温造成密封面损坏。尸口
④密封冲洗液孔板或过滤网堵塞,造成水量不足,使机封失效。另外,密封面表面有滑沟,端面贴合时出现缺口,导致密封元件失效。主要原因有
①液体介质不清洁,有微小质硬的颗粒,以很高的速度进入密封面,将端面表面划伤而失效
②机泵传动件同轴度差,泵开启后每转一周端面被晃动摩擦一次,动环运行轨迹不同心,造成端面汽化,过热磨损。
③液体介质水力特性的频繁发生引起泵组振动,造成密封面错位而失效。
3)液体介质对密封元件的腐蚀,应力集中,软硬材料配合,冲蚀,辅助密封形环、V形环、凹形环与液体介质不相容、变形等,都会造成机械密封表面损坏失效。所以,对其损坏形式要综合分析,找出根本原因,保证机械密封长时间运行。
(2)离心泵不出水故障中
1)进水管和泵体内有空气
①有些用户水泵启动前未灌满足够水;看上去灌水已从放气孔溢出,但未转动泵轴完全排出空气,致使少许空气还残留在进水管或泵体中。目部张
②与水泵接触进水管水平段逆水流方向应有0.5%以上下降坡度,连接水泵进口一端为最高,不要完全水平。若向上翘起,进水管内会存留空气,降低了水管和水泵中的真空度,影响吸水。
③水泵填料因长期使用已经磨损或填料过松,造成大量水从填料与泵轴轴套间隙中喷出,其结果是外部空气就从这些间隙进入水泵内部,影响了提水。
④进水管因长期潜在水下,管壁腐蚀出现孔洞,水泵工作后水面不断下降,当这些孔洞露出水面后,空气就从孔洞进入进水管。三面
⑤进水管弯管处岀现裂痕,进水管与水泵连接处出现微小间隙,都有可能使空气进入进水管。
2)水泵转速过低:
①人为因素。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因原配电动机损坏,就随意配上另一台小电动机,结果造成了流量小、扬程低甚至抽不上水的后果。伊
②传动带磨损。有许多大型离心泵采用带传动,因长期使用,传动带磨损而松弛,出现打滑现象,降低了水泵转速。
③安装不当。两带轮中心距太小或两轴不平行,传动带紧边安装到上面致使包角太小,两带轮直径计算差错,联轴器传动水泵两轴偏心距较大等,均会造成水泵转速变化。
④水泵本身机械故障。叶轮与泵轴紧固螺母松脱或泵轴变形弯曲,造成叶轮位移,直接与泵体摩擦,或轴承损坏,都有可能降低水泵转速。
⑤电动机维修后未达到原设计标准要求。电动机维修后绕组匝数、线径、接线方法改变,或原有故障未彻底排除等,也会使水泵转速改变。
返回顶部 | 返回列表
内置泵污水提升器与外置泵污水提升器的区别污水提升器的适用范围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