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文章仅为研究记录,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无法保证内容的准确性。】
【投资路上的追梦人,每周分享1~3篇行业或公司研究笔记,另外每周日晚仅在推送投资周报,个人对于市场的观察、记录与思考。】
一、公司简介
二、财务简评
制造加工企业,相比于医药和消费,财务指标上真的差了一筹,收入增速不稳定(还容易负增长)、毛利率普遍偏低波动大(20%以上算高了)、研发费率不低(有的甚至堪比医药)、资金容易被占用还得负债,等等等等。
公司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金属物流配送、锂电池、LED芯片。其中金属物流配送是公司起家业务,21年占比依然是最大,毛利率稳定爆发性偏弱。锂电池业务是新业务,但增速快预计22年将成为公司主要业务。而LED芯片业务就比较差劲了,收入波动大、毛利率低。
这三块业务其实没什么协同性,不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客户群体,属于非相关性多元化。不过,从结果来说,后来的两块新业务做的都还可以,切入的时间也合适,最后也成为了行业里比较头部的企业(LED芯片国产第五,电动工具电池国产第一,全球第二),说明管理层能力还是可以的。
根据券商的预测,金属物流配送和LED芯片未来的业绩增速都不高,只有10%多,而且毛利率也比锂电池的低,21年锂电池子公司天鹏电源净利润占比全司归母净利润的80%,预计22年占比还将大幅提升,而且从公司改名字及战略来看,锂电池是未来的核心,也是市场最关注的。所以本次研究主要以锂电池为主。(LED也是个大行业,miniLED前阵子也挺火,后续可以研究)。
三、行业beta
小型动力系统下游应用主要包括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电踏车、电摩)、清洁电器、便携式储能
(1)传统领域:电动工具
电动工具设计原理相似但品种繁多,目前世界上的电动工具已经发展到 500 多个品种,常见的电动工具包括吸尘器、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螺丝刀、电锤等等。根据场景和使用要求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通用级、专业级、工业级。
电动工具行业本身的增速并不快,过去几年仅5%左右增速,单电动工具电池出货量的增速(20%)远快于行业整体增速。但其中三个原因,1)无绳化渗透率提升(20年预计50%~60%);2)锂电化渗透率提升(90%比较高,抢占镍氢类);3)单台电芯需求数量增加;根据 EVTank 预测,到 2025 年,全球电动工具电池出货量有望达 49.3 亿只,五年 CAGR 为 19.5%。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和真锂研究数据,2019年北美、欧洲、亚太电动工具市场规模达约289.1亿美元,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约318亿美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达417亿美元,电池占成本不到10%,对应电池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
(2)新兴领域:电踏车
2020年欧洲电踏车销量453.7万辆,同比增长34%,渗透率约23%,2015-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27%。日本2020年电踏车销量73.8万辆,同比增长6%,渗透率达到45.5%。美国市场起步较晚,消费者主要为运动爱好者和极限发烧友。2020年美国地区电踏车销量约50-60万辆,同比翻番。
电踏车要求高能量密度,有限的空间内尽量长续航里程,三元圆柱较为适合,预计2025年全球电踏车销量1500-2000万辆,锂电池需求约18亿颗。
锂电吸尘器在便携程度、噪音大小等方面具有优势。根据EV Tank预测,2025年全球吸尘器锂电池将达到12.5亿颗。而其它清洁电器对锂电池也提出充放电倍率提升、容量提升、内阻降低等要求,有望不断延展。
(4)新兴领域:便携式储能
根据券商预测,仅考虑工具、电踏车、吸尘器,2025年小型动力电池需求82亿颗,5年CAGR 21%,其中电动工具(含园林工具)预计20、25年锂电池需求20、50亿颗,CAGR 20%;吸尘器20、25年需求4.3、12.5亿颗,CAGR 24%;电踏车20、25年需求6.2、18亿颗,CAGR 24%。
四、公司alpha
4.1产能扩张,23年相比21年增加2倍
在原有锂电池年产能约 4 亿颗基础上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张家港二期项目已建成投产,新增产能陆续释放,我们预计 2022 年度公司锂电池产量达到7 亿颗。公司还投资 23.5 亿建设淮安项目,一期工程预计 2022Q4 建成投产,届时公司锂电池年总体产能达 12.5 亿颗。
4.2电动工具领域份额提升
价格优势
目前公司1.5-2.5Ah 工具电芯产品的持续放电电流达到30A,据产业反馈已经逐步追上日韩竞争对手。而在价格端相比于三星,公司价格低20%多,具备很强的性价比优势。(产业链优势)
公司2019-2021 年锂电池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1.42%/23.55%/28.23%,相应营业利润率为 10.02%/12.80%/18.81%,盈利能力稳定增长。跟据三星 SDI 年报披露数据,2020、2021 年,其新能源业务板块的营业利润率分别为 2.8%/4.9%。
进入电动工具头部企业,逐步放量
4.3产品多元,产能提升后可拓展其他应用场景客户
针对高端电动工具、吸尘器等小动力市场的主打产品为 2.5Ah18650 电芯,可以实现 15C 放电,满足小动力应用倍率要求;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主力产品为 28HE、32HE18650 等电芯,能够满足高续航要求,同时可以实现 2-5C 放电倍率,快充性能优秀,可以应对整包 140-160kwh/kg 的中长期技术要求。对以汽油机为动力的园林工具及直流大电流工具采用基于 NCA 体系的 21700 电池,可以满足更大倍率、更大能量密度以及更低成本的应用要求。
五、公司初印象
所以,综合来看,虽然小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和增速都不如车用动力电池,但下游需求增速也不慢,也有20%的复合增长,同时竞争格局好,存在国产化空间,不失为避开巨无霸的好办法,闷声发大财。
为什么动力电池龙头不来抢这块蛋糕?
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市场相比较新能源车市场太小了,巨头们都忙着抢那块大蛋糕无暇分身,电动工具龙头三星SDI、LG等企业也把重心放在车用动力电池上(产能和研发),给国产品牌抢占份额留出了机会。其次,小动力电池一般是18600和21700的高镍三元圆柱形电池,不同场景对电池电池的偏好也不同,与车用动力、储能电池相比,工具电池兼顾容量与倍率,而且工具电池品类较多,定制化程度更高;
锂矿大幅涨价对于业绩的影响如何?成本大幅上涨对业绩肯定有影响,但相比较车用动力电池占下游40%的成本,电动工具电池的占比就低的多,而且下游客户国外品牌,终端客户以欧美为主,对价格的敏感度更低,相对容易传导成本上涨压力。
最后来看下最近的股价走势,从近一年来看,蔚蓝锂芯的最大涨幅是超过宁德和亿纬的(170%VS100%),包括近期的走势也明显更强,在整个赛道股里算是走的较好的,当车用动力电池同行因为成本上涨出现亏损的时候,天鹏电池下半年还保持着不错的利润率,21年快报出来后触底开始反弹。最近因为上海疫情导致新能源车生产受到极大影响,相关企业(市场对于亿纬锂能的定位是车用锂电池厂家)股价大幅下跌的时候,蔚蓝锂芯基本没什么影响。